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第129节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第129节

作者:刀口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2:55 来源:免费小说

  原身如果胆小懦弱,是善,那分裂出来谋害原身的,那一定就是恶,她聚集了原身被抛弃欺凌所有的阴暗面,心理可能早已扭曲变形,对社会环境,人类关系的认知也一定是病态的。这样人应该接受治疗,不应该放在社会上不管不问。换句话说,杀人犯就应该待在监狱里,而不是人潮拥挤的大街上,这是对其他人的不负责任。”

  如今,想起来这段话,再想想平时里周子青,那双冷淡平静的眼睛,静静看着你的时候,就像来自漆黑深渊里怪物的凝视,幽冷的目光,总是忍不住第一个先移开视线。

  金嘉瑜现在想起来,浑身一抖,背后一阵阴凉。

  周子青在经过反复确认之后,按照竞赛作品提交规则,把参赛作品创意书,运用工作原理,作品的相关材质保证书,创意作品灵感来源说明,应用场景,还有最为核心的技术方案等等,把所有需要提交的东西,从头到尾检查了三遍不止,怕自己有疏漏,连着两次去实验室找徐教授帮忙查看。

  周子青代表辰光大学参加的国际青年赛,整个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老师都是比较上心的。怕周子青会有心理压力,当面都不说竞赛的事情,反而是背后见到徐梁知教授,忍不住偷偷问一句,“周子青竞赛作品怎么样,初审能过么?”

  国际上百所人工智能高校参加青年赛,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国内的人可能都不一定听说这样的赛事,可专业人眼里能参与这样竞赛的,本身也就足够优秀。

  从报名参赛,提交参赛者自身资料就是第一道难关,没有相对成绩和以往研发的作品作为基础,压根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国内也有关注这方面竞赛的媒体,往年也都是竞赛结果出来之后,占据报纸的一角。大多写写现在国际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科技技术对未来发展的推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今年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参赛名单,有些记者已经早早联系徐梁知教授,大意是想写一篇关于参赛作品的报道。国内青少年众多,不乏喜欢科技人工智能这一块的,私下里也会关注国际上的竞赛信息,现在辰光大学在校生,还是徐梁知教授担任指导的,就有信息敏感的人来了兴趣。

  想强占独家,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撰写。

  周子青一直在校忙着准备参赛作品,这些事情全都不知道,徐梁知教授也没有和她说,主要怕她会有心理压力,而且大多记者他都给私下拦住了。

  “现在不行,她现在没心思接受采访,正忙着准备参赛作品,不能分心。采访报道,还是等着初审通过之后在说吧,现在什么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谈采访还太早了。”能找到徐梁知这边的记者,背后来头都不小,没办法一口回绝。

  且徐梁知也有自己考量,国内群众对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这一块,相关知识普及还是不够。如果周子青这次国际青年赛能通过初审,希望想借此机会鼓励,壮大国内未来青少年,尤其是喜欢计算机人工智能科技这一块的学生。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人工智能这一领域。

  徐梁知教授对主动找上来的媒体记者都没有一口拒绝,都是只说等初审结果。初审都没有通过,就谈不上采访报道。

  有些老记者比较有经验,反而笑着询问担任指导老师的徐梁知教授,对参赛作品的看法,“国内第二届高校人工智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代表国内目前高校专业的最高水平了。如果初审通过,是不是意味着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和国际上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呢?”

  “并不一定,竞赛毕竟是竞赛,有一套自己的评定审核标准,各方面有评分侧重比例,并不是你运用了当下最新的科研成果,就能拿到高分。它要结合实际场景应用,看市场价值推广。以及自身作品的独创性。学术研究成果就不一样。两者并不同放在一起看待。”徐梁知教授轻笑着解释一句。

  “那您对于这次国际青年赛的初审结果有几分把握呢?”

  徐梁知微微一笑,“我还是很期待竞赛评审专家们,最后给出结果的。”

  记者一听,立马会意,跟着笑着说:“那我就改天再过来采访,国内这一块真的很需要这样积极向上,又有能力的青年学生采访。要是可以的话,我都想向报社独家申请写一篇关于参赛者的个人专栏,这样优秀有能力的学生,国内普遍父母都会比较好奇,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现在想想,如果采访报道一刊登,一定会引起全国众多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思考,搞不好,可能电视台那边都会找上来要求做一期教育方面的节目。”

  徐梁知浅笑一声,说看初审结果吧,去电视台做节目,这样的事情在国内也不是没有。

  第一百零七章

  在等待初审结果的时候, 周子青一直没闲着,在所有人眼里,她还是那个不骄不躁, 沉稳冷静的周子青。看着她坚毅的背影走在辰光校道上,往往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的学生, 都会忍不住扭头多看一眼。

  好奇,憧憬, 内心还有一丝丝崇敬。

  还都是高中生的时候, 目标是考上国内一流大学, 其中辰光大学又是高中生中拔尖那一拨的第一志愿。最后能成功考入辰光大学的,无疑不是当地中学的优秀代表学生。

  谁都有风光无限的高中生涯,而在进去辰光大学之后,所有风光灿烂全部在入学报道那天全部膨胀升华, 然后一夕之间又开始凋零,又回归到普通学生的起跑线。

  有人埋头苦读继续向前, 有人变的懒散放纵, 还有的人接受不了身边环境变化, 从备受瞩目的优秀生, 到默默无闻的普通学生, 接受不了差异往往会选择退学, 以上这些情况不管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校, 还是普普通通的高校,每一年每一届都会发生的。

  外在的优秀是看储备的知识含量, 内在优秀是看一个人的品格。

  周子青知道她如果通过初审的结果, 意味着什么吗?

  同系的学生不止一次的私下讨论过这个话题,只要通过初审,她就有了参加决赛的资格, 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是没有复赛的。所以初审的专家审核标准非常严苛。

  严苛到吹毛求疵的阶段,国际上百所高校学生参与的大型国际竞赛,代表的是国际水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的专家评审,每一位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会严格把控审核每一个作品。

  评审的规则,为防止有收买贿赂等情况发生,制定了严格的评审打分制度,在这种条件下,没有实力的参赛者是绝不会通过审核的。

  就是因为如此,能通过初审的参赛者,每一位都是有着深厚实力的。

  周子青在国内高校人工智能竞赛拿到特等奖,证实她自己本身的能力,可在国际上呢?

  一旦通过初审,也就意味着周子青的实力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同系的学生,几乎都能想象到她未来可期的样子,有些机灵的同学,已经在想着怎么打好关系了。

  同系里学生在想什么,周子青不知道,实际上等待初审的结果,她并不怎么上心。尽全力了,没通过只代表眼下她实力不够。通过,只代表她这次精心设计的作品得到了认可,评审专家想要看到作品的后续展出。

  情况不外乎这两种,二选一的问题,无论哪一种,她都做好了迎接下来的准备。甚至,就是初审不通过,她也会把后续的参赛作品做完。

  而眼下,有个更重要事情等着她处理。

  金嘉瑜!

  通过这几周金嘉瑜异样的表现,暗地里打量她的眼神,还有那晚有意编造的话题,她怎么可能看不出端倪来,几乎都可以完美代入她自己故事了。

  只是很好奇,金嘉瑜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知道她和亲生父母关系,知道她年幼被遗弃,甚至知道她曾经看过心理医生,还几乎认定她心理上,精神上有问题?

  只要把自己代入金嘉瑜口里说的不谈恋爱的男同学,无疑,所有事情都和她十分的吻合。不会有这么巧合事情的,显然,金嘉瑜就是已经知道了。

  她不怕金嘉瑜知道这些,反而想知道,在知道这些后,到底想要干什么?

  还有以及金嘉瑜是怎么知道的,这些统统她都很好奇。

  每天依然忙忙碌碌去实验室,脑子里却把参赛作品的事情暂时搁下,在想金嘉瑜的事情。

  脑子里正在编织一张精密的网,一根根纤细闪亮的银线,像一把把闪着寒光的刀刃,锋利冰冷。自己过往像一条条纵向展开的脉络,在刀刃利剑般的脉络上编织横线纹路的就是金嘉瑜伸出触角。

  她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有备无患,还是以牙还牙?再或者是,一劳永逸呢?

  “学长,好久不见啊!”周子青约了孙尧出来吃饭,两个人一个忙着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一个忙着做参赛作品,一整个学期下来,根本没时间见面。

  孙尧这一听周子青约他,二话没有,放下手里事情就出来了。

  “一听你这喊我吃饭,我心里都咯噔一下,大青你喊我吃饭,我顿时扭头看天上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你怎么会有空找我吃饭?参赛作品都整好了?”孙尧还是那副样子,瘦了很多。眼看没几天要毕业,为了自身形象也没敢让自己胖起来。

  “没,正在等初审结果,有个事情想托你帮个忙。”周子青和孙尧很熟,彼此都了解各自性格,说话没必要绕圈子,她今天还真是有事找他帮忙。

  孙尧难得看到周子青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立马端正坐好,神情认真起来,还不忘扭头看下四周,这一看才发现他们要了一间包间,不怕人听到。眼睛一眯,依然轻声问了句,“什么事?很严重?”

  “还不确定,有备无患吧,知道你最近很忙,可这事我不敢找别人,只能拜托你。”周子青这么一说,孙尧半点不敢马虎。

  另一边,金嘉瑜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之前和家里保证国际交换生名额增加了,可能是3-5个名额。名额增加,金嘉瑜非常有自信的认定,一定会有她,才会和家里信誓旦旦的保证。

  可现在,报名老师说,“按照国际高校排名,我们辰光大学综合排名能进入世界一流学府,能排进前五十。可能进入一流学科的并不是我们院系。国际交换生名额,可能最多只能给一个。”报名老师也是刚从上面开完会,一脸的惋惜,可这事并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他们这边可以提供优秀学生名额,可像m理工学院,sa人工实验室等等,这些国际著名高校对他们学生更愿意看履历说话,交换生名额,是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更是一种合作关系。

  对方在综合考虑后依然只愿意给出一个名额,这就是最后的结果。

  “只有一个名额?”金嘉瑜心情沉重,像是被人闷头敲了一棍,耳朵边都是嗡嗡的声音。都不用报名老师特别说,她心里就已经有种完蛋了的信号,不可能是她了。

  心里清清楚楚的,就是这么想的,可怕的是连她自己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只有一个名额,那应该就是周子青的。

  不用看报名老师惋惜,歉意的表情,她都知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金嘉瑜走出报名老师的办公室,脸庞绷着,脚后跟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一路走着,旁边遇到熟悉的老师和学生,也都没注意。

  手抵在嘴边轻咬着,脑子里前后重复着报名老师嘴里的话,只有一个名额。

  只有一个名额?

  坐在路旁的石凳子上,整个人陷入焦灼的情绪里不可自拔,怎么就只有一个名额呢?

  “听说,周子青学姐参加的国际竞赛初审结果出来了,我刚才从系办公室路过,听到专业老师正在说这事。”旁边路过两个男生,一个背着双肩包,一个手里拿着几本专业课的书。

  金嘉瑜只听到周子青这三个字,就猛地抬起头看过去。扫到熟悉的专业书封面,知道应该是和她同系的学弟。

  两个男生没注意身后的金嘉瑜,还在热切讨论着,手里拿着书的男生好奇的问道,“那结果呢,通过没有?”

  “应该是通过了,老师声音听着很兴奋的样子,还说什么徐教授在开会,让人给他说一声什么的。应该是通过了。”背着双肩包的男生,说话神情都明显带着激动,甚至还忍不住伸手拍拍旁边的男生胳膊,“我给你讲,我现在激动的都想跑去找周学姐,让她在我课本上签个名。我天,太厉害了。光想想都激动不行,那可是国际青年赛啊,她竟然初审通过了。这么牛的人,还是我们学校,同一个专业的!”

  “初赛过后,是决赛吧,我光是听一下,胳膊上汗毛都竖立起来了。我不想要什么签名,我想跑去给她喊声加油。”捧着书的男生,腾出一只手来,声音亢奋无比,“我希望周学姐,能站到最后领奖台,代表我们辰光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院系。”

  “别说了,我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

  两个男生刚走远,金嘉瑜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张开嘴大口大口呼吸,胸闷到窒息。

  周子青国际竞赛初审过了,系里没正式公布,可学生老师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人工智能创新小组的人知道的更早,徐梁知教授把周子青喊到办公室说话,隔着一道木门,教授轻松愉悦的声音时不时的飘出来。

  “有几家报社在之前就想采访你,我一直给拦着,说等初审结果出来之后再说,现在初审名单出来了,你腾个时间出来,和他们见个面。”徐梁知原本就对周子青参赛作品很满意,心里有六七分把握能过。可初审名单下来,却比预期的更高兴。

  国际其他国家报刊已经把初审名单曝光了,名单上不出所料全都是国际知名学府学生。国外有家叫《时代科技》的报刊,刊登更加详细,罗列出参赛学生资料。尤其这家报纸,还采访了竞赛评审中的几个专家。

  评审专家组对这一届的参赛水准给予了高度评价,报纸上还腾出几段评审专家的原话。

  原话是:“这是我参与竞赛评审最艰难的一回,每一个参与竞赛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这就让我们很难做出判断。但这是竞赛,总要有晋级和淘汰,很多评审专家都觉的这是一份很困难的工作,可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想对那些没有晋级的参赛者说,你们很优秀,作品非常棒,请不要放弃和气馁。”

  “这场竞赛太残酷了,难以想象到决赛会是什么样子,我看到每一个作品都很优秀,我甚至向竞赛组委会反映过,奖项名额太少了,可能不够分。”

  “竞赛作品让我看到这个世界的科技在进步,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前进,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审核名单出来后,我更加确认了我的想法。审核作品时我们是不知道参赛者的,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品,我甚至在脑子里思考过这个作品应该出自哪个实验室,比如m理工,ra机器,你们知道的,这些都是国际有名的高校实验室。但一直到最后看到参赛者名单后,这让我非常意外,我知道现在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正在筹办一个交换生的国际合作项目,我个人非常愿意给这个参赛者递出邀请函。她的参赛作品有惊艳到我。”

  没有人比徐梁知更了解周子青的参赛作品,在初审名单一下来的时候,他甚至接到国际几个友人的电话,电话里无一不对周子青的参赛作品给予肯定评价。

  “教授,采访可以延迟到决赛后吗,我总觉得,现在只是一个初审通过,就这样报道,似乎不太好,要是万一决赛结果不佳,我可怪没面子的。”周子青眉眼带着笑,决赛还没参加,最终结果不知道,就提前采访报道,这不太符合她的性格。

  徐梁知轻笑一声,自然知道周子青内心顾虑。笑着对她解释道:“你还是不知道国际青年赛的意义,那几家报刊都是比较专业的,会根据客观事实,严谨写报道的。采访这种事情,不能等结果出来在准备,那就晚了。之前已经拦过一回,恐怕这几天他们就要过来,到时候我交代他们几句,重点还是在推广人工智能领域普及上。

  你也不要有压力,决赛就按照按自己步调准备,学校系里也也放出话来,有需要的设备器材,系里也会尽量满足。”

  周子青嘴角上扬,知道这事自己没办法再拒绝,笑着点头答应,“那我听教授的。”

  “还有一件事,国际交换生的事,你竞赛初审通过,成绩能力都有,系里也看好你,这名额给你也是实至名归。要是你自己有另外的打算,这个名额就要让其他学生。你自己回去想想,想要这个名额就去系办公室把名字填了。”徐梁知教授一直没提这事,也是等着初审名单下来。

  周子青是知道这事的,听同学嘴里提过,现在教授提醒她,跟着点点头,表示自己回去会好好想想。

  顾时雨毕业去的sa,萧红选择是国内读研,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周子青有自己的计划。

  徐梁知和周子青的谈话,若隐若无的从办公室传出来,仅仅是几个关键词,就能把整个谈话联想完。

  水涨船高。

  周子青竞赛初审通过,有记者要来采访她。

  系里国际交换生名额,非周子青莫属,除非她自己不要,不然这名额轮不到别人身上。

  “完蛋,交换生我没戏了,听说名额只有一个,她要去系里报名,这名额百分百是她的。”实验室里有个报名的男生,无奈的摇着头,“就一个名额根本没希望啊。”

  “你还去报名了?我都没去,要是名额有三名,我都愿意去是试一试。只有一个名额,还是算了吧。”旁边戴眼镜的女生一脸惊讶的看着男生说道。

  “报名而已,不报名连机会都没有。”

  “哎,别放弃啊,刚不是听到教授说的,可能另有打算,人家不报名,这名额不就空了?”旁边还有人调侃。

  金嘉瑜静静在一旁听着别人对话,调侃的,自嘲的,人站在实验室里,可四周的声音却一点点变小,直到耳朵旁一丝声音都没有。

  寂静的四周,只有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和胸腔里剧烈跳动的心脏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