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偷香(作者:Miang) > 偷香(作者:Miang) 第27节

偷香(作者:Miang) 偷香(作者:Miang) 第27节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18:39 来源:免费小说

  “别走。”

  “笑笑。”

  那是一场意外,还是……

  她的心思渐乱如麻,叫她有点儿难受。

  很快,她咬咬唇,强行将这些事情抛出脑海。这些事情,不是她该想的。若是多心了,生了贪念了,最后镜花水月落得一场空,那伤的还是自己。

  她虽是个贱籍之人,却明白自己手无寸铁,毫无余力去反抗旁人。若想少受些伤痛,便从一开始就该打定主意,不去碰这些贪妄之事。

  “笑笑,你的身体好些了吗?”苏婉婉的声音,打断了唐笑语的沉思。

  唐笑语仰起头,见到苏婉婉婷婷步入房中,正将礼物放至桌上。她着一袭月白色裙衫,不施脂粉,只淡描一双柳叶眉,发间插一枚素淡的碧玉细簪,整个人幽静如莲,淡雅清新。

  “婉婉,你来了?”唐笑语露出清甜笑容,“好的差不多了,没什么大碍。”

  “先前…英嬷嬷紧着要我学礼仪,便没能来看望你。”苏婉婉面露歉色,小声道,“且齐园看得紧,我也没机会来。听闻你在伽罗寺遇险,我心里也紧张得很。所幸,你没遇上什么性命之危。”

  唐笑语望着她柔美文雅的容貌,不知怎的,就想起她那些“不给李珠儿退路”的狠话来了。

  虽是自小相识,感情深厚,但心上生了芥蒂,难免觉得有些尴尬。唐笑语不自然地说道:“我没什么大事,婉婉,你不必担心我。”

  苏婉婉欣慰地点点头,道:“那就好。”她环顾四周,见这一处屋子比起齐园要宽敞舒适不少,目光艳羡。

  二人在桌前坐下,闲聊起王府中的事。

  未说几件事,见唐笑语面露倦色,苏婉婉体贴地说:“笑笑,既然你在病中,我便不打扰了。你先好好休息吧。”

  “嗯。”唐笑语点点头,也有些累,道,“我让石榴送你出去。”

  “不必了,我自己出去就是。”苏婉婉一副客气的样子,“石榴要伺候你。”说罢,便笑着摆摆手,自己朝门扇走去了。

  唐笑语目送她远去。

  夏日炎炎,她额头有汗,便想用帕巾擦拭一下汗水。但她下意识地一伸手,去发觉桌上放着的帕子不见了。

  她有些纳闷,问石榴道:“我放在桌上的手帕呢?”

  石榴回头望了一眼,也有些奇怪:“手帕?方才还在桌上的呀?”她迷惑地望了眼四周,喃喃道,“难道,是被风吹出窗外了……”

  唐笑语想起苏婉婉,心底便觉得有几分古怪。

  ***

  苏婉婉离开唐笑语的屋子后,没有出齐园,而是朝霍景的屋子走去。

  在来齐园之前,她用银两从英嬷嬷那里买到了不少可观的消息,知道霍景今日在齐园,也知道霍景的屋子在哪个方位。

  果不其然,穿过一大片翠竹林,她就隐隐见得林下有一个男子身影,正在练剑。

  剑刃迎光,扬起一道锐意之风。那男子形姿干练,立时背影挺拔如松竹,但剑锋行止间,却满汉杀意,远远瞧着,便不似是个易于接触之人。

  那男子正是霍景。

  他在伽罗寺外,并未受什么大伤。虽昏迷了一阵子,不过药效来的快,也去的快,如今已是安然无恙了。纵使有沈寒百般叮嘱,他也自顾自恢复了往日的生活,依旧练剑。

  他挽起了一剑,眉心忽而蹙起。旋即,便将剑锋陡然转向身侧,遥遥指着竹林之外,冷然道:“谁在那里?”

  竹林尽头的小径处,娉婷步出一静美女子。她着月白衣裙,容色温婉如碧玉,温雅眉眼中,带着一抹慌乱。

  “奴婢不知王爷在此,无意惊扰王爷,还请王爷责罚。”她低头,声音纤纤,虽略带惊慌,神情却颇有从容气度。

  “你是谁?”霍景面色如覆寒霜。

  那女子将头垂得愈低,轻声道:“奴婢姓苏,双名婉婉,乃是与唐笑语、李珠儿一道入府的琴师。奴婢与笑笑……与笑语姑娘自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听闻她病了,便来探望。离去之时,错走了此路,这才惊扰了王爷。”

  听到唐笑语的名字,霍景面上的霜色微减,原本的杀意,也慢慢收敛起。他只道:“你出去吧。唐笑语人在病中,需静养,别再来打搅她。”

  “是。”苏婉婉说罢。她本想走,但却略略显出犹豫之色,道,“王,王爷…方才,奴婢误拿了笑语姑娘一方手帕。这等私物,奴婢不便拿着,总归要还回去为好。”

  说罢,她便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

  霍景看也没看,淡漠道:“放着吧。”

  苏婉婉斟酌一下,将那方手帕放在了桌上。她撩一下耳畔发丝,贝齿轻咬柔唇,本想再说些什么,但一旁的侍从已笑着上来拦她,自顾自地推着她,朝外走去,还道:“婉婉姑娘,这边儿请。”

  动作之间,竟是丝毫不给她反抗的余地。

  苏婉婉轻咬唇角,心底略有不甘。

  为了遇见王爷,她可是花了很大代价从让英嬷嬷松了口。如今只说了这几句话就要离去,实在是不划算。也不知道,王爷会不会记住她?

  苏婉婉面上丝毫不显山露水,只柔顺地点点头,朝齐园外走去。

  那方手帕,静静地躺在桌案上。

  霍景的目光扫过这方手帕,思绪凝住。

  这方手帕,属于唐笑语。也许被她用于抹拭颈间汗水,也许藏于她的袖间。

  有一瞬,霍景想过将这方手帕扣下,便这样不还了。

  不过,他也仅仅是想想罢了。

  “把手帕还回去。”他吩咐侍从,“就说,是方才那个女子吩咐的。”

  “是。”侍从领命去了。

  侍从离去后,霍景重拾起了剑。夏风吹掠,翠竹迎风而动,苍绿之色满庭院。

  不知过去多久,飞七回来了。

  他老老实实地候在一旁,待霍景放下了剑,便抱拳道:“王爷,行刺之人的身份,已查出来了。那些刺客……似乎与曹家,颇有些关系。”

  霍景的眸光一沉。

  曹家。

  霍景的继母,正出自曹家。

  只不过,父王罢身后,霍景继承了王位,他便将这位太妃曹氏,连带着同父异母的弟弟霍源一同送走了。这么多年来,他们母子二人一直未能重返京城,想必心底焦急得很。

  “本王那个弟弟,年岁渐大,也到了渴求权势的年纪了。”霍景微敛眼眸,语带寒意,“看来,他是不大坐得住了。”

  ***

  “笑语姑娘,这方手帕,是婉婉姑娘要我还给你的。”

  唐笑语的屋前,一名侍从恭敬将手帕奉上。

  唐笑语接过手帕,纳闷道:“当真是她不小心拿走了?难怪我找了那么久。”

  那侍从笑说:“可不是?她为了还这手帕,还走错了道,惊扰了王爷呢。”

  唐笑语闻言,面色微凝。

  半晌后,她迟疑着问道:“王爷…见到婉婉了?”

  “是呀。”那侍从点点头,“所幸王爷今日心情好,没有发作她。笑语姑娘便放心吧,她一根头发丝都不缺呢。”

  换做是往日,恐怕要挨板子了。赶出王府,也是从轻发落了。

  不知为何,唐笑语的目光略有些闪烁,捏着手帕的指尖缩紧,在丝帕上碾出一片褶皱。

  “笑笑姑娘,你怎么了?”侍从有些奇怪她的反应。

  “没…没什么。”唐笑语低声道,“只是,婉婉容色出众,王爷见到她,应是相当惊艳吧。”

  她的语气中,有她自己也不理解的失落。

  她这是……怎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笑笑の想象:王爷见到婉婉,惊为天人,难以自拔,挂念心间!

  事实の王爷:刚才有什么东西路过了?是个女的?忘记了……

  第31章 手帕

  京城最炎热的盛夏逐渐过去了,秋日悄然降临。炎炎的酷暑消散,凉爽之意伴着秋风送入京城之中。

  仁安宫。

  秋日初至,仁安宫内却未有多少秋意。门前高悬用以遮挡暑热的纱帘,身着杏色宫装的婢女们手持纨扇,轻摇出一阵细风。

  薛太后一手轻揉眼角皱纹,另一手执一枚棋子。她慎重地盯着棋盘局势,风韵犹存的丰裕面容上,满是沉思之色。

  半晌后,太后才落下一子。

  不过,很快,太后便后悔了,心里暗道一声“不妙”。

  果不其然,坐在她对面的年轻女子吃了她的棋子,露出笑容,柔声道:“承蒙太后娘娘相让,是静容输了。”

  这年轻女子约莫十**岁的年华,容色殊丽夺人,气质高华如玉;眉眼沉静,好似一汪秋潭,眸光盈盈,不笑自如含波。她着一袭莲青色缀珠软烟罗裙,皎白手腕上戴一对赤金海棠镯,与髻间金累丝步摇相映,愈显得她贵气逼人。

  她姓薛,与薛太后出身同族,血脉亲近,双名静容,乃是京中有名的华门闺秀。

  薛太后看着她不怒不骄的模样,心底极为满意。但随即,这份满意也转为了惋惜。

  太后叹了口气,道:“静容呀,宁王那儿,哀家也去提点过了。只是……宁王着实不是个解风情的,也不大懂疼人。”顿了顿,薛太后惋惜道,“若不然,你便瞧瞧别家的男子吧?这京城中好男儿如数多,又何必拘泥于宁王一人呢?”

  薛静容恬静一笑,道:“回太后娘娘的话。京中男子虽多,但可入我薛静容之眼的男子,却并不多。静容仰慕宁王,是因其武略非凡、名镇八方。这一点,其他男子可做不到。”

  听薛静容这么说,太后心底又是赞叹,又是惋惜。

  薛静容是京城一等一的名媛千金,想要娶她的男人不知几何。但她眼光从来挑剔,挑来挑去,竟看上了宁王霍景。

  静容矜持,自是不愿主动戳破,只等着霍景上门提亲。毕竟往日那些男子,哪个不是对她如痴如狂,踏破门槛也要提亲?

  可偏偏,霍景却对她视若无物。薛太后三番五次牵线暗示,霍景都充耳不闻,浑然不觉薛静容的心意。

  “你到底是姑娘家,年岁大了还不嫁人,难免叫人戳脊梁骨。”薛太后苦口婆心地说道,“若是宁王当真对你无意,你可得早些做绝断。”

  “谢过太后娘娘关怀。”薛静容柔和地说,“只是,静容到底还要试上一试。”

  太后愁眉不展:“试?还能如何试!他母妃去的早,父母皆不在,也不听哀家与皇帝的话。纵使是想逼他,也无从下手。”

  “太后娘娘多虑了。何至于到那种程度?静容不过是想见上一面罢了。”薛静容说着,微微沉思,手中重新执起一枚棋子,“且,纵使老宁王的元妃不在了,但继妃却是在的。那位曹太妃,可是宁王名义上的母亲。孝道之下,宁王殿下想来需得给上三分颜面。”

  薛太后的眼微微一亮。

  旋即,薛太后摇摇头,道:“不成,宁王与曹太妃不和,京城皆知。叫曹太妃娘娘回京,多少会给宁王添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