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第20节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第20节

作者:凡间小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10:16 来源:免费小说

  倒不是王九叔吝啬那点东西,主要唐家也是一大家子,有些事说不清,时间长了容易闹矛盾不说,恩也变成仇了。

  看着宝珠有时候直接揪住大狗的毛,还不小心踩到过大狗,王春花看的心惊胆战,直到走的时候才松了口气。

  想着女儿对狗崽的喜欢,王春花犹豫了一下,“九叔,这俩狗崽多少钱?”面对长辈,王春花没好意思厚着脸皮直接走,主要是上次杀狼,九叔还帮了男人不少忙。

  王九叔扬扬手,“抱走吧,是大黑它们愿意的,它们要是不愿意,就连我也不能把狗崽抱走。”

  “汪汪……。”王春花看向那群狗,这些狗就和真的能听懂人话一样,六只狗都汪汪叫了起来,竟然让王春花听出了几分欢喜和依依不舍。

  大概是因为早上的事,看到宝珠两个怀里抱着的狗崽,唐婆子张了张嘴,到底没有骂出来,只是冲着唐二嫂的地方骂了句,“吃都吃不饱还整天给我弄些乱七八糟的,饿死你得了。”

  王春花就当没听到,唐二嫂更不敢吭声。

  母女三人回来的时候,唐石头和儿子的狗窝也盖的七七八八,虽然有些简陋,又都是稻草搭成的,好歹也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自此两只狗崽就在三房门口安了家。

  宝珠给两只狗崽起了名字,一个叫来福,一个叫来宝,简单明了。

  这两只狗崽才刚刚断奶,走路都还有些不稳当,在唐家倒是适应的很好。

  只是有一点,这两只狗崽只认三房的人,其他唐家人若是要接近三房门口,两只狗就会大叫。

  或许是从唐婆子那里知道老爹松了口,这些天唐老大的脸色虽然还有些不好看,也没再闹。

  只是心中还是有了疙瘩,毕竟是一百两银子,没有谁能轻易过得去。倒是唐大嫂最近心情很好,她早就和男人说过四叔念书太费银子,谁家会这么无限制的供一个读书人。

  像是和唐家老四同样读书的人,有些是考中童生,有些是看着自己考不上,干脆就在外面找个活干。

  毕竟是读过书的,只要愿意还是很容易找到活计的。只有自家这个老四,这么多年说是读书,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更别说往家里拿一个铜板。这么一个人你能指望他有出息了记得你,恐怕是在做梦。

  可惜之前男人不知道被什么迷住了心窍,总觉得老四会有出息。还压着她不许和爹娘闹,好在现在男人想通了,她的儿子也能读书。

  唐老四一家是在六月初的一天回来的,回来的时候雇了辆骡车,对于乡下的孩子来说,骡车是样稀罕东西,从村口就有一群小孩子跟着。

  一直跟到唐家,骡车停下,先从上面下来一个青衣读书人,谈不上俊美,却也算五官端正,一身读书人特有的书生服还是十分引人注目,让人不自觉给他套上了一层读书人的光环。

  书生下来之后,随后从车上下来一桃红襦裙的少妇,少妇怀里抱着个三岁左右的男童。

  “老四,你可终于回来了。”唐老大今天正好在家,察觉门口的热闹,看到青衣书生,脸上露出喜色。

  “大哥。”唐老四向唐老大行了礼,随后唐老四的媳妇也上前行礼,“大哥好。”

  这一番作态,别说唐老大,就是周围人也看的一愣一愣的,唐老四自从读书后,就很少回村,村里人对他的印象也浅了很多,今日一见,不少人心中暗叹,不愧是读书人,看人家这气派,举止果然不一样。

  从来没被人这么正式见过礼的唐老大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其他赶来的唐家人也有种手脚没地方的感觉,没敢上前。

  唐老大尴尬的笑了笑,“四弟妹也回来了,赶紧进来,爹娘都等着你们呢。”随后对看热闹的人道,“四弟难得回家一次,就不招呼大家来家里坐了啊。”

  众人连声表示没事,毕竟唐老四这次回来看上去就和普通人不太一样,和县里的读书人似的,让他们不敢上前,他们心里好奇的同时,也有点发怵。

  随着唐家门关上,围观之人纷纷谈论着散开。

  唐家主屋内,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四儿子回来,唐婆子欢喜的迎上去,“老四,你可回来了?累不累,快来坐,这么远的路,你肯定饿了,娘去给你下碗面吃……。”

  唐婆子嘴里絮絮叨叨,目光舍不得挪开,却没看到在她想要去拉唐老四的时候,被对方不着痕迹的避开。

  唐老头脸上也难得有了笑容,训斥了老婆子一句,“行了,又不是没见过,让人笑话。”

  在四儿子身上来回看了一遍,满意的点点头,目光移向一旁的四媳妇和老四家唯一的儿子身上。

  这一看,唐老头脸上的笑容越发深,“呦,这就是子墨吧,没想到转眼就这么大了。”随后对男孩招了招手,“子墨,过来让爷爷看看。”

  唐子墨抱着娘亲的腿,怯怯的看着周围,见上面一脸皱纹的老人对他招手,害怕的扑到唐老四媳妇怀里。

  老四媳妇紧张的拍了拍儿子的后背,才低着头道,“爹,子墨有点怕生。”

  唐老头脸上的笑容顿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点点头,“也是没见过,当初说让你媳妇回家住,你娘也能帮忙照顾一下,你还不愿意,看看现在孩子连爷奶都不认得了。”

  唐老头半是埋怨,半是无奈的道。

  唐老四笑笑,“爹,你也知道我要用功读书,珠儿在家平时能照顾我一下,对了爹,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如今已经是秀才了。”

  轰的一下,整个唐家都炸开了,秀才,那再进一步就是举人了,秀才是什么,秀才代表着家里的地不用交税,甚至是徭役也能减免,一时间唐家人都高兴起来。

  一直没怎么出声的唐石头和媳妇对看一眼,眼中露出无奈之色。他们清楚,如今老四有了秀才的身份,再想让家里断了唐老四的银钱,供小一辈读书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最新评论:

  【这本书在起点有吗?我怎么感觉我看过类似的】

  【童生都没考上给作者大大捉个虫~

  不是读了十几年还是童生吗?】

  【撒花撒花】

  【撒花】

  【大大,今天有三更吗(渴望的大眼睛看着大大,大大舍得拒绝吗o(≧▽≦)o)】

  【分家的机会啥时候来】

  【老三的生活方式是对的,既然不能分家,就这样吧,可惜了孩子们,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家人主动和他分了家】

  【突然看不懂了这是古代吗】

  【撒花】

  【撒花】

  【什么时候分家?

  棒棒棒你真棒!加油加油加油!

  棒棒棒你真棒!日万日万日万!

  棒棒棒你真棒!加更加更加更!】

  【童生,不会是买的吧】

  【分家,气死】

  【打卡】

  【赶紧分家吧!!!这一大家子太会吸血了】

  -完-

  第32章 、里正

  ◎送儿子读书的念头再一次强烈起来◎

  唐老四考中秀才的消息没两天就传的整个上河村都知道了,为此唐家这两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送走了一位不太熟的叔公,看看天色已晚唐石头还以为今天不会来人了,结果他站在门口犹豫的时间,就见一个身影走过来。

  看清对方的模样后,唐石头惊讶了一瞬,“里正叔。”

  里正点点头,“石头在这呢,我到你家坐坐。”

  “行,难得里正叔来一趟,今天可得吃了饭再走。”唐石头和里正边说边往里走。

  进了堂屋,唐石头喊了声,“爹,大哥,四弟,里正叔来了。”

  “里正怎么来了,快请坐,快请坐。”唐老头赶紧站起来招呼,唐老大跟在唐老头后面,满面红光,显然这两天他心情很好。

  里正的目光在还坐着没动的唐老四身上停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浅淡了一些,等众人全都落座后,唐老头才开口,“里正难得来家里一趟,今晚可得吃了饭再走,老三让你娘晚上准备点好吃的。”

  “行。”唐石头利索的答应,其实不用他说,里正进来时,就有人去厨房说了。

  听到里正今晚在家里吃饭,唐婆子狠狠心,割了块肉,又将下午别人送来的鱼逮了一条,有鱼有肉,对农家来说这晚饭的规格已经很高了。

  里正过来肯定是大事,一般这种正式场合,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饭的,所以今天唐家的就摆了两桌,男人一桌在堂屋里吃,女人和孩子挤在厨房里。

  虽然唐老头不喜欢总是爱和自己对着干的三儿子,但论起和人交往这种事,唐家还就他最能说会道。

  所以这几天唐石头也是作陪了全程,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读书人的能力的有多大。

  之前老四虽然也是读书人,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唐家还会让着一点,心中打着的就是万一哪一天唐老四真考中了,他们这些乡里乡亲的也能沾沾光,后来随着时间流失,唐老四始终没有动静。

  大家再谈论起来,就是嘲讽了,这也是之前唐老大想要家里断了四弟的银子,供自己儿子读书的原因。

  那时候唐石头虽然也觉得读书人不错,也就是不错了,并不觉得他就比四弟差,直到这两天他才看明白,读书人就是读书人,不是他这种有点小聪明的人能比的。

  两天的时间,村子里平常来往的村人,亲戚就不说了,一些他听都没听过的,七拐八弯的亲戚也都冒了出来。

  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唐家出了个秀才,想要沾光的都会找借口攀攀关系。

  但除此之外村里一些很有威望的老人,比如王九叔,三叔公,里正全都来了,就连镇上的王地主都让人送了礼过来。

  这些往日唐家只能敬着,低头的人物全都和和气气的来到唐家,他们的目标就是唐老四。也是在这两天,唐石头下定了决心,一定得让儿子读书,哪怕用鞭子抽都得抽出个读书人不可。

  远处在和小伙伴玩的唐发财打了个寒颤,总觉得刚才似乎有什么危险,环顾四周什么都没看到,很快就又和小伙伴玩起来了,完全不知道他以后‘凄惨’的生活。

  里正也不是单纯来唐家祝贺的,上河村虽然不像别的村子一样是同姓村,却也是唐、王,李三大姓为主,三个姓氏各有自己的族长,族老。

  如今的里正就是唐姓族人,所以这些年唐姓人在村子里隐隐是压过了其他两个姓氏。

  里正是个有想法的聪明人,当初唐老四读书,也是他提议的,里正希望村子里能出个真正的读书人。

  当然如果能出个官老爷那就更好的,在没有之前,能出个秀才,也足够他在其他里正面前挺直腰板了。

  可惜在他当里正这些年,愿意送孩子读书的人家有,大多却只是送家里宠爱的孩子学些字,好到外面找活干。

  真正愿意沉下心让孩子走科举这条路的,一巴掌就能数的出来,这不到五个的读书人中,又大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了。

  如今也就唐老四这一棵独苗了,原本里正都放弃了,这次听说唐老四终于考上了秀才,他的想法又起来。

  里正希望能在村子里办一个学堂,学堂就由三大姓共同办,日后也好送各自家中的小子读书认字。

  只有种过地的人才知道种地有多苦,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管烈日还是雨雪,地里的活都不能耽误。

  正是吃过这种苦,里正希望能带着上河村改变,这才不负他担当的里正之位。

  可对于农家来说改变的契机太少了,大多数农家汉子都是老实人,别说做生意连离家稍微远点都不敢,因为农家穷,经不起一点风浪。

  成年人已经无法改变,那就从孩子们改,他能想到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娃娃们念书。

  只要村子里能出一个官老爷,他们就再也不用怕被欺负,其他人不用他说就会送自家孩子读书。

  可要办一个学堂容易,想要找一位夫子却很难,大多数读书人的目标都是为了当官,就算没有考中,他们不是在自己村子里当夫子,就是更愿意去县学当夫子,到繁华的地方寻找机会。

  而真正绝了科举念头的读书人,多是上了年纪走不动的那种,可就连那种在上河村附近都找不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