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重生) >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重生) 第48节

  说完,他二话不说就跑走了。

  吴老师的丈夫到了茶出来,没见到魏一亮的人,忍不住开口询问:“小亮人呢?”

  吴老师摊开手里的书给他看:“跑了,都这么大人了,还怕我骂他,他都毕业这么多年了,我还能压着他学吗?”

  吴老师的丈夫一看,见到干净崭新的课本上的名字之后也笑出了声:“是你以前给他上课的时候太凶了吧。”

  吴老师神态显得十分无语,转头跟林念说话:“小林,这是我老公,以前也是老师,以后你喊一声李老师就成,初中的知识我们都能教,你以后白天要是有空,也可以随时过来。”

  “谢谢吴老师,谢谢李老师,”林念连着道谢,又道,“不过我小学还有些没学完的,课本在住处。”

  “没事,你明天带着课本过来,正好我们俩也理一理,给你出一份试卷,看看你的水平。”吴老师笑呵呵道,看着林念的目光十分和蔼。

  林念自然是再次道了谢,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上课”,但她心里却已经有一种自己也有老师教的感觉。

  她坐着跟两位老师聊了一会儿,说了自己学习的进展,还有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要走的时候,她一定把手里拎着的两袋子鸡蛋留了下来。

  先前她看两人住处的情况,虽然屋子里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但厨房里的菜有不少都焉了,可以看出两人平时一定很节省,大概也不太舍得花钱买鸡蛋。

  林念别的没有,这段时间手头的鸡蛋可多的是。

  “这次我们就收了,不过你都交了学费了,以后可不能再拿东西过来,”吴老师皱着眉心疼道,“你这孩子,自己赚钱这么辛苦,也不知道省省。”

  林念只是笑着答应,心里想着回头她再带鸡蛋过来的时候可以挑那些挑拣剩下的小鸡蛋,而且她每天都得来,来的时候拿个一两个,肯定能说服两人收下。

  走的时候,两人一直送林念到大门口,之后还目送着她离开。

  直到林念的身影消失,两人才回头。

  “我先前倒是听小亮说起过这个孩子,”吴老师跟身旁的老伴说话,“说是她原先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干的也是洗碗洗菜的活,后头不知道怎么,学了切菜,先前饭店里有个切菜工离开,她就给顶上去了,上进还懂的抓住机会,这样的人要是一早就能上学,肯定能考上好大学,是她家里耽误了她啊。”

  “也不知道她家里头什么情况,这样好的孩子都不珍惜。”李老师扶着吴老师,两人先后迈过台阶。

  “好好教,要是能教出个有出息的孩子,我们这晚年也高兴。”吴老师说着,脸上露出了愉悦的笑容。

  另一头,林念往家走的时候也很高兴。

  她一直想要系统地学习,可都没有机会,毕竟她的情况根本就进不去学校,一想到之后会有专门的老师教她,她心里也跟吃了定心丸似的。

  走到住处,她看到在门口的人,连忙上前:“董大姐,不好意思啊,我之前跟人去见一个退休老师了。”

  董福妮知道林念一直在学习,激动道:“那你以后有机会好好上课了?”

  “对,”林念带着董福妮上楼,“我要多学点知识。”

  “那是应该的,你越来越好,我跟着你干也安心,”董福妮跟在林念身后,“对了,我已经辞工了,也找了房子,就在这附近,自行车两分钟就能到。”

  “正好,我以后晚上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擦鸡蛋,”林念打开门,“我今天白天卖了一些鸡蛋,屋里头还有好些,待会儿我骑三轮车送过去,要麻烦董大姐擦一擦。”

  “麻烦什么呀,我这不是赚钱么,”董福妮开心道,“待会儿多带两个竹筐过去,回头我擦好数一数,一个竹筐装1000个,你也好算账。”

  “我也这么想的,”林念拖出两个空竹筐,又指着屋子里的两筐鸡蛋,“把这两筐鸡蛋都带过去吧,我一个礼拜休息一天,那天专门去收鸡蛋,正好给村里的那些人攒鸡蛋的时间,剩下的六天我就专门卖鸡蛋,白天还能上班赚钱,晚上去学习,时间一点都不浪费。”

  “你这哪里只是不浪费时间啊,这都没时间休息了,”董福妮感慨道,“也就你,换成别人,可得把人累死。”

  “白天也有人这么说,不过我真不累,又没有干体力活。”林念笑嘻嘻说着,只觉得这会儿可轻松了。

  董福妮见林念这样,知道她是真的高兴,不再说话,跟她一起把放在竹筐里的鸡蛋搬下去,用三轮车运到董福妮现在的住处。

  就这样,林念的鸡蛋生意正式起步。

  第61章 存款充沛

  后头林念依然会在休息的时候骑着三轮车去农村收鸡蛋。

  一个村子百来户人家, 就算每家养三只鸡,照顾得好,每只鸡一天生一个鸡蛋, 一天就有3个鸡蛋。

  林念一周去一次, 相当于每户人家一周能攒下21个鸡蛋, 100户人家, 她在一个村子就能收到2000多个鸡蛋。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有的人家养的多,生的鸡蛋也多,有的人家养的少, 还有的人家养的鸡老了,不太会生。

  林林总总的缘故,但终归林念在一个村子收到2000多个鸡蛋是不成问题的。

  收鸡蛋的竹筐并不只放1000个鸡蛋,她卖鸡蛋的时候按这个数来,是为了算账方便,收鸡蛋不需要算账, 只管往上摞,溢出来都成。

  仔细好好放上放,一筐放个2000个鸡蛋不成问题。

  董福妮那里, 她基本两天去一趟。

  董福妮白天要做生意,只有晚上的时间擦鸡蛋,她是愿意干,可时间总也得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一晚上的时间,擦个七八百还可以,多了就吃力了。

  不过林念仗着有可以保存鸡蛋的仓库, 每次去农村,人家拿来换的鸡蛋基本都是有多少换多少,从来也不会拒绝。

  这些天的时间,即便算上每天卖出去的鸡蛋,她也还剩下不少,而其中有许多是没有擦过的。

  这段时间她卖的鸡蛋,除了董福妮晚上擦的鸡蛋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她自己在没有上班之前擦好的那批。

  如果之后还要卖鸡蛋,只靠董福妮一个人很难。

  思考之后,林念主动找了于婶。

  “这是好事啊,”于婶听了林念的想法,立刻答应下来,但很快就摇了头,认真看着林念,“小林,我跟你提个意见,你别怪我。”

  “当然不会,于婶直说吧。”林念点头,她本来就是想着董福妮一个人忙不过来,于婶总是在家里,叫她帮个忙也好。

  擦一个鸡蛋一分钱,虽然擦500个也才5块,一天认认真真干,按照董福妮的速度对比,做好一天的工作也就赚十几块钱。

  对林念来说,叫人来干这件事就相当于她得在鸡蛋的利润当中再抽出一分,但她也确实是没有时间,用这一分钱叫人帮忙干,她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做别的事,那也是值得的。

  于婶叹了一声:“小林,说实话,你说这事的时候我也心动,但是我想,有个人比我需要你这份工作。”

  林念听着,突然想到一个人:“于婶是说袁嫂子?”

  她说的人是袁桂花,饭店采购搬运工刘栋的媳妇,先前刘栋受伤,她们有过接触,就连这房子也是袁桂花帮着找的。

  但她们平时也都有自己的事,后面没有经常接触。

  这会儿于婶这么一说,林念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袁桂花。

  “是啊,你也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刘栋也是个好的,自己一个人在外头辛辛苦苦干活,平时都不敢生病,有你这份工作,她们家能稍微松快点。”这也是于婶主动跟林念提起袁桂花的原因。

  林念对袁桂花也有点了解,知道她是可以信任的人,正好擦鸡蛋这个工作确实要找人干,袁桂花家就住在这附近,一般的工作可能不能让她带着儿子去,她这边却没问题。

  “这样吧,于婶,反正我这边擦鸡蛋需要人,袁嫂子虽然总在家,可也不好一直干,太累了不小心摔了鸡蛋,大家心里都不好过,”林念说着,看着于婶,“于婶就当赚个零花钱,需要的时候一天擦500个鸡蛋,再叫上袁嫂子在院子里干,成吗?”

  现在林念骑三轮车出去卖鸡蛋,基本上一天平均能卖2000个左右,董福妮那边擦500个,于婶500个,袁桂花有空,可以擦1000个,也就差不多了。

  这样袁桂花一天差不多能赚10块钱,但这工作不是一直都有,只有当林念这边需要人的时候才过来干。

  但她相信即使是这样,这个条件于婶跟袁桂花都会答应。

  果然,于婶立即点了头,立刻笑呵呵地在院子里规划起来:“回头我叫你于叔在这里搭块板子,你的鸡蛋就放这里,然后我喊桂花过来,我们可以坐在这两边擦鸡蛋,回头你干活回来,我们可以直接帮你把鸡蛋放到三轮车上去。”

  林念点头,也觉得这样的安排好。

  于婶高兴地一拍手:“就这么说好了,你等着,我去喊桂花过来。”

  说完,她急匆匆跑去喊桂花了。

  没过多久,袁桂花气喘吁吁跑到林念面前,紧紧抓着她的手:“小林,于婶说的是真的吗?你真愿意让我替你干活?我真能赚到钱吗?”

  “具体还要看袁嫂子干的活好不好,”林念看她激动的模样,故意说笑话,“要是干的不好,我这边也不能一直雇你的。”

  “好,肯定给你干好,”袁桂花笑的看不见眼睛,“小林你真是好人,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替你好好干活,保管把鸡蛋给你擦的干干净净。”

  于婶带着刘刚走在后头,刚走到就看到袁桂花在哭。

  刘刚虽然不太懂,但看到这个情况连忙上前,站在袁桂花身旁喊“妈”。

  袁桂花拍拍他的肩:“没事,妈高兴,妈是因为高兴才哭的,以后你每天跟我到于婶家里来,好不好?”

  刘刚乖乖点头:“好。”

  于婶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连忙进屋叫于叔出来收拾,平摊的板子等先铺上,而且要确定铺上了不会摇晃,免得回头鸡蛋拿出来,不小心摔碎了。

  且板子周围也得打扫干净,回头每天干完活了,晚上也得打扫干净,这样等第二天再干活的时候,也不会脏。

  林念照例拿出需要擦的一筐鸡蛋,以及两个空的竹筐,擦好的鸡蛋放在竹筐里单独计数,每天干的活和钱也好计算。

  因为她一周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对于婶和袁桂花,她也是说一周休息一天,工作六天。

  至于工作量,袁桂花的工作量就是一天1000个,于婶是一天800个,实在忙碌的情况下可以有些差距,但每次都是以大竹筐计数,擦好一筐就算10块钱。

  正式上班前她陆陆续续收了不少鸡蛋,有的时候也会回来几趟放东西,上班后这些鸡蛋全堆在屋子里,于婶她们也不知道她究竟有多少鸡蛋,让干就干着,想着能多赚一点算一点。

  董福妮那里,她没有多做限制,又因为董福妮擦鸡蛋的时间主要在晚上,她还是在现在的住处擦鸡蛋。

  林念也没有限制她时间和每天擦鸡蛋的个数。

  要是遇到下雨天,董福妮白天不出去做生意,哪怕一整天都在家里擦鸡蛋也没关系。

  杭城的春夏雨水多,现在还没到梅雨季节还稍微好点,等到了梅雨季节,估计三天两头都要来个几场雨。

  林念有一次出去收鸡蛋的时候,路上就遇到了大雨。

  好在她的三轮车后头架了铁架子和塑料布,就算下雨,也不会渗透进去。

  至于于婶的活,一开始她们擦鸡蛋的点是光秃秃摆在外头的,后头下了几场雨,于婶直接叫人打了木架子,顶上铺了木板子和塑料布,回头等雨停了直接把塑料布拆下来,洗一洗刷一刷,再扑上去又是干干净净的一层。

  后头做生意的过程中,虽然也存在一些小问题,但基本不影响大局。

  林念的鸡蛋生意做的好,但跟她抢生意的倒不是很多,毕竟都知道鸡蛋容易碎,做出来也就几毛钱的小生意,现在外头赚钱的机会多,她这个生意倒是被忽视了。

  至于呢子大衣的生意,她也关注过几次,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杭城这边呢子大衣的价格基本还是维持在100块钱左右,表面看着好像没什么,仔细打听过后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做这桩生意。

  不过等天气逐渐热起来之后,呢子大衣的生意就不好做了,慢慢地杭城也少了许多卖呢子大衣的人。

  林念的鸡蛋生意做了两个月的样子,生意逐渐保持下来,扣掉休息去换鸡蛋的那天,一般她一个礼拜能卖10000个鸡蛋。

  不过因为她的三轮车不算太大,就算一路收货的时候她会时不时把三轮车里的鸡蛋放到仓库,但这样大的地方总归放不下太多东西。

  收鸡蛋的竹篓,她特地叫人做长了,高度几乎顶到车棚,出去的时候,三轮车车厢里放着大致数量的毛巾和袜子,回来的时候整整齐齐摆上六个竹篓,没换成的货物就临时放在前头。

  后头的六个竹篓挤在一起,就算遇到稍微颠簸的地方也不会摇晃。

  因为现在每周售出的鸡蛋几乎都在一万左右,她每次出去也“固定”收上一万个鸡蛋,每一个竹篓都装满了。

  回来时到了近处,她就把竹篓全从仓库里腾出来吃力又缓慢地往住处走。

  这样一来,于婶跟袁桂花的工作也从每周休息一天变成每周休息两天,但不管是谁,对于每个月收到的工资都很满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