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重生) > 分卷(51)

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重生) 分卷(51)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8:28:13 来源:免费小说

  组织售假和参与制假乖乖,赵叔叔一顿饭就吃出了两条罪名,还企图把他老爸这个大大的良民拉下水,绝对不可以!

  小北你怎么了?今天你赵叔叔说一句,你就驳一句,小孩子不可以这样的。

  见到赵景闻面色有些不虞,宁建国瞪了儿子一眼,觉得他今天是有些过于没大没小了。

  不是我是觉得,丁哲阳爸爸妈妈他们既然那么多年在国外,眼界总归还是很开阔的。别看现在喜欢旗袍的人不多,说不定过两年就开始流行了呢?

  宁小北搜肠刮肚地开始组织词汇。

  不是有那一首歌么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鲁迅先生不也说过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宁小北舔了舔嘴唇,继续道,再过几年,北京就要开奥运会了

  啊?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91年申奥咱们不是失败了么?2000年的奥运会是在澳大利亚开的吧。

  赵景闻和宁建国面面相觑。

  完了,北京申奥成功好像是2001年的事情,我这是一不小心泄露天机了!

  宁小北猛拍一下大腿。

  我是猜的我觉得我们下回肯定能赢。而且绝对能举办一场让全世界都难以忘怀的精彩奥运。到时候前期宣传片,奥运会礼仪小姐,颁奖嘉宾都穿什么肯定是穿旗袍对不对!到时候旗袍肯定会流行。

  2008年的事情乖乖,建国,那时候我们都要几岁了?小北和小侠都大学毕业,说不定都结婚了是吧?

  赵景闻双手环在胸前,觉得自己现在完全无法想象这两个小家伙结婚生子的模样。

  小北,你说的事情都太久远了,叔叔是做小本生意,不是国家发展还要制定五年十年计划,规划不到那么长远。

  赵景闻实事求是道。

  做仿品,来钱快。广东那边已经有完整的产业链了,我一季就做几个样子,赚的就是快钱。旗袍生意,拉的阵线太长了,布料,工人,设计师都要一个个去找。到时候万事俱备了,钱也投下去了,要是卖的不好,我得不偿失啊。

  我说一句吧。

  宁建国在旁边沉默地听了半天,终于开口发表意见了。

  我呢,不是生意人。哪怕现在承包了学校食堂,也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工人,清清白白做事,踏踏实实干活的。

  宁建国这话半点不错。自从他承包了纺织学校的食堂后,不但饭菜的质量上升了一整个台阶,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价格反而比原来更降低了。

  宁建国觉得来吃饭的都是老师和学生,一定要做到物美价廉,卫生干净,让他们吃的开心放心和一中的破烂食堂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初中毕业后,就去了黑龙江当志愿兵。后来复员回到上海,被分到皮鞋厂。什么精工,什么模具我是一点都不懂的。都是我的老师傅把我一点点带出来的。

  我师傅就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一辈子都记得的做生活(干活)就是做人,做人就是做生活。生活就是脸面,话说的再好听,活做的不好,就是不要脸。但是做人和做生活,都是没有捷径的。

  赵景闻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宁小北和范侠也齐齐地望着宁建国。

  记忆里的父亲一直都是不多话的,和长袖善舞,能言善辩的赵景闻不同,他永远都在默默做事,就像是一头老黄牛,勤奋且沉默。

  像现在这样说得眉飞色舞,这是宁小北两世为人都不曾见到过的。

  我们做模具工的,就是用人的血肉和机器磨合。我的师傅是八级钳工,光靠着手感,可以把精钢磨具打磨到一根头发丝的十六分之一的精度。我以前问过师傅,这靠什么?靠的是英国,美国进口的机器么?不是的,就是靠一个字练。练到你的手,随便摸一张纸,你就可以准备测量到这张纸是多少微米,多少丝的厚度。

  这种事情,是绝对走不了捷径的。做生活没有捷径,要走捷径最后就会丢脸,丢人我想世界上的大道理应该都是相通的。没有做生活踏踏实实,做生意就可以瞎胡搞的道理小北,你说爸爸讲的有道理么?

  宁建国看到他们三人一句话都不说,各个都瞪大眼睛望着他,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我读书少,只有初中文凭,不会说话,你们不要笑我哦。

  建国,他们两个连初中文凭都没有,怎么会笑话侬呢?侬讲的太有道理了,太有水平了。

  赵景闻情难自禁地伸出两只爪子,想要去握宁建国的双手,被他一把打开。

  咳老爸说的好。

  宁小北干咳一声,举手鼓掌。

  范侠也跟着呱唧了两下。

  那这样吧。我明后天找个时间和丁凯他们夫妻再详谈一下。看看具体怎么布置

  一想到之前在广州那边又是考察又是花钱打样的,这些功夫都白费了,赵景闻心里还是觉得肉疼的。

  不过宁建国都开口了,他自然是要当回事的。这事儿看来需要从长计议了。

  见到宁建国如此表态,宁小北深深地吸了口气,按下自己剧烈起伏的胸口,坐回了饭桌旁。

  他告诉自己,至少事情已经往好的方面发展了,不能操之过急,。

  不过说到旗袍哦。我们这些臭男人压根都不懂,还是需要找个专家去请教请教的。

  赵景闻说着,忍不住又勾上了宁建国的肩膀。

  过节前,我要准备一份大礼,然后去建德里探望探望宁老太。见识见识她那个据说价值好几条小黄鱼的红木大衣橱。

  见两个孩子又各自低头吃饭了,赵景闻突然把嘴贴到宁建国的耳边,用促狭的语调低声说道,主要是拜访一下丈母娘

  话没说完,就被宁建国狠狠地踩了一脚。

  于是春节前夕,赵景闻带着大包小包的年礼前往建德里。众人还不曾开口,倒是从宁老太嘴里听说了一个重磅消息

  小梅姑娘今年春节要回老家结婚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伊能静《如果没有你》

  我也是写到这里才查到北京奥运会是2001年申请举办成功的。。。哇,20年了,真不敢相信。那时候我们还天天迎奥运呢。

  第52章 小梅出嫁 二更

  小梅姑娘在宁家做了那么多年的活儿, 宁家的人都已经把她当做家里的一份子。听说她过年要回家结婚,大家自然都为她高兴。

  宁老太是个老式的人,虽说现在新社会把小梅这样的阿姨叫做保姆家政服务员, 不能算是过去的小大姐和娘姨了。但是宁老太私下里仍然觉得对她有一份责任。

  于是拿出自己两个月的退休工资出来,让宁建国帮忙为她置办一份嫁妆, 就算是感谢她那么多年来的照顾。

  宁建国对于女人的东西那真的是一窍不通,想来想去,也只有委托王伊红帮忙了。赶巧她也新婚不久,对于世面上流行什么样的陪嫁, 床上用品什么的刚做了研究, 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王阿姨选了个周末带着小梅姑娘逛了两天的商场。先去南京路上的帐子公司买了套正红色的床上四件套,又去服装公司买了两套衣服,一套结婚当日做敬酒服, 一套日常穿。接着带她去乔家栅对面的南京理发厅做了一个新娘盘发, 顺带化了妆。

  一□□夫忙下来,等她们回到建德里的时候,天都擦黑了。

  宁老太特意让小妹换上敬酒的红西服在堂屋的灯光下转了两圈, 看着被打扮得焕然一新的小梅, 老太太不住点头说好。

  王阿姨打趣说,老太太这是在看自己的亲闺女出嫁呢。

  我老太婆没有福气, 这辈子没有女儿, 是真的把小梅当做自家姑娘了

  老太用手背擦了擦眼泪,小梅姑娘也忍不住鼻子一酸。

  奶奶, 等我结了婚,还是要回上海继续伺候奶奶的。

  小梅抓着奶奶的手, 眼眶泛红。

  傻话, 你都嫁人了, 当然是留在夫家身边了,小夫妻哪有刚结婚就分开的。

  宁老太说着,瞥了一眼站在堂屋口的宁建国。

  宁建国讪笑一声,拉着赵景闻出门说话去了。

  怎么办,小梅走了,老太太谁来照顾?

  赵景闻摸着后脑勺,也有些为难。

  总归还是要再找一个保姆的。不过最近过年,劳务市场里没什么人,至少要等过完正月十五那些打工的才会回上海,现在着急也没用。

  宁建国也是没想到小梅的婚事会那么快定下来。

  国庆节的时候她只请了三天的假回去探亲,回来之后才说去相看去了,那之后她也没和家里有什么联系。

  宁建国知道她和哥嫂关系一般,平时没事电话都不怎么打,但是一转身就说出要回家结婚的话,凭谁也想不到呢。

  那老太怎么办?接回工人新村住?总不见得让她一个人住在老房子吧。

  虽然老太太现在腿脚无碍,但毕竟年纪大了,她一个人住宁建国这个大孝子肯定是不放心的。

  恩,先接回筒子楼。其他的事情等过完年再说。不过好在学校里放寒假了,食堂也休息。我最近天天在家,正好伺候姆妈。

  在学校工作就是有这点好处,至少寒暑假是有保证的,宁建国也有更多的时间能陪老娘和儿子,心里充满了感激。

  那我们怎么办?

  赵景闻说着,去勾宁建国的腰。

  等老太太搬进来,要在想见面亲热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别小看这位老太,平日里靠着藤椅坐在弄堂里一声不吭的模样跟尊菩萨似得,实际上那双眼睛就是x光,是探照灯。

  弄堂里多少人家的事情,男男女女,进进出出她都看在眼里。

  谁家女儿最近换了新发型,恐怕连男朋友也换了。谁家男人今天梳了个油头出门,回家衣领后面多了个口红印子,八成在外面噶姘头了,老太儿门清,肚子里自有一笔账目。

  他们两个那些掩人耳目的方法,骗骗两个小孩子可以,到了老太面前,怕是就要无所遁形了。

  忍着吧,有什么办法。

  宁建国吓了一跳,忙把他的手拂下来。这弄堂里人来人往的,要是被人见到,可是有十张嘴都说不清楚了。

  还是要买房子

  赵景闻嘟囔把手缩了回来,我再买一间小的,一室户。不让别人知道,就我们两个住。

  说什么呆话。

  宁建国哭笑不得地说道,你准备把范侠踢出家门了?

  你还不知道么?你家小北要考x大附中。那学校是强制住宿的,到时候他俩都去住寝室,只有周末和寒暑假在家。

  这些都是他听范侠说的。

  按照学制,初二下半学期一开学就要分流了,一部分学生参加中考,另一部分则直接做好进入三校,也就是中专,职校和技校的准备。

  宁小北两个世界加起来,前前后后在一中快读了九年书,等到初三那就是十年了。读个博士也不过前后八年,宁小北决定换个环境,去报考x大附中。

  范侠一开始还不知道,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老大当初既然爱一中爱的要死要活的,拒绝了那么多好学校递来的橄榄枝,那高中自然也会继续在本校就读。

  一中对于本校生很是照顾,只要达到中考的高中成绩线基本都会录取。到时候他也就跟着他一起继续混下去呗。

  毕竟没了闫冰如,一中也没啥大缺点了。

  谁知道前几天宁小北私下跟他说决定填报x大附中,还要准备附中的面试,才让他本来闲散了很久的神经一下子都调动起来了x大附中啊,那可是太难考了。

  他现在的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没错,但是要考上x大附中还是需要再垫垫脚的。

  范侠是早就打定主意,说什么都不和宁小北分开的。受到这个消息的刺|激,即便放了寒假,每天依然手不释卷,勤奋得让赵景闻大呼看不懂,一问之下才知道缘由。

  我是知道小北的主意的。但是这和买房子又有什么关系。

  宁建国压低声音道,而且说到房子我看建德里很快就要拆迁了。

  刚才他带人回家的时候,周围的邻居都过来搭话了,说这几天经常看到陌生人带着设备进出他们和附近的几条弄堂,爷叔们上去搭话问原因,对方又不肯说。

  后来还是吴家大妹妹,也就是吴家姆妈那个在友谊商店当售货员的漂亮女儿出马,又是塞烟又是送水的,对方才松了口。说和拆迁没关系,就是上面正要规划新的地铁线路,所以来探测一下地质情况。

  这不就和之前的传言对上了么。

  像是建德里这样的老房子,少说也有一百年左右了,你说它是历史保护建筑么也达不到那个标准,毕竟一没出过什么名人,二也没发生过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民宅而已,没什么保留的必要。

  现在上海就像是个大工地,好多地方都在拆迁,建德里要是也被拆,那半点都不奇怪。

  不过拆迁这事儿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户口问题,面积补偿问题,拆迁迁到哪里去,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对方三缄其口也能理解,毕竟拆迁办又没有正式入驻进里弄,一切都还八字没有一撇呢。

  不过就冲着这点风声,弄堂里的人都已经开始私下进行各种动作了。

  不说别人,就说宋老太爷他们家。本来就人口众多,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再加上重孙,浩浩荡荡一大家子人。但是为了能在分房的时候多得到点补偿,甚至多拿一两套拆迁房,这几天他那两个嫁出去四十多年的女儿的户口,外带外孙,外孙女的户口都准备迁回来了。

  还有杨妈妈家,她家人倒是不多,加上守寡一辈子的婆婆才住了四个。不过她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拆迁赔偿不止是根据户口和房产本上记录的面积,就连搭的阁楼都能算半个平方米。所以这几天杨家爸爸都在家里敲阁楼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