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嫁给未来皇帝后我咸鱼了 > 嫁给未来皇帝后我咸鱼了 第2节

  而成阳口中的“三姑母”正是端淑长公主,也是太后心爱的女儿之一。

  还有三天就是太后生辰,宴席之上一旦宣布指婚便无从更改,端淑长公主这时候运作,要把自己的女儿惠安县君嫁给萧涣正是时候。

  作为陆想容最好的闺友,成阳公主自然知道陆想容喜欢七哥萧涣,而七哥也对陆想容颇有好感,又是很合适的一门亲事,所以皇帝才会有这个指婚的意向。

  成阳公主提起此事后,陆想容才记起来,上辈子她似乎也遇到过这件事情。

  父亲如今带着京中几位高官和部队去了北梁谈判,而母亲则去了舅舅府上,照顾风寒的外祖母,还要过两日才能回来。

  上辈子听到成阳公主的话后,她是怎么做得来着?

  父亲人在北梁自然不得回来,但母亲还在京中。陆想容便赶忙派人请了母亲回来,同她说了此事。

  母亲经过了一番运作,托了许多说客,晓以利弊说动了太后,最终保住了这门婚事。

  陆想容也知道,惠安县君一向喜欢萧涣,虽然使计嫁他不成,但却一直没有死心。

  后来两人各自成婚后,惠安和萧涣还传出了一些绯闻。人们听了传言,不免调侃上几句七皇子萧涣好福气,处处都有红颜知己,但这些传言对于惠安一个已婚女子来说就不怎么友好。

  后来陆想容病重后,惠安更是起了想要跟丈夫和离后嫁给萧涣的心思。

  陆想容觉得惠安有些异想天开。

  虽然萧涣素来怜香惜玉,对于扑上来的红粉佳人们也大都来之不拒,但总体来说还是个把阶级尊卑和规矩刻到了骨子里的人。

  所以在王妃过世后,他宁可娶一个身家清白的寻常人家姑娘,也不会再娶嫁过人的惠安做自己的妻子。

  不过这样说似乎有些扯远了。

  前世的时候,母亲如何在背后运作此事的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太后固执,绝对不是一个轻易改变心意的人。

  所以母亲一定是托了很多人,欠了很多人情,也动用了不少财帛。

  而这一些,都是为了让自己嫁给这么一个人,一点都不值得。

  重来一世,她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因为上辈子她被指给了萧涣而惠安落选的缘故,惠安明里暗里没少给她使绊子,也是陆想容最为头疼的人物之一。

  而重活一辈子的陆想容突然改变了想法,觉得惠安的执着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是一件好事。

  虽然只是口头约定,但皇上前几年已经透露了意思,大家也基本已经默认了陆想容和萧涣是一对,眼看就要下旨,端淑长公主和惠安县君的这一番操作,起码省了她费心力退婚的一番筹划。

  成阳公主看陆想容一直没有说话,脸色也算不得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怕她一时想不开,便出言安慰道:“父皇和皇贵妃都看好你,七哥也钟意你,我那姑姑再去太后跟前搬弄是非也没有用,父皇不会同意的,最终嫁给七哥的人一定是你,不会是那个野丫头的。”

  陆想容脑子转得飞快。

  如今是建成十八年,建成年间的夺嫡大战拉开序幕,大皇子和太子开始逐渐对立。

  她的父亲得皇帝赏识,是朝中新贵,又背靠齐国公府,她的婚事也跟夺嫡息息相关。

  因为她从小一直和萧涣一起长大,一直对他有好感,当年也是一门心思想要嫁给他的缘故,故而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局势。

  这门亲事不光端淑长公主一家打着破坏的主意,就是太子那边也未必愿意看到自己和萧涣成事。

  毕竟萧涣和大皇子的母亲贤妃是表姊妹,萧涣和太子一直也算不得亲近,太子会下意识地将萧涣划入大皇子的势力范围,自然更愿意让家中没有实权的惠安坐上七王妃的位子。

  太子如今不比后来失势的那几年,宫中谁人都愿给他几分面子,想来是会想办法给惠安和萧涣推上一把。

  也是老天帮忙,让她能够在不出面干涉的情况下拒了这门婚事。

  这一次,她只管作壁上观就是。

  = =

  太子从议政殿出门之时,便见得外头天色阴沉得厉害。等他坐着轿辇回到东宫之时,外头已是大雨倾盆。

  父皇忙着充孝子,在后头忙活太后六十大寿的事情。今天的议政殿内百官都看着他的脸色行事,倒也没什么要紧事,只是临到傍晚时听到消息,姑母端淑长公主说动了太后,要将惠安许给七弟。

  如今他的几个弟弟婚事都没有着落,依着齐国公今时今日的地位和父皇的成算,其膝下正值婚配的女儿陆二姑娘多半是要成为皇子妃的。

  老大如今是越发的不服管了,七弟萧涣虽然看着中立,但是他的生母哲嫔和老大的母亲贤妃是表姊妹,若是这门婚事成了,齐国公府难保不会为老大所用。

  所以陆二姑娘和七弟的婚事黄了,对他来说未必是什么坏事。

  老八和陆二姑娘年纪也相仿,可若皇帝转头将陆二姑娘许配给了八弟,事情怕更是不好。

  老八自幼养在贤妃宫里,是贤妃的养子,自幼和老大一起长大,父皇会有这样的心思也未可知。

  太子蹙眉,从笔架上选了一只玉管狼毫取下来,在纸上“刷刷刷”地写下几行人物关系。

  他虽然早早就被父皇立为了太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弟弟年纪一天天增长,也都有了各自的能耐,越发的不服管教起来。

  也就是老四萧攸素来低调不爱出风头,看着还顺眼一些。

  之前老四似乎也有想要投靠之心,太子一直觉得他母家低微,不得皇帝看重和太后宠爱,收下之后难免累赘,不想接受他的投诚。

  可若是老四有了齐国公府这样的岳家,将他收入麾下也是未尝不可。

  太子最终用朱笔画出一条红线,将陆二姑娘和四皇子萧攸连在一起,招呼王图过来:“你看,孤的这条红线,画的怎么样?要不要去找皇祖母看看?”

  “太子画的线自然是极好的。”王图笑了起来,道,“只是太后娘娘素来是个有主意的,虽然平时最是宠您,可在这种大事上,要说动她老人家,怕是要费一番功夫。”

  毕竟太后和大皇子家中有亲,平常对这两个孙子也都是一碗水端平,看不出来更是偏向谁一些,在这等大事上未必依着太子的意思行事。

  “你懂什么。”太子笑了笑。

  太后这人最是清醒,母家虽跟大皇子家有亲,但不是多实在的亲戚,也正因为这样,太后两边下注的同时,会更加偏着他这个太子,轻易不拒绝他的要求。

  尤其是在她素来不喜的四皇子的婚事上面。

  算算日子,后天就是太后的生辰了。

  事不宜迟,要快。

  迟则生变。

  太子冒着大雨起身出门:“传轿辇,咱们这就去趟慈宁宫,给皇祖母请安。”

  第3章 寿宴  再见故人。

  转眼就到了太后生辰。

  太后生辰宴的前一天下午,陆想容接到宫里传来的旨意,太后喜欢热闹,请姑娘明日辰时去安华殿参加寿宴。

  陆想容觉得有些奇怪。

  她依稀记得,这次太后六十大寿,被邀请去参加宴席的闺秀都是要指婚给皇子们的,前世因为她被指给了七皇子,所以也被邀请去参加了宴席。

  这次明明太后已经决意让惠安县君和七皇子萧涣结为连理,为何还要给她颁下去宫中领宴的旨意?

  陆想容使了银子给那来宣旨的内侍,从对方口中得知,惠安县君明日一早也要参加宴席才放下心来。

  陆想容的母亲卫莘在太后生辰宴的前夕匆匆赶回了国公府,为即将参加太后生辰宴的陆想容梳妆打扮。

  陆想容看到母亲后眼前一热。

  建成二十五年,父亲随军出征,调度粮草,中了埋伏,母亲前去北地寻找父亲尸身,回京途中殉情而亡。

  算算时间,她已经将近十年未曾见到母亲。

  在看到卫莘的一瞬间,陆想容立时间红了眼眶。

  卫莘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傻孩子。都这么大的姑娘了,不过才几天没见到母亲,竟然还要哭鼻子。”

  卫莘如今还不知道陆想容和萧涣的婚事被惠安县君截胡的事情,以为今天太后宣女儿进宫市为了宣布她和七皇子萧涣订婚之事,故而这次给陆想容准备着装也下了很大一番心思。

  看着镜中女儿无可挑剔的容颜,卫莘对着她轻语道:“宫里娘娘们不喜欢太穿红着绿用太多金饰的,显得俗气轻浮,也忌讳穿得太素净的,看了心里难免觉得不舒坦,这套衣裳倒是正好。”

  陆想容讽刺地笑了笑。

  从前的太皇太后最是随和,对小辈儿们素来慈悲且宽容,从不过度计较这些东西。只是太皇太后离世后,宫里越发不成样子。

  如今这些上位者们极怕别人说他们没品味,谁家姑娘穿太显色的衣裳都会被他们笑话一番。

  也因为这些年来亏心事做的不少,忌讳也太多,却又没多少文化底蕴,旁的拿不出手,故而对衣着首饰吃食等方面格外看重,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这几年里因着穿衣问题被问对大不敬的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所以母亲才会格外地小心,生怕今天这样的日子触了霉头,到时当众给女儿难堪。

  母女二人正装扮之际,夏长笑着打开帘子将陆老夫人和一个年轻女子请了进来:“夫人,二姑娘,老夫人和大姑娘来了。”

  话音未落,陆想容就见陆晚晴扶着陆老夫人走了进来。

  大伯父陆维虽是庶出,但因着生母早亡的缘故,从懂事起就养在陆老夫人膝下,母子感情一直不错。

  大伯父这些年一直外放为官,不在京中,陆晚晴去年刚刚出嫁,夫妻两个一直感情很好,相敬如宾。幸而夫家就在京城,距离国公府不远,陆晚晴若是想家了,便可以随时随地回家中看看。

  陆晚晴刚好今天今天过来给祖母请安,听说陆想容这就要进宫领宴,便过来帮着婶母打扮堂妹。

  陆想容前世病重之时,怕祖母伤心,不敢告知家中。后来实在瞒不住了,家里知道消息后,祖母便和堂姐一起过来宁王府探病。

  那天下了好大的雨,祖母一路过来,外袍打湿了一片。她一见到陆想容便紧紧抱住了孙女儿泣不成声,“我的囡囡受了这么大的罪,都是祖母无用,没能护住你。”

  陆晚晴自幼便对她这个妹妹极好,她吩咐丫头将她带来的珍稀药材和银钱收好,此时趴在床前哭得眼睛通红,对着陆想容恨道:“世人都说宁王深情,我只见他荒唐,二妹妹就是因为嫁了他,这些年才没少被人作践。我们齐国公府虽然没落,但昔日的气节还在,若是他还要执意捧着那两个侧妃,叫妹妹没脸,大不了和离便是,即便是天家血脉,也总该讲点道理不是。”

  相比陆想容而言,陆晚晴前世可谓过得十分不错。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公婆都是和善之人,后来夫家得新帝看重,连带着陆晚晴也有了底气,陆想容病重后,几次公然驳斥萧涣,叫他在那群姬妾面前下不来台,也给陆想容争取来了不少事情。

  陆想容很想和堂姐多说几句话,可奈何晨起后时间本来就紧,根本来不及多跟陆晚晴寒暄,陆想容想着来日方长,也不差这点时间,便依着母亲的要求穿好衣裳,入宫参加宴席。

  再入皇宫,陆想容才真正生出了几分隔世之感。

  想起上辈子和萧涣成婚多年后,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动不动就要卧床。而萧涣抬举罗氏和她膝下的孩子,宫中的诸多宴席、庆典都由落实代她这个正妃参加。

  在陆想容的记忆当中,她已经很多年不入宫城了。科如今看来,宫里还是她记忆中的样子,多少年来一直没什么变化。

  陆想容被宫人引着一路走到了安华殿,在留好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如今到席的几位宫妃和姑娘都是熟人,却相比她记忆当中更加年轻活力,总不觉让人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最先抵达宴席的皇子便是七、八、九三人,而陆想容也终究还是见到了七皇子萧涣其人。

  在见到萧涣的瞬间,陆想容的心毫无征兆地刺痛了一下。

  毕竟是年少时候一直梦想要嫁的人,也曾经喜欢了那么多年,最后弄成那样唏嘘的结局,重活一世,再次见到不免还有一些反应。

  萧涣的目光在陆想容身上停留了几秒,见对方无意要看自己,只得收回了目光,转头对着一旁蒋明问道:“陆二姑娘那边的事情,可都安排好了吗?”

  “是。”蒋明道:“六公主那日出宫后连公主府都没回,就直接去了齐国公府,想来已经将端淑长公主和太后谈话的事情告知了陆二姑娘。”

  萧涣点了点头。

  齐国公陆临如今带着一众官员在外和北梁谈判,京城上下少不得给他家l里人几分颜面。而陆想容的母亲卫氏出身靖江侯府,家中还有一位族兄入了内阁,实力也不容小觑。若是卫夫人发力,想要挤掉惠安县君,定下这门皇上本就看好的亲事一定没有问题。

  蒋明轻轻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