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问镜 > 第9章

问镜 第9章

作者:减肥专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0:13 来源:免费小说

  余慈确认自己没有用真气激发铜镜的效用。他目光落在镜面上,脸上随即便被错愕占满,没留下半点儿空隙。

  青光中,镜子里,分明飞翔着一只苍鹰。余慈揉眼再看,没有错,刁喙苍羽,其上多见横斑,鹰目暗黄,尾羽尖长,正是苍鹰无疑。此时这凶戾的山林凶禽正在低空盘旋,镜面下方甚至可以看见碧翠山头。

  他猛地抓住镜子,举在眼前。

  苍鹰为什么会跑到自己的镜子里……不是,他的意思是,为什么铜镜会映照出苍鹰的影像来?好像这面跟随他多年的镜子,突然就变成了妖怪的眼睛,充斥着令人悸动的力量。

  在此念头生发之际,他猛地回头,目光恰好越过身后山壁,好像有一根无形的指针,牵引着他的视线,直指向东南天空。

  那里,有一个黑点,在空中盘旋。

  苍鹰!与镜中一般无二的苍鹰!

  第012章 神图

  余慈目光在镜面和天空来回扫视,最终确认无疑。他长长吸了口气,也不再胡思乱想,直接跳起,如猿猴般手足并用,不一刻便翻上山崖,站在山峰最高处。

  在这个位置,视野更加宽广,莽莽丛林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余慈穷目极望,却不是望向天空,而是循着更早一些的感觉,分开林海,寻找树丛间的目标。

  依旧是那根无形的指针,应心意而动,为他指明了确切的方向。这是五方通灵符的功效,但其作用范围却是正常情况下的十倍以上。

  不过,即使方位明确,余慈的目力也不足以穿透枝叶的遮挡,他也没想着做到这一点,确认了大概位置后,他低下头,目光钉在依然散发青光的铜镜镜面上。镜中影像清晰可辨,丝丝的抽气声有如天籁,余慈也搞不清这是不是自己刻意夸张了姿态,以表达激动心情。

  镜子里,一只灰毛野兔现身出来,将速度放开到极限,在林木草丛里飞奔,并不停地改变方向,以摆脱天空中致命的威胁。

  这就是照神铜鉴显示的场景,无比清晰,无比真实。

  随着余慈心意的变化,镜中野兔的近景突然改变,像是妖怪的眼睛远离了它,镜中所展示的天地范围则在迅速扩展,最终,高空苍鹰、林中野兔,乃至包容它们的这一方山林世界,均被纳入其中。

  青光剧盛,余慈分明感觉到,铜镜中有股力量跃跃欲动。随即他便看到,镜中显示的所有情境,都立了起来!

  没错,是立了起来!

  如果说原来的镜中影像是一幅铺开的山水画,那么如今,这山水画抖了一抖,那山活了,水也活了。山势巍峨,仅有一寸之高,流水淙淙,却与发丝仿佛,无论是天上盘旋欲击的苍鹰,还是地上仓皇逃窜的野兔,都变了虱子大小,却是神态生动,与原型无异,并且随着外界的生灵动作同步变化,没有任何延迟。

  这一刻,眼前的山林生灵均是缩小了千百倍,投到镜面上方烟雾般的青光里去。

  看着这栩栩如生的微型天地,余慈的心神不可避免地投入其中。而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奇妙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好像和虚空中那只无影无形的“妖眼”合而为一,浮游在这片天地中,随着心念的变化,不停改变位置、转换角度,不只是苍鹰和野兔,而是将一切生灵的活动都纳入眼中。

  他可以看到枝桠间蹦蹦跳跳的黄雀,可以看到树干下垂涎欲滴的毒蛇,甚至可以看到落叶中探头探脑的蝼蛄,还有土层下钻进钻出的蚂蚁。

  他看到的还有更多,他可以看到苍松躯干上崩裂的树皮,可以看到祼露岩石上细腻的纹理,甚至还有高空中悠游的浮云,以及地表之下,巨树盘绕曲折的根系。

  余慈像傻子一样捧着铜镜,心中只存着一个念头:宝贝,真正的宝贝。

  怔了半晌,他突然像疯了一样,迈开步子,随便选了个方向,一路狂奔。见山翻山,见水过水,中间还多次转变路线,待到后来,他把自己彻底抛在了莽莽群山中,周围全部是参天巨树,被惊扰的生灵吱吱喳喳地叫着,山林仿佛已活了过来。

  铜镜上的小小天地同样活着。

  山峦溪泉、丛林草甸、蛇虫乌雀、鹰隼狼獾,一切的一切,随着他的狂飙突进,在青光中流水般移换。

  突地,他毫无先兆地停下,青光中,那方小小天地也随之静止。可静止也只是相对的,里面的生灵仍在飞掠奔腾,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丛林情境。而在此方天地正中央,也现出他本人的身影。

  他盯着这片小小天地,彻底沉迷了进去。

  这是一个以他本人为中心,径五十里,上及十里,下可及百丈的广阔区域。如果将呈现的区域扩大到极限,飘浮在照神铜鉴上方,那团光影像便是一个倒扣的海碗,总体呈青绿色,那是广袤的森林,中间无数细碎的花纹,是无以计数的物种所呈现出的丰富色彩。

  深及百丈的岩石土层,只占最下层薄薄的一圈,颜色深重,最上面则是淡青至乎无色,那是天空的表征。这些差别甚大的颜色组合起来,并不好看,却是呈现出一方无比详尽的天地,偏偏这天地让人一手便能握住,也许并不比一个气泡结实太多。这样,真实和虚幻的感觉猛烈撞击在一起,让余慈几乎要发了疯。

  “冷静,冷静!”

  他确实需要冷静。照神铜鉴上这层神异功能,便似从天上掉下来似的,正砸在他头顶,一下子把他砸懵,使他根本看不清来由。

  这显化天地于方寸之间的神通,是照神铜鉴上自带的,还是从外界附上去的?若是自带的,以前为什么没有?若是本来就有,只是被他无意间激发的,那又是如何激发的?激发以后有没有时效性?能不能重复?能不能取消?

  连串的疑问一发地打过来,让余慈本来就还迷糊着的脑子几乎就要停摆。他不得不暂时清空脑子,做几个深呼吸,再闭眼宁神,让心境恢复常态。

  等呼吸平缓下来,他把铜镜握在手中,手指探入朦朦的青色光雾之内,指肚贴着镜面,逐分逐分地移动,寻找其中的异处。

  若说异处,这头一条,大概就是镜面光滑得不像是磨制而成。敏感的指肚在上面摩挲,只有沁入肌骨的金属凉意,全无毛刺、纹理之类。越是这样,镜面上变化越是瞒不过余慈的感应。

  凉意在流动!

  也许只是温度的细微差异,但这温差时时变化,和余慈的体温全不相干,而是铜镜本身的温凉交替,隐隐竟有出日入月的吐纳感应。有吐纳便有阴阳,有阴阳就有变化,也许这三者间的因果并非如此简单,可余慈不必管那么多,抓住阴阳变化这一点,便等于抓住纷杂线团的线头,后面需要的,也只是细心和耐心而已。

  指肚继续在镜面上摩挲,不一刻,他手上停顿。余慈敢肯定,他抓住了某个熟悉的符纹片段,这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确实是五方通灵符!

  他触摸到了符箓内部最典型的一个纹路构合部,它就隐藏在铜镜发散的朦朦青光中,恍如雾隐云龙,若隐若现。余慈接下来顺藤摸瓜,很快梳理出了五方通灵符的全貌。

  但他也够感觉到,在这种情况下,符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青光的浸染,随着铜镜如有灵性的“吐纳”,发生了不可知的变化。这么来看,五方通灵符当然是个线头,但关键处,还是落在了铜镜本身。

  余慈很想继续察探,可这里不是个能让人定心的地方。在接连听到几次野兽嚎叫之后,干脆地放弃了静心试验的念头。

  暂时糊涂着也挺好。他哈哈一笑,心里愈发畅快,转而思量:“如此了不起的神妙之功,应该想个响亮的名目才是……这镜子叫照神铜鉴,那这鉴映天地的本事,便叫‘照神图’可也。”

  这名目不那么应景儿,可是和镜子的名称一脉相承,念叨两遍,觉得顺耳,便就此定下。

  至此余慈已算是心满意足,稍稍辨认方向,便捧着铜镜迈步。但走出几里路,他还是觉得这情形太古怪了些,他手捧那铜镜,铜镜上方照神图光芒四射,依次展现周边山林图景,望之有如神物,模样眩目得很,可若让它现身人前,就是实打实地办蠢事了。

  还是暂时收起来比较好。余慈本打算把镜子收到储物指环里去,但他用指环也没几天,不知储物空间的性质,生怕对此时的铜镜有什么影响,便干脆像从前一样,把镜子放置在袖中。

  说也奇怪,铜镜方一入袖,光芒影像便齐齐消失,干脆利落之处,倒把余慈吓了一跳。还好,再动念时,青色光雾弥漫,方圆五十里范围的山林天地便如同云雾中的仙山,呈现在眼前。而此刻,铜镜本体还在袖中,这青雾仙山便似凭空生出来一般。

  对此情景,他只能再感叹一声:

  “好宝贝呀!”

  要说照神铜鉴这宝贝,来历颇为不凡,据说乃是当年紫雷大仙从一场波及北地十余个宗门的大混战中趁乱抢出,照神铜鉴之名便从那里得来。

  只是到手多年,双仙除了发掘出镜光灵引之类的皮毛,便再没有其他收获,也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此镜已在大战中损坏,后面缺少的镜钮等结构便是证据。所以便将此物放在一旁,又因紫雷觉得铜镜做工上乘,便摆放在寝宫内,当个摆设。

  当日余慈趁双仙与敌激战,闯入起火的紫雷大仙寝宫,便看到此镜在上空激战的隆隆余波下,青芒乱闪,颇为神异,又想到符法修行需要灵引,故而第一件便取了此物,事实证明,这选择实在是最正确不过。

  万事都脱不开一个缘字,余慈便觉得,照神铜鉴这位老伙计,和自己有缘得很!

  他满怀感触,再看一眼照神图,准备暂时收起来,可目光所及,又是一怔。

  就是走这几里路的功夫,小天地左下方边沿,一条白线蔓延开来,纵贯整个照神图,即使比现实中缩小了千百倍,也十分壮观。而且,随着白线蔓延,照神图左半边的图景分明没有了岩层的阻碍,不断向下延伸。

  在平行于地面的位置出现这种情况,余慈很快便明白过来:“那是,天裂谷?”

  余慈这一天多来奔波数百里,看起来是一段漫长距离,却还是顺着天裂谷边沿活动。随着他不断靠近谷顶悬崖边缘,照神图也在不断地变化。

  要知道,天裂谷中,是漫无边际的虚空,没有地面的阻碍,也没有天空无形的屏障,照神图的异力也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余慈来到悬崖边上,直面此界最长的峡谷时,照神图的前半边,除了天空高度仍然受限以外,下方半球的弧度已经完美呈现出来。

  前方五十里,下方五十里的云雾世界,完全在余慈的掌握之中。虽然白蒙蒙的看不太真切,但比起地面下仅有百丈的“透视”范围,还是强出太多。

  不过,让余慈惊讶的是另一件事:“五十里了……还没见底?”

  余慈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了解天裂谷的内部情况。可了解得越多,越觉得眼前的事实正挑战他的常识极限。

  五十里……即是超过八千丈的高度。余慈十二年来游荡天下,崇山峻岭见了不知多少,却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惊人的规模。况且,这只是“照神图”显示出来的那部分,还有更深层的世界,隐藏在层层云雾之中。

  “难道,这里真的通向黄泉鬼域?”

  第013章 坡地

  摇摇头,把这荒谬的念头驱出脑海,余慈心神沉淀到照神图中,细细察看悬崖下五十里范围内的广阔世界。

  总体上说,天裂谷由上而下的亮度是呈递减趋势的,有层层云雾遮蔽,再强的阳光也照不到深达七八千丈的谷中深处。所以大约从二十里深度开始,照神图上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强烈的明暗对比,到了四十里往下,就是一片不见天光的幽暗地域,至此,峡谷仍未见底。

  余慈概略扫过一遍,又把注意力放到细节上。随着心念变化,在他眼中,小小天地迅速扩张,很快,他随意定下的照神图中一点就清晰呈现在眼前。

  他正对上一只巨如铜铃,金芒如刀的眼珠。

  余慈险些一拳捣过去,还好及时控制下来,这时才发现视线的角度不对。稍稍调整,他看清了,那其实是一只翼展数丈的巨鸟,刚刚他看到的,便是巨鸟的眼珠。巨鸟头颅上暗红的细羽乱糟糟地披了一层,却挡不住典型的鹰隼利眼,以及铁勾般的巨喙。细羽越向身躯铺展,颜色就越是鲜亮,最后直如染了一层鲜血似的,稍抖翎羽,便有一层血光在云雾中扩散。

  这玩意儿叫什么?血雕吗?

  余慈的视线在凶禽身上转了几圈,并以此为参照,向四面八方延伸。云雾中的天裂谷愈发地清晰起来。

  他很快发现,为那巨鸟起名的想法实在没有意义,在此刻,谷中的奇妙只向他掀开了最微不足道的一角。

  血雕挟风裹雾扑击而下,利爪所及,乃是一只巨大的蜥蜴,只是这蜥蜴非但头上长角,便连肋下也有两扇巨大的肉膜叠翅。见血雕攻来,它呱地一声叫,膜翅鼓风,斜斜滑翔出去,随即两只怪物便在云雾中大战起来,血羽碎鳞漫天飞散。

  视角转移,余慈看到了巨大的蛙类怪物,口吐毒液,在悬崖峭壁上下,如履平地;看到了三人高的巨猿,拔树飞石,状如魔神;但他也看到了,这样的怪物,被一只细若竹筷,长仅两尺的青蛇一击撂倒,毒发毙命;更下层的云雾深处,还有粗若儿臂,长却有数十丈的巨大生灵,仿佛是传说中的螣蛇,若隐若现,浮游其间。

  惊讶太多,滋味儿就淡了,代之而起的,是难以控制的兴奋情绪:原来、原来寰宇间还有这般天地,如此玄妙雄奇,好像是老天爷专门为打破人类的常识而专门设立的那样!

  余慈当然也看到了其中的危险,可是这层出不穷的危机更像是泼撒在沸油中的大料,在油中滚过一遍,便浓香四溢,勾着他的魂魄,直撞进无底深渊之中。

  然后,他真的跳了下去。

  云雾扑面而至,里面满溢着之前从未有过的气息,撞进他心窍中,烧得他心口滚烫:“先前我也不知根底,才没有深入,如今有了照神图,又怎能再错过!”

  有照神图指路,余慈很快便滑到谷顶百丈以下的地方,光线略黯淡了些。这已经是他前段时间采药时下到的最深位置,但相较于峡谷本身,如此距离,毫无意义!

  而越是下降,照神图上显示的世界便越是新颖离奇,时时刻刻都在挑战余慈的想象力。千变万化的奇妙生态,让他目不暇接,更生出绝大的吸引力,拽着他继续下行。

  不知不觉,已经深及十里。十里路程中,多有艰险之处,到达此地后,余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勉强落脚的平台,暂时喘口气。

  随着他位置深入,天裂谷中的温度降得非常快,寒气刺骨,竟有些冬日的气息。

  不过对余慈来说,最困难的不是气温,而是错乱的空间感。在他这个位置,无论上下左右,除了茫茫雾气,便什么都看不到了,只有后面的峭壁可以依靠。呆得久了,他便觉得天地倒颠,又或者大地折了个角度,再恍惚下去,他可能真就把峭壁当成地面,从“躺”到“站”,一步迈向无底深渊,摔个粉身碎骨。

  还好,他有照神图,他可以时时关注照神图上的图景变化,借助这以他本人为中心撑开的小小天地,调整自己的感觉。

  除此之外,层出不穷的凶兽怪鸟,也是极大的威胁。比如,刚刚从他眼前飞过的这头血雕。

  这大家伙看起来很面熟,好像就是刚才他通过照神图观察到的那只。它似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大获全胜,且又饱餐一顿,趾高气扬地擦着崖壁飞过,血翅掀动的狂风,差点儿把余慈刮下去。

  余慈并不生气,反而是通过照神图,饶有兴味地观察大家伙的飞行轨迹。准备趁着休息时间,了解这类生灵的生活习性。

  血雕在峡谷云雾中盘旋,但它的飞行高度一直在下降,从十里降到二十里、再到三十里的深度,才又爬升上来。余慈便知道,这段二十里高下的区间,就是血雕生活的主要区域。

  本来他还想了解得更详细一些,但是,他的注意力被某样东西从血雕身上扯开了。

  那是一处斜坡,位于峡谷中约二十里、即深及三千丈的幽暗地域。

  坡地上面坡度极陡,下面则略显平缓,沿悬崖伸出约数十丈,余慈本以为天裂谷至此要渐渐收窄,再探下一些,方知这是一片孤悬在外的突出地,下方又是无底深渊。

  斜坡上没有什么显眼的植被,这很正常,这里常年隐没在浓雾之下,不见阳光,除去一些苔藓菌类,很难有植物生存。不过,余慈很肯定照神图的功能,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明明就看到了,刚刚血雕展翅飞过的时候,挟带的风力,吹起了无数根细若发丝的草叶。

  虾须草!

  那肯定是虾须草。虽然他不明白,虾须草为什么可以生长在没有树木的地方,但余慈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也相信照神图的功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