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37节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37节

作者:林果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4:45 来源:免费小说

  钱夫子来的时候,抱着很多纸。见顾灵在看书,她便道:“这里是最近三年来女官第一考的试题,我先发一套卷子给你,明儿上午你自己开卷做卷子,明儿下午我就给你讲卷子。余下的时间,我们就讲书中的内容。”

  顾灵:“听夫子的安排。”

  钱夫子点点头:“今天我们先来讲讲你正在看的《孝经》,孝经,以孝为中心……”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结束了。顾灵没有听其他夫子讲过课,但是听钱夫子的课,是受益匪浅的。私下为她讲课的钱夫子,和学堂里上课的钱夫子又是不同的。学堂里的内容如同照本宣科,而私下里的内容讲的比学堂里的内容要深的多。

  这也正常,学堂里的学生都是来识字,明白道理的,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来充实一下自己。而顾灵现在做的,如同考公务员,可不只是充实。

  一个下午结束,顾灵伸了伸懒腰,把晚上要复习的《孝经》带回家:“夫子明天见。”

  钱夫子:“明天见。”

  ……

  顾灵回到家里,看到顾森和顾木在围着白雪玩,见顾灵回来了,两兄弟纷纷站起:“姐姐。”

  顾灵点点头:“今儿你们复习姐姐昨天教的字了吗?”

  顾森道:“复习了,我们还在地上写了好几遍呢,就是小弟总是缺这缺那的。”

  顾灵道:“那行,待会儿我考考你们,如果你们写出了,今天就请你们吃糕点。”

  顾木听闻,有些担心:“姐姐,那我没有写出来,还能吃糕点吗?”

  顾灵送他两个字:“不能。”规矩不能破。“你们先去准备准备,我去放包。”

  顾木看着姐姐进了书房,心急的眼眶要红了,他回头拉住顾森:“哥哥,你快教我。”

  顾森进他们的屋子拿出两根树枝,这是他们准备拿来练字的:“你看着啊,看仔细了。”

  顾木咬着唇,瞪大眼睛看着。

  第45章 三合一

  顾灵从书房里出来, 便看到两个弟弟蹲在院子里,在院子里的泥地上习字,她很是欣慰。两个弟弟性格敦实,二弟因为年纪小, 又比大弟活泼了一些, 他们友爱互助,这是最好不过了。

  顾灵也没有马上过去, 给了他们教习的时间, 她又拎着饭篮去了厨房。厨房里顾奶奶和杜嬷嬷正在忙,顾奶奶做菜, 杜嬷嬷烧火。

  顾奶奶是喜欢自己给宝贝孙女做吃的, 便是杜嬷嬷的厨艺不错,顾奶奶也喜欢自己亲手做。自己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太太, 突然让她闲下来,她也觉得不自在。

  顾灵拎着饭篮进去,杜嬷嬷便起身,接了她书中的饭篮。

  顾灵道:“奶奶, 我今天做了一个大决定,关乎着我们顾家改换门庭的大决定。”倒不是顾灵自负, 顾灵觉得他们顾家的门庭就靠她了, 她两个弟弟性格太老实了, 不适合去闯荡。顾灵的安排是先送两个弟弟去读书,至少让他们念书识字、明白事理。如果他们有本事考科举, 在她能够承担经济的情况下, 她会支持他们,如果她没有这个经济条件去承担了,那么她也会告诉他们, 毕竟身为姐姐,她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承担。

  如果他们没有本事考科举的,那么让他们读几年书之后,顾灵再给他们买几亩地,让他们守着地拿租,做个富家翁。

  顾奶奶道:“乖宝啊,你进了私塾就已经改了我们家的门庭了,我们家现在可是读书人人家了。”

  顾灵觉得她奶这话有些“厚颜无耻”了,不过老太太高兴这么说,她也就随着她了。她道:“奶,我们家可以更进一步的哦。”

  顾奶奶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乖宝啊,你说这啥意思啊?”

  顾灵笑了笑:“奶奶,我决定去考女官了。”

  “啥?”顾奶奶听不懂。

  倒是杜嬷嬷出声:“姑娘要考女官?”

  “嗯。”顾灵点点头。

  顾奶奶看看顾灵,又看看杜嬷嬷,最后问杜嬷嬷:“杜嬷嬷,女官是啥意思?”顾奶奶可没有往女子当官方面想,她也不敢想。

  杜嬷嬷解释:“回老太太,女官相当于女子考科举的意思,但女子没有科举一说,所以大家都称为考女官。”

  “啊哟……”顾奶奶大叫一声,“乖宝啊,你要去考科举当官啊?”我的天啊,对顾奶奶来说,现在的生活就跟做梦一样了。家里有仆人,镇上有房子,坡地又多了四亩,每个月还有三十两银子的进账,她觉得她这辈子到这里已经算是飞黄腾达了。可是……她宝贝孙女居然跟她说,她要去考科举。天啊,女子科举啊。

  顾灵拍拍她奶奶的肩膀:“奶奶,您别紧张。当官不当官另说,我打算先考第一考。女官第一考就是男子考秀才,女官第一考过了之后,我将来便可以当夫子了,还有夫子文书,跟男子中了秀才一样,可以见官不用跪的。虽然夫子不是官,就像秀才不是官一样,但到底也能为家里争些面子,抬一抬门庭。”如此,也不是谁人都能欺负他们家了。

  顾奶奶一听:“乖宝哦,奶奶这辈子就指望你了,奶奶以后要当女夫子奶奶了。别人家是什么秀才娘子、秀才娘的,我当女夫子奶奶,可别说多气派了。”顾奶奶心里想着,等她家乖宝考上了夫子,她再回乡,那可是光宗耀祖的。

  顾灵:“……奶奶,您就是心里想想,也不能说出来的,万一我没考上,可丢了面子的。而且啊,我念书才一个月,基本是考不上的。但是钱夫子说了,可以让我先下场去试试,体验一下,等下回有把握了再去的话,就不会怯场了。”

  顾奶奶马上道:“乖宝放心,我就是心里想想,我又不是傻子,哪里会跟外人说道呢?”她要当女夫子奶奶了,整个桃水村以后她就是独一份的老太太了。顾奶奶心里偷着乐呢,笑的嘴巴都裂开了。至于孙女会不会考上……那还用说,肯定是会考上的。

  杜嬷嬷也期盼的看着顾灵,她现在是真心诚意认顾灵为主的。但是,主子是农门姑娘和主子是女夫子,则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她心里想着哪怕为主子自己好,考上女夫子也是好的。

  等到了晚饭后,顾灵看着顾奶奶和杜嬷嬷还在讨论女官的事情,顾灵有些后悔这么早同家人说了,她应该等考上了女官,再给奶奶一个惊喜。

  也不对,万一惊喜过头了,变成喜丧了,问题就大了。

  算了,反正也说了。

  顾灵转身把顾森和顾木叫了出来:“顾森、顾木,你们出来,姐姐要考考你们,姐姐这里有一块红豆糕、一块花糕、一块脆饼。姐姐考你们三个字,如果每一个字你们都回答出来了,那么每一块点心一人一半,如果只有一人回答出来了,还有一人没有回答出来,那么整块点心都归回答出来的人,记住了吗?”

  顾森:“记住了。”

  顾木:“姐姐,我记住了。”他看着姐姐盒子里的三块点心,巴了巴嘴巴。

  顾灵道:“你们还记得姐姐昨天教的你们是什么书吗?”两个弟弟昨天刚启蒙,她用的是三字经。

  顾森道:“是《三字经》。”

  顾木也跟着道:“《三字经》。”

  书名两人倒是都记住了。

  顾灵:“顾森,那姐姐昨天教了《三字经》的哪三个字?”

  顾森:“人之初。”

  顾木看看哥哥,又看看姐姐,姐姐没有问他,他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回答。不过,他又怕自己不回答就没有点心,所以跟着道:“姐姐,我也知道,是人之初。”

  小马后炮,他哥哥都回答出来了,他就是听着也知道了。

  顾灵看向他:“那好吧,现在你们背靠背蹲好,然后开始写字。”

  顾森和顾木马上背对着彼此蹲好,顾木主动道:“姐姐我蹲好了。”

  顾森:“我也好了。”

  顾灵:“好,现在开始默写第一个字,人之初的人。”

  顾森和顾木异口同声道:“姐姐,我好了。”

  顾灵:“第二个字,人之初的之。”

  顾森和顾木继续异口同声道:“姐姐,我好了。”

  顾灵:“第三个字,人之初的初。”

  现场安静了下来,不似前面两个字,她念出来没多久,两兄弟没过一会儿就写好了。不过,人和之也的确简单,比划少,好记。

  又过了一会儿,顾森开口:“姐姐,我好了。”

  顾灵:“大弟站起来休息吧,二弟,你还要多久?”

  “我……”顾木皱着眉头,怎么看,他的这个初也不像初,但是,他又想不起来了。

  顾灵道:“二弟,姐姐数到十,数到十你还没写好,就不能再写了。我们在学堂里写字的时候,也是有时间规定的。所以,我们做人就要讲道理。”

  “好吧。”顾木可怜兮兮爱道,“姐姐,那你数数吧。”

  顾灵:“一、二、三、四……十,到了,二弟,放下你手中的树枝,你也站到这边来。”

  顾木慢吞吞地站到顾灵的旁边,然后小眼神往哥哥写的字上看,顿时,他羞红了脸,三个字他错了两个。

  顾灵看着两人的字,笑了笑,不敢大笑,怕弟弟没面子:“第一个字,恭喜大弟和二弟,你们都写对了,待会儿奖励一人半块花糕。”

  顾木顿时眉眼弯弯的笑了,顾森的眼中也都是喜乐。

  顾灵继续道:“但是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二弟都写错了。第二个字是之,二弟,你看看大弟的,你头上的一点去哪里了?第三个字是初,初是左边一个字右边一个字,你左边的字不见了。”

  顾木低下头,勾着自己的手指:“我都忘记了。”

  顾灵道:“既然忘记了,那睡觉前让大弟再教你两遍,不过既然错了,就要有惩罚,第二块点心红豆饼和第三块点心脆饼,就都给大弟一个人吃了。”

  顾木不舍的看了红豆饼一眼:“嗯。”委屈巴巴的声音。

  顾灵道:“不过,如果你能通过一项考核,还是可以给你一半的。”

  “什么考核啊?姐姐快说。”顾木赶忙眼巴巴的问。

  顾灵道:“刚才姐姐数数了,从一到十,你还记得怎么数吗?”

  顾木眼睛一亮,小孩儿清澈的眼中,那喜悦的光芒如同星光般的灿烂,他高高兴兴的道:“我知道我知道,一、二……十。”那奶声奶气的声音,把顾灵萌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点心都给他。“姐姐,对不对呀?”数完,他还咧开嘴,带着傻兮兮的笑容问。

  顾灵还没开口,顾森便道:“对的,二弟真棒。”

  顾木闻言,笑的更傻了。

  顾灵把装着三块点心的盒子交给顾森:“大弟,和二弟去分吧。”

  顾森接了盒子:“哎。”带着顾木去了厨房。

  顾木:“哥哥,我还特别能吃,你看,我肚子都瘪瘪的。”意思是,能给他多一点吗?

  顾森听了,看了一眼他的肚子,耿直的拆穿:“你的小肚子都凸出来了。”

  “哥哥……”顾木气的直跺脚。

  ……

  顾灵在外面听见了他们的说话声,笑着摇摇头。她回到书房,把《孝经》拿出来,第一考的府试考的是论文,极有可能在《孝经》论和《女子》论之间选,所以钱夫子教《孝经》的时候,并不是一字一句的教的,而是从《孝经》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孝字开始阐述的。因为这本书字数少,便是论文也围绕一个孝字,所以关于这本书的内容,钱夫子就是教顾灵怎么写论文。

  顾灵身为现代人,对孝字的理解自然和古代人不同,现代人的孝:父慈子孝。如同责任和义务的相互制约一样,父母养育子女是责任,子女孝顺父母是义务,是先有责任,才有义务的。父母抚养子女成人尽了责任,子女没有赡养老人,便是没有尽义务,这是违法的。责任和义务,是法律规定必须的。

  但是,古人却不是。古人讲究,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讲究愚孝。所以,就算顾灵不认同古人的孝,但是在考试、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得不从适当的加入古人的思维。说白了,就是违背自己的想法,迎合别人的想法。而这个别人,是监考官。

  这是没办法的,身在古代,必须顺其古代的思想。如果在考试写《孝经》论的时候,顾灵这样写,父母不慈,子女就可以不孝……顾灵觉得,她可能分分钟被赶出考场。

  复习好《孝经》,顾灵又拿出《大学》和《中庸》,《大学》两千多个字,《中庸》三千多个字,加起来还不到六千,也就一片本科论文的字数,说起来,一刻钟便能看完了。顾灵初次看,也不求理解,只求把书预习一边。

  “姑娘,仔细伤了眼睛。”杜嬷嬷捧着蜡烛过来了,“姑娘要考女官,眼睛一定要呵护好,明儿奴婢去市井的时候,得看看有没有吃了可以明目的食材。”

  说到明目的食材,顾灵倒是知道一些,她当年中考、高考的时候,家里的保姆都是挑着明目的食材做的,所以她道:“玻璃菜、韭菜、玉米、海带、枸杞、胡瓜,还有肝,比如猪肝、鹅肝等,都有明目的效果。”顾灵知道的也就这些了,因为这些曾经是她生活中经常会吃到的食物。

  当中,玻璃菜也就是菠菜,在唐朝的时候传进中原,到了宋朝的时候开始培养。而胡瓜则是张骞出使西域时被带回中原的,更早。

  杜嬷嬷听着,把这些记下来:“那明儿奴婢去买些玻璃菜,这个季节有,至于胡瓜,这季节没有还没有,枸杞的话可以去医馆买,猪肝鹅肝奴婢倒是不知道怎么做。”毕竟州长家谁吃这个。

  “胡瓜和玻璃菜回头让老二种上,家里的坡地多,山药还不知道怎么种,刚好可以种玻璃菜和胡瓜。”顾奶奶进来了。“倒是乖宝说的猪肝鹅肝,那能吃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