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太子替身日常 > 太子替身日常 第70节

太子替身日常 太子替身日常 第70节

作者:云闲风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7:20:32 来源:免费小说

  他转头看向阿槿,“阿槿姑娘……”

  阿槿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当初谢淮安救过她,她对谢淮安很感激,也觉着谢淮安人挺不错,当初那般紧急的状况,他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救沈虞,因此这半年多来一直也默许了谢淮安和沈虞单独相处。

  阿槿走了,临走时还关上门,沈虞怎么也喊不住她,无奈地低下了头。

  谢淮安坐了下来,高大宽阔的身影将沈虞笼罩其中。

  沈虞往后挪了挪身子,蹙眉道:“淮安……”

  “还不能忘记他吗。”他忽然开口问。

  沈虞一愣。

  谢淮安敏锐地察觉到沈虞眸色微黯,心中一叹。

  “想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吗?”他轻声说:“小鱼,你若想知道,我都可以告诉你。”

  “不,我不想知道,”沈虞摇头,“淮安,我亏欠你的太多,你不要再对我这样好了,我已经没办法去补偿你了。”

  “这些话,你已经对我说过很多遍了。”

  谢淮安若无其事地拿起牙盘里的小刀,给沈虞削了颗梨子,削完后他递过去,温声道:“很甜,吃一口罢。”

  沈虞没接,她并不看他。

  谢淮安不仅救了阿槿,也救了她,还冒险帮她隐瞒下了她仍活着的事实,这半年多的时间,只要有空,他就会过来守着她,等着她的身子一点点恢复过来,箭伤愈合,脸上慢慢也有些了血色,他仿佛比她还要开心。

  她这个人矛盾的很,心狠的时候,比谁都狠,可心软起来,却又比谁都软,她不想伤害谢淮安,是以每每与谢淮安相对,虽说算不上又多疏离,却也是十分客气,这是她的态度,她以为这样时日一长,谢淮安会知难而退,可是……可是事情的发展好像并没有她预料的那般顺利。

  但即便是再感激,她与谢淮安也绝不会有可能,她不想耽误谢淮安,若是不喜欢,就该明明白白地说清楚。

  更何况,她与阿槿随时都有可能会离开洛阳,若是被谢淮安知道两个人是要去到颍州,只怕根本都不会答应。

  她的秘密,谢淮安还不知道。

  谢淮安的手顿在空中,顿了许久。

  最终,他苦笑了一声,将梨子轻轻放回牙盘中。

  沈虞不说话,他以为她是默认。

  他以为,她是被李循伤透了心,才宁愿死也不愿再回到他的身边。

  当初赵王世子的那一箭正朝着沈虞的心口,那时她流了很多的血,谢淮安怕她受不住,想将她立刻带回东宫。

  可沈虞却一边疼得冒冷汗,一边拉着他的衣袖说不要,连阿槿劝都不管用,十分固执地不肯挪动地方。

  这可不小事,伤成这样怎么能够不回去?方伯将三人带到城外风陵渡,谢淮安隐约猜测到了她可能是想离开,但即便再想离开,现在也不是时候,带沈虞回到李循身边,宫中御医那么多,一定能够保住沈虞的性命。

  他希望她能活着。

  沈虞就开始哭,她死死地拉着谢淮安的手,激动之下血流得更多了,方伯说这样不是办法,幸好他当初跟着崔神医也学了一些医术,在渡善教做眼线这几年也没落下过,还是先给沈虞止血要紧。

  谢淮安是锦衣卫,随身携带着金疮药,他抱着沈虞,在方伯的带领下去了沈家在城郊的一处庄子里,由方伯拔箭处理伤口,阿槿给沈虞擦身子换药,三人一道合力,也算是沈虞命不该绝,赵王世子那一箭因离得太远射歪,又因胸口包裹中紫玉箫的阻挡,并未伤及要害,这般简陋的情况下,竟真叫他们将沈虞给鬼门关救了回来。

  天明时谢淮安担心李循和蒋通怀疑,便趁着沈虞昏睡赶回到了长安。

  晚上时他才回来,沈虞已经醒了,但只能撑住一会儿,谢淮安告诉她,赵王世子不知是不是想刺激李循,他说他那一箭要了沈虞的性命,虽然尚未找到她的尸骨,但是蒋通捡到了沈虞遗失的那支紫玉箫,私下里同他说,只怕沈良娣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太子似乎很生气,发了大脾气,差点要了……禁军首领徐铭的性命。”

  谢淮安说这些话,倒也不是想逼迫沈虞,徐铭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先是叫赵王世子被反贼救走,在无相寺中又没有及时的拦住赵王世子,差点要了沈虞的性命,就算是他为平定两王之乱立下了大功,也不足以抵消这些过错。

  假如那天夜里自己和方伯没有及时赶到,或许沈虞和阿槿早已香消玉殒。

  而谢淮安之所以说这些话给沈虞听,只是隐约觉得沈虞在那位的心目中,好像并不由他想的那般微不足道。

  他虽心悦沈虞,却并不想她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沈虞听了这话微微蹙眉,片刻后虚弱道:“不会的,他只是被赵王世子激怒,一时气恼罢了,不会真的要了徐铭的性命。”

  “你便这般信任他?那你有没有想过,接下来该怎么办?”谢淮安心里不大是滋味,“他还在找你,一旦被他找到,你便是想离开也离开不了了。”

  想离开也离开不了……沈虞的面色一白。

  她仿佛想到了什么,嘴唇轻轻颤抖着。

  “你是因他受了重伤,以前他或许还有可能,但现在,只怕他不会愿意再放你离开。”

  谢淮安也是男人,同为男人,他能猜到李循的心思,出于愧疚,兴许以前李循还没有多喜欢沈虞,但此后,只怕他再也不会放手。

  “不过,你若是想彻底断了他的念想,或是让他后悔一辈子,现在的法子还有一个。”

  他轻轻吐出两个字,“死遁。”

  “我会替你和阿槿准备好说辞,后山有一处断崖,断崖下是陵江,陵江水流湍急,一旦有人掉下去,连尸首都不会找到,你若想明白了,我会替你办好一切……”

  ……

  谢淮安从屋里走出来,眼中满是失落。

  他不明白,沈虞既然打定主意要离开李循,为何还这般苦苦的念着他。

  就因为他来晚了一步,便永远也及不上她心中的那个人吗?

  阿槿送走了谢淮安,走进屋里时,沈虞正低头看着牙盘中那枚已经削好的梨子。

  “这梨子,应当挺好吃的吧,应当……”语气似乎有些怅然。

  “应当什么,你不吃我吃。”阿槿伸手拿过来咬了一口。

  这梨子的确好吃,又脆又甜,汁水饱满,阿槿忍不住又连着咬了好几口,说道:“到时候要跟他打声招呼么?”

  “什么?”沈虞怔了下。

  于是十日之后,当谢淮安再次来到洛阳别院的时候,别院早已人去楼空。

  第51章 “想请两位姑娘来一趟,……

  窗棂“嘎吱”一声被人推开。丽嘉

  今晨文娘起得有些晚, 起床后推开小轩窗,在窗边斜倚着,窗外细柔温和的微风吹拂在脸上,看见外头勃勃的春色与晴朗的天空, 唇角不自觉翘起一抹惬意慵懒的笑。

  她以十指为梳, 及腰的长发缓缓垂落, 镜台中呈现出妇人年轻而明媚的面容。

  少顷, 隔壁忽然传来婴孩清脆的啼哭声。

  文娘慌忙披了一件衣服揭帘走过去。

  耳房中,丈夫却先她一步走了过去, 将刚满周岁的小姑娘抱起来,在怀中笨拙的哄着。

  夫妻两人相视一笑,看着文娘绾了一半的发髻, 丈夫柔声说:“你先去收拾,这里我看着。”

  文娘的丈夫是江州府中的知事,姓秦,外头人见了都尊称一声“秦知事”,虽说知事只是个九品小吏,但因他为人谦逊有礼,很得街坊邻居的喜欢。

  夫妻两人甫一出门, 就有熟人跟两人打招呼了。

  “呦,秦知事又和夫人、大娘子出门呢。”门口馄饨摊的摊主笑道。

  秦知事笑笑,“今日休沐, 和夫人、大娘去山上的寺庙中拜一拜。”

  未嫁给秦知事之前, 文娘原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只可惜后来静愍太子被孙治诬陷谋反,文娘的父兄也受到牵连,只留下她和母亲孤儿寡母支应门庭, 受到父亲之前的同僚庇护投奔到云台山上的兴国寺中,兴国寺的寂然方丈为人方正慈悲,母女两人平时便靠帮寺庙的和尚们做饭补衣来维持生计。

  故地重游,文娘心中很是感慨,说起来,自从生下大娘后,她仿佛已经很久没有来云台了。

  云台山风景秀丽,拾级而上,琪花瑶草遍地,古柳老杨苍翠欲滴,两人在大雄宝殿拜完了佛,又去了一趟文娘曾经居住过的院子。

  那院子里如今又住了旁人,是一对姐妹,看起来也是被寂然方丈接济的苦命女子,两人便没进去,在外头感叹唏嘘了一回方才离开。

  经过一处僻静之所,有出稍大些的院落,门房开着,只有个僧人在外头扫地,文娘忽地停住步子。

  “怎么了?”秦知事问道。

  “没什么,”文娘笑笑,上前:“敢问小师父,这还明院中的原先住过的姑娘可曾回来过?”

  秦知事抬起头,院落上头果然书着“还明院”三个大字。

  笔法温润韵致,率性飘逸,看起来像是男子所书,秦知事颇通笔墨,乍一眼望过去,心中暗吃一惊,而后将目光慢慢投到远处的妻子身上。

  “小僧不知,不过小僧在此处打扫了一年,未曾见有人住进来过。”僧人低头说道。

  文娘脸上便有些落寞和失望,秦知事敏感地察觉到妻子的情绪不太对,上前问道:“夫人认识原来住在这院中的人?”

  “认识,”文娘颔首,垂首掩下眼中一闪而过的黯然,“就是我从前对你说过的沈家兄妹,两人从前对我和我娘便接济颇多,只是后来沈公子无故失踪,沈姑娘去寻他,这一寻便是两年,最终只寻到了沈公子的骨灰……”

  “要进去看看吗?”秦知事问道。

  文娘却摇了摇头。

  “夫君,我们走吧。”她温婉地笑。

  夫妻两人手挽着手,男人手中抱着一岁大点的女娃娃,小姑娘昏昏欲睡,也不哭闹,很叫人省心,文娘不知又说起了什么,说到一半,停下来给女儿擦了擦嘴角流出的涎水,又顺便替丈夫拭去额角的汗水。

  两人相视一笑,相互搀扶,愈走愈远。

  “看样子,公子这两年确实不曾回来过。”

  两人刚才从寂然方丈那里出来便遇上了文娘夫妇。

  没想到一别经年,文娘已经嫁了人,连孩子都一岁了。

  “听说她丈夫在江州府中做知事,为人谦虚,对文娘也很好,两人成婚已经两年了。”

  沈虞望着文娘和秦知事的背影消失不见,再缓步走到还明院前,抬头望向院中。

  僧人见到两个头戴幂篱的小姐走过来,提醒道:“两位小姐,院子里的主人已经不在了。”

  “嗯,”沈虞默了片刻,轻轻应道:“我知道。”

  两人在半个月前离开洛阳南下,今日凌晨时方走到江州。

  沈崇年轻时交友甚众,知己颇多,寂然方丈便是其中之一,方丈虽不知沈逸的真实身份,但因沈崇之故幼时对两人也是颇多照拂,这次经过江州,沈虞先去后山祭拜过了沈逸,才来到兴国寺拜谒寂然方丈。

  两年前沈虞抱着沈逸的骨灰回来,将他葬在了云台,这事情寂然也是知道的。

  寂然见沈虞的第一面,便知她心中仍存有执念,劝她放下过去,不要再来云台了。

  沈虞苦笑一声,将手中的那枚灰扑扑的同心结放入怀中,缓步走进还明院。

  院中的装饰和陈设都没有变,每日都会安排人来清扫,这是沈虞离开云台时向寂然苦求的,她希望日后若再来到云台,仍能向小时候那般,看到这些陈设便想到哥哥和从前那些快活的时光。

  沈虞来到书房,将柜子中的一个小匣子拿出来,用钥匙打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