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村边杏花白(GL) > 分卷(106)

村边杏花白(GL) 分卷(106)

作者:方便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6:54:36 来源:免费小说

  赵长夏点了点头:没错,杂交水稻之父。

  曲清江:

  秦浈:

  二人不懂她们在打什么哑谜,见她们没有解释的意思,也不好当着朋友的面挑起家庭内部战争。

  确定彼此都是来自同一个时空的,唐斯羡目光锐利地盯着赵长夏:你是袁老的学生?

  她怎么觉得不像?出于职业的敏锐,她觉得对方更像一个军人。

  赵长夏保持着她言简意赅的风格:不是。

  我看也不像,你手上有茧子,为人还十分警觉,听闻还曾徒手驯服一头猛虎,如此猛人唐斯羡的语气十分耐人寻味,曲清江与秦浈还以为她要爆出赵长夏的来历,结果她话锋一转,为什么同样在外头奔波,你却比我白?

  对方要真是部队出身的,那不应该比她黑才对吗?

  噗嗤曲清江没忍住。

  秦浈也强忍着笑意咳了声,提醒唐斯羡别犯病了。

  赵长夏:

  我的出现为何会让你产生这样的困扰?赵长夏问,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里,比你白的也有很多,你难道不应该早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秦浈微微诧异,倒不是惊诧赵长夏的还击,而是她原以为赵长夏是那种寡言少语,也懒得与人争辩的性子,没想到这一开口就是予以唐斯羡漂亮的反击。

  曲清江担心她们吵起来,秦浈却不担心,挽着曲清江的手臂道:让她们自行处理吧,我们出去走走。

  二人带着孩子出去逛了圈,买了不少给孩子的东西。回来后,发现赵长夏跟唐斯羡甚至连位置都没挪过,可见她们压根就没有打起来。

  赵长夏与曲清江在饶州待了半年,体验过这儿的风土人情,也得到了不少这儿的土壤、水质的数据,所以二人准备启程回鹄山乡。

  恰巧唐斯羡与秦浈要带着孩子进京,秦浈便来找曲清江,道:曲姐姐在汴京生活了两三年,想必对那儿比较熟悉。

  曲清江将一些在汴京生活的经验告诉了她,还道:你们到了汴京,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去找六月的朋友郑阳,他们一家三口在汴京南郊开了家磨坊,很好找的。

  多谢。

  唐斯羡她们一大家子进京时,赵长夏与曲清江带着孩子来给她们送行。唐泉儿对即将开始的旅程十分期待,上船前一直都很兴奋。

  等大人们说完了送别的话,唐泉儿便亲了亲九个多月大的曲桢的脸蛋,道:小木头,以后没人陪你玩,你要乖乖的哦!等我从京城回来,我给你带好多好玩的!爹娘说,到那时候,我已经成小大人了,小大人是可以下水的,我带你凫水啊!

  大人们都笑了笑,谁都没告诉她,她们这一别或许就是一辈子。

  第121章 归来时

  重新踏上筠州这片土地时, 曲清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中了,但她没忘记正事,先跟赵长夏去城里让牙人帮忙给小木头找个乳娘。

  她们本想低调回家, 但在城里找牙人的时候却遇到了吴月吉, 对方一眼就认出了赵长夏, 并惊喜地上前与她攀谈:赵、赵大官人, 您回乡了?!

  曲清江压根就不记得对方了,好在赵长夏的记性还不错:吴员外, 近来可好?

  托赵大官人的福,吴某现在这米铺的买卖是越做越大了。吴月吉乐呵呵地说道。

  难怪吴员外越来越有福相了。

  吴月吉压根就没听出她说自己胖了,或许听出来了, 但也不觉得对方是恶意,毕竟发福说明日子过得好,谁不想要日子越过越好?只有那些妇人、女子才会追求纤细的身材,他们男人都以胖为美。

  通过他们的对话,曲清江想起来吴月吉就是当初一直找赵长夏帮忙磨米的粮商,虽然后来粮食增产, 米价趋于平稳,他的利润也没有从前那么高,但因他的精米多, 所以很多米铺都愿意与他合作,他这收益不降反增。

  吴月吉当初得知赵长夏进京当官,还以为这磨米的买卖做不了了,但没想到曲家的事都交给曲锋的小妾处理了。

  他一开始以为那个小妾没出过门, 行事会忸怩,或是担不起事,但没想到那小妾见了他并不避讳, 而且目光坦荡,颇有曲清江的风姿,他便知道是自己小瞧了曲家的人。不管是曲清江,还是那赘婿,乃至这小妾,一个两个都不是什么不谙世事的小羔羊,反而都是能挑大梁的人。

  赵大官人这是回乡探亲?吴月吉问。

  赵长夏笑了下,道:我致仕了。

  致、致仕?吴月吉懵了下,心想难道是他的消息太落后了?才三十岁出头的人,怎么就致仕了?

  他上次听说赵长夏的消息还是在赵长夏升任户部员外郎的时候,这员外郎虽然也不是什么高官,但那也是他们这些商贾这辈子可望不可求的地位了啊!怎么就致仕了?

  赵长夏没有跟吴月吉解释的意思,后者也没有追问,得知她们要找乳娘,便热情地介绍了几个牙人,让牙人都找几个身家清白,又信得过的乳娘供她们挑选。

  等赵长夏挑完了乳娘,知州、清江县县令也都知道了她回乡的消息,所以她还没离开州城,邀请帖就送到了她的手里。

  韩知州跟王县令都已经升了官,不在筠州为官了,但新任知州与清江县县令也是知道赵长夏的,虽然她以户部郎中的官衔致仕了,可她还年轻,朝廷随时会起复她,所以与她交好便是十分有必要的。

  赵长夏不清楚新任知州跟县令的为人,若贸然拒绝,也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怀恨在心。但要她马上去见他们,她也不太乐意,所以便以先回家祭祖为由,将邀约都推到了七天后。

  与此同时,曲清江和赵长夏要回乡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了鹄山乡。平静的乡村登时沸腾起来,不仅是里正,便是乡里曾经俯视二人的豪门大户也纷纷准备,就等她们回来,给她们接风洗尘了。

  别看曲家如今只有一个李氏在主持大事,曲家可是鹄山乡为数不多的官户,赋税都免收的那种,因而这些年曲家的资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已经恢复到了曲锋在世时的水平,甚至还在继续增值。

  曲家名下的良田已有两百亩,那五亩竹林周围的树林也都被李氏买来种上竹子,以增加每年的冬笋、春笋的产量。除了这些田产,宅子也扩修了,多了一个园林,曲清江寄回来的书信里说她生了个孩子,李氏知道后十分惊喜,便说赵长夏如今是官身,家里如今没有几个下人是不行的,而且还得为孩子的未来考虑,因此扩建宅子是很有必要的。

  曲清江考虑到她爹建的小祠堂最好也是要有个宽敞的地方,便随李氏折腾去了,反正等她们回到乡里的时候,这宅子也扩修完毕了,并不影响她们。

  回来了,回来了,看见马车了!

  曲镇一家子聚集在村口,看见曲家那辆造型独特的马车后,立马便认出来了,曲洋当即高兴地大喊。

  三叔公扶着拐杖,努力伸直腰眺望,又使劲眯着眼睛,这才勉强看清楚,脸上登时便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曲嘉雨看了眼自己的祖父、父兄,注意力很快便被拽着她衣服的孩子转移了。

  娘,回家,我要回家。五六岁大的胖小子拽着曲嘉雨的衣服,已经在这里等了半个小时的他已经失去了耐心。

  曲嘉雨道:你堂姨与姨父回来了,再等等。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等他们,他们是什么大官吗?胖小子问。

  对啊,你姨夫可是大官。前面的曲洋闻言,回头跟他说。

  胖小子道:那我以后也要当大官,是不是我到哪里都会有这么多人等着我?

  曲家人闻言,都笑了,道:那你可得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当大官。

  闲聊间,马车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在前面骑马的赵长夏率先下马,之后过去马车将曲清江扶下来,抱着孩子的乳娘紧随其后。

  乐姐姐!

  为人母多年,性子越发成熟稳重的曲嘉雨在看见曲清江后,又露出了她少女时代活泼的那一面。她果断扔下自己的儿子,欣喜地奔向曲清江,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

  曲清江言笑晏晏:你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亲了,怎么还是这么动若脱兔?

  不管我是几个孩子的娘亲,我依旧是乐姐姐的阿雨!

  赵长夏清了清嗓子:肉麻了。

  曲嘉雨这才歪过脑袋去看赵长夏。

  其实赵长夏下马时,她便已经注意到了那除了越发英武,不见丝毫发福的赵长夏,只不过她到底已经不是那个十几岁的少女了,不能再这么目不转睛地盯着外男来看,所以便收敛了目光。

  赵、姐夫,你怎么不蓄胡子?曲嘉雨略疑惑。

  为何要蓄胡子?胡子难打理,看起来又不修边幅,还会封印我的颜值。赵长夏道。

  曲嘉雨:

  哪个男人不是以胡子为美的?赵六月倒是奇葩。

  曲嘉雨没搭腔,反而又去看乳娘抱着的那个婴孩。她已经生过两个孩子了,对孩子自带一层滤镜,不管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孩子跟曲清江像,而且粉雕玉琢很是可爱,当下便忍不住凑过去:这就是小木头?

  是呀!曲清江看着小木头,眼里流露出了母性的温柔。

  没人怀疑这不是她跟赵长夏的孩子,他们相信正是因这个孩子来得不是时候,所以她们才会在外地耽搁了近两年时间方回到家乡!

  长夏。曲镇上前。

  曲家人主动打了招呼,赵长夏便回道:四叔父、三叔公,别来无恙?

  大家都好。

  三叔公笑呵呵地道:也别在这里站着了,先回家吧,李氏在家摆了接风宴,在等着呢!

  若不是当年他那副市侩的嘴脸让曲清江印象深刻,她只怕是真信了对方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了。对方之所以这么热情,完全是因为她们成了官户。

  嗯,阿雨,你与我一同回去吧!曲清江拉着曲嘉雨的手,姐妹俩好些年没见了,甚是想念,对了,胡二跟瓜娃、小丫呢?

  这不是开春嘛,胡二在田里忙,说忙完就过来。至于小丫,她前些日子感染了风寒,虽然好了,但是怕她再吹到风,所以让她在屋里待着,你回去就能见着了。

  小丫是曲嘉雨两年前生的女儿,而提及瓜娃,这个当娘的才猛地想起被自己扔下的儿子,她扭头去看,见那胖小子瓜娃正一脸幽怨地看着她。

  瓜娃在这儿呢!曲嘉雨讪笑,瓜娃,过来见你姨母跟姨父。

  胖小子瓜娃奔了过去,听曲嘉雨的话给曲清江和赵长夏行了礼,然后他看着已经翻身上马的赵长夏:姨父能带我骑马吗?

  赵长夏挑眉:你不怕?

  不怕!瓜娃昂首挺胸,跃跃欲试。

  赵长夏闻言,一把捞起他,让他坐在马背上,他兴奋地大叫:驾驾驾!

  然而赵长夏一没扯缰绳,二没策马,所以这马是一动也不动。

  直到曲清江跟曲嘉雨上了马车,曲清江唤道:六月,走吧!赵长夏这才策马,慢慢地进村。

  曲嘉雨透过车窗看着赵长夏怀中的瓜娃,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初摸了那大虫,他这胆子大得很!

  挺好的,跟刚出生那会儿相比,长得也很健康。

  瓜娃出生的时候才五斤重,那会儿很多人都担心他长不大,好在胡惟务发愤图强,努力干活赚钱,给了妻儿优渥的生活条件后,他才渐渐被养胖的。

  曲清江听着曲嘉雨说一些琐事,忽然一阵清风拂来,粉白的杏花从车窗飘了进来,落在曲清江的袖子上。

  她向窗外眺望而去,道路两旁的杏树上,粉白的杏花铺满枝头,蜂蝶穿梭期间,带着晚春的气息。

  这么多年过去了,村中变化颇大,杏花也是白了又白,但好在归来时,身边相伴的依旧是这人。

  曲清江看向赵长夏。

  赵长夏似有所感,回过头来,冲她笑了下。

  身前的瓜娃正兴奋地咿呀乱叫,但丝毫不影响赵长夏跟曲清江眉目传情。

  曲清江刚把脑袋收回来,就对上曲嘉雨促狭的眼神。

  曲清江:

  第122章 不解风情

  赵长夏与曲清江回到修葺一新的曲家, 二人先去给曲锋、岳机杼上了香,之后有不少人递了拜帖和送礼物过来。赵长夏收了以往关系好的那些人家送来的薄礼,其余的都给挡了回去。

  吃过了晚饭后, 天色已晚, 曲家人便各回各家。曲嘉雨带着两个孩子在曲家留宿过夜, 有乳娘帮忙带孩子, 曲嘉雨便让赵长夏去书房睡,她要跟曲清江一块儿睡。

  曲清江对赵长夏歉然一笑:我与阿雨多年未见, 确实有许多话要说,六月,你就先自个睡吧!

  赵长夏:

  她就知道!

  她被无情地扫到了书房, 却发现这里已经被打扫干净了,榻上也铺了被褥枕头。

  阿郎。正在点熏香的婢女朝赵长夏福了福身。

  娘子刚让我到书房休息,你这就打点好了,还真是机灵。赵长夏的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怨念。

  这丫头真没有眼力见。

  婢女以为被夸,脸上登时露出了含蓄的笑容:多谢阿郎夸奖。

  赵长夏有种心肌梗塞的感觉。

  李小娘到底是从哪儿招来的婢女?一点儿都不机灵!

  婢女道:阿郎边喝茶便等一下吧,这香很快便烧好了!

  不用了, 不喝茶也不必熏香,你出去吧!赵长夏算半个粗人,从不搞这些精致但是烧钱的玩意儿。

  啊?婢女愣了愣, 旋即慌乱道,是不是婢子做错了什么?阿郎请恕罪。

  赵长夏:

  赵长夏可太怀念芳芷当婢女的时光了,芳芷同样出身农户,却不至于这么愚钝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