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九十年代小顽主(穿越) > 分卷(6)

九十年代小顽主(穿越) 分卷(6)

作者:八爷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5:52:38 来源:免费小说

  霍百川的肚子非常应景的咕咕叫了两声。陶堰莞尔,用筷子夹了一块连皮带筋又带着一块瘦肉的肘子递到霍百川面前:吃吧。

  霍百川低下头,一口叼住筷子上的肘子肉。顷刻间,口中弥漫出一股让人难以形容的肉香。软糯弹牙的肘子皮,已经将脂肪全部炖出去所以更加显得肥而不腻的筋络,纹理鲜明瘦而不柴的瘦肉在口中构成了非常丰富的口感。那肘子刚刚出锅,还冒着新鲜热乎气儿,浓香赤酱的味道混合着微甜的肉香在口中横冲直撞,让人情不自禁的迷上双眼,用心感受着这一刻的无上满足。

  霍百川被烫的斯哈斯哈的,好不容易才吞下了这块肘子肉。片刻的满足在这一刻化为更强大的食欲,他盯着砧板上的两个大肘子,一边吞口水一边说道:什么时候能吃饭,我怎么觉得更饿了?

  陶堰将两根大棒骨从炖的软烂的肘子里抽出来,放到一边早就准备好的空盘子里。然后把手里的筷子扔给霍百川:去把筷子洗了。

  霍百川颠儿颠儿的去洗筷子。回来时就见素来清冷精致,精英模样的陶堰系着一条洗的发黄发旧的白色围裙,面无表情的站在砧板前,操着两把大菜刀,正DuangDuangDuang的剁肘子。

  霍百川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笑嘻嘻的凑上去:我来吧。

  陶堰没说话,直接把两把菜刀塞进霍百川手里。后退两步解下围裙。刚要将围裙叠好放回柜子里,就见霍百川握着菜刀站在砧板前,架着两条胳膊,拿腔作势的问道:你不帮我把围裙系上吗?

  陶堰懒得搭理霍百川:自己系。

  霍百川悻悻的哦了一声,放下菜刀系好围裙,这才埋头DuangDuangDuang的剁肉。他的力气明显要比陶堰大得多,剁肉的声音也更响亮。刚刚煮好的卤肘子在霍百川的努力下,很快就变成了香气四溢的碎肉。

  过分诱人的香气将院子里的义工阿姨们全都勾进厨房,一个个站在霍百川旁边伸头伸脑的深呼吸:这也太香了吧!

  我怎么觉着比老李家的卤肉还香呢!

  就连之前责备陶堰浪费粮食的赵阿姨这会儿也不说话了。站在那锅卤肘子剩下的肉汤前,喉结忍不住上下滚动:这肉汤要是拿来泡饭,一定特别好吃。

  下面条也好吃呀!另外一位义工阿姨接口说道:我都忍不住了。

  什么时候吃饭呀!我都快饿死了!已经洗好手的小朋友们齐刷刷的站在厨房门口,努力伸长脖子往里看。

  孤儿院的规矩,小孩子不可以进厨房。他们只能乖乖的站在门口,一遍遍的大声央求道:快开饭吧!快开饭吧!我都要饿死了。

  然而陶堰这边还在做凉皮。将已经冷却好的凉皮一张张揭下来,放在砧板上切成长条,用筷子挑起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大碗里。然后将已经切成丝的黄瓜和事先洗好的豆芽放进去。期间陶堰还留意到厨房里有剩下的几根胡萝卜,也都洗干净切成丝,算是增添一点颜色。

  拌凉皮的调料汁程浪一共做了三种,一种是加辣椒油加麻酱加蒜末的调料汁,一种是不加辣椒油但是加麻酱的调料汁,还有一种是不加辣椒油也不加麻酱更不加蒜末的调料汁,方便不能吃辣的小孩子们,还有口味各异的义工阿姨们自取。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面筋,因为陶堰自己不爱吃,所以也懒得做。

  霍百川倒是挺喜欢吃面筋的。但是他作为一个不会下厨的男人,有的吃就不错了,也没立场提要求。

  义工阿姨们看着灶台上那一碗碗色泽鲜艳配料丰富的凉皮瞠目结舌,忍不住赞叹道:我瞧你这手艺都可以出去摆摊了。

  陶堰但笑不语,开口让剁完肘子的霍百川继续做肉夹馍。义工阿姨们连忙说道:我们来我们来,大家一起做,动作快一点。

  期间陶堰注意到一件事:我怎么没看到院长?

  义工赵阿姨笑眯眯接话:我姐去聋哑学校接那四个孩子了。

  陶堰这才知道,原来赵阿姨和院长是亲姐妹。

  做好了凉皮和肉夹馍,义工阿姨们立刻端出去让小孩子们吃饭。

  眼巴巴守在厨房门口的小朋友们发出兴奋的尖叫声,跟小猫儿似的团团围在阿姨身边,亦步亦趋的进了食堂准备开饭。

  陶堰中午买了大半袋澄粉和两个前肘子,做出来的凉皮粗略一算能有近百碗,肉夹馍也差不多有七十多个。孤儿院的义工和孩子们根本吃不完。

  陶堰就让霍百川装了三十碗凉皮和二十个肉夹馍送去两个街区外的莲花区派出所。也算是报答这些天警察叔叔和阿姨们的热情款待。至于剩下的凉皮和肉夹馍,陶堰准备送给胡同口大树根底下拉二胡下象棋的大爷大妈们毕竟是用人家的家伙事儿挣的钱。怎么着也得意思一下。

  霍百川一个人两只手也端不了三十碗凉皮,索性把这些凉皮全都扣到一个盆里,然后装了三碗酱料和一大盘肉夹馍,叫上陶堰一起送过去。

  走在路上的时候碰到街坊邻居,热情好客的大爷大妈们一边吞口水一边好奇询问:什么东西这么香?是你们家乡的吃食吗?

  这是凉皮和肉夹馍。霍百川笑嘻嘻说道:还是用中午诸位大爷大妈们打赏的钱买的。有大家的心意在里头,能不香嘛!

  大爷大妈们听到这话,立刻笑道:那我得尝一口。你们做了多少?还有剩吗?

  陶堰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只是剩下的凉皮和肉夹馍不多了,显然不够让所有人雨露均沾的。陶堰于是诚实的说道:剩的不多。不过可以让大家尝尝鲜。

  大爷大妈们一拍手,笑着打趣道:那我们就不跟你唠叨了。我赶紧去蹭个饭。既然东西不多,那就先到先吃,后到的只能闻味儿了!

  说完,一大帮人嘻嘻哈哈的朝着孤儿院的方向去了。

  第9章

  陶堰和霍百川端着凉皮和肉夹馍到派出所的时候,正好赶上民警交接班。十来个警察都在所里,瞧见端盘子端盆仿佛在饭馆里跑堂的两个人,忍不住笑问:怎么又过来了?

  什么东西这么香?

  凉皮和肉夹馍。霍百川不厌其烦的又一次说道:陶堰做的,请你们吃晚饭。

  凉皮是什么,是你们家乡的小吃吗?江州这边好像没见着过。十来个警察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全都围了过来:这馍馍里夹的是肘子肉吧!太香了!

  行家呀!两人把装肉夹馍的盘子还有盛凉皮的大铝盆放到桌子上,霍百川冲着民警大哥一比大拇指:光用闻的就能闻出来是肘子肉做的。您厉害!那您再闻闻,这是猪前肘还是猪后肘?

  绝对是猪前肘!猪后肘做不了这么香!民警大哥言之凿凿,颇为自得的说道:我跟你说,我这鼻子可了不得。我们所里的警犬都是我调/教的。

  陶堰闻言侧目,内心很是好奇这位天赋异禀的民警大哥究竟是怎么调/教警犬的。

  老所长哭笑不得的拍了一把年轻民警的后脑勺:工作的时候也不见你这么积极。还跟警犬比嗅觉,你怎么不跟大黑比比谁跑得快。

  周阳摸着后脑勺,傻笑着不说话。爱吃肘子的人都知道,猪前肘的肉其实比猪后肘的香。并且猪前肘更适合做红烧这类大菜。周阳他爸就是国营饭店的主厨,周阳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没少看他爸做菜。至于为什么这么笃定陶堰做肉夹馍的肉是猪前肘,主要是因为陶堰和霍百川混在招待所这些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架势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周阳就是猜,也能猜到陶堰卤肘子必定用的猪前肘。

  你要是用了猪后肘,那都对不起这道菜。

  你还越说越来劲。老所长摇摇头:人家小陶和小霍特地来给我们送晚饭,就你话多。说这么多有的没的。

  老所长看着陶堰和霍百川,又道: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不过这东西我们可不能收。咱们是有规定的,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再说你们两个今天刚到孤儿院。手里也没什么钱,就别破费了。

  做都做出来了,你们要是不肯吃,我们也吃不完,那就彻底浪费了。霍百川笑嘻嘻说道:再说你们虽然有规定,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可上级领导不也要求你们要为人民服务,要做到警民鱼水情,警民一家欢嘛!

  何况我们送的既不是针也不是线,就是一顿饭而已。我们两个来江州这么多天,既没地方住也没地方吃,天天赖在派出所下属的招待所里混吃混喝,您也没嫌我们烦不是!

  可是老所长还想说什么,被霍百川打断了。

  快点吃吧!再说一会儿肉夹馍都凉了。凉皮也要放稠了,口感就不好了。霍百川说着,又笑嘻嘻的指了指三碗调料汁:拌凉皮的调料汁分三种,有加蒜加辣加麻酱的,也有什么都不加的,看你们口味。

  我口重,什么都吃。之前笑着打趣自己鼻子比警犬还灵的周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取来了饭盒,笑嘻嘻的挤到桌子前,捞了一筷子凉皮放进饭盒里,又倒了加辣加蒜加麻酱的调料汁和黄瓜丝豆芽胡萝卜丝,三下两下搅和开,狼吞虎咽的塞进嘴里一大口:唔,好吃!

  说完,周阳又拿起一个肉夹馍咬了一大口,口感劲道香喷喷的面馍馍夹着软糯醇香入口即化的肘子肉,丰富的口感顿时让年轻警察一脸惊艳的瞪大了眼睛。

  这也太好吃了吧!这肘子肉绝对是刚捞出锅的,至少炖了两个半小时。酱香味带着点甜,有点红烧肉的口感,但是又没有那么甜。连皮带筋带瘦肉的剁碎了夹进馍馍里,吃起来特别香。而且一点都不腻,太香了。

  周阳一边吃一边形容口感一边分析卤肘子的做法,三两口就吃完了半个饭盒的凉皮和一个肉夹馍。

  没吃过瘾,又捞了一筷子凉皮自己拌起来。那狼吞虎咽的吃相看的大家都忍不住了,纷纷动筷。民警梁欣好奇问道:为什么要叫肉夹馍,明明就是馍夹肉嘛!

  这凉皮是怎么做的呀?又爽滑又劲道,这调料汁儿也是酸酸甜甜又辣又香,夏天吃着正好。

  陶堰坐在旁边,听到梁欣询问,直接就把凉皮的制作方法告诉大家:夏天吃凉皮确实比吃热饭热菜更容易下饭。而且这道菜实惠,两斤澄粉能做出来一大盆,足够一家人吃的。

  正说话间,派出所里的电话忽然响了。老所长放下饭盒去接电话。半晌阴沉着脸回来了。

  出什么事儿了?周阳努力吞下最后一口肉夹馍,把饭盒里剩下一口凉皮塞进嘴里,含含糊糊的问道:是不是要出警。正好我吃完了,我去!

  另外一位警察也赶紧放下碗筷:我也去。

  不是出警。老所长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还是人贩子那案子。

  当初莲花区派出所的民警在抓获了人贩子团伙之后,因为这件案子涉及到的省市和人员太多,莲花区派出所连夜就把案件移交给了上级领导部门。又因为辖区里还收留了陶堰霍百川等六个孤儿,莲花区派出所也没有将案件交出去后就撒手不管,时不时的还跟上级领导部门还有各省市兄弟单位沟通交流一下信息,看看能不能帮六个孩子找到父母家人。

  然而祖国幅员辽阔,地广人多,想要帮助几位多年前走失的孩童找回父母,简直比大海捞针还困难。不仅如此,随着案件继续侦破下去,警察根据犯罪团伙交代的信息陆陆续续的找回了不少被拐卖的孩子。这些孩子有人能记住自己的家庭信息,极为幸运的在警察的帮助下顺利找回了家人。可惜不幸的孩子却是大多数,只能被警察送到当地的福利院等待消息。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孩子能找回父母的希望是极为渺茫的。

  这些天杀的人贩子!就为了那么一点钱,害得多少个原本圆满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他们就应该被枪毙!就应该千刀万剐!民警们听到老所长的话,气愤的连饭都吃不下去了。捧着饭盒恨声大骂。

  派出所的气氛一时间沉闷下来。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所有人都觉得情绪低落。

  陶堰和霍百川相互对视一眼,有些惊讶于民警们过分激动的情绪。不过转念一想,莲花区派出所的警察都是民警,平常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小偷小摸的民事案件。莲花区民风淳朴,治安良好,这些警察们显然也没有机会碰上什么丧心病狂的大案要案。抓获人贩子团伙应该就是近几年他们能接触到的最大案件了。他们又亲眼目睹了人贩子为了赚钱把健康活泼的孩子打成残废药成哑巴弄成瞎子扔到街上去乞讨,亲耳听到了多少孩子被卖到山沟沟里找不回父母这还是能找到的,还有更多被拐卖的孩子,或死或伤,一条条小生命被藏匿在偏僻遥远愚昧落后的山沟沟里,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一辈子都逃不出来。

  为了几十几百块钱害人一辈子,人性之恶莫过于此。

  为什么不组建一个DNA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报失踪案的家属还有找回来的孩子的DNA样本,然后在数据库里做个比对。就在大家默默不语暗自气愤的时候,一道声音打破了派出所里的安静。

  民警们闻言一愣,面面相觑,看向出声的霍百川,茫然问道:什么数据库?

  地什么?

  DNA亲子鉴定。陶堰耐心说道:利用人的毛发,唾液,口腔细胞,血液和骨骼作为样本,进行DNA位点的等位基因比对,可以鉴定双方是否具有亲缘关系。

  越听越迷糊的警察们满脑子问号的看着陶堰,有点怀疑这小子刚刚说的是不是中文每个字单提出来都能听懂,组合起来咋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呢?

  就是一种利用医学技术进行亲缘鉴定的手段。Y国在1984年就开始运用相关的DNA检测技术配合刑侦工作了。我国应该是在1987年开始运用相关技术来侦破刑事案件。

  至于民事案件中有关亲子鉴定技术的应用记录,霍百川闲着无聊的时候看过相关资料,最早的应用记录是在1991年,一起由离婚引发的抚养案件中,因为男方坚持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不想履行抚养义务,在僵持多年沟通无果后,警方破例将一直运用在刑事案件中的DNA指纹检测技术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

  最后的鉴定结果是喜当爹的男方不用承担抚养费。

  至于正式批准将DNA指纹检测技术用于民事案件中的亲子鉴定的相关批示,就要等到1992年才会出台。而全国及各省市范围内的DNA数据库的筹备建立,那就更遥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