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樱启 > 第四十六章 不做大路货,不走寻常路

樱启 第四十六章 不做大路货,不走寻常路

作者:木沐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5:48:59 来源:88小说

回到家里。

昨晚林淼和邵琪琪去蹲守阿斌的时候,龚凡宇和汤小桐也是熬了一个大夜,把第二季的3集内容全剪辑成片。

林淼完整地看过一遍,除了几处微小的调整,没有什么大毛病。

“发布吗?”汤小桐改好后问。

林淼没有立即做出决定。

他在考虑。

经过又一夜的网络发酵,第一季“做自己”4集内容平均点击已经超过25万,总量已经突破100万。

是继续趁热打铁发布第二季,还是等一等,等第一季发酵到高点的时候再让热度续航?

这考验一个人的判断力。

林淼犹豫起来,他拿不定主意。

汤小桐等着,也没有催。

仿佛看到了几天前那个微电影剧组时的林淼,优柔寡断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跟几天前相比,大家都对林淼有了更深的了解,信任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况且人无完人,谁没有个弱点?

再说,林淼已经证明了自己在内容生产方面独到的能力。

这就是时间所带来的不同效应。

人是会进化的。

观感也是。

林淼想到了“饥饿效应”这个词,终于开口:“再等一等,不着急发布。”

按照营销学的观点,限量供应的产品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知,增加产品吸引力,从而提高产品销量。

是为“饥饿效应”。

借助这个理论,把它搬到短视频网站上可行吗?

林淼想试一试。

这是个冒险的做法。

因为按照常规思路,流量时代,只能是趁热打铁,这就好比浪潮,哗哗地就过去了,从这个地方流到其他地方,过了村就没这个店。

毕竟当下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点实在太多太多,生产者等不及也等不起。

再说,饥饿效应成功的案例往往都是明日黄花,过时了。

但林淼的内心活动没有停止。

林淼想尝试的是,延期发布就相当于限量供应,就看能不能对提高视频的点击量有所帮助。

假设,一个人很喜欢樱花社第一季的故事,4集都看过,但是他绝对想象不到后面的内容是什么,他会有一个期待的空间。

第一季是“做自己”,讲一个90后网红声优,通过声音来提供时下流行的产品,帮助人们抗疫,她通过自己的才华不走寻常路,获取了成功。

第二季会是什么?

这就是受众的心理,他会潜意识地去设想,去猜测,去好奇。

如果押宝押对,这就叫吊足受众的胃口。

更何况,发布视频的这个网站是一家专业短视频网站,受众大多都是从业者或者研习者,他们更愿意去等,因为他们不光追求好看,还在追求有用。

林淼还有更大的野心,通过征服他们,从而实现“破圈”效应。

这需要蓄势,汇聚。

等,就有了动力。

林淼就这样说服了自己,他愿意去尝试不同的东西,而且他坚信,一个弱小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中坚力量,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

不做大路货,不走寻常路。

流量时代,想突围,不能光是内容本身要秉承这个理念,更要全方位地让这个理念融入到血液中去,跟基因一样,贯彻到每一个环节。

一个崭新的团队,一个崭新的准公司,基因是啥,几乎可定生死、定寿命、定未来。

有过创业经历的林淼知道,这玩意原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与其横竖是死,不如高调放歌。

做自己。

坚硬无比。

说不定会有一线生机。

这不是装逼,这是认知。

刚。

《奇葩说》这类内容节目为何流行?

不就是刚,杠吗?

性格可以优柔寡断,但行动不行,态度不行。

在气势上,就要杠精附体,雷霆手段。

不鲜明,毋宁死。

林淼想通了,就跟换了一个人般。

眼神都犀利起来。

但总归要给小伙伴们一个理由,这些想法只存在于林淼的意识中,他无法更好地组织成语言,来说服团队。

或者说,这想法有点任性,而非理性。

林淼想了想又再度强调:“必须再等一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等到什么时候呢?”邵琪琪问。

“看时机。”林淼笃定地说。虽然他无法预见时机是什么,它在哪里,但是他必须有这个气魄,敢于决断。

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创业亦如是。

大家见到林淼如此坚决,反倒是安心了,有了主心骨的感觉。

这就是信任。

理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气势。

既然林淼已经定好了“等一等”的基调,那大家也就只有继续分头工作了。

林淼去写第四季关于阿斌的稿子,龚凡宇去粗剪第三季申珂的故事,汤小桐和邵琪琪去给第三季故事配音。

忙碌让时间过得飞快。

林淼不写完稿子走出屋子,所有人就不会让自己停下来。

干就完了。

没有激情的创业团队,其他都是零。

有了激情,就好比是打头的数字1,后面的零才有了意义。

林淼稿子写得飞快,毕竟是有感而发。

第四季“治愈力”的故事,三集内容,他只用了不到四个小时。

等他从屋里走出来将稿子递给小伙伴们看的时候。

满屋都是挂满了“彩虹”。

吹出来的。

“导演,你太牛逼了。”汤小桐说,“你是将王家卫的无剧本式拍摄和姜文的精细化打磨融为了一体。”

“怎讲?”林淼兴致勃勃,被夸赞嘛,总归是爽的,笼统地夸不过瘾,要求夸到细节。

就凭这,一般人估计适应不了这个团队。

“你看啊,你不用脚本就能拍,现场组织抓拍,这是王家卫吧?你一口气写脚本,不写好不出来见我们,这精神,是姜文吧?”

“怎么就姜文了呢?”林淼知道汤小桐是科班,这一定是他专业课老师讲给他们听的典故。

“对啊,姜文就会把编剧们关在一起,不拉出台词不给吃饭。”汤小桐煞有介事地说,“写好了,去导演在剧组里的专属餐厅吃更好的。”

“真的假的?”林淼笑骂,“别胡哔哔。”

“好吧,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汤小桐表演起来。

事情做得顺,自然开心。

即便饿着肚子都不是问题。

这四个小时,其他人也都战果辉煌。

申珂的故事,已经完成了1集,正在剪着第二集。

所有的配音也都完成。

林淼检验一番,很满意。

吃晚饭的时候,林淼提醒邵琪琪,要她关注方舱医院的消息,可以直接跟阿斌对接。

等第四家方舱医院投入使用之时,也就是阿斌再度出手的时候,樱花社自然也跟去拍后续。

这也是林淼之前定下来的思路,分两次拍摄阿斌,需要两个方舱医院的现场。

第二次拍摄就相对简单了。

只需要用延时摄影的手法记录下来阿斌绘制的图案从无到有,以及航拍一下从城市街道到这幅画的视角过渡。

“剩下的片子需要几天全部剪出来?”林淼问大家。

他要卡住时间节点。

毕竟已经初七了,距离“粮草大限”不过还有十三天。

生产目标只完成了最多三分之一。

“今晚上剪完第三季的第二集,明天争取剪出第三、第四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达成共识。

“拍摄阿斌估计要用掉半天时间,估计在后天上午。”

“后天下午和晚上争取剪出阿斌故事的第一集,大后天再一天,等到正月十一这天,阿斌的故事全部能够完成出片。”

林淼连连点头,这个时间进度是合理的。

“靠谱。”林淼说,“我们还差两季故事才能实现6季故事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变,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理论上,最后9天时间,做出2季故事虽然难度不小但还是可以有把握完成的,所以,大家务必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知道。”邵琪琪不以为意地说,“导演,你不就是缺钱吗?不行我叫我爸爸赞助你?”

“靠!”林淼笑骂一句,“如果唐僧去西天取经,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那取回来的还能是真经吗?邵大小姐,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意,但请照顾到我们这些小白们的感受,只有靠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果实才是香甜的,还有,说实话,我不想事还没做成呢,就成了资本的奴隶。”

“好吧,我懂。”邵琪琪说,“你是不想被我爸给摊薄股份吧?”

“樱花社的赢利模式还没有影子呢,你当你爸傻啊!”林淼说,“我这么大年纪,学到的最中用的一句话就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你够优秀,花香自来。你不优秀,想啥都白搭。”

“咩!”邵琪琪挤了个鬼脸给林淼。

她就喜欢林淼啥都没有还一本正经地谈理想的样子。

“现在,谁都别在我面前谈钱。”林淼强调,“我觉得,樱花社的使命,就是将90后的抗疫故事传递出去,至于其他的,咱们走着瞧,我这么说不是想标榜自己有多伟大,而是我认为,内容为王的时代,想做一家MCN机构也好,做一家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商也罢,必须这么干,先把自己干成IP,才能生产I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