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樱启 > 第二十三章 聊深了

樱启 第二十三章 聊深了

作者:木沐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5:48:59 来源:88小说

跟刘琳的聊天是愉快的,林淼感觉自己精进不少。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试图去了解一个群体。

想通过微纪录片来进入到这个群体的精神世界。

如今时代不同了,打个比方,做个联想都要与时俱进。

林淼觉得,作为一名微纪录片的编导,就好比是网络直播间带货的网红。

成功的带货网红,之所以有市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会选货。

就跟优秀的编导会找好的选题是一样的。

人之所以能够走红,出爆款,能力在其次,眼光反倒是第一位的。

如此说来,林淼在做文案工作的时候也同理可证。

能写出一个金句,前提是看过无数的金句。

还是眼光的问题。

但怎么有眼光,就是个人的造化了。

有的人天赋多一些,有的人勤奋多一些,有的人靠积累,有的人靠自我训练,有的人靠生活的阅历,也有的人就靠当“内容搬运工”。

这让林淼不由得想到之前的上司房鹏程,他就是一个猛看上去十分有货,但了解之后发觉此人没有原创,这么一个主。

林淼讨厌房鹏程,自然就不允许自己也走这一路。

他们是天生对手。

一个靠抄袭,一个凭原创。一个靠装逼,一个凭实诚。一个是火,一个是水。

总之,眼光就是审美,眼光就是价值观。

此刻的林淼,就好比是一个好物官、优选官,他本能地直觉感受到自己正在接近一个问题的核心,但离抓住它还欠缺一点火候。

不落俗套是林淼给自己的原则,他过于使劲,以至于刘琳感觉到了他的焦虑,一句“你想多了”试图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林淼虽然实诚,但不笨。

刘琳的好心他是能够感觉到的。

于是乎,他也就借坡下驴,想借这股外力,帮助自己离自己想要表达的“金句”再近一点。

“只有自己想得多,才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作品是精华啊,”林淼算是承认了,刚刚刘琳说他是不是想多了,他觉得这个话题很好,不如就干脆晾晒自己,看看刘琳的反应。“这就好比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出一碗水,如果反过来,那肯定行不通。”

刘琳笑笑,道:“你这算不算在假公济私?”

林淼听出话外之意,也笑笑,道:“对啊,难得有机会在疫情这个非常时期出来活动活动,这本身已经是在假公济私了,如果在体验生活的时候顺便解决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那岂不是两全其美?要知道这个时代流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这么做无可厚非呀。”

林淼的话半真半假,要知道人一旦决定晾晒自己其实是一件会本能抗拒的事情,会自觉不自觉地说假话,这也是人的自保本能。

果然,刘琳洞悉到这一点,她依然保持平静的姿态,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你不是。”

“吖?”林淼懵逼。

有种装逼被打脸的感觉。

看来装逼果真不是自己的长项,就跟小孩子撒谎会被大人一眼看出来一样。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行为前提是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是通过让对方舒服的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显然不是这种人。”刘琳一针见血地说。

幸亏带着口罩,林淼此刻表情那是一个相当复杂,好比鸡尾酒里被挤进了番茄汁,无法形容。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遇到知音和被揭穿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如果双方都真诚在一个水准线上,那就是知音。如果,有一个人的真诚不在线,更高明的那一方就能识破。

林淼此刻就有种被识破的感觉,有点懊悔自己刚才怎么就习惯性地“划水”了呢?

他提醒自己,必须保持十分的真诚,才能让自己在刘琳面前稳住,继续交流,以得到他所需要的答案。

“你才23岁,怎么认识就如此深刻?”林淼好奇地问,“是书本告诉你的吗?”

“也许吧,有时候我也会自我怀疑,毕竟我的年纪太小,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看阅历的。”刘琳说。

“嗯,这就跟人的两条腿走路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林淼嘟囔了一句。

忽然,他意识到了什么,他双手一击,兴奋地说:“我知道你为什么选择做志愿者这份工作,并且能够自我调节的缘由了!”

刘琳愣了一下,显然,林淼的思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这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她稳了稳自己的情绪,继续平静地说:“真是怕跟你们这些搞创作的人聊天,感觉自己随时都是你们研究的一盘菜。”

必经姜还是老的辣,林淼现在能够基本判断出来刘琳刚才行为的逻辑线:

她在通过工作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提升,在她的眼中,网格员、志愿者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角色,而是一个修行的道场,她就是道场中的一个善男信女,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助。对她来说,最大的回报和快乐就是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去,然后弥补自己的短板,所谓的“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林淼想了想说:“我的看法是这样,你看对不对?”

“你说。”刘琳相当豁达,见刚才的聊天没有按照既定方向走,自己也不失落,依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随缘姿态。

“你把工作当作一种修行,当你着眼点更高的时候,当下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善缘,你会以欢喜心来面对,对吗?”这番话是林淼仔细组织之后说出来的。

刘琳低头不语,在咂摸林淼的话中况味。

许久,她才抬起头,看了一眼林淼说:“基本上是这么回事,但有点偏差,偏差的地方不在于你的结论,而在于你的……看问题的角度。”

这话有点深奥,轮到林淼咂摸起来。

“你的意思是说我在乱放箭,然后其中的一箭歪打正着,命中了靶心?”林淼笑着补充一句,“或者说,我朝北放了一箭,然后那箭命中了南边的靶心?”

刘琳大笑,很是欢畅,估计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林淼一般有意思的人。

林淼被笑得有些莫名其妙,只能陪着尬笑。

等刘琳缓过气来,林淼说:“这么乐啊?”

“你说的都对。”刘琳说,“但你的角度有问题,就是你会先入为主,你会假定我们是菩萨,然后再来验证这个观点成立。”

“哦,是这样啊,”林淼挠头,“后生可畏!那这样好吗?”

“谈不上好与坏,只是这样的危险就是,一旦你的假定是错误的,你会陷入到虚无主义泥潭,很难走出来。”不愧是看过许多书的人,话一出口十分有分量。

林淼感觉到这样的工作状态真是有趣,如同一条双线在交织,为公为私都得到了满足,和谐统一。

话题引发了共振。

“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林淼说,“你是在说我另辟蹊径是有风险的对吗?”

“但我相信,人只要发心是好的,结果就一定不会差。”刘琳说,给了林淼一个鼓励的眼神。“你要相信,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怎么对待你。”

林淼一时间有些感动,无意中,他捡到了一个“金句”。当这个金句从刘琳的嘴里冒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原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用在她的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他找到了他要表达的东西。

这一刻,他就是“搬运工”,跟房鹏程那种“搬运工”的区别就是,两者的发心完全不同。

林淼是为了刻画主体,房鹏程那种人是为了得利。

虽然刻画主体也是最终为了作品得到认可,也属于“获利”,但毕竟那不是林淼们所追求的本质,那只是附属物。

房鹏程之流没有这个过程,他们直奔目的而去。

这就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一个是在创作,一个是在经营。

林淼感觉自己就跟搓了一个澡般痛快,他收获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何尝不是一种“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的体会?

“我要把刚才你说的话,写进要拍的纪录片当中去。”林淼说,“我还想加一句。”

“愿闻一二。”刘琳略带期待。

“英雄也都是普通人,他们在社会需要的时候选择了逆行。”

“不不不,你言重了,千万别把我们当英雄,我们也是普通人。”刘琳赶紧纠正说,“我们只是在做我们日常所从事的工作,不同的是,现在片区更需要我们,我们的工作强度比平日里更大一些,责任更大,就只是这么简单而已。千万不要上纲上线,作为一名创作者,你不能先把自己感动,或者只追求把自己感动。我是这么认为的,你别介意啊。还有,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选择逆行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从四面八方奔向疫区,支援江城,他们才是最美的逆行。”

林淼连连点头称是,他在琢磨该如何调整这个“文案”,“甲方”不认可,就要修改,这是必须的职业素养。

缓了缓,刘琳说:“你们做纪录片是不是必须要先入为主?”

“理论上是的,这叫主题先行。”林淼诚实地回答,“但好在我们可以随时调整自己,我们忠于真实的表达。”

“嗯,就跟做实验似的,失败了再来,是这样吗?”

“差不多。”

“你们是社会科学家,赞!”刘琳鼓励道,“我很赞同你的发心,你身上有很大的闪光点。”

“哦?是嘛……”林淼有些害羞起来,但还是很想知道这个闪光点是什么。

“赤子之心。老子说,复归婴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心思还跟婴儿一般纯良无瑕,那么他就是最有力量的。”刘琳说,“咱们共勉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