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丝路禁地 >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部古书

丝路禁地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部古书

作者:龙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5:18:10 来源:免费小说

  当包为公讲到这儿的时候,我就感觉他讲的太详细了,有鼻子有眼,跟自己亲眼在旁边看见的一样。我不是学历史的,可毕竟在古行混过,以前在店里看摊儿,也看过一些书。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由后人脑补之后记录下来的,所以说,但凡是史料,就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

  “小老弟,怎么,不信我说的?”包为公果然是个老狐狸,一看见我的眼神里的怀疑,就知道我对他的讲述不怎么相信。

  “不是不信,问一句,这些事,你是从那座古墓里挖出来的书中看到的?”

  “不是。”

  李观那个人,爱读书,也爱藏书。他只有一个儿子,是个二世祖,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在李观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罕见的孝顺了一次,因为知道李观爱书,所以,李观的儿子把家里的藏书一股脑全都搬到墓里给父亲陪葬了。

  在这些书里面,有李观亲笔书写的一部分手札,手札上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的很清楚。

  “那份手札,我可是看了很多次了,只不过出门也不能带着。”包为公摊摊自己的手:“有机会的话,我让你看看真本,你就知道了。”

  包为公这句话一说出来,我不由自主的就暗中松了口气。听他这个意思,大概不准备怎么难为我,既然说了以后有机会让我看看李观的手札,就说明他至少不会把我给做掉。

  李观修书修了一半儿,这是件很奇怪的事,因为在皇帝的支持下,他收集了海量的民间藏书,而且专门有十几个人,帮他整理誊抄一些书籍。但修书修了三年多时间,李观突然不干了,原因是得了重病,需要回家静心休养。

  这个事情,在当时有一种说法,那个时候的帝国权力中枢里面,正值严党和清流拼的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李观虽然不参与权力争斗,但他是徐阶很青睐的一个学生,很多和李观身份差不多的人,要么被整死,要么就下放,李观可能是想避祸,所以托口养病,远离朝堂是非之地。

  但,只有李观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观手下有一个叫毕通的人,是修书时的助手。当时帮李观整理资料的人有十几个,毕通只是其中之一。不过,李观信赖毕通,毕通的文采出众,字写的很漂亮,记忆力也超级好,看到毕通誊抄的资料,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整理资料的人,按照断代顺序,各自负责一部分书籍。毕通所负责的,是唐代的书籍资料。在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毕通发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儿说”,这个书名,并不是儿子说的话的意思,儿说的含义,就是信口说来,只搏看书人一笑。

  这本书的作者不详,是一本手写本,由此可见,这本书没有刻板印刷发行过。虽然作者的姓名,身份已经无法查考,但从书中的行文,笔锋,以及所记录的事件来看,作者必然是一个在唐代做过京官的人。

  这本书里,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唐景云元年,也就是公元710年,有象雄古国的使臣不远万里来到了长安。那个年代里,象雄和唐的来往,远没有吐蕃和唐的来往频繁,所以,当时唐帝国的皇帝,唐睿宗李旦接见了象雄使者。

  其实,在唐睿宗接见象雄使者之前,就有人建议,皇帝最好不要亲自面见象雄使者。因为那个时候的象雄国势已经衰败,不断的被崛起的吐蕃打压。象雄使者祈求接见,很可能是想联络唐帝国,夹击吐蕃。

  唐睿宗没有接受建议,还是接见了象雄使者。象雄使者并没有提起和唐帝国联兵夹击吐蕃的事,他所想转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象雄使者告诉李旦,在这片广袤的天地之间,并非只有大唐,吐蕃,象雄,以及中亚西亚诸国,除了这些国家之外,还有更加广阔富饶未开化的世界。这些尚未被发现的世界,叫做十方天地,也叫做大千世界。

  “十方天地,大千世界。”包为公笑了笑,说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包为公这么一说,我感觉他应该没有完全瞎编乱造。因为大千世界这个词,我听说过。而且,当初我在胡杨河故道进行探险时,曾经挖到过一支商队。那支商队是唐代的千牛卫冒名顶替的,商队的目的,也是在寻找传说中的大千世界。

  象雄使者对李旦转达了他的来意,因为象雄连年和吐蕃进行战争,国力迅速下滑,所以就想和大唐联手,一起去寻找大千世界。如果真能找到的话,将会获得无穷无尽的土地。

  唐睿宗李旦这个人,生性胆小懦弱,而且当时的大唐还在强盛时期,版图辽阔,对土地的渴求并不强烈。就因为这样,李旦对象雄使者的话,没有太大的兴趣。

  象雄使者并不灰心,紧跟着,他又告诉李旦,寻找大千世界,并不仅仅意味着可以获取和天地一般广阔的领土,统御万方,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够找到进入大千世界的门户,就会得到重生的机会。

  重生,死而重生。

  象雄使者的这些话,一下子把李旦给吸引了。他对版图,甚至对权力都不怎么留恋,唯一留恋的,就是这个繁华的世间。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什么都不缺,缺少的就是寿命。

  象雄使者接着告诉李旦,无论是他们所信奉的苯教,还是大唐兴盛的佛教以及道教,虽然都有长生的传说典故,可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真正的长生。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人可以长生不死。

  然而,只要寻找到了大千世界,那么,即便死去的人,也会获得新的生命。

  象雄使者应该没有红口白牙的忽悠李旦,他必然出示了一定的证据,博取了李旦一定程度的信任。

  象雄使者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他让李旦相信,如果有一天李旦驾崩了,那么只要能找到大千世界,那么,李旦还可以再活过来。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吸引。

  李旦相信了象雄使者,不过,他还得找一个人商量商量,那个人就是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也就是唐明皇。

  李旦能够重新复辟登基,很大程度上都是李隆基的功劳。年轻的李隆基英武过人,胸有大略,相比李旦,他更能胜任唐帝国的统治者的位置。李旦也有自知之明,所以遇到这种事情,自然而然会跟李隆基商议。

  象雄使者有办法说服李旦,也就有办法说服李隆基。事实就是如此,不仅李旦相信象雄使者,李隆基最后也相信了象雄使者。

  这两个唐帝国名义上和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其实对于大千世界的诉求各不相同。李旦想的是,可以重生,多活一世,而李隆基图谋的,是古今帝王都未曾开创过的十万里疆域,盛世皇朝。

  李旦是个实心眼,和象雄使者谈妥了之后,就准备着手进行合作。但李隆基谋虑的比较多,他始终觉得,暗地里跟象雄进行合作,可能会激化与吐蕃的关系。而且,大唐和象雄联手,最后获取的土地疆域不管有多大,总要分给象雄一半儿。

  为此,李隆基留了一手,从象雄人那里套取了一些绝密信息之后,就对象雄若即若离,然后独自进行对大千世界的寻找。

  大千世界能不能找到,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李旦已经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在开始正式寻找大千世界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712年,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可以说,李旦是很明智的,他一门心思的等着到大千世界去重生,但是,如果自己还是皇帝的话,那么一旦死去,必然有人不想让他再活过来。所以,李旦聪慧的选择了退位,当一个不掌握权力,对李隆基没有任何威胁的太上皇,也只有这样,他死去之后,才有机会得到重生。

  记录这件事情的那本书,也就是儿说的作者,一定是当时皇帝的近臣,否则不可能知道这些秘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作者写下了这本书,却不肯留名,留名就是给自己留祸。

  毕通从海量的书籍里找到这本书,然后亲自拿给李观去看。书中所记载的事情,让李观感觉新奇而且诧异。如果换了别的人,估计也就把这种东西当做一个茶余饭后以供消遣的故事来看,但李观没有这样,他和毕通一起,查找了无数的古籍,想要印证这件事的真伪。

  他们翻找了什么书,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观竟然真的找到了旁证,他认为,儿说里记录的这件事,并非空穴来风。

  从那时候开始,李观和毕通就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这件事上,至于修书,已经顾不上了。

  找来找去,他们搜集到了不少资料,李观估计是想把得到的理论付诸实践的,只不过他身上还担任着官职,来去很不自由,就因为这样,李观才果断的托病请辞,一心一意的寻找关于大千世界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