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丝路禁地 > 第一百零二章发现

丝路禁地 第一百零二章发现

作者:龙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5:18:10 来源:免费小说

  我急于知道这片土里到底埋着什么,手里的铲子翻动的飞快。或许,当时在这里埋下东西的人没有想到,这个地方会有人来,所以埋的并不算深,挖了一会儿,我就看见一片衣角从土中翻了出来。

  与此同时,一股无法形容的气味也随之飘到了鼻尖。这股气味,就好像一种熏人的恶臭经过时间的淡化,变的不那么刺鼻,但是混合了土里的潮气和霉味,让人闻了之后觉得很不舒服。

  看到这片烂的斑斑驳驳的衣角,再闻闻土里冒出来的怪味,我的脑袋嗡的就大了一圈。

  四个烧矸的人,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被人杀了,就地掩埋......

  四伯在梦里讲述的故事,很可能是真的!

  我晃了晃脑袋,慢慢的又挖了挖。紧跟着,一件破的不成样子的衣服,包裹着一副完整的骨架,呈现在了眼前。

  完整的人骨,微微蜷曲着,侧躺在土层下面。我们家乡有句老话,叫做三年化尸,七年变骨。意思就是人死了下葬以后,三年时间会把所有能腐烂的部位全部烂光,然后尸水什么的慢慢蒸发或者渗透,等到七年左右,下葬的人会完全变成一具骨架。

  如果这样看的话,被埋在这儿的人,至少死了七年以上了。

  一副骨架,看不出死者生前的样子,也不知道死者的身份。我呆了一会儿,又在别的地方挖了挖。

  不祥的猜测,完全成真了。随着挖掘的深入,又接连挖出了三具白骨化的尸体。尸体一共四具,我不得不相信,这就是当年消失在后山的四个烧矸人。

  他们随身有一点东西,装火药和铁砂的皮囊,还有已经辨认不出颜色的锈迹斑斑的水壶。看着四具尸体,我似乎能想象到当年所发生的一幕:这四个年轻人在矸窑那边干完了活儿,扛着兔枪出来打兔子,那时候,这个被废弃的临时战地医院可能没有石头封堵,他们无意中找到了这儿,然后,被人杀了。

  我没有别的线索,下意识的就去拿四伯讲的那个故事作为推断证据。如果四个人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被杀掉以后就地掩埋,那就说明,他们所看到的什么不该看到的东西,就在这个地方。

  不知道为什么,我又一次心慌了。我不是害怕眼前的情景,对于一般人来说,死具蜷曲的白骨,可能的确很吓人,可是我在旦猛盆地和胡杨河故道那边,见的干尸比这些白骨还要渗人,骨架吓不到我,让我恐惧的是,谁是杀掉这四个人的凶手?

  四伯的故事里,杀人凶手叫连度,是我父亲。

  汗水一滴一滴的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我在这儿坐了好一会儿,觉得这些白骨还得重新埋起来。

  我拿着铲子,把挖出来的土重新回填,回填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一架骨骼的颅骨,有放射性的裂纹。

  这是让人感觉恐怖的伤痕,凶手肯定是用锤子或者石头之类的硬物,一击毙命。下手太重,也太狠,颅骨都出现了崩裂。

  可以想象的出来,凶手一出手,就没有想让对方活下去的意思。

  四伯所讲的故事,像是一片阴影,一直笼罩在我的心头。回填的时候,我始终心不在焉。唯一能让我感觉稍稍心安的是,现在找不到任何证据能证明凶手是谁。

  我把土回填进去,直起腰朝四周看了看。就跟我之前的判断一样,这四个人之所以被灭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这里,到底有什么?

  我开始慢慢的寻找,很仔细的寻找,任何细节都没有放过。这是件很繁琐的事情,这个地洞虽然不算很大,但是那些人工挖出来的窑洞,至少有十几个,遍布杂物,每个窑洞,每件杂物,都要认真的看一看。

  我至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这些窑洞看了一遍,但是没有收获。那些乱七八糟的杂物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了,毫无价值。

  几条岔路最后汇集到了一处,路的尽头,是两个紧挨着的土洞。这两个土洞的面积比较大,可能是当时用来存放药品以及办公的地方。

  地面上的灰尘落的足有一寸厚,手电光照射进去的时候,我看见了两个很大的架子,还有几张歪歪斜斜的木桌。这里的东西被搬空了,剩下的都是笨重而且无用的东西。

  旁边的土洞也是这样,除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厚厚的灰尘,就看不到别的了。

  我出来转了一圈,觉得这应该就是尽头,没有路走了。

  那四个烧矸人,当年究竟看到了什么?如果他们当时看到的东西被运走了,那么,就等于我和老王又做了好几天的无用功。

  我不甘心,转回来之后打算再重新寻找一遍。

  我走进左手边的土洞,走的很慢,脚步如果快了或者重了,就会升腾起一片雾蒙蒙的尘土。在紧靠墙角的地方,我看到了三个并排摆在一起的木头箱子,用铲子轻轻拍拍灰尘,三只木箱子上面铺着的一条棉褥子,就出现于眼前。

  我觉得,这个地方好像有人住过,三个木箱子拼出一张很简陋的“床”,铺上褥子就可以睡觉。

  如果这里有人住过,那么肯定还应该有别的东西,只不过这些东西后来都被运走了。

  我走的很慢,看的也很仔细,等我走到另一边墙角,一步迈出去的时候,就听见了哗啦一声响。一张遗留在墙角的报纸,从厚厚的灰尘中露了出来。

  我捡起报纸看了看,这是一张十几年前的人民日报,很普通的报纸,估计是当时遗漏在这儿的。报纸本身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唯一能说明的,也就是我之前的猜测,这个地方后来有人住过一段时间。

  不过,既然有遗留的报纸,就可能还有别的遗留的东西,我蹲下来,一边用手电照,一边用铲子小心的扒拉着厚厚的灰尘。

  果然,紧贴着墙角的地方,有一个塑料皮的本子,本子上全是灰尘。

  对于这样的本子,我还保留着一点记忆。小的时候,这种塑料皮的日记本还是挺高级的文具,那时候小孩子的零花钱少,要攒一段时间钱,才能买一个这样的日记本。

  这个日记本紧贴墙角,很可能也是当时被遗漏下来的东西,我拍打掉上面的灰尘,随手翻开,扉页上有钢笔写下的两行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传自周易里的一句话,很常见,后世人用这句话鼓励,自勉。可是,当我看到扉页上的这行字的时候,眼皮子骤然一阵跳动。

  我感觉,这行字迹的笔迹,跟父亲的笔迹有点相像。但仅仅这么十来个字,我也不敢完全确定,立刻翻过扉页,想看看本子里是否还有别的字迹。

  扉页翻过去之后,整整一页纸上,全是钢笔字。这个本子是个日记本,里面所书写的内容,好像跟日记也差不多,只不过没有具体的时间。

  我的头晕了,这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字迹对我来说,很容易辨认。如果我没看错,这肯定是父亲的笔迹。以前我在郑州上大学,父亲一直坚持用纸质信件跟我联系,基本上每周都会写一封信过来。我当时就跟他说过,写信回信都很麻烦,不如打电话方便,直观。但父亲告诉我,如果打电话,几句话说完,挂了电话心里就会有些失落,而一笔一笔的写信,每个字可能都会包含着自己的情感。

  有时候我会回信,有时候事情多了就给忘记了。可是,父亲的笔迹,已经印在我的心里。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字迹,刚刚擦掉不久的汗水,不知不觉间又从额头渗了出来。

  他的日记都出现在这儿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父亲曾经在这里住过?

  如果他在这里住过,那么,杀了四个烧矸人的凶手,真的会是他?

  我不相信,坚决不肯相信,父亲那个人,我非常了解,他很敦厚,从来不跟人争执什么,连吵架都不会吵的人,难道能动手杀人?

  一阵难以抵挡的恍惚和眩晕感,瞬间冲击着脑海,我感觉头重脚轻,有点站不稳了,急忙靠到背后的墙壁上。就这么缓了好一会儿,才算缓过这股劲儿。

  但是,父亲已经去世了,这些事情,我还能找谁去对质?

  我轻轻喘了口气,在一个木箱子上坐下来,把本子前后翻了翻。大概有五六十页都写了字,字很工整,是一笔一划写下来的。每段字迹之间没有日期,不过,中间有空格把每一篇日记给隔开了,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

  我慢慢的看了起来,这可能是父亲平时记录了供自己看的,所以,记录的内容很杂,从日常的家常小时,再到一些我以前从来都不了解的情况,都包括其中。不管内容是什么,我都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

  翻到第二页的时候,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段话,是这样的。

  “近日,与包为公交易两笔,毛入叁拾叁万元正。包为人油滑老到,唯独钱款交易从不拖欠,行事又极为谨慎,可保双方无忧。”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呆住了。这本日记,肯定是十几年前的东西了,十几年前,父亲做两笔交易,就能进账三十多万?

  而且,跟他做交易的那个包为公,是古行里很有名的一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