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上儿女 > 第九十三章 以斗争求和平(一)

水上儿女 第九十三章 以斗争求和平(一)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4:23:27 来源:免费小说

  在除掉了内奸之后,湖区总队的作战风格突然来了个大转变,不再发起大规模的攻坚战,转而以灵活多变的小规模偷袭为主,重点打击鬼子的运输车队以及出来扫荡的小股日伪军,这等遍地开花的麻雀战战术一出,日伪军尽管坐拥重兵,却无用武之处,泥足深陷之下,可谓是苦不堪言,然则正所谓穷则思变,经过多日的绸缪,本田一郎最终决定一改强行围困湖区军民的原定战术,引入变数。

  “报告书记,昨日夜间淮安至李口一线枪声大作,今日一早,我湖区侦查员全面出动,暗各处,结果发现,淮阴、码头、高堰、裴圩、李口等五镇以及沿线十二处据点的鬼子都已撤走,取而代之的是王光夏常备第七旅的两个团,个中一团团长雷大勇,其所部一千两百余人,占据了淮阴、码头两镇,二团团长魏友三,所部一千三百二十余人,部署于高堰至李口一线。”

  一九四三年二月初一,九点过半,就在湖区三巨头于党工委办公室就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交换意见之际,却见情报部门负责人许道匆匆赶到,给三巨头带来了条蹊跷至极的消息。

  “王光夏这个臭不要脸的,还真就跟鬼子勾搭到一处去了,可恶!”

  常备旅那重建的两个团战斗力有限得很,根本不可能从鬼子手中一夜连夺五镇,之所以会有眼下之局面,显然是鬼子暗中配合所致,对此,在此众人自是都心知肚明得很,所不同的是盛家龙与赵家明都相对沉得住气,仅仅只是皱眉思忖而已,而性情刚烈的李祈却是忍无可忍地拍案而起了。

  “这不奇怪,意料中事罢了,嘿,狗岂能改得了吃屎,王光夏那老小子一门心思就想着与我党我军搞摩擦,如今仗着鬼子的势,接下来怕是不甘寂寞了,我湖区军民若是不早作绸缪,闹不好便会吃大亏。”

  赵家明在从主力部队调来前,可是没少与韩德勤所部缠斗,对王光夏这个韩德勤手下的重将,自是毫不陌生,一针见血地便点出了湖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老赵说得不错,鬼子下血本陪着王光夏演了这么出大戏,自然不会没有用意,依我看,王光夏下一步恐会借着这所谓的大胜与我党争夺民心,对此,我湖区各级党政机关务必做好民众的思想工作,不给敌可乘之机,再有,常备第七旅中有不少人出身湖区,对芦苇荡的地形地势并不陌生,尤其是魏友三这个积年老匪,更是芦苇荡中的常客,我湖区各营地务必提高警惕,小心顽军的偷袭,当然了,鉴于湖区目下的局势,我军也应当尽量避免跟顽军发生大规模冲突,若是实在避免不了,那就坚决地打,主席说过,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只要我湖区军民能做到有理有据,又何惧顽军的挑衅。”

  盛家龙的大局观明显比赵家明要高出了一个层次,一番剖析下来,很快便将日伪顽可能采取的行动大体分析了个透彻,并指出了湖区党工委应对此危局的最佳之应对策略。

  “书记的分析很是精辟,目下,在我军主力外线作战的有效打击下,鬼子于各地的大扫荡都已濒临失败,在这等情况下,我湖区军民确是应谨慎应对日伪顽的联手暗算,事不宜迟,迟恐生变,我提议,湖区主要领导立刻分散到各营地,安抚百姓,以防有变。”

  盛家龙这么番剖析一出,赵家明立马便警觉了起来,于附议的同时,紧着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对此,盛家龙等人自是不会有甚异议,彼此交流了下看法之后,便即匆匆散了会,各自赶往与常备第七旅接壤的各营地去了……

  “乡亲们,我是国民政府县长王光夏,**已打败了日寇,顺利收复淮宝地区,如今春耕在即,农时可是耽误不得的啊,乡亲们都出来吧,赶紧回家种地啊,不要担心,国民政府是不会抛弃乡亲们不管的,有我王光夏在,鬼子闹腾不起来的……”

  果然不出盛家龙的预料之外,就在湖区主要领导赶赴各处营地之际,从日伪军手中接手了大量地盘的常备第七旅已是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身为宿迁县长兼常备第七旅旅长的王光夏更是亲自上阵,在裴圩的芦苇荡外,手持大喇叭,一派语重心长状地高声喊着话。

  “大家不要上当,他这就是在骗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王光夏乃是本地人,在宿迁当县长多年,抗战前曾作了不少诸如打击湖匪、搭桥修路之类的好事,在民间还是有些威望的,他这么一亲自上阵喊话,裴圩营地里的大量百姓自不免便有些人心浮动了起来,一见及此,负责宿卫营地的湖区第五支队队长胡冠仁可就不免有些急了,赶忙站了出来,高声安抚着百姓,反应倒是不慢,遗憾的是胡冠仁到底太年轻了些,又不是搞政工出身的干部,语言能力很是一般,那些干巴巴的安抚言语显然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胡队长,您是站着说话不累腰啊,我等种田的下苦人若是误了农时,没了饭吃,您能发粮发钱么?”

  常备第七旅此番可是有备而来的,不止是王光夏在芦苇荡外赤膊上阵,更早早便与芦苇荡中的内应取得了联系,这不,胡冠仁的话音方才刚落,人群中便响起了个阴恻恻的声音。

  “是啊,农时可真误不得啊,胡队长,就让我们先回去翻了田吧。”

  “人误田一时,田可就要误人一年啊,到时若是吃的都没有了,这叫我们怎么办啊。”

  ……

  裴圩的民众大多以耕田为生,渔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被那个阴恻恻的声音一鼓动,原本就浮动的心思难免就更浮躁了几分,不少胆子大的百姓甚至已将胡冠仁团团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嚷嚷个不休,可怜胡冠仁嘴拙,被众人这么一“围攻”,更是不知该说啥才好了,局势隐隐热已到了失控的边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