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 3我就是那个“小镇青年”

  每当我跟人说起我仍然在老家生活时,对方常常点点头,然后用一种佯装赞叹的口气说:“啊,那很好啊。”但我们都知道,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通常带着敷衍和不认可。尤其在我赚了点儿小钱,有了点儿小名气之后,再说到这事,对方总是忍不住问为什么,仿佛我这个“小镇青年”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我不是没尝试过“大城市”的生活。我在北京和杭州都短居过一两年,在那里生活、工作、恋爱,仿佛要扎根发芽、长长久久地居住下去,但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回到故土,成为大城市的一个过客。

  人人都有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而我已经待在了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过着我想过的生活了。有人爱繁华,爱热闹,爱永远不停地冒险,就有人爱简单,爱安静,爱触手可及的温暖。

  有人想住在大城市的中心,收快递最多只要三天,外卖只需要半小时,深夜两点有商店营业,热门电影首映、外国明星演出每个月都有好几场;有人只想要一个院子,一间明亮的书房,两条狗一只猫,一棵高高的苹果树,一份喜欢的工作,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亲人在身旁,闻得到饭菜香。

  这是我很早之前就懂了的事情。

  我有一个认识了很多年的读者,他跟我一样,曾经是个小镇青年,也从小镇青年长成了如今的小镇老头——他姓卢,在当地当校长已经有很多年了,人称“卢校长”。他们整个小镇的人,几乎都知道卢校长。

  卢校长夫妻二人都是知识分子,夫妻俩当年回小镇教书的时候,也曾受到镇上人们不太善意的揣测。但日子久了,大家渐渐因他们的品德而折服,又真心替他们委屈了一阵子。

  也有人直接去问卢校长,这么大本事的人,为什么要回老家教书?

  卢校长回答,他们是自己愿意回来的,他们夫妻俩本来就喜欢孩子,又喜欢小镇生活,想来想去,哪里也不如家乡好,干脆就回来了。

  这话一传开,有一半人不信,说没准儿是卢校长嘴硬。但也有一半人说,卢校长两口子读书多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

  这之后不久,卢校长的孩子出生了,再后来,孩子上学了,孩子去省里读高中了,孩子去北京读大学了,孩子去国外留学了,卢校长夫妻俩始终没离开小镇。他俩一直住在学校附近。那是街角的一栋小楼,楼后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棵蜡梅,这蜡梅从一棵小树苗长了几十年,成了一棵老树。卢校长说,当年他就是喜欢这棵树,才买了这栋小楼。蜡梅花开的时候,满树黄色的小花,半条街都是香气。

  蜡梅生长的日子里,卢校长和妻子经历了新生减少、学校裁并,也有市里和省里的学校想请卢校长夫妻去教书,说职位和住房都能安排。夫妻俩却没去,他们觉得在小镇教书更好一点儿:升学压力不那么大,书面工作不那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他们熟悉的人。再说,他们已经住上了自己喜欢的房子,干吗还要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在大城市里,再要拥有一个这样的独立院子、一棵几十年的老蜡梅,不得要他们夫妻再奋斗二十年?

  心满意足的工作,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们已经拥有了,换一个大城市,再等二十年又有什么好?

  那几年,正赶上小镇人们去大城市赚钱的热潮,卢校长夫妻俩这么“不上进”的想法,几乎得不到认同。

  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也多是“今年在哪里”“赚了多少钱”“明年要去哪儿”“准备赚多少”……当谈到卢校长拒绝城里的高薪工作时,大家都感叹“可惜了”,他们一个个都恨不得自己能顶替卢校长。

  这两年,在外赚钱的人又渐渐回到小镇,为了孩子上学,为了照顾老人,为了不再做那让人厌倦的工作,为了终究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有一年,卢校长的儿子带着媳妇回来过年。

  卢校长的儿媳妇是个华裔,汉语说得很好,但是卢校长总忍不住要跟她练习自己很多年都用不上的英语。他们一家出门,差不多半个镇子的人都跟他们打招呼,卢校长会热情地用自己生疏的英语为儿媳做翻译。

  镇上的人都说,卢校长这是打算跟儿子、儿媳出国了。

  但卢校长夫妻并没有跟着儿子、儿媳出国。过了一阵子,他们夫妻俩自己去了趟欧洲旅行。等他们回来,邻里问起,他们才说,去欧洲旅行是两夫妻早就计划好了的,练习英语也是为了这趟旅行,至于跟着儿子、儿媳妇去美国住,他们想都没想过。国内的大城市他们没觉得有意思,美国的大城市也不会有意思。

  卢校长六十岁那一年摆酒席庆寿,宴席摆在院子里,镇子里的人都来了,宴席从早办到晚。宴席上送菜的是邻里,掌厨的是学生,席上坐着的每一个都是和卢校长相识小半辈子的人。卢校长六十多岁的时候去学了开车,驾校老师居然还是他当年的学生。

  生在小镇,有时流言多、议论多,但无人问津又是另一种苦恼。

  卢校长后来迷上了小说,也成了我早期的读者之一。他最爱做的事儿,就是帮我“捉虫”,告诉我一些词可以怎样用。他说,他也想试试在网上发表小说。

  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可以过怎样的生活?人生是否会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会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改变而真的有所不同。困住我们的,也不是我们的脚所站的地方。

  大城市和小镇子又有什么区别呢?满足与遗憾永远会同时存在,但生活总会继续,人生总是在不断向前。

  在这世界上,有些人想做的事情,想要实现的梦想,需要离开家乡才能完成,但有些人只需要一间小小的院落。

  后来卢校长发表了他小说的序言。他说:我生活在一个北方小镇。这个小镇子十分可爱,我很喜欢。我给他留言说:“我也很喜欢。”

  多年后,我知道了一个挺酷的乐队,叫“九连真人”,唱客家摇滚的。九连真人的主唱阿龙和阿麦白天在学校里教课,晚上就变成摇滚青年去巡演。在节目里他们说,他们也不是没在大城市待过,但待不下去,太压抑了。于是他们回到了老家,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他们平常虽然朴素,但上了台就光芒万丈,蛰伏在身体里的力量顺着每个音符流进听众的耳朵里,一个一个炸裂开。客家民俗的特色,对别人而言是新鲜有趣的,对他们自己而言是亲切的乡音。

  火了之后,他们说:火只是几天,生活还是要自己调节。

  我深以为然,我们无论想要怎样的生活,要承担怎样的责任,生活永远没有普适的方案,有的只是无数种选择。

  是啊,我就是那个“小镇青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