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常家主母(重生) > 常家主母(重生) 第82节

常家主母(重生) 常家主母(重生) 第82节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6:08 来源:免费小说

  苏苑娘朝三姐看去。

  她起来后,三姐说今儿姑爷去码头边的作坊去了,晚上可能来不及归家,让她自己自行用膳,不用等她。

  娘子一看过来,胡三姐立即道:“今儿姑爷是回来的早了点,进房看了您一眼,出来就跟奴婢说今儿有事去码头,晚上不能回来陪您用膳,让您先用,不用等他。”

  “你去码头那边送下消息。”苏苑娘朝旁马功道。

  “小的知道了,这就去让旁三去。”旁马功也松了口气,主母这边总算是知道爷具体在哪儿,要不他就跟只无头苍蝇,得打发不少人到处去找人送消息。

  “没事就忙去罢。”事情多,苏苑娘就不多说了。

  “那小的暂且告退。”旁马功去了。

  **

  汾州城汾州府里的官差来报喜,苏苑娘身处深宅,也感觉到了那份震动。

  鞭炮送出去未过多久,估摸着担子刚到府上,这三家相继来了人跟主府报喜,看样子是刚谢过官差,就让人过来报信了,也是过来请常伯樊过去的。

  这大体上的脸面是要做的,苏苑娘让人回了信,说家主已经在得信赶过去的路上,这厢旁大管事又是备礼又要亲自送礼,分*身乏术,苏苑娘叫来了自家的胡掌柜,让他去城里最好的酒楼去订几张桌子,又吩咐了人去库里把那十年份的汾酒抬出三坛来,送去酒楼,另又差了人去寻常伯樊,把她订了酒楼送了酒的事情送过去。

  这一通忙,常府得力的人出去了一半,刚出去打听消息的三姐喘着气回来,路上都没碰着几个人,一进飞琰院,她的大嗓门就起来了,人未到声已至:“娘子娘子,听说整个汾州就我们临苏中了三个状元,知府府里的师爷都过来报信了,来了好多大官,好多人都过去瞧热闹去了,路上好多人,都是去我们常家的那家大人家的。”

  这……

  苏苑娘前世还真没经过这种场面,但类似的却是碰到过的,不等三姐进屋,她跟知春道:“把记粮食的本子给我拿来。”

  撒礼办酒吃席,这三家大概就文公家底气足些,常六公和常归伯这两家,只能先来公中借了。

  这种的不能算支,只能算借,但帐目一定要清楚,省得事后牵扯不清,徒生纠纷。

  “是。”

  知春去,三姐进,胡三姐一进来就劈里啪啦,“娘子,好多大官,我的天爷,听说大官脑子长

  的特别大,那么大一个……”

  三姐比划着,把头比得如同箩筐那么长。

  站一边侍候的明夏眼珠子突出来,倒抽了口气:“天爷!”

  那么大,难怪是大官。

  三姐手舞足蹈,兴奋不已,苏苑娘点点头,当是知道,眼睛朝耳房那边看去,等知春拿过来帐本。

  “娘子,是不是大官都有个大脑袋?我老娘说,脑袋大的人,才有聪明相。”三姐唾沫横飞,手中的大脑袋越比越大,解说得异常投入。

  “没有那么大,”像她爹,卫国的老状元,脑袋也就一般大而已,苏苑娘提醒她,“你看我爹爹就很平常。”

  “是啊,”胡三姐恍然大悟,他们苏府老爷,以前可是京里的大官,比州府里的大官可还要大,脑袋也不是太大啊,好像就比一般人大一点点而已,“这么一说可不是,这外面的人不对啊,乱说,我们老爷脑袋就不是很大。”

  百姓眼里,但凡当官的,无不是长着三头六臂,令人畏惧,当官的也皆多也想让人这般认为,当这是威严,苏苑娘以前见的多,也知道了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也不觉得稀奇,心思没放在三姐的话上,但知春把帐本一拿来,她就接过来了。

  知春认不出到底哪本是记粮食的本子,把一叠都搬了过来,正要请罪,却见她们娘子已经抽出了一本娘子翻看了起来,知春赶紧把到嘴边的请罪咽下,连忙去拿笔墨过来。

  “旁管事有要事,府里现在出去不少人了,知春,三姐,明夏,”苏苑娘顿了一下,想把通秋留下侍候,但一想通秋老实,就更应该去跟着学着一些,便道:“通秋,你们四个人等会儿就去库房,三姐去叫人拿担子和称去库房,记着,知春看数,三姐看人,明夏报帐,通秋记帐……”

  苏苑娘转头,看向通秋,“数知道写罢?”

  “奴婢记着的,”通秋说罢,又紧巴巴地道:“就是记得的不多。”

  “你们帮着她记着些,她记不上就提醒两句。”

  “是。”知春、三姐、明夏三人齐齐道。

  苏苑娘做了一番准备,她的准备没落空,晌午刚过去不久,她这午歇尚未落枕,常隆归家就来人借五谷了,最先借的就是花生和豆子,正好是苏苑娘先让人称好的。

  临苏城但凡办喜事的人家,只要来贺喜的,就要拿一袋喜糖,尤其是大户更是不能省,而常氏中了三员能立刻走马上任的官员,这等大事,前来道喜就不分亲戚朋友了,便是路人也可上门恭贺一番,这登门道喜给主家涨面子的事连捧喜糖都得不到手,这三家就要保不住面子,被人说小气了。

  这种人人都知道去了有好处的事,整个临苏城的人只要是知道的都会上门,这三家就是买空了整个城里的花生和豆子也不够发的,常府借给他们的,仔细算起来只能算杯水车薪。且有个主府在这,这些姓常的常氏族人也不会先想着去买,还是先往本府打主意。

  而事实果然如她所料,这世许多的事都变了,但人却没有。

  这三家官还没当成,家底眼看就能散光,苏苑娘也不知这三家具体怎么个应对法,她能做的就是把他们主府能准备的上先好好备上,秋后算帐时,能拿出帐本来。

  前一世,主府给出去的,都白给了,这些人既然喂不熟,那就吃进去多少,就还给她多少。

  她不当空家。

  第101章

  借走了几斤几两,需签字画押,本家在这大喜的日子弄的如此正式,来借东西的是常隆归家的兄弟,说自己做不了主,能不能让他先紧着把东西送回去,回头问了兄弟话再过来签。

  下人很快把话送了过来,苏苑娘找来三姐:“本府里可还有会说话的管事在?要机灵的,等会要跟去归爷家跟归家画借走的粮的押。”

  这可不得了,是得要机灵的,三姐急想,“娘子,好多管事都出去办事了,府里还有哪些在着我也弄不清楚,您等我去看看,我马上回来。”

  胡三姐撒腿就跑,不一会儿大汗淋漓跑回来,“娘子,有个很会说话的嫂子在着。”

  “不是家里人罢?”

  三姐连连摇头,这哪能找他们苏府的人,姓苏的人哪震得住常家的人,哪有姓常的好说话,“不是,娘子,我懂您的意思,我找的是本府里的家奴,就是是个小嫂子,但人机灵得很,格外的会说话……”

  胡三姐靠近苏苑娘,在娘子耳边道:“好多事情都是她告诉我的,娘子,这嫂子说得出好听话,赔得起小心,极会看脸色,好使呢。”

  苏苑娘看向三姐,颔首:“也好,你让她过去,先走太太那边说话,但这押必须要画回来,可知?”

  三姐又提起裙子,速速一福身,“我这就去跟她说。”

  胡三姐又风风火火跑了,通秋刚倒来水想给她喝,就见招娣姐姐又跑了,走到门口艳羡地目送她远去,回来跟娘子蠕了蠕嘴,鼓起勇气道:“娘子,可要我去库房看看?”

  借东西的人一来,知春姐姐就带着招娣姐姐和明夏姐姐去了,通秋留下,等看到胡三姐回来一阵来回跑,不禁羡慕起她们能办事来。

  “先不用,等会儿可能有事还要你去传唤。”

  “诶。”有事就好,不是她一个人闲着,通秋心里安稳了些,拿着水杯回去,“娘子,我给您去倒杯茶。”

  不久,三姐又跑回来了,这次带回了那个她嘴里的嫂子。

  “柴房常二何家二媳妇香花娘见过夫人。”来人是一介三旬左右的妇人,见到苏苑娘就跪,忙不迭地道明来历,“奴家公公婆婆是府里二代家奴,到奴家这辈是第三代了,奴家浑家是家里的二儿子,上面还有个大哥,大哥大嫂不住在府里,在家里外头的铺子里帮老爷的忙,公公婆婆管着柴房薪火,奴家和浑家平日就是帮着二老的忙管着柴房,给管事的们跑跑腿这些。”

  这香花娘说完又磕头,“奴家听三姐说您有事要下人去归老爷家传个信,算一下借我们家粮的数,奴家这就跟来了,您有事就吩咐,奴家这就去办。”

  不等苏苑娘说话,她里外里都说了,嘴皮子确实不错,也不怯场,这份大胆是用的上的,苏苑娘道:“你起来,三姐儿把话都跟你说了,还有哪不明白的?”

  香花娘爬起来,垂着手躬着背毕恭毕敬道:“回夫人,奴家这次去,得一定把数对好了,把押画回来。”

  富贵险中求,眼看会出头的大哥大嫂在外面过上好日子了,孩子衣兜里还有零嘴吃,把她家孩子馋得哇哇叫,做着梦都唆着嘴讨吃的,可家里男人太老实,靠他是不行了,为了孩子,就是冒这个尖,她也得立起来。

  香花娘有意讨好胡三姐

  许久了,就是想讨一个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她把胆怯害怕压到了心底,等到夫人朝她点了头,许她跟去,她出了飞琰院,这才后怕,脚软得无法走路,赶紧去扶墙。

  扶住墙,又担心地往后看去,没见到人,这才松了口气,这厢她顾不上多想,喘了两口气缓了缓,见胡三姐跑了出来,连忙站直身。

  “嫂子,跟我走,我带你去见那家人。”

  “是了。”

  “嫂子,你比我们年长,经过事,这事你知道怎么办罢?押要画,人也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三姐急走着,侧头与紧跟着她的人道:“这大喜的日子,该给的面子,我们家还是要给的。”

  “三姐,不用你多说,嫂子心里明白,你放心,绝不会给你丢人。”

  “我没什么丢人不丢人的,你别丢了我们的娘子就是。”三姐笑嘻嘻,“就是回头等你高升了,多给我买两块糖就是。”

  “哪来的高升,八字都没一撇呢,就你嘴甜哄我高兴,不过糖绝缺不了你的,回头嫂子就给你买来,给你送去。”

  **

  常隆归这位族叔家的人前脚刚走,常六公家的人后面就跟着来了。

  这日子,苏苑娘没为难人,让府里下人先帮着人把东西送过去,等那位常二何家的二媳妇一回来,就让她去了常六公家。

  到了傍晚,出去送礼的旁大管事回府了,一回来就来飞琰院跟主母禀,老爷在“苏香楼”订了一层楼给女客,三家的内眷今晚同要过去喝酒,乐呵乐呵,让主母也准备着去。

  说完这面上的,旁马功末了才把最主要的说出来,他紧接着往前多走了两步,离主母近了一些方道:“老爷说,您身子不方便,不舒服,就别去了。这次知州大人身边的师爷过来亲自报喜,身边带了个小妾,经她的头才起的哄同时置了这内眷的酒席,这三家的人都定好主意了要去,等一会儿,来请您的人到时就要到了。”

  知春她们听了茫然,不知自家娘子什么时候不方便,不舒服了,娘子月事不是在这几日呀。

  旁马功只说到最前面一句,苏苑娘还听不明白,说到带了小妾置了酒席,就已明白这酒席她是绝不能去的。

  “是有些不舒服,今天忙了一天,又吹了点风,头有些疼,知春,你去请秦大夫过来帮我看一看。”这厢,旁马功一说完,苏苑娘就接声淡道。

  知春看了一眼不像头疼的娘子,心里莫名有些明白了,朝苏苑娘欠腰,“是,奴婢这就去。”

  无须多说,夫人就明白了,旁马功如释重负,道:“老爷还让小的送些府里的酒水过去,今晚临苏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来,还要准备些薄礼,至于送哪些,还得请示夫人一二。”

  “你说。”

  “是,这据以前府里备下的名目,临苏城县令一人,县丞主薄二人……”旁马功把临苏城,还有临苏江上的河运司等等官员都算上,所谓薄礼,要准备二十余份了。

  旁马功说着薄礼里要备的封银等物,苏苑娘看着他一张一合的嘴,想起前世的常家和常伯樊,不禁有些出神。

  家大业大的常家,自从失了爵位,背后没有支柱之后,一年掉落得比一年厉害,到了常伯樊手里,富贵两字中,常伯樊好像还剩握着富字。

  这只是外人看到的,苏苑娘初嫁进来还没看明白,以为常家败落了,但家底还算厚实,到现在,她方知道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是错的,因庞然大物的骆驼一旦倒下了,便是蝼蚁都可分食,连白骨都余不下,一旦得知这种下场,谁敢轻易倒下?

  常伯樊的父亲在世时,身后尚且有余时没有缩手,反而挥霍着常家祖宗仅剩的那点余荫,到后面连一个盐使都压不住,到了常伯樊手里,常家姑且只余被人啃噬最后一口气的命了罢,可他不认命。

  不认命是好事,可惜的是,他的不认命,用了她苏苑娘填了他的命。

  “夫人,夫人……”旁马功把等会要备好的礼单说完,见夫人不像是在听他说话,连喊了两声。

  “好,”苏苑娘回过神来,看向他,浅浅颔首,“就依你所言。还有这常礼可多备四五份,以备不时之需,小封的碎银子多准备两袋,一袋送到南和手里,一袋你拿着看着办,你过去了就不用急着回来,在那边听吩咐就是,那边当家缺人,你把府里得力的先都带过去,府里这边我让家里的胡掌柜先替你顶上,你看如何?”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晚上的酒宴了。晚上整个临苏城最富贵的人都会前来“苏香楼”,无论官商,几十上百号称得上爷的人聚在一起,场面不可谓不大,他回来的时候,各大铺子的掌柜伙计就都来了一半去“苏香楼”办差,这种大事大日子,爷让他回来守着,旁马功不敢不从,但听夫人这么一吩咐,他道:“是,小的听您的。”

  这是夫人的好意,家里有个知事的主母,比不知事的不知强了几何,直到这时,旁马功这才真正信服这个年轻的小主母掌事的能耐。

  旁管事急急忙忙地来,又急急忙忙地去了。

  这一天,常家府里上下的人差不多都是如此,走路皆带小跑。及第恩科的人不是本家,身为这三家支柱的本家,事儿却未必比他们这三家少。

  常伯樊不回来,苏苑娘按傍晚如常的时辰用晚膳,秦桂被请来的时候明夏带着通秋刚把晚膳摆上。

  “秦大夫,有劳了。”听到他来,苏苑娘让人带他去了飞琰院见外客的正客堂,整理了一下衣裳就去了客堂。

  “夫人,客气,您是哪儿不舒服?”

  “吹了点,头有些疼。”

  “那老朽给您探下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