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常家主母(重生) > 常家主母(重生) 第265节

常家主母(重生) 常家主母(重生) 第265节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6:08 来源:免费小说

  那镇门口的人似也是看到了他们,几道佝偻的身影相互搀扶着朝他们走来。

  常侯爷的步伐更是快了,竟像飞奔一样朝他们跑去,那飞舞的脚下带起的雪花,竟比天上那落下的大雪还大。

  “快!”见常侯爷带的人紧跟着其后,阎将军招呼了麾下一声。

  人近了……

  能看得到人影了,对方来了五个人,有一个看似苍老无比奄奄一息的老人被两人抬在胳膊上走着,那是一个胡子眉毛稀松,瘦骨嶙峋的老人,只见他的胡子眉毛上皆沾满了白雪,紫黑的嘴唇瑟瑟发抖。

  还在身后不远处的阎将军将将看清人,只见常侯爷往前一扑,跪倒在了雪地中,朝前方竟是凄厉一声,“伯樊来迟,请外祖恕罪!”

  那扶着老人的两个中年人的手一抖,那老人竟跌倒在了地上,不待他们去扶,这老人爬着往常侯爷倒地地方来了。

  阎将军的步子更是快了,行至面前,只见这老人伸着瘦骨嶙峋的双爪,抱着那脸孔青白此厢满脸血泪的常侯爷,仰天无声长泪。

  他身后,四人倒跪在地,竟也是哭泣不休,泪流不止。

  第369章

  几人连扶带搀,方把樊老将军扶起来,常伯樊欲要去背他,被左侧的中年汉子拦住,那汉子颤声道:“孩子,让三舅来。”

  常伯樊怔住,尔后就着人手帮着把外祖往三舅身上挪。

  他大舅去年没了,二舅就是那个害得樊家落到如此境地的罪魁祸首,如今留在外祖身边的只有三舅和小舅两个亲儿子,其余的皆是樊家的堂子侄孙辈。

  当初流放到守沙的樊家三百余人,路上走了五六十个,到守沙镇时只剩下两百多人,这些年陆陆续续死去的比生出来的多,樊家整个宗族如今已经只余一百多人尔。

  这还是常伯樊当家帮衬樊家的这几年,多了吃穿,樊家一下多了三十多个孙儿曾孙辈。

  上半年送到守沙的消息,人到下半年方至,樊家人已等候太久,樊老将军从收到上半年消息的那天起,就天天坐在镇牌坊大门前等候,后来收到信,说中途有差事要去办,要晚些过来,老人也天天搬个凳子坐在镇门口等着。

  等到下雪的那天还在等。

  如今等来了人,老将军到了儿子背上,依然伸着枯瘦如柴的手去够外孙,直到常伯樊抓住了他的手,道:“伯樊在此,外祖放心。”

  “呜呜呜呜呜……”老将军发出了一连串呜声。

  常伯樊这厢方才发现外祖父的嘴里一颗牙也未剩。

  这是他娘亲心目中最是高大英伟不过的将军爹呀……

  常伯樊抿紧了嘴,身侧这厢有人随手擦过脸上鼻孔里冒来的鼻涕,替老人道:“大伯爹说回家喝羊肉汤,半夜就起炖了。”

  常伯樊侧身,朝说话之人一垂首,“是。”

  说话的人愣了愣,随即他那还余着眼泪鼻涕的脸上堆满了欢笑,他拱了拱藏在手帽里的手,欢笑道:“我是你安宝舅舅,小姐姐出嫁那会儿我才小不点高……”

  他比了下他的腿,有些快活地道:“小姐姐要上花轿,我抱着她的腿不放,小姐姐本来没哭的,被我一抱就哭了,那天我被我娘打得哟,那顿竹笋炒肉让我屁股开花开了半个月,我现在睡觉都喜欢趴着睡,都是那次闹的。”

  “你安宝舅是你小外祖的小儿子。”背着老父的三舅这厢闷闷地补了一句。

  “对,就是我樊安宝。”黝黑枯瘦的中年汉子拍着胸脯快活道。

  常伯樊闻言鼻酸,撇过头去低着头叫唤了他一声,“安宝舅。”

  外祖最小的弟弟小外祖早没了,据他所知,小外祖如今齐手齐脚的儿子只余樊安宝一个,他上头的三个哥哥一个双腿了,一个双手没了,还有一个早死了。

  “我是你连明舅舅……”又有人出来立马道。

  “连明舅舅。”

  “我是你从军舅舅……”

  “从军舅舅。”

  常伯樊喊完,解下身上的挡风皮裘,披到了舅舅背上的外祖身上。

  老将军转过头来看向他,尔后眼睛一眯,两嘴往后一咧,露出了两道已没有牙齿的牙床。

  雪地太深,屋子上落满了屋,左右前后皆白茫茫,

  他们跨过去的雪地居然有人推开了门,探头出来打看他们。

  走了七八丈远,又一家白屋子推开了门,门口有声音在喊:“是家里的外孙爷到了?”

  背着老将军的三舅朝那边回喊:“到了,宋哥你家里要是没得事,就过来家里吃酒,家里今儿也炖了条羊。”

  “要得,就过来,我去窖里拿两把菜就来。”那人喊着,声音高亢了两分。

  路上又出现了两个喊话的人。

  这厢家家户户皆推开了门,看着他们,喊话声不断。

  又走了一段路,樊安宝开口道:“快了快了,快到家了,你们先走着,我去报个信。”

  他提着腿往前跑去了,带起了一路的雪沫子。

  “知道你这两天就到,家里炖着汤等着,这一片家家户户不是我们樊家的人,就是跟我樊家沾亲带故的,镇里没几个外人,等会儿你到家了我们有得忙,你别嫌我们镇囤人土,说起来你对他们也有恩,这些年没少人吃你送来的粮食,穿你送过来的布。”背着老父的三舅额头上冒着汗,脸色居然比之前要好看甚多,这厢他急急与常伯樊说着话,话中虽还有着都城的口音,却也跟常伯樊听到的北方腔也没有太多区别,“家里人早等急了,等急了,等急了……”

  他连说三声等急了。

  好事多磨,常伯樊早应在年中接他们回小河镇的,如今苑娘已带着岳父岳母守在了小河镇等他们回去,而常伯樊才将将见到外祖一家。

  他沉住气,道:“过两天就走,等一下您就跟家里人说,收拾好就启程,不管这雪了。”

  “唉,唉,唉……”几个舅舅听言,皆纷纷看向还扬着的大雪,纷纷叹气。

  这天气不好走,可他们着实想走。

  尤其他们还接到了小河镇的外甥媳妇的信,信里问他们给他们买的地明年是种春麦还是种黏米,她要置办种子了,那是上千亩能种谷子的地啊,哪怕有外甥媳妇帮衬着,他们也想亲自去种。

  自从宗族的人知道有上千亩的地等着他们开春去种,无论爷们还是娘们,这夜里都睡不着觉,说出来令人羞愧,这些日子他们把地该怎么个分法都定下了,着实心急如焚。

  眼看过完年就是春。

  “走,”头上老父打了他的头一下,心知他意思的三舅一咬牙,道:“不管如何,你来了我们就要走,管它下雪不下雪,就是落刀子,我们家也得走,这册都造好了,怎么个走法我们也有商量,就等着你这一到。”

  都城宣旨的人早来过了,可上面的意思是只有他们这个外甥亲自来带他们走,他们方能离开,要不然他们早摸着小河镇过去了。

  “好。”

  再往前去,路就挖出了一条道,这走的就快了,这厢来迎的人很多,常伯樊见到了许多与他外祖一样枯瘦矮小的老人,他们咧着嘴扯着他的手,嘴里说着含糊不清的话,等他等到坑上接过羊肉汤一喝,身上已热出了一身汗。

  “让让,让让,各位叔,哥……”三舅把老将军背过

  来,放到了常伯樊身边。

  老将军咳嗽不止。

  “药,药!”

  有人慌忙把药从身后端碗的一个老妇人手里接过来,递到了樊三舅手中。

  “您慢点,慢点……”老人咳嗽不止,药喂不进去,急得樊三舅放大了嘴里声音。

  就在他转身要叫家里的女人过来喂,便见药碗被人拿住,他忙回头,听外甥不急不躁道:“三舅,让我侍候一下外公。”

  “这……”

  连连咳嗽的老人朝儿子摆手,樊三舅松开手里的碗,常伯樊接过,把老人揽到身上,将将揽过,他被手里轻得就只有衣裳重的老人惊得呆愣了一下,一下过后,他把药碗放回三舅手里,把胸口藏着的小匣子掏了出来。

  “这是给陛下调理身子的澜圣医做的补命丸,您还记得他不?当年他在宫里当太医,颇有些声名。”常伯樊打开匣子,浓郁的药味顿时充斥在了整个屋子,他拿出药丸掰开,无视外祖朝他不断摇头,把掰开的小半药丸往他嘴里送:“他现在是您外孙媳妇的二爹,您外孙媳妇央求二爹给您做的这个补命丸,这是她的孝心,您快尝尝,尝尝是什么滋味。”

  随着他的话,老将军止了咳嗽,紧闭的嘴唇迟疑着张开,缓缓把药吃了进去。

  喂进去一小块后,常伯樊又掰开了一小块喂了进去,又朝樊三舅温声道:“劳烦三舅端碗温水来。”

  “哪来的客气话。”樊三舅苦笑着去了。

  一坑的老人,艳羡的盯着他手里的药丸子。

  眼前行将就木的老将军吃下了整颗药,竟闭眼睡了过去,竟还打出了轻微的呼噜声,樊三舅和另一个年纪与他看似差不多的中年汉子看得泪眼婆娑,不远处有几个妇人竟也流下了眼泪。

  “唉,你来了就好……”有被樊三舅叫小叔的老人这厢叹了口气,苦笑道:“你没到之前,你外祖说要是盼到了你,他死了,就把他烧成一把灰带到新家去就行,没必要抬棺走。”

  族里的当家老哥有愧列祖列宗,教子不严,让整个樊家陪葬,连死都不敢死,把人盼到了,也就到了可以走的这天了。

  他们还以为只能带着他的灰走,如今看来,这等来的外孙有通天本领,竟还能让他多活一段时日,能看到樊家再行落地生根,有望东山再起的那一日。

  他这一生算起来,真真不知是命不好,还是命好。

  樊家的老人一阵好生感慨,久不见老父如此入睡的樊家二子满眼通红,樊家小舅这厢朝常伯樊痛声问道:“那老爹爹还能跟着我们回家去?回河西归富县那个小河镇去?”

  “一起回,”怀里奄奄一息的老人睡了,常伯樊也倦了,他垂着眼打着瞌睡,缓缓道:“一起回,连着我娘。”

  连着他那个想回到父母亲家里的娘。

  他的娘,受了大半辈子的罪,临走之前,只想去看她的父母家人一眼,想回去看看她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眼,那是她一生当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

  他要送她回去,去看看她的快活。

  第370章

  顺安新年,正月初六,归富县的县令跟在朝廷来的大班人马之后,前来小河镇。@无限好文,尽在普江文学城

  小河镇的镇长早已闻讯小河镇的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插满了飘着小河镇几位大家姓的锦旗,当中“樊”字旗面插了上百张,飘在了小河镇的入镇口和河边的几条大桥旁边。

  小河镇的百姓皆出了门,镇街上的人比大年初一拜年那天还要多,镇上的小孩儿们举着手里的风车,兜中揣着将将从樊宅讨来的喜糖穿梭在人群中,蹦蹦跳跳,快快活活。

  樊宅内,苏苑娘坐在内府,读着都城里的人将将送到她手里的信。

  都城往小河镇送了五封信,三封是予她的。

  一封是次郎弟弟写给她的拜年信,一封是三姐写给她的,还是一封是兄嫂的。

  当中三姐的信最最有意思,她在信里夹了一张五十的银票,这是三姐当兵领的饷银,还有打仗有功领的功劳银子,她让娘子留下三十两当是她的孝敬,剩下的二十两就请娘子帮她送回家去,交给她家里的母老虎娘,还让娘子帮着转告老娘不要去姐姐们家里打秋风,要是打了她回去了就打死她。

  当真还是虎,苏苑娘看得发笑,看完把信给了常伯樊,凑过去看他的,“谁的?“

  “陛下的。”常伯樊说着,把信给了她,拿过了她手里的。

  “不是有圣旨吗?”苏苑娘打量起皇帝陛下写给她丈夫的信,嘴中淡道。

  “那是给我们外祖的。”做给人看的罢了。

  “是了。”进入信中的苏苑娘轻颔首,不再发声。

  等她看罢信,见丈夫早已把三姐的信看完,见她收好信便起了身朝她弯了臂弯,她起身环住了他的手臂,与他—道往外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