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一探芳春 > 第一百零五回 姐妹私话

一探芳春 第一百零五回 姐妹私话

作者:金无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3:38:50 来源:书海阁

探春心里头顿时一阵阵的发急。

自己和林黛玉能够直接面见元妃的机会,恐怕就只有今晚这一回。

而以林黛玉的秉性,想让她刻意地去讨好元妃,在贾宝玉这位“虽名为姐弟,情状却似母子”的长姐心中,留下一个超过众人的好印象,恐怕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也不能让薛宝钗就这样什么都不做就变成了元妃的弟媳第一人选!

探春轻轻地咬了咬唇。

不行啊,不行啊,这该怎么办?

就在她神不守舍的情形下,元妃已经拿了众人的卷子去看,笑着称赞:“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可同列者。”

一时贾宝玉也完了卷子,元妃眉梢颤动,面上一片喜色道:“果然进益了!”

众人知道这是宝玉的诗做得好了,元妃才这样高兴。均屏息等着她宣读。

谁知元妃并不肯自己念,眼睛抬了起来,先看向了王夫人,王夫人不明所以,满面茫然。元妃心内叹息,便又看向贾母,只见贾母的眼神儿立即飘向探春。

元妃会意,嘴角微扬。

看来,祖母心内对这位庶妹十分满意啊。既然如此,自己倒不妨看上一看。

因轻启朱唇,漫声道:“几次听得母亲和祖母都说,三妹妹出息了。快来,替我把宝玉这篇杏帘在望念给大家伙儿听听。”

贾探春正在走神,忽然听见自己被点了名,心头一动,连忙先恭敬屈膝行礼,应了是。然后照着沈嬷嬷教导的,从容自然地叉手直身,下颌微收,恭谨走到御阶下方,高举起双手,从彩嫔手里接过了宝玉的卷子。

转过身来,站直了,找到四首中的杏帘在望,朗声念道:“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念完了,贾探春自己也不由得赞叹。

前世大家看红楼梦,都说曹公的诗词并不怎么样。证据就是红楼梦里头的诗词,并没有什么特别惊才绝艳的。

可是他并不是作为一个诗人词人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他是一个小说家。他的目的是描绘那个他脑海中的世界,那些花草树木,那些殿阁楼宇,那些迂回曲折的世俗人情,还有那些曾经鲜活灿烂最后归于凄凉惨烈的生命们。他笔下的诗词,从来都是为了他的剧情和人物服务的。就比如说这一回中的数首诗词,李纨的凑,探春的谦,迎春的牵强,惜春的出世,字字句句都紧紧贴合着人物性格。

直到这一首杏帘在望。

分题漂亮,格律规矩;节奏欢快,用字俏皮;几乎是一气呵成,颂圣又颂得格外流畅自然。

这首诗放在这里,一看就是曹公设定的林黛玉风格,而非宝玉——这就是曹公最成功的地方!千人千面,千只手,千种风流。

如今且说贾探春心中感想——如果说这首诗真是贾宝玉所做,不仅仅是元妃,只怕贾政等人都要额手称庆,大叹贾家后继有人了。

只是可惜了,跟前三首摆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首格外突兀,出色得跟假的一样——虽然黛玉不常做这种明亮的诗词,性子又孤高得绝不肯轻易颂圣,但深知众人底里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这是她的作品。

只是如今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众人自然是捂住了耳朵不肯承认这是代笔。权当是交了一张好卷子给元妃,能让她带回宫去,私下里讨皇帝个喜欢罢。

元妃自然也是明白的,只管笑容满面地点头,赞道:“宝玉果然进益了,这一首乃前者之冠。”

探春交还了卷子,便要躬身退步,然后回去自己的位置。

元妃却不许她走,笑着命:“三妹妹将方才的诗词都誊录出来罢,也让外头大老爷他们瞧瞧。”

探春好字一事,确是众人皆知,此事此刻也的确非她不可。

王夫人虽然明白这一点,却终归有些不太高兴,便低头端了茶抿了一口。薛姨妈见机,凑过来低声笑道:“你们家娘娘好风姿。”

虽是一句调侃的笑话儿,但听在王夫人耳朵里,却知道这是嫡亲的妹妹在安慰自己:那个庶女便在此刻出了风头,又能如何?还不是被自己的亲女儿当笔墨使唤?当了主子娘娘的,可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元春!

王夫人气色渐平,唇边又添了笑影。

贾探春在彩嫔的指点下,在旁边端然坐下,融墨提笔,在彩笺上将元妃及众姐妹、宝玉所作十数首诗都抄了一遍。

就在抄写的过程中,贾探春慢慢地平心静气,做了决定:看元妃有没有示意,如果有,自己随机应变;如果没有,只能找机会无事生非了。

誊抄完毕,贾探春恭敬捧了亲手进给元妃。

元妃坐在御座上,抬头仔细看了她一眼。

一向听说,这个庶妹胆大心细,利落干脆,祖母十分信赖倚重。今日一看,果然俊眼修眉,见之忘俗。

如今照着三姐妹一模一样的打扮,穿在迎春身上显得木讷,穿在惜春身上有些富丽过头,偏偏这一身金彩辉煌的衣衫,配上满头的珠翠,却显得这位三姑娘别有一番典雅华贵的滋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元妃有些恍惚。

这个庶妹的这个样子,她好似见过一般,但又想不起来像谁。

探春见她眼神游离,知道她在发愣,便眨了眨眼。

元妃回过神来,微微冲她笑一笑,低头看那张彩笺,不由得赞不绝口:“一看就是用了功的。三妹妹如今一天练多久的字?”

探春肃手低头,答道:“白天有时间便写写,晚上是固定了要练一个时辰的。”

元妃含笑点头,勉励道:“如今妹妹们渐渐大了,陶情冶性的功课不能丢了,同时也该跟着祖母母亲学着做些正经事。三妹妹聪明,这些话不消我多嘱咐。日后姐姐还指望着你替我孝敬祖母母亲呢。”

探春只答是一字,而已。

贾母在下头看着元妃肯跟探春多说话,心中十分高兴。但又见探春竟然没有什么机灵的回话,又是一阵恨铁不成钢。

鸳鸯侍立在贾母身边,自然都明白,不由嘴角轻扬。

这个三姑娘,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老太太竟然还替她担心!

元妃见探春态度恭谨,心中满意,便低头再去看那些诗。

抄诗的时候,探春故意把林黛玉的那首五律抄在了薛宝钗的七律前头。所以元妃先看见了林黛玉的,再一联想杏帘在望一首的遣词风格,不由得眉心一跳。

即便在诗词一道上并不擅长,她也能一眼看出来这两首都是林黛玉的手笔,而且,她自己份内的这一首十分敷衍,倒是那一首杏帘在望,反而用了心。

这须是有对宝玉多好,才能这样行事?

元妃的眉心微微隆起,想起祖母和母亲分别对自己说的话,有些犹豫了。

贾母分说得十分明白:“林家的钱都给了我,除了省亲时的园子,还有你在宫中的使费——想必你也觉出来了,最近手头宽裕。林家也没了别的想头,林如海唯一托我的事情,就是把他的女儿嫁给宝玉。”

林家的钱,已经花了。人,到底娶不娶,完全看贾府和自己的良心。

王夫人却给元妃剖析地十分清楚:“你父亲也就是这样了。日后若是你还有旁的福气,一家子指望的就是你弟弟一个。他是个怜香惜玉的性子,他的内人倘若不刚强周全,只怕日后一座荣国府都能让他翻过来。论起来稳重和平,也论起来亲疏远近,唯有宝丫头最合适。何况薛家的蟠儿只能靠着他妹妹照看,以后薛家的家事,也都只有这位姑奶奶说了算。娶了宝丫头,便是娶了整个薛家。”

所以,除了一个能干周到、深合世家大妇规范的弟媳之外,薛家还有皇商家的万贯家资。

相较起来,后者显然更有吸引力。

元妃一边沉吟,一边顺便去看薛宝钗的那首七律:“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字字颂圣,句句颂圣,时时颂圣。稳重谦卑得恍如历尽世事。

但是,的确很稳重,很识时务——很适合辅佐着宝玉撑起荣国府。

元妃觉得自己的心思,微微又向着薛家这边倾斜了一点。

贾探春站在一边,果然发现元妃对宝钗有些不一样的欣赏。轻轻一顿,开口:“大姐姐雍容华贵,宝姐姐十分仰慕。”

仰慕?我?

元妃愣了一愣,立即明白过来。探春是在悄悄地告诉自己:宝钗很羡慕自己的宫中地位,宝钗很想进宫。

这个消息怎么没有人告诉自己?就算是母亲不知道,怎么祖母也没有察觉么?

而且,是宝钗自己想要入宫,还是薛姨妈也想要让她家的女儿入宫?

看来,自己要仔仔细细地问问这几日来教导规矩的嬷嬷们。

念头在心里一转,元妃便压了下去,笑容温和地看着探春,轻声道:“妹妹又是怎样看我?”

贾探春完全没有想到元妃竟然问到了自己头上,脸上一白,咬了咬唇,垂头说了一句:“大姐姐不容易。我们亲妹妹们,自然是除了心疼,想不到旁的。”

喜欢一探芳春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探芳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