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国手级医女 > 国手级医女 第134节

国手级医女 国手级医女 第134节

作者:十月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1:21:19 来源:免费小说

  周梓安端坐在账房里,书案上摊着几本老旧的医书。

  老王一进门就道:“东家,来人确实是云禧。”

  周梓安道:“她都说了什么?”

  老王给他续上热茶,“还能说什么,青霉素呗,警告咱们,说是用了会死人。”

  “哦……”周梓安的目光总算离开了古书,“她有那么好心?”

  老王“嗐”了一声,“丢了东西,又找不回去,吓唬吓唬咱们呗。”

  周梓安点点头,“宁泽清的‘慢郎中’绰号不是白来的,若真能治死人,他绝不会加入,这是真拿咱当傻子了。”

  老王道:“就是!”

  第123章 试验

  云禧是大夫, 不喜欢把坏情绪传给别人,到家之前就收拾好了心情。

  季昀松在家,饭已经做好, 只等云禧回来了。

  云禧在接待室换好居家的棉衣, 出来时, 季昀松已经帮她放好了热的洗手水。

  云禧拿起一块澡豆, 细致地搓到每一寸皮肤, “顺利吗?”

  季昀松道:“皇上摆的阵仗很大,但非常顺利,你呢?”

  云禧把手上的泡沫清洗干净, 用干手巾擦了手,“不太顺利, 有个事你得帮我一下。”

  季昀松收起笑意,“你说。”

  云禧接过挣扎着往她身上扑的豆豆,“德义堂偷走了唯一一种生效的青霉素,我需要你在顺天府帮我报个案,万一德义堂闹出人命,与我和宁神堂无关。”

  季昀松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骂道:“这个老畜生!”

  小果子从后门进来,“松爷, 云大夫, 饭摆好了。”

  云禧吩咐道:“关门吧。”她抱着孩子往后面走, “你不要冲动, 之前的事太冲动了, 绝不能一而再。”

  季昀松“嗯”了一声, “周梓安有钱, 在工部搞一只针管大概不难……他会用青霉素吗?”

  云禧道:“宁家父子听我说过怎么用, 做内应的是宁家的一个子侄,除使用剂量外,周梓安能掌握的应该都掌握了。所以,我去德义堂警告了一番,但愿他能谨慎一些。”

  小果子虽然只听见一半,但也明白了全部,立刻炸了,“那老畜生把青霉素偷走了?当初就应该……”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季昀松瞪了他一眼,“你胡说些什么。”

  小果子缩了缩脖子,看一眼门外,捂住了嘴。

  季昀松道:“你太仁慈了。”在他看来,云禧就不该往德义堂走这一趟,直接报官知会此事,周梓安不承认没关系,只要死了人,他就得下大狱。

  云禧正色道:“我是大夫,救不了是救不了的事,岂能眼睁睁看着。”

  季昀松不以为然,却也没说什么。

  云禧有她作为医者的坚持和立场,他可以不赞同,但没有必要争论或反对。

  他安慰道:“没关系,我与顺天府多说几句,只要他们过问了,周梓安就不会轻举妄动。”

  云禧松了口气,笑道:“那就拜托了。”

  ……

  下午,季昀松同府尹林大人详述了此事。

  因为可能会出人命,林焕然把案子交给江推官,让他马上着手办理。

  江推官不敢耽搁,立刻让捕快把老王和周梓安带回来询问——周梓安被免官后,名正言顺地接回了医馆。

  审问的地点在二堂偏厅。

  因着周梓安腿伤未好的缘故,江推官允许他坐板凳回话。

  江推官问道:“云院使报案,说德义堂拿了枯荣堂和宁神堂做的青霉素,可有此事啊?”

  周梓安道:“绝无此事。”

  江推官又道:“那么……德义堂没有青霉素,可有青黄霉素?”

  周梓安和老王对视一眼。

  老王开了口,“回禀江大人,这确实有的,我家东家专心钻研医术几十年,发现食物长出的绿毛于对伤口愈合很有好处,便让伙计们收集了一些。”

  江推官笑了笑,“宁神堂的宁炎升承认盗窃青霉素,卖给了德义堂,你们怎么解释?”

  周梓安义正言辞地说道:“那一定是宁神堂的人听说我们有青黄霉素,心怀不满了。江大人,德义堂和宁神堂之间早有龃龉,他们这是恶人先告状,污蔑德义堂。如果江大人不信,可请宁家的人来衙门对峙。”

  江推官明白了,周梓安这么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他知道宁家不会送宁炎升见官。

  他无奈地叹了一声,“既然如此,本官便不再追究此案了。周员外,云院使托我嘱咐你一句话,青霉素的使用没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就会闹出人命。言尽于此,还请好自为之。”

  周梓安看了眼记录案件的书办,以及左右侍立的衙役,说道:“江大人放心,青霉素草民不清楚,但德义堂的青黄霉素必定安全可靠。”

  江推官懒得再说,对书办说道:“请周员外画押,以免日后出现分歧。”

  ……

  周梓安被伙计们抬上马车,沉着脸靠在车厢上。

  老王问:“东家打算怎么办?这青霉素还用吗?”

  周梓安沉默不语。

  他提前下手,就是为了抢在宁神堂前面打响德义堂的名头。现在,云禧不追究盗窃一事,只强调青霉素用不好会害死人,倒让他举棋不定了。

  他说道:“你认为能用吗?”

  老王下意识地往后靠了靠,“小人以为应该慎重,不妨让宁神堂一回。”

  这是他唯一能说的一句话——事关人命,而且官府出了面,周梓安亲自画押,一旦真弄死了人,他肯定会下大牢。

  周梓安不置可否,目光在断过的手臂和断过的大腿上逡巡片刻,“老夫先让那贱人一回。”

  ……

  失窃风波结束后,新的青霉很快被培养了起来,期间,宁家的药膳坊推出几款由琼脂为主料制作的秘制点心,风靡了整座京城。

  十二月初六,云禧得到了大约五十毫升的经过纸层析法提纯的青霉素,并确定了当初的十号青霉素就是药效最好的一个菌群——菌株繁殖不旺盛,只是聊胜于无,如果想扩大生产,就必须继续寻找更高效的菌株。

  而此时,宁神堂和枯荣堂已经积攒了四个伤口化脓的患者。

  他们的伤口虽然都已经过清创和消毒,但炎症始终未消,其中一位姓唐的老年人已经有了败血症的迹象。

  唐老头是京城附近小李沟人,大约六十岁左右,因家里太穷耽搁了治疗,前几日听说云禧义诊不要钱,这才让儿子送其进城看病。

  由他来打第一针青霉素最为合适。

  云禧和宁泽清亲自跑了一趟小李沟,与老头的儿子谈妥了此事。

  然后由二人请来了太医院以及民间名医,大家共同见证青霉素的第一针。

  十二月初八,王一鸣出城,把唐老头接到宁神堂厢房。

  午时过后,云禧和宁泽清先到,随后民间名医盛泓等人也来了。

  宁泽清给云禧做了一番介绍。

  这几个大夫云禧在罗英杰家里见过——留着络腮胡的叫盛泓,花白头发的姓贾,最后一位老先生姓展,他们的年纪大约在四五十左右,都是京城医疗圈子里响当当的人物。

  一干人在宁泽清的书房落了座,等候李健明等御医的到来。

  众人寒暄后,自然而然地聊起了青霉素。

  盛泓道:“早就听闻青霉素大名,今日才得见真容,可是不易。”

  贾大夫道:“确实,德义堂的青黄霉素咱们早就见过了,青霉素确实头一回。”

  展大夫笑了,“青黄霉素没什么用,还不如金疮药,价格还挺高。”

  这件事云禧也听说了,德义堂没有注射青黄霉素,而是当金疮药用了,还宣扬说宁神堂的青霉素不如德义堂的青黄霉素。

  这件事已经传遍了京城。

  云禧一点都不生气,只要周梓安不乱用,把人命还当人命就行。

  一旦出现人命官司,就会给青霉素带来极大的打击,虽不至于胎死腹中,但枯荣堂、宁神堂、德义堂两败俱伤一定是定局。

  宁泽清道:“有没有效老朽和云大夫也不知道,等李院使他们过来,打过第一针或第二针就清楚了。”

  盛泓惊讶道:“打针?不是针灸吗?”

  云禧道:“需要进行肌肉注射,并非针灸。”

  贾大夫连连摇头,“真是闻所未闻。”

  “师父,李院使到了。”王一鸣禀报道。

  一干人放下茶杯迎了出去。

  十几位御医来了七个,可见太医院对青霉素的重视。

  太医院的差事太多,李健明不喝茶,直接去安置唐老头的厢房。

  宁炎飞把煮好的针拿上来了,几小瓶药和生理盐水也一同摆在一张条案上。

  云禧介绍道:“青霉素的药效大,一方面可治病,另一方面也可能致死,所以青霉素过敏试验必须是第一步。”

  她拿起针头,从配置好的药液中吸取一毫升,用酒精棉球在唐老头的手臂上做了消毒,然后刺入其皮下,注射……

  云禧说道:“如果患者出现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症状,说明患者不适合青霉素治疗,过量使用会致其死亡。”

  “由于青霉素第一次做出来,效力不明,一次皮试未必奏效,所以,我会在隔一段时间后,增加药量做第二次皮试。一般来说,停用青霉素十二个时辰后,再打就需要再做皮试,但如果是同一批做出来的,就无需再做。”

  方御医道:“还不知有效无效,麻烦事倒是不少。”

  云禧懒得理他,继续说道:“最好每个病人换一次针头,或者对其蒸煮两刻钟后,再给第二个人用,不可重复使用。”

  这次,牛御医也开了口,“确实麻烦。”

  云禧道:“虽然麻烦,却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传染,这一步必不可少。如果嫌麻烦,可以不使用青霉素。”

  她现在是正五品,与李健明平起平坐,两名御医不敢反驳,只尴尬地笑了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