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 第四十章 (二)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第四十章 (二)

作者:我不是西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24:14 来源:书海阁

今天涨了一百多个读者投资,感谢大家支持!两章连发!陈东和李纲素不相识,但是李纲的坚决抗战的行动,使他十分钦佩。

听说朝廷要解除李纲的职务,并妥协投降,陈东非常愤怒,赶快于二月初五那天,带领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

“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

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陛下拔纲列卿之中,不一二日为执政,中外相庆,知陛下之能任贤矣。斥时中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然纲任而未专,时中斥而未去,复相邦彦,又相邦昌,自余又皆擢用,何陛下任贤犹未能勿贰,去邪犹未能勿疑乎?

今又闻罢纲职事,臣等惊疑,莫知所以。

纲起自庶官,独任大事。邦彦等疾如仇雠,恐其成功,因用兵小不利,遂得乘闲投隙,归罪于纲。夫一胜一负,兵家常势,岂可遽以此倾动任事之臣。

窃闻邦彦、时中等尽劝陛下他幸,京城骚动,若非纲为陛下建言,则乘舆播迁,宗庙社稷已为丘墟,生灵已遭鱼肉。

赖聪明不惑,特从其请,宜邦彦等谗嫉无所不至。

陛下若听其言,斥纲不用,宗社存亡,未可知也。

邦彦等执议割地,盖河北实朝廷根本,无三关四镇,是弃河北,朝廷能复都大梁乎?则不知割太原、中山、河间以北之后,邦彦等能使金人不复败盟乎?

一进一退,在纲为甚轻,朝廷为甚重。幸陛下即反前命,复纲旧职,以安中外之心,付种师道以阃外之事。

陛下不信臣言,请遍问诸国人,必皆曰纲可用,邦彦等可斥也。用舍之际,可不审诸!”

东京城的军民听说太学生请愿,不约而同地来到宣德门前,一下子就聚集了几万人。

这时候,李邦彦正好从宫里退朝出来,群众一见到这样的奸贼,一下子眼都红了,纷纷指着李邦彦的鼻子痛骂,有的还从地上捡起瓦片、石头,向李邦彦劈头盖脑地扔去,吓得李邦彦抱头鼠窜,赶快逃进宫去。

宋钦宗在宫里听见群众闹了起来,害怕不以,连忙派个官员传旨说:“李纲用兵失利,不得已罢之,俟金人稍退,令复职。”

这样的答复,群众哪里肯答应,很多人愤怒地冲进朝堂,拼命敲打那里的“登闻鼓”,把鼓面也打破了。

抗议的呼声震天撼地。开封府知府赶来,威胁太学生说:“胁天子可乎?胡不退?”

太学生高声回答说:“以忠义胁天子,不愈于以奸佞胁之乎?”一面说,一面又要把那知府揪住,吓得那知府灰溜溜地逃走。

禁卫军将领王宗濋一看事情闹大了没法收拾,进宫劝宋钦宗答应大家的要求。

宋钦宗没法,只好派人召李纲进宫,并且派耿南仲当众宣布:“已得旨宣纲矣。”内侍朱拱之宣李纲没有按时到达,“众脔而磔之”,并杀内侍数十人。

朝廷见事态严重,于是赶快恢复李纲、种师道的职务。

群众还不放心,这时候,种师道正乘车赶了来。大家掀开车帘,一看果然是种老将军,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才陆续散去。

李纲复出后,出东华门至右掖门安抚军民,运动终于平息下来了。

请愿过程中的“暴力“行为,给太学生的请愿行为,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同时“京师浮浪不逞之徒,乘民杀伤内侍攘中,劫掠内侍十余家,取其金帛”。

陈东及太学生们是反对使用暴力的,事态的发展,出乎陈东等人的预料,也将陈东等人推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太学生的和平请愿却酿成了“以忠义胁天子”,且杀死内侍数十人的“暴乱”。

事后陈东等人难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当时有人对陈东说:“事势如此,奈何?盖且逃死乎?”陈东笑曰:“均何言之谬邪,吾去,则君等戮矣,顾君等何罪?吾今至是头已在地矣。”

陈东这样不惜自身性命,勇于上书言事,并且敢于承担责任的崇高精神,不得不令人感动!

不过这样的“暴力”也是请愿活动得到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太学生的请愿终于得到胜利。李纲复职后,重新整顿队伍,下令凡是能够英勇杀敌的一律受重赏。

宋军阵容整齐,士气高涨。但是宋钦宗不敢坚决抵抗,仍然派人与金人谈判,妥协退让。宗望看到李纲复职,宋军大振,也有点害怕,遂不坚持输金的数额,其它各项依前约。

有宋钦宗下诏割让三镇,另以枢王代替康王为质,并搜刮东京城中的金银共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

金军在宋朝军民打击下,不等凑足所索要的金币数量,便退师北去。

金人解围退去,朝廷也开始追究“暴乱”的责任(在宋钦宗诏复李纲、种师道时,就令他俩对“乘时恃众,乱行殴打”者“以军法从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纲在二月二十四日和以后的上书中也不回避,他说道:“取其最不逞者,斩数十人,枭首通衢,以靖群众。”

不过当时被杀的还没有学生,“诏诛士民杀内侍为首者,禁伏阙上。”宋钦宗在下达的诏书中,虽然充分肯定了太学生请愿“本出忠义”,但又严斥到“自今更敢有招摇倡率不从令着,并斩迄闻奏”

太学府的官员看风头伺机行动,主和的几个权臣,也就是陈东上书要求罢斥的那些人,议论要除掉伏阙上书请愿的人,首先从陈东开始。

京兆尹王时雍想把参与请愿的太学生全部下狱,一时人人恐惧。

好在不久朝廷任用杨时为祭酒,杨时体恤太学生的爱国行为,恢复了陈东的职位,并派聂山到太学安抚示谕,事情逐渐安定下来了。

赵桓本人对于太学生的请愿运动,及陈东的处置是极为矛盾的。前述诏书已经充分的表明了宋钦宗的矛盾态度。

靖康元年三月初二,“诏德安府进士张柄、太学生雷观上书论事可喜,并与同进士出身,补迪功郎,除秘书”。

当时的时论看得很清除:“试观二子之书,论事各得陈东十一而已,东以免死为幸,而二子荣遇如此。”通过褒奖张、雷二人表明陈东伏阙上书不可取。

同时,三月初三,构陷学生的干将尚书右丞李棁被罢职;初四,御史孙觌因论“太学生陈东诱众伏阙为乱”而遭贬斥。

后来,其他几个反对太学生最力的蔡懋、李邦彦、王孝迪等人也相继被罢官。

朝中的百官除激励反对的宰执层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等人之外,绝大多数臣僚对于太学生的行为是理解、同情的。

杨时在入住太学前有人就对杨时说:“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它意。”

聂山在二月十八日上书中说:“士庶以积年不舒之怨愤,乘隙相聚,指骂奸党,盖持陛下仁圣,必能与百姓雪去怨气”,“其言皆平昔公议,乃陛下所欲闻,而奸人所甚恶也。”

这已经从肯定太学生伏阙,扩大而到肯定“暴徒”的“暴行”了。

三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说得更彻底:“前日京城围闭,疑有为之内应者,伏阙上书十数万,不期而取其所恶,食其肉,碎其骨,脍其肝而后已。此岂行其私忿也哉,皆为陛下社稷计也!”

当时的舆论除了为太学生以至军民平反的呼声很高之外,为运动的领袖陈东平反的要求也很高。

如二月二十二日,沈长卿就上书对宋钦宗下诏对太学生的严厉驳斥不满,极力论述陈东的“忠义”,不可惩处。

三月二十八日,吴敏为平息诽谤,建议奏补陈东官职,赐给住宅。

宋钦宗便于四月初九下旨,补陈东迪功郎、赐同进士出身、补太学录。

这样,为太学生运动及陈东的平反总算得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陈东平反后,又奏请诛杀蔡京,而且极力辞官以回家,前后五次上奏疏。不久得以批准回去,又积极参与乡荐。

陈东领导的学生运动,不仅直接达到了所要求的结果,后来也得到了宋廷的肯定,并得到正名,可以说陈东主导的学生运动,得到了完全的成功。

喜欢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