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声巨响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声巨响

作者:我不是西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24:14 来源:书海阁

陈东当然不可能看到这些拼音字母了,除非他也像张军一样,是从几百年后穿越过来的,但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这种英文字母拼音,原本是要到八百多年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会完善的,而最早用拉丁字母拼音标注汉字的人,是汉字拼音的发明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一六零五年发明出来的。

所以别说什么陈东读书破了万卷,就算是他读了十万卷,百万卷也是不可能看到过这种,几百年之后才出现的汉语拼音字母。

了解了这种汉语拼音的妙用和好处之后,陈东又拿起了另外一本小册子,只见封面上写着算学标准数字和符号。

这个时代的算学,基本上使用的用一种算筹数码数字,这种算筹数码数字分为横式算筹数码数字,和竖式算筹数码数字。

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

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

这种计数法遵循一百进位制。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夏阳侯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那么为什么又要有纵式和横式两种不同的摆法呢?这就是因为十进位制的需要了。

所谓十进位制,又称十进位值制,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十进制“,即每满十数进一个单位,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其二是“位值制,即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不仅取决于这个数码本身,而且取决于它在记数中所处的位置。

如同样是一个数码“2“,放在个位上表示2,放在十位上就表示2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2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2000……在我国商代的文字记数系统中,就已经有了十进位值制的萌芽,到了算筹记数和运算时,就更是标准的十进位值制了。

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等等。

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

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几百年后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之后随着算盘的兴起,筹算被逐渐淘汰了,但出现在纸面上的计数方式,却还是停留在算筹的计数方法上。

比如l l=Ⅱ,或者是一 一=二,l ll=Ⅲ,或者是一 二=三,一 三=亖,或者是l Ⅲ=||ll,Ⅱ十ⅠⅠll=丅,lⅠⅠ ⅠllⅠⅠ=上面一横,下面三竖。一横或一竖都可以代表1,几横或几竖便代表几,一lⅠ二组合在一起,则表示122这个数字。

算盘和珠算的兴起,方便了大家的算帐,但因为用汉字书写数字记帐,十分的不方便,人们在帐本上记数时,通常还是用算筹的摆列方式,来代表所要记录的数字。

当陈东看到了阿拉伯数字和符号之后,因为张军在小册子已经标注了对照表,所以他很容易就明白了,这些阿拉伯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越是看明白了,他便越是感到震惊,显然这个阿拉伯数字符号,比用算筹的方式表达方法,要更加的方便实用得多。

随后,随着张军的讲解,这些阿拉伯数字怎么的运用计算和组合,以及加减乘除等运算公式,令陈东听得目瞪口呆。

“陛下!您这简直是比算学家还要利害,算学大师也难以与陛下相比啊!”

“臣原本自以为是满腹才华,对谁都不觉得比对方差多少,可是今日才发现,自己真是有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鼠目寸光,和陛下与之一比,实在是汗颜啊!”

张军微笑不语,有些秘密是不能对人言的,只能藏在肚子里,带进坟墓里,他也无法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就知道这么多,所有只能是微笑不语了。

大华科学院的科技研究中心的后山上,突然响起了一声巨响,吸引了整个大华科学院的目光,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向着轰明声传来的方向走去,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到了后山上,便听到了许多人在高兴的大笑着,激动的狂欢着,原来是新研制的火炮试射成攻了。

这种火炮是仿照明未清初时期,葡萄牙人所制造的火炮原型制造的,张军并不敢确定,这个时代的技术,能不能够制造出来,但他对于明朝时的虎蹲炮,并不怎么了解,相对而言,虎蹲炮的技术要求要比葡萄牙人生产的红夷大炮低的多,不过威力同样也是不能比的。

张军凭着前世的记忆,画出了红夷大炮的样子,并指出子红夷大炮的制造原理,交由大华科学院的火器工匠专家,一起研究怎么样做出来,需要什么物资,条件,朝廷也会全力的满足。

至于能不能造出来,造出来的效果怎么样?张军也没有抱很大的希望,但总归是要去试一下的,失败了大不了继续再改进工艺。

张军对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冶炼技术,金属加工能力,精铁,精钢的提炼锻造水平,等等,都不是很了解。

但张军却知道,大宋的科技水平,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世界水平。

既然四百多年后的葡萄牙人,能造出红夷大炮,佛郎机人能造出佛郎机炮,这个时代的华夏人,为什么就制造不出红夷大炮呢?

那里有问题,就改进那里,如果还是不行,那便继续接着改进,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又怎么会有成功呢?

只要一直不放弃,总会有一天会成功制造出合格的红夷大炮。

当然,张军也没有忘了,让大华科学院的能工巧匠们,研究出制造枪的可能性。

在原来的历史上,一百多年后,竹制的突火枪便出现在了南宋,蒙古大军改进了之后,把它装备在军队中,用在了西征的战场上,一百年后,欧州人又进行了改进,造出了火绳枪,射出的子弹,百米之外便可以射穿重甲骑兵的甲胃,令重甲骑兵中弹落马,击中要害部位,可令其当场死亡。

在张军想来,以大宋的各种工艺和科技水平,或许也能够生产中二三百年之后,欧洲人能生产出的火绳枪。

不过到底能不能做到,张军心里也没有把握,但研究火枪和火炮,以及蒸汽机,还有电和电动机械,这是张军选定的发展方向。

一年不成功,那就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直到成功为止。

这其实也是张军不惜代价,也要发展教育,让所有人都识字,会算学,进入了中学之后,还要学习物理和化学知识,学习了数理化知识,其中总会出现一些科学天才,研究和发明出一些,可以推动时代发展的科研成果。

只有普及了教育,才能发现更多的天才,否则,太多的人读不起书,就是天才也会被埋没,难以被挖掘出来。

经过了几年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今天最新制造出来的一门大炮,终于成功的发射出了一颗炮弹,并且爆炸开花了,把小山头都炸出了一个大窟窿,声势更是惊人。

每一位参与制造和研究,攻克各种技术和工艺难题的科研人员们,内心都是异常兴奋的。

“施老,我们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是啊!成功了,努力了三年时间,终于把陛下设计的大炮给造出来了。”

“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陛下?请陛下亲自前来看看,我们这门大炮的威力!”

“告诉是肯定要马上派人进宫,向陛下报喜的。

只是请陛下亲自过来,恐怕还不行,我们还要对这门大炮的各种数据,进行测试,比如最大射程,射击精度,还有火炮的各项稳定性能。”

说到这里,施老不无担心的说道:“现在我最担忧的是,炮管的承受能力,能够承受多久,或者是多少次的连续射击,如果射出一发炮弹,要间隔很长的时间,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好办,我们现在就连续发射几颗炮弹试试看,这炮管能不能承受得住。若是炸膛了,就再改进炮管的厚度,这炮管可是纯铜的,除了加厚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而且由于陛下的提点,炮管本来就偏厚了。”另一位年轻点的科研人员马上说道。

施老上前仔细的观看了一下,发射过炮弹之后的炮管,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又示意年轻人清理炮膛内的残渣,将火炮复位,准备再次试射的工作。

红夷大炮的射速比较慢,因为发射一次以后,首先要把火炮复位,然后必须用带钩的刷子先把没有燃烧完全的碎布等东西钩出来,再用沾水的毛刷伸进炮膛清洗并熄灭火星,然后用干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干,这才能再填入火药,放入炮弹。

有时候还需要塞一些东西固定,最后用烧红的铁钎插入火门点放,这些动作非常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

这是那个时期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所以红夷大炮的特点是射速偏慢,炮体过于沉重,但射程远,威力大,适用于攻城战和防御战。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也是红夷大炮的发射比校慢的主要原因。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有其明显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为轴调节仰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比较高。

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0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

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大明与后金的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之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2.5公里。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不等、弹丸的重量来看,其威力着实惊人。

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因为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

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清理完了炮灰之后,又进行了复位,调整好了发射的角度,将炮弹装填好了之后,才算是做好了发炮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这个时候只要一点火,填入炮膛中的炮弹,在黑火药燃烧之后的推力下,才会冲出炮膛,通过炮管发射出去,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抵达目标之后,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催毁目标。

看刚才炮轰过的痕迹,不难想象得到,如果是在战场上,在敌军的大军中爆炸,绝对会死伤一大片敌人。

此时,整个大华科学院的人,基本上都跑过来围观了,这可是见证伟大发明,见证奇迹的机会啊!没有人会不想亲眼目睹,整个奇迹诞生的过程。

喜欢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