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668章 新罗在作死

开着房车回大唐 第668章 新罗在作死

作者:醉卧花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9:40:49 来源:书海阁

刘玄机故作高深地捋了捋须,缓缓道:“大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兵事,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则是文化;兵权,大人您暂时不能碰,容易引起国王的猜忌,那么大人所能做的,便是弘扬和壮大新罗的文化,文化,最能提升一个人在百姓和文人心中的地位。”

“道理我都懂。”朴智勇一脸期待地问,“那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刘玄机笑呵呵地朝身后招了招手,王石王磊二人站起身来,拎了两只大包袱,放在朴智勇面前,还将包袱解开,只见两只包袱里面全是书,加起来足有三十多本。

“这是……”朴智勇一脸懵逼地望着这两包袱的书。

刘玄机笑眯眯道:“大人,这是贫道特地从大唐带来的……文化。”

朴智勇大致已经明白刘玄机的用意了,闻言开心道:“好极,刘先生有心了,唐国文化底蕴丰厚,万邦敬仰,我新罗虽然一直仰慕和学习大唐文化,但却一直未能窥其精髓,刘先生为我准备的这些典籍,想必都是大唐文化的经典之作。”

“这是自然。”刘玄机微笑点头,道,“大人你可广收文人为学生,学习这些书中文化,然后去新罗四处游学,传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让他们打着你的名号,要不了几年,大人你就是新罗所有文人之师了。”

“妙,这一招妙。”朴智勇和朴明顺闻言均都忍不住点头称赞,他们是朝中大员,自然知道那些文人的嘴有多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几乎可以直接影响舆论的走向。

朴智勇开心地拿起左边一摞书上的第一本,只见封面上写着《楚辞》,刘玄机见状介绍道:“大人,这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集。”

“屈原?似有耳闻。”朴智勇说着翻开看了起来,只看第一眼,他便忍不住念起来:“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他念着念着,竟忍不住摇头晃脑起来,果然,古人读书就考究押韵,而离骚的韵律是非常工整而又优美的。

念了十几句,朴智勇停了下来,爱不释手道:“妙!妙啊!如此优美的诗歌,简直仿若天籁。”

刘玄机微笑道:“大人方才所念的,是屈原最为着名的《离骚》,在大唐文人之中,也是极受推崇,大人果然好眼光。”

“啊,哈哈哈,我一眼就看出这《离骚》是好东西,好东西啊!”朴智勇被刘玄机一夸赞,顿时找不着北了,随即又问,“我听说,大唐有个什么节日,似乎与这屈原有关?”

“是的,大人。”刘玄机颔首道,“是端阳节,也称端午节。”

一旁的朴明顺闻言好奇地问:“那这端阳节与屈原到底有何关系呢?”

刘玄机便开始为他们科普起来:“在中华,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的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国王不听他的劝谏,而偏信谗言,极为痛心,他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灭亡,

在端午节这天殉国明志,投江而亡,屈原投江那天,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屈原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又有人用糯米和粽叶包粽子,投入江中,目的也是差不多,想用粽子将鱼喂饱,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赛龙舟和吃粽子便成了端午节的习俗,目的就是为了祭奠屈原,这一习俗渐渐扩大,最后传遍整个中华大地,端午节还有一些其他习俗,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等,这些习俗大多都是为了祛病辟邪。”

朴明顺听完忍不住咋舌叹道:“原来如此,难怪我们回国路过幽州之时,恰逢端午节,看到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悬挂艾叶菖蒲,没想到竟是节日习俗,可真有意思。”

朴智勇听得一阵神往,忽然双眼发亮道:“刘先生,你觉得,若是我将这端午节变为我们新罗的节日,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们是不是就会记得我了?”

刘玄机闻言浑身一震,惊讶无比地望着朴智勇,他为何惊讶,因为李浩在给他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让他怂恿新罗人剽窃中华的端午节,刘玄机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不认为新罗人这么无耻,无耻到剽窃其他国家的节日,而李浩当时很肯定地说,新罗人肯定会剽窃端午节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不知廉耻的民族。

没想到,一切都被李浩说中了,刘玄机还没怂恿呢,朴智勇就主动提出来要剽窃端午节了。

刘玄机闻言故意装出一脸为难的样子,道:“这样……不好吧,毕竟屈原是……”

“是什么?”朴智勇挑眉道,“屈原是唐人吗?”

刘玄机闻言一滞,摇头道:“不是。”屈原本来就不是大唐人,大唐才立国几十年而已,屈原都死了多久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朴智勇神采飞扬道,“既然屈原不是唐人,我们怕什么,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代,我们新罗的国土很大,屈原的祖籍在我们新罗,他是我们新罗人。”

刘玄机震惊了,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快要崩塌了,他原以为李浩是一个非常不要脸的人,然而这个朴智勇简直不要脸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新罗是在汉朝时候才出现的,而且那时候只是几个小部落村而已,至于战国的时候,新罗这里似乎还没有人聚居呢,估计他们还过着结绳记日的野人生活,居然有脸说那时候新罗国土很大?还说满腹经纶的屈原是新罗人,这是连自己都骗吗?刘玄机都感觉自己快要忍不住抽他了。

朴明顺则在一旁吹捧道:“高,堂兄你这一招实在厉害,若是以你的名义在民间推广了这端午节,想必百姓们都会赞颂堂兄的。”

朴智勇闻言得意得直捋须,刘玄机暗暗冷笑:“是啊,国内的人是会称颂,不过,这将会惹恼了大唐朝堂中的那帮文臣,让他们知道他们经常诵读的《楚辞》忽然成为新罗人写的了,他们不掐死你才怪。”

这时,朴智勇又从另一摞书上拿起一本书,只见封面上写着《论语》。

“《论语》,哈哈。”朴智勇开心道,“孔圣人的《论语》,我新罗文人,几乎人人必读啊。”

刘玄机挤出笑脸点头:“这一摞,都是儒学经典。”

“儒学……孔圣……好啊。”朴智勇翻看论语看起来,听他的语气,似乎十分艳羡,艳羡什么,艳羡中华之地出了孔圣。

朴智勇草草将《论语》翻了一遍,忽然问道:“刘先生可知,这孔圣的祖籍在哪里?”

刘玄机道:“孔圣的祖籍,似乎是在宋国,具体位置,贫道也不清楚,贫道只知道,他是鲁国陬邑人。”

“鲁国……宋国……”朴智勇开始沉吟起来,然后起身去从一个画柜中取出一幅画,展开一看,不是画,是一副地图。

他这副地图基本是朝鲜半岛的地图,但又把渤海已经大唐的许多领土画进来了。

朴智勇让刘玄机看地图,问:“刘先生所说的鲁国和宋国,是指哪里?”

刘玄机在地图大致指了指,道:“宋国在这里,鲁国在这里。”

朴智勇闻言若有所思地蹙眉:“这两个地方……似乎……”

看他这副样子,刘玄机顿时心拎起来了,暗暗忖道:“他不会无耻地说孔圣也是新罗人吧?”

下一刻,便验证了他的想法,朴智勇道:“这两个地方似乎曾经也是我新罗的国土,如此说来,孔圣原来是我新罗人。”

刘玄机已经惊得目瞪口呆,他现在真想把李浩拽过来,让李浩看看,什么是无耻,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要脸,让他开开眼界,李浩跟他比起来,弱爆了。

朴明顺又是对着朴智勇一顿追捧,朴智勇故作谦虚道:“其实,一开始,我们不能说孔子是我们新罗人,不然极有可能惹恼了唐人,毕竟孔子在他们心中很重要,我们现在只能说孔子有可能是新罗人,‘有可能’这三个字好啊,似是而非,唐人便无法指责我们了,待我们将儒学在新罗壮大,同时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力,然后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全天下,孔子是我们新罗人,儒学,也是新罗的。”

刘玄机的三观已经崩塌,现在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一个劲地陪着干笑,而他的心中却在冷笑:“琼南王还真是料事如神,新罗人果然是无耻到极致,孔圣岂是他们能染指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孔圣在中华文人心中的地位,那是神明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愚蠢,会彻底惹怒大唐,给新罗带来灭顶之灾,王爷经常说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不作死就不会死。”

喜欢开着房车回大唐请大家收藏:(wuxia.one)开着房车回大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