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宋嫡子 > 第一百八十章 借势

大宋嫡子 第一百八十章 借势

作者:天选神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6:13:30 来源:书海阁

按后世的说法,赵匡胤亲自参与的这次“炒作”,影响绝对是空前的。

虞白在汴河之滨亲自选址,亲自监督,造舍近200间,聚书近万卷。定名为白云书院。

广招学生,自己任主院,聘另一位在野大儒莫子成为助教。

又延请了各地名儒七八位,为客座教授。

天下文人、士子,慕虞白,莫子成之名不远千里而来者,络绎不绝。

而白云书院,一时间也成为了朝堂士林之外,在野儒林的一大名胜。

虞白再次成为舆论领袖,一时风头无两。

赵匡胤闻得信息,心有所思。

这日,赵德昭郡王府有内侍来到,说圣上宣郡王入宫。

赵德昭连忙入宫,见赵匡胤刚刚打完了一趟拳,正在负手歇息。

“父皇!您这身子现在是健旺的很。”

赵匡胤不和他客套,开门见山道,“最近虞公声望鼎盛,有重回士林领袖之势,你怎么看!”

果然人气就是硬道理,虞白声望日隆,连赵匡胤都另眼相看,居然在私下里就称呼他为虞公。

赵德昭低头想了想,知道这是父皇在点拔自己,说道,“虞老先生下野之前,就和我说过书院的事情,我觉得此举必能重塑士林新风,为大宋培育无数才子清官。”

赵匡胤皱起眉头,赵德昭这几句话完全正确,但都是些空洞的废话,根本搔不到他心中想要的那个点。

若是寻常臣子这么说倒还罢了,自己儿子这么说,他是很不满意的。

“为人处世,往往要顺势而为,‘势’之助力,大有可期。当年在陈桥驿,众大臣懂得顺势而为,才有了朕的黄袍加身。朕的顺势而为,才有了而今的大宋天下。”

“现在虞公借白云书院之力,名声鼎沸,无论在朝堂士林,还是在野士林,都是莫大威望。他这白云书院,可有你我父子的极大助力哦……”

赵匡胤说到这里,住口不说,然而意犹未尽之意,几乎要随口就漏出来。

赵德昭当然明白,父皇虽然不点破,但是意思就是要自己去凑个热闹,假虞白的声望,堵朝堂士林清流们的口,涨自己的威望。

赵德昭摇了摇头,“以我的年龄资历,只怕只能去拜虞白为师,做他儒门弟子,才能合乎那些迂腐士人的意思。然而虞白肯收,我还不肯去做呢。”

赵匡胤浓眉轩起,心中的不满愈发扩大了。

“父皇!其实骨子里,我和虞公此人,是完完全全的两路人。我敬他,是因为他为人虽然迂腐,但是方正无私,人格无暇。”

“而他肯帮我,是觉得我品格端正,德行良好。但是我以为,国家的治理,决不能只依靠个人的德行。德行上佳,不过能正自身。而偌大的国家治理,是无法要求所有人都能重德行,正自身的。”

“一个白云书院做不到,十个,百个白云书院也做不到。不是每个人都能明圣贤道理,更不可能每个人都做到德行无亏。”

“我认为,国家的治理,凭的是完善合理的制度!由少数德才兼备的精英,依靠完善合理的制度,治理国家,管理偌大国家的民众,这才是治国的正道。所以,我和虞公其实是‘道不同,难以合谋’,并不是我不愿意投到他的门下。”

赵匡胤听完赵德昭的长篇大论,舒了一口长气,眉头也渐渐舒展。

半晌才道,“你这番奇谈怪论,朕实在闻所未闻,不过听上去倒也不是没有道理。也罢!朕不逼你。只要你说的有道理,朕可以让你保留自己的想法。”

“只是有一点,刚才我说的‘势’之一道,其中颇有讲究,你以后遇事,大可以寻势,造势,借势,就势……这是朕之前从未说过的,和拳法中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美,你好生记着。”

这还真是赵匡胤从未和任何子女说过的,说明现在起,他已经开始着意培养赵德昭接班了。

赵德昭大为感动,深深鞠了一躬。

“对了父皇!虞公的书院已经开学,他想让我请你帮他御笔亲书,写上一个门额,不知道您肯不肯!”

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这老儿多事得很!我自己的儿子自己不知道疼爱嘛?他想借此举提高你在我心中的地位,当我看不出嘛!”

“不过你能得到他的首肯,也算殊为不易。罢了!这字我就题了!”

于是趁着赵匡胤心情好,赵德昭立刻召来内侍,侍候笔墨。

赵匡胤亲笔大书:“白云书院”四个大字。

自古书院不少,能得皇帝亲笔题额的可不多。

也就是虞白此时声望正隆,赵匡胤想让儿子借力,不然给你钱就不错了,还要给你字,想得美!

其实赵德昭也应邀给虞白的书院题了字,他的字只能说一般,但是架不住“才气”高。

反正虞白不知道他的穿越身份,以为他抄来的名句都是他自己的才华。

所以赵德昭也给他题了两幅字。

这两幅字已送到,又把虞白震了个一塌糊涂。

第二天,虞白就派人送来亲笔信,盛情邀约他参加白云书院第一期的“经筵”。

这经筵是汉唐以来为帝王讲经论史而特设的讲席。

在本朝才渐渐正式制度化。

虞白作为当代名儒,也算是少有的有资格开经筵的人物。

这次白云书院的第一次经筵,就盛情邀请赵德昭参加,显然是非常看好他的才华和德行。

不过赵德昭却有些发憷。

无论前世还是前身,基本上都不通古代经义,前身稍好些,肯定也达不到当着天下士子的面,大谈特谈的程度。

也就是说,此次邀请,非但不一定落下好,反而可能会露怯丢人。

不过赵德昭立刻想起了父皇昨天刚说的,寻势,造势,借势,就势……

这送上门的“势”,自己就这样放弃,未免可惜。

当然,自己肯定不会去拜虞白为师,那么接着受邀的“势”,到场拿完该拿的资源转身就走,似乎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喜欢大宋嫡子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宋嫡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