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 分卷(65)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分卷(65)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7:02 来源:免费小说

  第46章 相亲失败

  驶往浔州的客船上,覃昌内穿天青色书生道袍,外头罩着同色披风,头戴纶巾,脚踏白底方头鞋,正坐在船舱里看着手中的折子。

  他本身就长得风流俊俏,虽然是个内侍,在皇宫的女官和宫女之中却是极有人气。

  如今脱去了内侍穿的官服,换上最近苏州那边流行的书生的装束,更是显得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要说和普通的书生有什么区别,除了他对待女性的态度比常人来的更加温柔小意,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身边带着的这把佩剑了。

  作为从小和万贞儿一块长大的伙伴,覃昌从小也是个喜欢舞刀弄剑的。小时跟着万贞儿一起在御马监刘公公那里学习马上功夫和剑术,之后两人更是经常在宫内表演舞剑给小皇帝看。

  可能和他身上的蛮族血统有关系,覃昌从小就比别的小内侍来的活泼好动些,也不认生。已经过世的孙太后每每看到他,都戏称他是个南蛮来的小皮猴。

  可他们相比,朱见深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

  因为小时候经常受惊的关系,至今半夜里还有惊惧抽搐的毛病,每次发作,都需要万侍长在身边不停按摩安慰,才能睡得安稳。

  哪怕现在已经登基两年,宫内也有了其他的后妃,这个毛病却是半点都没有更改。一旦发病,不管今夜宿在哪位娘娘宫里,都会被送回昭德宫,在万侍长的抚触下幽幽睡去。

  覃昌遭遇家变,被掳进宫后,净身成为了内侍。这被子早就不想那些个男女之事了。

  只是因为从小跟在朱见深和万贞儿身边,一路看着他们走来,知道他们之间有多么情深义重。每每见此,都不由得羡慕陛下和娘娘的感情深厚,早就超越了身体的**,升华为恩情和亲情。

  在宫里的每天都是为帝妃情感流泪的美好一天。

  一路而来,覃昌在船上不是舞剑,就是翻看这封朱见深让他特意抄录下来的《平叛方略》不是之前邱翰林写的那篇,是之后韩雍韩大统领写的。

  这篇方略被皇帝陛下反复阅读了数天,后来又吩咐覃昌誊写下来。

  按理说,这种已经拟票批红的折子,下一步就应该发回内阁和六部执行了。

  再不然就是被驳回,彻底弃之不用,到底为止。

  但是偏偏这个折子,被陛下留中不发,至少在覃昌出发前往浔州之前,还搁置在陛下的案头。

  这个举动,就耐人寻味了。

  覃昌打开奏折,再一次看着他几乎都能倒背如流的这段文字

  湖广之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乃积疾成癖也。雍虽未至广西,然曾攻略于闽越之地,其民其地,与湖广多有类似。

  盖民之乱者,大致有三害。

  其一,自开国初,功勋皇亲奏请土地掠为私有,加之当地豪强驱民占田。使民或无地可附,或徭役不均,破产败田,遂成流民之乱。

  其二,天顺以将,连年天灾。闽越、川陕,鲁豫流民暴增,流入荆襄、湖广多地。流民多聚,无计可生,于是动乱频生。

  其三,广西流寇,自赵宋以来,危害已久。至我朝,流害愈甚。盖当地官员守备,消极抵抗,隐瞒军情。乃至官匪勾结,以图民脂民膏,大发国难之财。上瞒天子,下欺黎民,危害一方。

  此三害日久天长,积疾难返,如今则一发而不可收拾。遂成我朝东南之大患也。

  今,国朝虽固,然则北有鞑靼女贞之患,西有河套瓦剌之争,若西南不平,中原腹地恐危亡矣!

  这个韩雍,用词如此惊悚恐危亡矣。

  是说大明朝朝不保夕,即将亡国么?

  难怪被留中不发。

  若是下发到内阁六部,岂不是要惊骇到整个朝廷?

  这后面一段行兵方略先不谈,就前头叙述的三害,已经够让皇帝胆战心惊了。

  除去天灾一条,实在无可奈何。

  剩下的是什么?

  贵戚皇亲迫害百姓,还有就是官匪勾结。

  这个韩雍,难怪能文能武,功勋卓著,却又多次被弹劾。

  才过四十的年纪,已经是宦海沉浮,几上几下这个人实在是太敢说了!

  覃昌头疼地拍了拍脑袋。

  如果没有估计的话,陛下把韩雍的《方略》留中不发,却没有在对他的人事任命上有半点动作,恐怕内心已经是承认其速战速决、其中兵力,直捣黄龙的策略是正确的了。

  既然皇帝不反对,作为主将的赵将军也不提反对意见,以韩统领的脾性,恐怕之后的战争中,就会采取这折《方略》所描述的策略了。

  虽然还有两位监军太监在兵部,恐怕之后怀恩应该会怕东厂的番子前去敲打一番。让他们认清事实,不要违背了陛下的意思。

  小国舅啊小国舅,看来陛下故意放你去浔州,就是为了去搅乱那边的浑水的。

  如今已经是五月,按照速战速决的方针,如果顺利的话,恐怕年内这场战役就会结束。

  现在南京那边的兵部已经准备开拔,差不多七月初就能到达广西。

  这两个月的时间,也够万镇抚在那边搅的天翻地覆了。

  覃昌把折子放在小案上,修长洁白的手指,在官匪勾结,隐瞒军情这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浑身湿漉漉的小汪直在酒楼换了干净衣服,一脸不情愿地被盘家兄弟带回了汪府,提前结束了他好不容易出门放风的短暂旅程。

  盘兴先行一步,回家告知小主人在外头出了事。

  主母梅娘听说了,急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倚在门边不停地往外头看。

  在二门边见到身穿大人衣服,两只袖子长的可以舞起来,头发凌乱地披散在肩膀上的小汪直,梅娘一把将他抱了起来。

  怎么样?呛到了没有?冷不冷,害怕不害怕啊?

  梅娘抱起孩子走进房间,放到床上。

  将他转了一圈,发现汪直脸蛋红扑扑的,也没有受伤的样子,这才松了口气。

  小汪直已经在酒店里洗了热水澡,万达还给他洗了头发,换了衣服,如今身上暖洋洋的,早就把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给忘得七七八八了。

  为了安慰这个小胖子,似锦酒楼上下一阵忙活,先不提万达拿出了早就做好准备送到汪府的糕点,就连邱子晋都把自己珍藏的蜜饯梅子给贡献了出来。

  小汪直刚才坐在放满热水的浴盆里,一手拿糕饼,一手拿果子,身后是用毛巾给他轻轻擦头发的素素。

  漂亮的邱哥哥和小千哥哥趴在浴盆边给他嘘寒问暖,他整个人美得仿佛都要上天堂,根本不想回家。

  这万掌柜也真是的,说起来还是叔叔呢,怎么连个孩子都看顾不好!

  多多姑娘将万达抱到床沿边坐下,然后拿出梳子,给汪直系上围兜,要给他梳头。

  他们毕竟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何尝带过孩子呢?难免有些疏漏。

  梅娘心里也有些怨气,只是不好明说出来。

  今天幸好儿子没事,若是出一丁点差错梅娘都不敢想象,这个她期盼了十多年才有的儿子万一出了事,自己将会如何。

  二十岁那年,她被汪正赎身,带离了桂林府。从此跟着他走南闯北,看着他从一个普通的商人,成为广西最有权势的男人之一。

  汪正对他一片痴心,哪怕她进门三五年后,一直一无所出,都未曾更改。

  她也曾劝说丈夫纳几个小妾,好早些开枝散叶。自己的身体,怕是在欢场中已经被折磨废了,无法再为他诞育孩儿。

  但是汪正却执意不肯,说此生若是他汪正有孩子,那一定是和梅娘所出,坚决不肯纳妾。

  好在苍天怜悯,终于在六年之前,她生下了阿直这个可爱的孩子,填补了这十多年来对于汪正的愧疚。

  距离她生下上一个孩子,已经足足过了十多年了

  一想到那个孩子,梅娘不觉恻然。

  少主人之前再顽皮,也是在家里。出门在外,都乖巧的很。说到底,还是那群男人太粗鲁了,不会看小孩。

  多多明显是有些迁怒了,梳完头,她有些粗鲁地从汪直身上扒下他身上那件万达的外衣。

  因为酒店没有合适的裤子,小家伙只穿了上衣,现在下头空荡荡的。好在他人还小,不懂得什么,还在快乐地扭来扭去。

  多多姑娘那么生气,主要是刚才盘家兄弟回来的时候,提到了一嘴。

  说两天后王员外家将会举办相亲宴,王老爷居然一下子就看中了万掌柜,杨管事和那个会说瑶话的酒楼跑堂三个男人。

  届时万掌柜会带着酒楼的人一同去赴宴。

  这个万掌柜就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多多一边给换衣服,一边看着卷在床边的万达的衣服,恨不得上去踩两脚。

  王家那大小姐,在浔州城的彪悍名气可不比她多多姑娘好到哪里去。

  万掌柜连这样的人都乐意塞给杨管事,人心都黑了。

  哎呦,疼!

  多多碰到了刚才被揍了一顿的小屁股,小汪直顿时歪过脑袋,呲牙咧嘴地说道。

  哪儿疼?娘看看。

  梅娘回过神,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拉着汪直问道。

  汪直指了指光溜溜的屁股蛋子。

  屁股怎么会疼?

  多多奇怪地和梅娘互视一眼。

  然后她们按下汪直的后背,就看到了白白的屁股蛋上硕大的两块淤青。

  汪直的皮肤本来就特别白皙,更别说小孩子的皮肤有多娇嫩了。洗澡的时候被热水一泡,那几块青到发蓝乃至发黑的淤青就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这怎么回事?不是掉进水缸么?怎么屁股还肿了呢?

  梅娘心疼坏了,纤细的手指触碰到肿胀的淤血上,都不敢按下去。

  哥哥打的。

  汪直倒是不以为意。

  素素说了,小千哥哥是为了他好才打的。虽然打在他的小屁屁上,但是哥哥和素素的心都比这个疼一万倍。

  汪直揉了揉小屁股,心想比这个还要疼上一万倍该是多疼啊。看来还是哥哥比较疼,那就算了吧。

  哥哥?哪个哥哥?万掌柜的下人居然敢打你?!

  多多勃然大怒,立马起身。

  是小,小千哥哥

  汪直害怕地拢住双手,缩到床角。

  我现在就去揍他!

  多多摸了摸腰间的皮鞭,就要出门。

  你要去揍谁?

  汪正迈着大步走了进来,看到怒发冲冠的多多,冷冷地说道,抽你主人的义兄弟么?

  不敢

  多多从小就跟在主人和夫人身边,虽然她的性格有些大而化之,不过看人脸色还是会的。

  见到汪正面色不虞,多多急忙闭上嘴巴,退到一边。

  他不该打么?大人说话,小孩子就应该站在旁边听训。莫说是汉人,瑶人家的孩子都是如此。谁曾像他如此不懂规矩。

  汪正指着汪直怒气冲冲地说道。

  今天的事情,盘家兄弟刚才在前头都已经给他说过一遍了。

  还不都是阿直他顽劣,自己跑到后院去喂鱼闹得。

  幸好有那个叫做小千的孩子出手相救,不然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

  算起来,这都是万掌柜一行人第二次救下阿直了。

  她们两个倒好,还想去打人家,这是要恩将仇报么?

  他今天敢玩水,明天就敢去放火。不打他一顿,长长记性,将来如何了得?

  要他说,这孩子就是平日里管教的少了。

  他娘也好,身边的那些仆人们,侍女们都只知道一味宠溺,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莫说她们,自己又何尝不是?

  汪正看到小汪直被他骂的吓得眼泪汪汪,缩到床角的可怜模样,也暗骂自己一声: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老来得子,难免宠的无法无天。

  你又何必如此大动干戈。你看,孩子都吓坏了。

  梅娘心疼地搂着瑟瑟发抖的小汪直,柔弱地说道。

  哎他将来是要继承我家业的。我不求他将来上进,能更加富贵。只求他守成就好。他现在这个样子,哪里有我瑶家好男儿的半点模样?

  汪正想到这里,痛下决心道,他够大了,应该要念书了。字都不认识,将来怎么看账本,更别提走南闯北,结交官员了。

  下个月过了六岁的生日,阿直也该开蒙念书了。

  可是,阿直他连汉话都不会说怎么念书。

  梅娘有些惭愧地说道。

  按理说,她自己教导儿子汉文就行,

  都是她平日里都太娇惯他了,根本做不了严师。甚至为了配合阿直的习惯,主动和他说瑶话。闹得孩子都要六岁了,嘴里还是一口土话和瑶话。

  我想过了。义弟那里的那个账房先生,据说原来还是个秀才,是考过功名的。我想让他教儿子汉话。还有那个高会,身手比盘兴都要好,教阿直武功,再好不过了。

  既然要和万达结拜,汪正自然已经把这行人的家世背景都打听的清清楚楚。

  万星海,万掌柜是山东人,厨艺是家传的。原来的似锦酒楼老掌柜是他的叔父,他是为了继承家业从京师南下的。

  杨广怀,杨管事是万掌柜的好朋友,北直隶人,军籍。因为是庶子,为嫡母不容,虽然满身才华却不能施展,跟着万掌柜一同南下闯天下。

  漂亮的小书生丘尔,江西人,家里是做生意的。原来是个秀才,不过之后就屡试不第。在京中认识了万掌柜后,跟他一同南下。等再磨炼两年,应该还会重返考场。

  梅千张,原来是丘尔的书童,也是江西人。从小跟着丘尔的父亲在外闯荡做生意,能说多地的土话,很是伶俐。

  至于那个身手不错的高会,是原来万家的护院,老实不多话,是个踏实的好男儿。

  这五个人各有所长,各个都是磊落的堂堂男子汉。

  加上酒店里又没有女眷,让他们来教导自己的儿子再好不过了。

  什么男人教不了孩子?他看就应该让他们来教他!

  见丈夫把汪直开蒙的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梅娘也不多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