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 分卷(25)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分卷(25)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7:02 来源:免费小说

  不提诗词歌赋这些高雅到摸不到边的东西。就这几年来,京都市井中特别流行话本子,尤其是从江南那边传来的各种小说、传奇,引得京内人士,不分男女,无论贵贱都争相传阅,引得一时洛阳纸贵。

  很多表面上文人雅士对此鄙视不已,口口声声说这种话本小说都是毁人心志,移人心性的下流作品。

  其实他们背地里,自己也会杜撰几个笔名出来,写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故事,有的是书商愿意支付稿酬这可比他们在朝为官那些俸禄多多了。

  众人鲜少知道,其实锦衣卫私下还有监督全国书籍、邸报,为陛下调查舆情舆论的职责。

  杨休羡他们就掌握了好几个畅销小说背后作者的真实身份。只要他们不越界,不写辱朝廷圣上和教唆造反违法的文字,锦衣卫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就是了。

  不过别人出书立说杨休羡也就信服了,偏偏这万达嘛

  袁指挥使曾经给他看过万千户每次办完案子后写的文牍。

  那真是满篇大白话不提,十个字里有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完整地浏览一遍下来,只觉的两只眼睛生疼生疼。

  难怪陛下只招他当面问话,这种玩意儿要是呈到御前,简直就是有辱圣目。

  大人准备写本什么书?

  杨休羡艰难地问道。

  出本菜谱。

  万达尴尬地笑了笑,看到杨休羡全然不相信的眼神,他正色道,不开玩笑,我是认真的!

  这可不是随口瞎扯,而是早就预谋好的了。

  去年他在给锦衣卫后厨众人做培训的时候,就写了好几个菜的做法。经过实践,大大提升了衙门伙夫的水平,得到了锦衣卫全体上下的认可。

  那些写在公文废纸上的做菜指南,就堆在北镇抚司膳堂揉面用的桌子上,刚巧被进来翻东西吃的邱子晋看到了。

  小邱同学首先对万达的书法和大白话文笔冷嘲热讽了一番,接着就向他提议要不我们出一本食谱吧!

  话说这里还是大明成化年呢,被后世吃货们奉为圣经的《随园食单》,其作者袁枚的太祖父估计还没出生。

  但是从前朝流传下来的各种饮食类书籍还是不少的,毕竟我国的吃货传统可谓上下五千年,文人士大夫们中也有不少的老饕。

  隋唐时期就有《食经》、《烧尾食单》,里面记录了各种寒食点心的做法。还有生羊烩、碎金饭、含浆饼、月华饭等羹、饼、饭的掌故和制作方法。真是光看名字就觉得口舌生香。

  到了宋朝,随着市民文化空前发展,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美食书籍。有陶谷的《清异录》、陈达叟的《本心斋食谱》,而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一直到现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南宋美食指南,记录了一百多种美食。

  反正小邱同学自己承认,他半夜里读书读得发困了,就找几本食谱来看看。咽咽口水,心满意足后,再继续之乎者也敬天法祖。

  怎么样?大人你来写食谱,我来给你润色到时候我再编一些故事,画几幅图插在菜谱里,让这本书色香味俱全,保证畅销稿费很多的。

  邱子晋同学循循善诱。

  听到稿费两个字,本来还在纠结的万达终于点了点头。

  两人商量了半天,决定先写二十个家常菜的做法试试水,邱子晋来帮忙找书商付梓。

  到时候赚了钱,两个人三七开,他七,小邱三。

  邱子晋表示,写文章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否则就是无稽之谈。

  以后每天万达就按照选定的菜品给他炒个菜,他一边吃一边写,才能写出真情感,真味道。

  这本书现在已经写了一半了,名字万达都想好了叫做《舌尖上的诏狱》或者《北镇抚司美食大全》。

  杨休羡听了半天,怀疑这邱子晋根本就是借出书之名,行蹭饭之实。

  这菜谱才写了一半,也就是说,到写完之前,邱监生还是天天要往他们衙门跑!

  他们两人正在叽叽咕咕个不停,外头有人轻轻敲门。

  房门打开,一个身着素色袈裟,年约六旬,满脸端庄慈悲的老尼姑,带着刚才的黑脸尼姑,和手里端着茶碗的年轻尼姑三人一同走了进来。

  阿弥陀佛。

  老尼姑朝两人行礼,贫尼法号玄敬,乃是本庵主持。不知今天有贵客前来,有失远迎了。

  三人谦虚了一番,然后各自入座,两位尼姑在旁边侍立。

  早就听说玄敬师太戒行精峻,开览经法,甚至曾经开坛讲经。弟子也是一心向佛,今日是来向师太讨教的。

  杨休羡谦卑地笑了笑。

  接下来杨休羡和老尼姑的对话,把万达听的那个叫做云里雾里。

  什么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又是什么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不染亦无忧,二心俱寂静。

  一会儿幡动,一会儿心动,机锋打的一套一套的,虽然说的都是中国话,在万达耳朵里跟外语也差不多了。

  听我的徒弟说,两位檀越诚心向佛,愿意布施本庵,为大雄宝殿的佛像贴金?

  绕了一圈,老尼姑终于来到了正题上。

  是。

  杨休羡双手合十,正色道,弟子和我这位兄弟,都发了愿,要是愿望达成,就为贵庵的佛像妆金。

  啊两位一看就是诚心诚意的,两位的心愿,佛祖菩萨一定听到了,是必定会达成的。

  老尼姑慈爱地看了看他们,其实施主不妨做两场法事,办个道场。一来显得更诚心,观世音娘娘听闻之后,自然会来送子。二来,也能为冤亲债主消减罪孽,好早日登上西方极乐。

  看来那两个尼姑办事效率挺高的,把他们求什么都报告给师父了。

  万达听得好笑,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杨休羡一脚。

  杨休羡低头笑了笑,不过很快隐去了笑容,抬头用非常迫切的目光望向玄敬师太。

  师太言之有理,就是不知该做什么样的法事呢?

  听施主刚才说,令堂是难产而亡,那就要念血盆经了,要做三天的水陆道场

  半个时辰之后,万达和杨休羡两人缓缓起身,走到佛堂门口。

  经过主持和两位尼姑的建议,两人决定十天之后,连做两场法事,请尼姑们在庵堂内连念三本经书。又在寺内定了一年的琉璃海灯和高塔香,届时有寺内尼姑日夜照管,保证烟火不绝。为了扩大功德,还要请十方僧尼共同祈福当然这是另外的价钱。

  这些法事、灯油钱和布施费用,总计差不多要花费一百多两。杨休羡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一张百两的银票,恭敬地放在桌子上。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啊。

  三个姑子低下头,对着银票咕噜咕噜念佛不止。

  果然是幸甚至哉。

  老尼不便出门远送,就由我的两个徒儿送两位到山门口吧。

  将银票收进宽大的衣袖中,老尼姑朝二人躬身相送。

  啊师太,刚才我进门的时候就想问了。

  杨休羡本已经走出了佛堂,突然想到什么似得,转头指了指那副白衣观音像,这幅画笔法劲道,线条柔美。观音身后画的那片竹林,仿佛都能听到潇潇风声一般栩栩如生。这作画之人,必定非凡。

  确实,确实。

  看来老尼姑也很是得意这副画作,不然也不会挂在当门口了。

  师太,不知道这幅画能否割爱给我?弟子想把它挂在家中佛堂,日日烧香,好叫菩萨保佑我全家平安。当然,不会叫师太白给的。

  说着,就把左手伸进右手衣袖中,作势又要掏钱。

  阿弥陀佛,我们出家人看到有檀越原意供奉佛像,敬重三宝,开心还来不及,应该主动奉上才是,怎么会要施主的钱财呢?

  玄敬连连摆手。

  万达心想你刚才收我们一百两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呀。

  不过嘛这是我师父的心爱之作,她直到坐化之前,还在欣赏这副杨柳观音呢

  玄敬一脸为难。

  看到这位年轻英俊,关键是出手阔气的施主露出失望的表情,老尼姑心疼地说道,施主不要心急,这幅画实际上是我的小师妹玄莲所绘,施主若诚心求画,不如去找她。

  玄莲?

  万达微微侧过脸,就看到了画像上的那朵小小莲花印。

  是,我师妹玄莲从小精通丹青,尤其擅长为观音作像。不但能画观音大士的三十三法身,还能画四十种不同手势。被我师父称赞为在诸多小辈中,最有大智慧,大缘法的弟子。

  提起这个师妹,老尼姑倒是流露出几分真情实感的骄傲神色,如今京城广济寺内供奉的那副千手千眼观音像,就是我师妹在五年前绘制的。宝相庄严,恢宏巨大,整个京师怕是找不到第二幅了。

  广济寺?

  杨休羡心中纳罕。

  他们的主持,不就是现任的顺天府都纲,德昌大和尚么?

  都纲,提举整个顺天府辖内所有寺庙和庵堂的一切事物,。

  别看这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九品官,要坐上这个位置,可不容易。必须是精通各种佛教典籍,严格遵守戒条僧规,深受珈蓝界和广大信众们信任的高僧大德才能担此重任。

  现任的都纲法号德昌,是上一任广济寺主持,同样也是上一任顺天府都纲的法愿老和尚的得意弟子。

  别看他年纪轻轻,出家受戒还不到十年。却很是了得,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是统领一州之地的佛教领袖了。

  那不知道玄莲法师上院何处?既然这幅画玄敬法师不能割爱,我们向玄莲法师求画就是。

  绕了半天,杨休羡终于说出了目的。

  啊,就是在西山的妙音庵,说来也不远。

  玄敬师太笑着说道。

  不过嘛

  她有些为难地说道,那是个小庙,在翠微山的脚下,香火不是很旺,只有我的师妹和她的两个徒弟而已为了避嫌,她们只接待女客,男子不得入寺。

  哎那真是可惜了

  杨休羡无不遗憾地说道。

  怕两人出去的时候再引起骚动,黑面尼姑命令那个稍微年轻些的,叫做静修的尼姑送他们从后院的小门离开。

  这寺庙的后堂因为香客不能随意涉足,果然比前面幽静了很多。

  三人笔直走到后墙边,最后连偶然路过向他们打招呼的姑子们都看不到几个了。

  静修走到一扇漆黑的小门前,打开门栓,对他俩打了一个稽首,准备送客。

  这位师太,现在都已经要晌午了,我们俩兄弟都饿了。我看这周围都没有餐馆,我俩也不想吃外面小摊上的粗食。不知道贵寺有没有吃素面素菜的地方呢?

  万达上前一步,故作天真地问道。

  要说这万达果然是中年妇女杀手,饶是这个总是对男人板着脸的静修师太,看到他这番惹人怜爱的模样,也微微露出了笑容。

  说来真是可惜了。本来小庵有一个极会做素宴的女厨子,原本带着一个女孩子,借住在我们后山的院子里。她烧出来的饭菜,我那玄莲师叔都赞不绝口。可惜她已经搬走了,不然还能留两位在小庵吃一顿午膳呢。

  带着一个女孩子,又极会做素宴,不是宋嫂,又会是谁?

  万达眼睛一亮。

  听师太的意思,现在这个厨娘已经离开了庵堂么?真是可惜啊

  他十分努力地绷住嘴角,万分遗憾地说道。

  对了,刚才喝了师太泡的茶,觉得非常香甜,还带着些竹子的香味。不知道是什么茶叶呢?既然吃不上素宴,能够带些茶回去,我们也不算白走这一趟了。

  万达看出来了,这个稍微年轻点的尼姑,比那个黑脸尼姑好说话,于是准备跟她多扯几句,再多多地套出些消息来。

  杨休羡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也不是什么好茶,茶叶是市面上直接买来的。不过我们后山有一片竹林,贫尼觉得竹叶清香,所以存放茶叶的时候,就放一些竹叶进去,想让茶香染上竹叶香。

  说道这里,静修师太颇有些得意地点了点脑袋,师父喝了也很是夸赞呢。

  果然是好茶!师太不知道能不能分给弟子一点呢?就一点就行!也算是结结佛缘吧。

  万达说着,掏出袖子中的荷包,从里头直接拿出一颗金瓜子,递到眼睛都瞪圆了的静修面前。

  使不得,使不得。

  静修连连摆手,不过是一些茶叶而已,算不得什么。贫尼这就去取。

  使得,使得。这样把,就当做这是功德钱,请师太代收转交一下。

  万达不由分手地将瓜子塞进静修的指缝,后者一边说着使不得,一边将金瓜子塞进袖子中,转身去取茶叶了。

  高!

  杨休羡伸出大拇指,心悦诚服。

  那是,爷是在街面上混大的。

  万达得意地挑了挑眉毛。

  不一会儿,静修师太满脸笑容地重新走了过来。她倒是个实诚人,带了好大一个茶叶罐回来,目测至少有两斤。

  多谢师太了,真的教您费心了。

  万达恭敬地接过罐子,千恩万谢。

  对了,刚才您说那位玄莲师太也曾经尝过素斋?师太也会下山行动么?

  我们这位师叔呀,她性格孤傲,平时很少下山。

  静修收了金子,对万达的脸色越发好看起来,师父得了那么好一个厨子后,特意下了帖子,请师叔来用餐。师叔那么一个目下无尘的人,吃了都说好呢。

  哎可惜了。今天我们兄弟俩,是画也没有得到,素斋也没吃到。不过,好在还有静修师太的茶叶啧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