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 分卷(149)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分卷(149)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7:02 来源:免费小说

  免费是有条件的。

  高会身边的一个小旗说道。

  家里有男子的,需要出示这几日去城东服劳役的点卯凭据,证明确实参与过城东修缮工作,而不是耍滑无赖之流,其家人就可以入场了。

  哎,我家汉子日日去修房子。每天都会拿回家一个算筹,说等到月底,按照算筹去结算工钱。那个东西能不能算证明?

  自然算的。

  小旗点点头。

  当日下午,还有工部官员现场带着点卯的簿子来与本人核对,好确保万无一失。

  这么做,就是防止有无赖子自己不上工地,拿了别人的算筹来试图蒙混过关。这些工部的官员日日都在现场监工,是不是生面孔,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这样啊,那我去吧。我家正愁这节怎么过呢。

  小媳妇欣喜地说道。

  可是,可是我家没有男丁在工地怎么办?

  一个老婆婆听到这里,拄着拐杖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

  我和我的老头子都已经年过七旬了,没有力气去做工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还嫁去了南边,没办法投靠,我们可怎么办啊?

  老人家不用担心。

  高会笨拙地挠了挠头,万大人咳,万掌柜说了,年满五旬的老人家,不论是否在工地做工,当日都可以进场。并且有专门的耆老桌和普通的饭桌分开,上的饭菜也都是一些甜软熟烂的,老人家嚼得动,也克化的了的东西。

  阿弥陀佛,万掌柜怜老惜贫,真是菩萨心肠。

  老太太双手合十,念了几声佛祖菩萨。

  另外,若是家中只有女眷的,或是家中男子生病受伤而不能上工的。只要妇人们于当日午前到达星海汇,到厨房帮工切菜洗菜,或是张罗布置拜月供桌,或是挑水扫除的,晚上也都能带家人孩子来共度佳节。

  高会说完,掏出一本本子,高高地扬了起来,但凡要去,都来我这里记录一下姓名。

  我要去!我做菜可好了,我连猪都杀得!

  我也要,我可以帮忙洒扫庭院。

  我也要!

  不一会儿,一个破席子和竹子搭出来的简易凉棚外头,一个数百人的队伍蜿蜒了起来。

  还有这种事儿?我那视财如命的小郎舅,还有那么大方的时候?

  文华殿内,处理完今日的公务后,听到汪直上报的今日趣闻,朱见深放下笔,难以置信地叹道。

  奴才之前也听素素提过,要过一个从所未有,热热闹闹的中秋节。奴才本以为素素是想当日去锦衣卫衙门,跟当值的兄弟们一块过,没想到素素他居然是想请客所有失去家园的城东百姓和国子监的师生们。

  汪直笑的眉眼弯弯,满眼都是自豪。

  真不愧是他的素素啊!

  据说高会上午去礼部给季司业他们送帖子的时候,因为锦衣卫大队人马的出现,还把那些正在办公的礼部官员们吓了一跳。以为是哪位大人犯了事,锦衣卫来拿人了。

  结果听到居然是万大人请客下帖子,季司业登时半天说不出话来,而那些礼部官员们更是露出了不知道是羡慕还是不屑的表情。

  国子监的人也准备去么?他们不怕被按上勾结锦衣卫的屎盆子?

  朱见深嗤笑着说道。

  那些文人心里的弯弯绕绕,他可是比谁都清楚。

  季司业收了帖子,说一定会带着所有人去捧场。

  汪直笑了。

  这个季司业,很是有意思。说自从上回在星海汇里连吃带住,避难了两晚后,就一直怀念楼里厨子的手艺,更想当面谢谢万大人。他下面的那些师生们,可能是认为左右上一回已经受过大人的恩惠,这下再避嫌也没有必要,也都是欣然准备前往的。

  过去汪直帮司礼监整理折子的时候,每天不知道要拣出多少弹劾万达的折子。虽然知道陛下根本不在意,但是他心里也是难受的很。恨那些读书人不分青红皂白,不看素素为大明和陛下立下多少功劳,只因为他是外戚就一味瞧不起他,还排挤他。

  现在国子监投桃报李,朝内弹劾素素的折子几乎绝迹。

  哪怕前几天下面有人不长眼睛,上书说锦衣卫指挥佥事万达鲁莽无能,因为办案而导致城东民宅被炸,务必严惩,也被内阁的几位大人给直接按压了下去。

  若是别人做了这种事情,奴才一定以为他要么是个沽名钓誉之人,要么是想要结交朝内的文人士子。总之,都是居心不良的。

  汪直笑着说着,但是奴才知道,素素绝对不是。我家素素是真的就想图个热闹,图个喜庆,想要让京城的百姓们都过个好节。

  是啊,若是别人,那绝对是居心不良了

  朱见深同意地点了点头。

  突然,他听到一阵急促的跑步声从里间传来。

  参见太子殿下。

  汪直看到手里还拿着毛笔的太子朱佑樘从后面学堂的方向跑了出来,急忙跪下行礼。

  原来这太子读书的地方,和朱见深日常办公的书房,就差了一道墙而已。

  朱见深下了朝之后,就在外间休息,批阅奏折,等到午膳的时间再去安喜宫陪伴万贞儿。

  而太子朱佑樘则是每天寅初起床,到文华殿的后殿里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父子俩同在一个宫殿里,一个办公一个读书,朱见深以前在做太子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

  不过他可没有眼前这个朱佑樘的胆子,居然敢在父皇说话的时候,抛下老师和书本,跑到前头来。

  太子爷,您这是做什么?先生要生气了。

  伺候皇太子的司礼监太监黄赐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看到朱见深向他投来的责备目光后,吓得匍匐在地。

  连个孩子都管不好,要你何用!

  朱见深怒道。

  陛下饶命。这,皇太子刚才还在写大字,不知道怎么地,哧溜一下就从座位上滑下来了。奴才抓不住他啊

  黄赐委屈地说道。

  父皇,我们去宫外过节吧!

  朱佑樘大着胆子,将毛笔往汪直手里一塞,然后一把上前,抱住朱见深的大腿,还撒娇似得晃了晃身子。

  吓得汪直差点把笔扔到地上去。

  朱见深吃惊地看着头一回和他如此亲近的第三子,一时连责备他上课时间胡闹都忘记了。

  这孩子自打从被内安乐堂那边抱回来之后,算算到现在也有一年左右了。

  一开始被抱回昭德宫的时候,他对万侍长那是百般惧怕和不信任,一直到上个月出了黑眚案后,才一改过去的样子,对万侍长无比亲热起来。

  而面对自己这个父亲,朱见深心知,他虽然敬爱自己,但是更加畏惧自己,还带着几分说不出的委屈。

  也是,自他降生之日后,自己就一直对他们母子不闻不问。

  而将他接出内安乐堂后不久,他的生母纪氏,在被封妃后,因为疾病难返,死在了刚搬入的永寿宫中,这辈子等于压根没有享过一天的福。

  他怨恨自己,不和自己亲热,也是应该的

  所以现在看到这孩子非但不惧怕自己,居然还抱着他的大腿撒娇,一派幼子孺慕父亲的模样,倒是让朱见深一时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了。

  也只有和已经薨逝的二皇子朱佑极在一块的时候,朱见深才体会过这样的父子亲情。

  想到这里,朱见深一时百感交集,忍不住眼眶一红,伸出手,摸了摸朱佑樘的小脑袋,你刚才说的什么?父皇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父皇,我们出宫过节吧,我们去星海汇过中秋好不好啊?

  朱佑樘满眼都是渴求和期待,阿澜哥哥同我说了,他家有几百个兔儿爷,还有各种玩具,到那天都会陈列在星海汇里头给大家助兴,儿臣想去看看呐。

  前几天万澜进宫,给朱佑樘带了不少的好玩意。说都是他爹这几年办案,在大明各地行走的时候带回来的玩具和特产。

  阿澜哥哥还给他带来一个比拇指大不了多少,却精致到让人惊叹的小小兔儿爷。比宫里内府造的那些好看多了,兔儿爷身后的小旗子还能动。

  朱佑樘宝贝得什么似得,这几天睡觉也好,上课也好,都将它带在身边。他被万澜说的心动,做梦都想去亲眼看看,万澜那堆了一屋子的兔儿爷全部都摆出来是个什么样子。

  再说了,宫外是什么样子,他还没见过呐。

  哎哟,太子爷,您别说了。快回去念书去吧。奴才求求您了。

  贴身太监黄赐听了都要哭出来了。

  父皇,好不好?再说了,父皇不想跟阿澜哥哥,还有小舅舅他们一块过节么?

  朱佑樘只当做没看见黄赐把脑袋当当当地往地上磕,抱着朱见深的大腿,不依不饶地用娇娇的嗓音说道这都是阿澜哥哥教他的。

  阿澜哥哥说了,他每次犯了错,或是有事要求他们家老万的时候,只要抱住他爹的大腿现在他长高啦,改成抱住他的腰了然后瞪大眼珠子,用甜甜的声音撒娇,他家老万就没有什么不答应的。

  阿澜还说,这个法子对娘娘其实更有用,热烈推荐他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试试。

  当然了,这法子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多用,多用就没效果了。每次使用的间隔时间最好能相差个三个月到半年、一年的,相隔越长,效果越佳。

  朱佑樘虽说早就经过万澜的传授,并且前几日对着万贵妃实施过一次。结果果然骗得多吃了一碗据说是万达小舅舅发明的,叫做冰麒麟的冷饮。

  但是面对父皇朱见深,他这还是头一次这般撒娇。

  要知道他可是一贯惧怕这个和他不怎么熟悉,还总是板着脸的父皇的。

  如今他按照万澜的指导,将这个抱大腿的法子又如法炮制了一番,并且为了达到目的,还加大剂量,边撒娇边扭屁股,却半天却得不到父皇的回应,朱佑樘担心地抬起头

  你想去见阿澜和你小舅舅么?

  朱见深放下手,柔声道。

  嗯!儿臣想和阿澜哥哥一起过节。

  朱佑樘用力地点了点下巴。

  汪直无奈地笑了笑。

  自从进宫后,每年的中秋和元旦,都是在宫里度过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和素素,还有小千哥哥一块过节啊

  不过在他能够离开皇宫之前,恐怕都只是奢望吧。

  宫里每年的中秋节也是非常隆重的,御膳房要备上各种时令瓜果,和大小月饼,堆成九层宝塔。还要设下月光神马,供九节莲藕,鸡冠花和素酒,由坤宁宫的王皇后带领全体妃嫔和宫女拜月。

  不过宫内礼仪繁琐,虽然也是各种张灯结彩,亦有升平署献戏《嫦娥奔月》,《天香庆节》,不过总不及他记忆里,在广西老家那时候来的团圆又喜庆。

  想到这里,就连汪直都不免心动起来,期待地望向朱见深。

  如果阿樘能够在这个月的十三号之前,背完整本《论语》的话,朕就答应你

  朱见深指了指汪直,笑着说道,让阿直带着你,去星海汇里看你阿澜哥哥。

  真的嘛!

  朱佑樘没想到他父皇真的答应了,忍不住尖叫起来。

  汪直难以置信地看着朱见深,差点连呼吸都忘了。

  你莫要高兴的太早。

  难得见到朱佑樘如此失态的模样,而不似平日跟个小大人似得,循规蹈矩,倒是有了几阿澜无法无天的味道,朱见深决定不追究他这个殿前失仪的错误了。

  现在距离十三日,只剩下两天半的时间了,你能做到么?

  他弯下腰笑道,到时候,朕会亲自考校你的。朕任意说上半句,你就要将下半句给说出来。若是答不上来,哪怕只是错了一句,你就必须乖乖留在宫里,陪诸位娘娘们过节。

  我能!儿臣能,儿臣一定做到。

  朱佑樘放下双手,捣头如蒜。

  那你还不回去念书?

  朱佑樘头一回见到他这副小儿女之态,也是满心慈爱。

  儿臣这就去读书。

  朱佑樘拉起还跪在地上的黄赐的胳膊就要往内堂里走。

  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把一直被汪直握着的毛笔给拿了回来。

  太子爷,您可要努力啊。奴才能否出宫去见素素,就靠殿下您了啊。

  汪直忍不住打趣地说道。

  朱佑樘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挺起小胸脯,拍了拍胸膛,脆生生地答道,阿直哥,你就瞧好吧!

  说着,颠颠地又跑去书堂了。

  你说,这小子这副样子,像谁?

  一直等到文华殿的后方传来朗朗的念书声,朱见深这才背过身来,对着汪直笑道。

  恐怕这都是皇长子的言传身教吧。

  汪直忍俊不禁地笑道。

  朕的儿子们,哪里会那么无赖。

  朱见深摇摇头,单手握拳,放在嘴边,莞尔道,一看就是小郎舅,没把孩子教好。一个两个的,都学了他的猴样子啊!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明月上东方,果香满京华。

  特意穿了一身新衣的国子监季司业和唐主簿,带着百来号的师生们,来到了星海汇的门前。

  星海汇因为正对着隆福寺,加上今天又是十五,赶上了庙会,所以四牌楼这边真的是人声鼎沸,比往日来的更热闹些。

  不过吸引季司业注意的,倒不是那些赶庙会的人群和几乎把街道都占满的摊贩们,而是门口一条长长的,也有几百人的队伍。

  在这条一眼几乎望不到头的队伍里,季司业可认出了好些个人。他们都是住在国子监附近的居民,还有些干脆是赁了国子监后排空余的房子的人家,跟他们师生一样都流离失所的。按说现在应该都被安排在东郊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