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 分卷(122)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分卷(122)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7:02 来源:免费小说

  帝为之怒。

  十一月中,皇长子突然发热,经太医诊治,判断为痘疹。

  二十六日寅时,皇长子薨逝于昭德宫内。

  《明实录》记载成化二年十一月甲午,皇长子薨。上谕礼部曰:皇子薨逝,朕甚感伤。祭葬之礼,其斟酌以闻。

  因为皇子至薨逝时,尚不满周岁,按照祖制,属于无服之殇。

  丧事从简,葬于西山。

  出殡当日,朱见深穿着浅色的冠服,看着百官行奉慰礼。

  他的第一个孩子,就这样没有了,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为他赐名。

  那时候总觉得时间还早,他要找到这世间最好的字眼,来祝福他和万贵妃的儿子。

  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夫子情分,只有短短的十一个月而已。

  整个皇宫,陷入了无穷的哀伤之中。

  万贞儿抱着皇长子的衣衫、玩具整日痛哭,哪怕可爱的小汪直都无法安慰她的苦楚。

  皇帝更是伤心得连昭德宫都不能踏入,宫里的所有陈设都让他想起他早夭的长子和那些其乐融融的快乐日子。

  二十六日晚间,一个人影出现在了新修好的安乐子爵府,小爵爷万达的屋内。

  皇长子,就拜托给大人了。这襁褓里头,写着皇长子的八字和陛下为他取的名字。

  将怀抱里懵懂无知,瞪着一双琥珀色眼睛的漂亮孩子小心翼翼地抱给万达,梅千张轻轻地说道。

  放心吧,家里一切都准备好了。

  万达低声说道,双手接过胖墩墩的小孩。

  这孩子又漂亮又安静,哪里像是生病的样子,分明健康的不得了。

  一个月前他就放出了风声,说自己要去慈济堂抱养一个孩子养老,万家上下都知道这事儿。

  按照万贵的意思,还是过继他大哥的孩子最好。

  不过孩子这事儿也不是想生就能生出来的。万达既然已经做好了这样的打算,他们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如今子爵府里小孩子的衣服,玩具,乃至奶妈子都一应俱全。在杨休羡的帮助下,慈济堂那边的手续都已经处理好了,就等这孩子出现了。

  小家伙,你以后就是我的娃啦。

  万达逗弄着他的小外甥。

  皇长子过去在宫里时常见到万达,对他一点都不陌生,开心地咯咯笑了。

  万达也是一个多月前才被通知,要做好准备,迎接自己外甥的到来。

  他的姐姐姐夫,决定送这个孩子出宫,让他作为普通人长大。

  万达就纳了闷了,陛下和娘娘自然是没有听过刘铁齿的算命的,不知道为什么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将皇长子偷龙转凤送出宫来由他抚养。

  也罢,希望这孩子真的能够和刘铁齿说的一样,远离了皇宫之后,就能平安长大,从此顺遂吧

  对了,你以后会留下来么?

  万达将孩子放进摇篮里,转身问梅千张。

  是,陛下和娘娘派我贴身保护皇子。

  梅千张点了点头。

  见到他如今这番沉静的模样,哪里还有当年在江湖上那个大名鼎鼎的一剪梅的样子,万达不禁唏嘘。

  那小邱他知道你还活着么?

  他,不用知道。

  梅千张眼神闪烁了一下,我只是一个影子,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万达点了点头,知道这事儿急不得。

  让我来看看,以后你叫什么名字呢?

  一块黄色的绢布夹在裹着皇长子的小被子里,万达小心地将它抽了出来,看着上面的字。

  澜万澜?

  万达指了指小孩子的鼻子,笑着说道,你好呀,万澜。我是你舅舅哎,不对,以后我就是你爹爹啦。

  梅千张看了他们两眼,退了两步,消失在了房檐屋脊之间。

  就像他说的那样,成为了一个影子。

  十二月十一日,首辅李贤过世,皇帝下令,辍朝一日。

  开局轰轰烈烈,年底略显悲伤的成化二年,就这样过去了。

  第80章 天下第一楼

  十年后

  七月流火,成化十二年的秋天来的特别的早,离八月节还有段时间,但是夜里的凉风吹来,第二天一早地上居然凝起了霜。

  要说今年还真是奇怪的一年,正月里,钦天监监正夜观天象。正月初七,月犯天高星。正月初八,月犯司怪星。(注1)

  因不知道要应在何处,所以导致宫内一度人心惶惶。

  去年年底,皇帝陛下刚为景泰帝平反正名,恢复了被贬为郕王的朱祁钰皇帝的名号。

  经过内阁商议,将其谥号定位恭仁康定景皇帝。

  皇帝朱见深派遣英国公张懋,带领锦衣卫和宦官,前往西山景泰陵为景帝上册宝,祭告行礼。

  在英宗临终时,曾反复对儿子嘱咐道景泰之案,永不可翻。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朱见深不但为于谦等一干大臣翻案,更是恢复了叔父的帝王称谓,彻底违背了先帝的遗志。

  难道这诡异的天象是在表达先帝的不满之情?

  正月十三日,朱见深前往南郊祭祀时,不但祭坛香火突然被吹倒,执旗的棋手居然冻死在了路边,这是从来没有的咄咄怪事,让朝野内外震惊不已。

  紫禁城内更是流传起了一则谣言,说有人在宫内见到了四处游走的老皇帝陛下的鬼影。陛下穿着衮服,头戴二龙乌纱翼善冠,面色恐怖,仿佛死不瞑目似得,瞪着老大的眼睛。

  鬼影所到之处,宫内的器物无故毁坏,宫人们更是突发寒意,接连病倒。

  面对此种谣言,朱见深一方面严禁宫人们无所事事,无端造谣,另一方面也下令宫内各佛寺和道观祈福打醮,为皇宫消灾去难。

  几个月之后,关于鬼影的谣言终于渐渐平息,这一年的一半时间也就此过去。

  除了春天特别冷,夏天结束得比往年早一些,这半年还算风调雨顺,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件发生。

  隆福寺是京中名刹,殿宇巍峨,霜锺远振。寺庙始建于景泰三年,是少见的番僧与和尚同驻的大寺庙。因与城西的护国寺遥遥相对,又被称为东寺。

  此地香火极其旺盛,尤其是每逢一、二、九、十举办的盛大庙会,日销百万钱不止,可以与北宋开封府的大相国寺媲美。

  几年前,这隆福寺前的大街上,开起了一个偌大酒楼。

  说是酒楼,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它的正式名称乃是星海娱乐总汇也不知道谁想出来的。因为名字过于拗口,闻所未闻,于是京师内的百姓干脆称其为星海汇。

  据说这个星海汇的幕后大老板,乃是京城著名美食老饕,《京都调鼎录》、《京都食珍录》、《京华黄粱集》的撰写者,星海大师是也。

  自从十二年前出版了《京都调鼎录》,这位笔名唤做星海的调鼎高人,一跃成为北直隶吃货心中的美食领袖。

  他的每一本专著,一径刊行,都会引发全城热议,甚至引得洛阳纸贵。

  其中《京都调鼎录》记录了二十多种家常美食的做法。虽然家常,但是贵在精细。据京内几个知名大酒楼的厨子所说,本书中记录的很多烹饪手法,不是拥有二三十年刀工,火工的顶级名厨,压根无法知晓。

  这种技法基本只在父子和师徒之间传承,这个星海大师居然将他公诸于世,而不是敝扫自珍,可见其一代宗师的风范。

  从此以后,星海两个字,就和宗师画上了等号。

  《京都食珍录》是继《调鼎录》之后第三年才出版的。

  本书记录了大明国南北两地各种点心糕饼的制作方式。包括南方的嘉湖细点和北方的官礼茶食。尤其是流行在南方的各种酥皮点心,酥糖糕饼,被这星海大师写得是活色生香,光看文字就觉得食指大动。

  有人曾经按照书中所写的方法亲手还原了各种酥点,据说美则美矣,只有一点不太好不够甜。

  据说按照大师所述的分量,再加上一倍的白糖,做出来的点心味道才刚刚好。若是嗜好甜食,不妨再加上一倍白糖,或者干脆倒入蜂蜜。

  据此,大家推测这星海大宗师,可能是个浙东沿海人士众所周知,沿海的浙东人比较爱吃咸口。

  第三本《京华黄粱集》是在三年前出版的。距离再上一本《食珍录》的出版已经距离很多年了,甫一在书局露面,还将众人吓了一跳。

  很多人猜测星海大宗师这么多年都没有新书上市,很有可能压根已经不在人间了。

  都说世间已无大宗师,只留下了关于大宗师的传说。

  谁知道星海大师不但再度出山,而且一出手就将整个大明国饮食界都震撼住了。

  如果说,前两本书记录的菜肴和点心,还是大明国内能够见到的食物的话,这第三本书里写的菜式,则压根闻所未闻。

  什么裴冷翠肉酱拌面,海鲜至尊双层芝士披萨,泰西香草焗蜗牛,真腊香茅酸汤鱼,诸如此类,记载了十多道从未有人见过的菜肴这些菜肴的名字,每一字都是汉字,但是连起来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根据老学究的考据,其中泰西和真腊应该是指域外诸国。但是裴冷翠是何物?难道是以翡翠入肴?这岂不是和古书中写的仙人一样,以碎玉为食,以真露为饮了?

  还有芝士又是何物?大明朝有学士,有博士,就是没见过芝士。难道是指拥有兰芝一般馥郁品德的高人么?若是如此,那么披萨又作何解释?

  总之这本《黄粱集》写的云里雾里,虽然里面也记录了具体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但是很多食材光名字就让人看不懂,即便知道如何烹饪又有何用?

  据出版此书的书商所言,这本书之所以叫做《黄粱集》,乃是星海大宗师在梦中云游域外各国之后记录的梦中珍馔。

  乃是天上饮食,人间不可多得,大宗师这是在泄露天机啊!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星海大师已臻化境,这本书不是写给他们这个时代的人看的,而是写给几百年后的人看的。就同从唐朝时候传下来的《推背图》一样。

  真是让人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按说这样热门的书籍,很快就会引来福建建阳书商的翻刻盗版,就是大名鼎鼎的麻沙本。毕竟麻沙书商,可是连四书五经和刑统律疏都敢公然翻印,从北宋时期就威名赫赫的的老牌盗文狗了。

  偏偏对于星海大宗师的作品,这些人完全没有办法下手。

  一来是书籍印刷确实精美,采取了多层套图的方式,插画呈现出菜品的每道工序和最后的成品简直让人光看图片就感觉闻到了热腾腾的香味,麻沙版压根做不到。

  二来是但凡几个著名盗版书产地一旦发现了翻刻作品,不管是在书肆还是在黑市流通,几天之内必然有锦衣卫或者东厂的人杀到。不但销毁书籍,烧掉刻板,甚至还会将盗版书商直接下狱那可不是赎铜就能解决的问题了,是要丢命的。

  据说曾经有个潜伏在京都的建阳书商不信邪,出高价挖走了京师某个大书局的工匠,想要将星海的专著盗版一番。谁知道头一天成品从城郊印刷作坊进入京内黑市,第二天连工匠带书商,全部被下了诏狱!

  要知道这建阳书商世代经营麻沙书,甚至当地就是以此为产业的,就算被官府抓到,了不起罚点银子而已。

  该印的书还是继续印,该卖的书还是继续卖,作者骂那就继续骂,反正朝廷历来也没有说过盗版书是犯法的。

  谁知道这京城的锦衣卫居然半点道理都不讲,他们居然说这写书的作者星海大师早就在顺天府衙门挂了号了,就等着捉拿他们呢。

  按照星海大师的说法,他刚写完了第三部 书不久,这些书的雕版都放在在家里等待刊印呢。某天突然天降盗贼,不由分说将星海大师毒打一顿,还将他家洗劫一空。

  那一次他家丢失了银两不下数千钱,还有古玩字画无数。不但如此包括这批书,之前两册书的雕版也全部被贼人抢走。

  星海大师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借债花重金重新雕版,才能让他的心血重见天日。

  这么多年来,星海大师一直都在苦寻这群心狠手辣的匪徒。

  一旦哪里出现了与这些出版的书一样的刻本,那只有一个可能刊印图书的书商,就是当年闯入他家,打人抢劫的那群匪徒!

  被抓进诏狱的书商听得一口气差点接不上来。

  要知道这星海大宗师那么多年来可都是匿名写作的,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家住京师何方根本没人知晓,他们如何抢劫得了他?

  再说谁没事写了书,还把雕版放在家里的?这,这分明就是欲加之罪啊。

  不过锦衣卫们可管不了这些,抓了人就一阵拷打,直打得那建阳书商跪地求饶,几乎贡献出了一半的身家,锦衣卫们才将他从诏狱放了出来。

  从此往后,整个大明国上下,再也没人敢盗印星海大师的著作了。

  书商们对于星海大师无可奈何,只能暗地里骂他光有大宗师的名号,没有大宗师的度量偷书的事儿,那也能叫偷么?这叫风雅。

  算起来大家都是斯文人,怎么就不给彼此留点颜面呢?

  经过此事,也有人开始怀疑起了这个星海大师的真实身份。

  虽然说锦衣卫衙门是肩负着监督全国书籍、各类邸报,舆论的职责的,但是他们过去只查**和对礼教、皇权有威胁的各种书籍。

  星海大师写的东西再好,不过就是一本菜谱而已,怎么就需要动用上锦衣卫和东厂了?

  众所周知,当今贵妃娘娘的弟弟,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佥事万达万大人,时年二十八岁已经是堂堂正四品的重臣了。

  而这位万大人的表字,可不就是星海二字么!

  若此星海不是彼星海,锦衣卫犯得上这么上杆子抓人么?

  锦衣卫还只是在京内打击盗版书商,这东厂可是在全国范围打击。如果不是万贵妃的弟弟,太监们会对一本菜谱那么上心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