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 分卷(114)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分卷(114)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7:02 来源:免费小说

  但是梁芳本人,作为一个皇家的奴才,就算是吃了豹子胆,也万万不敢对主子有这样的心思啊!

  年轻的宦官抬起苍白的脸,刚才被重重击打后留下的两团红色伤痕让他看上去宛如一个小丑。

  不,奴才不敢,奴才万万不敢的

  不认账?看刀!

  杨休羡怒而挥刀。

  梁芳只觉得头顶一凉,吓得他登时四肢乱颤,以为自己这下要一命归西了。等了一会儿,梁芳睁开眼睛低头一看,只见原本他束在头顶的发髻被刀一下劈散,发髻落在地上,剩余的黑色发丝随着剧烈的江风肆意地飘散。

  他伸手摸了摸头顶一块光溜溜的头皮。

  只差一点点,他的脑袋就跟这发髻一样,要被身首分离了。

  打。

  杨休羡冷冷地说道。手中挽了一个花,将刀子收入鞘中。

  原本站在他身后的锦衣卫上前,两人轮流用刀鞘的背部反复击打着梁太监的面部。

  不过数下的功夫,梁太监整张脸都肿得跟猪头一样,一口牙齿和着鲜血纷纷掉落。

  直到被打晕,又被搬进官船船舱底部的仓库的时候,梁太监都不明白,这短短一刻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自己就遭到了这样的无妄之灾了。

  看着被锦衣卫放出的鸽子扑棱着翅膀,升腾到了半空中,往北面的方向飞速掠去。

  杨休羡转头,望了望滔滔的江水,纵身一跃,踏着舢板,跳上了万达所在另一艘官船上。

  御器厂窑变瓷器失踪一案涉案的所有人。包括邱家的,袁家的,荣家的,还有御器厂的督陶官何郎中在内,都被带上了这艘官船,等候回京发落。

  这次他们日夜行船,不管江上多堵,务必要在十天之内到达京城。

  走进万达的卧室,杨休羡走到床边,看着睡到哈喇子流得到处都是的小恋人,轻轻地推了推他的肩膀。

  别睡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梁太监已经被我们抓到了。

  别啊抓到就抓到了呗。昨天我整晚差不多都没睡,今天早上才眯了一小会儿,让我再睡一会儿。

  万达将被子往头顶上一拉,开始耍赖。

  杨休羡哭笑不得地将被子拉了下来。

  梁太监如今已经被收押了。我们要想想到了京城之后到底怎么说,才能坐实了他的罪名。让陛下和娘娘彻底相信我们。别睡了,乖

  万达抿了抿嘴巴,无可奈何地直起了身子,将后背靠在枕头上,两条眉毛拧到了一块。

  再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杨休羡走到窗边,将挂在毛巾架上的巾子打湿了水。

  什么?

  万达接过帕子,慢慢地擦起脸来。

  昨天那个刺杀荣大小姐的锦衣卫力士死了。

  万达呆呆地看向他,手中的帕子被拧的结成一块。

  杨休羡的眼中也是阴晴不定。

  锦衣卫衙门也不是铁板一块,至少庆云伯本人也有锦衣卫千户的寄禄官衔。

  想要在其中安插一两个心腹,轻而易举。

  就在昨天夜里,被邱子晋打断了他俩的好事后,杨休羡百无聊赖之下,顺便去到县衙关押荣小姐和邱母的监狱看了看。

  这一看,就顺手救下了差一点就被人掐死的荣小姐。

  有个身穿夜行衣的人趁着夜色,进入大牢,想要彻底封掉她的口。

  这人身手极为不错,一路进来都没有被人发现,而且居然是卡着锦衣卫轮值换班的点儿翻进来的。

  要不是杨休羡突发奇想进牢一探,他这趟刺杀任务说不定还真的成功了。

  杨休羡和那人缠斗中打落了对方蒙面的布条,惊而发现这人居然是锦衣卫的力士,而且一路上跟着他和万达办案奔波,从没有露出过一点破绽。

  打斗惊动了县牢里其他的锦衣卫们,在见到被顶头上司制服的刺客,居然是自己的同僚后,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杨休羡没空去安慰惊魂未定的荣小姐,他借了县衙的刑房,亲自将这个叛徒一阵拷打。

  对方终于招认,是得了庆云伯周寿,正确地说,是得了当今周太后的密令,沿途监视万大人的举动。

  在必要的时候,除掉一切对庆云伯,或者对太后有威胁的人。

  包括万大人在内。

  今天一早,负责看守刑房的锦衣卫手下来报,说这个人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咬舌自杀了。比起回到京城,在诏狱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还不如在这里给自己一个痛快。

  杨休羡心情复杂地看着被拖出来的同僚尸体,让手下人去清理。

  为什么要自杀?

  任务失败,被发现了身份,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更有可能的是,锦衣卫衙门里,像他这样的人不止一个。

  莫说是成分复杂,谁都能塞人进来的锦衣卫了。哪怕是东厂,也有代表着不同势力的宦官在里面交锋。

  他们一路跟随的人里,到底有几个是属于周太后的,有几个是属于其他势力的?

  谁也不知道。

  这不过才死了一个而已。

  剩余的呢?

  周太后作为皇帝的生母,权势滔天,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她不敢做的事情。

  毕竟,她可是敢把皇长子专用的御制陶瓷,在抹去底部款识后,赐给自己的小儿子用的女人啊。

  如此犯上之事都做的,杀一个不讨自己喜欢的妃子的弟弟,又算得了什么呢?

  回京之后,看来不止小邱要清理门户了。北镇抚司也应该整顿整顿,看看到底藏了多少老鼠。

  杨休羡看着万达,低声说道。

  万达低头,想起了昨晚邱子晋同他说的话。

  不破不立,将计就计,邱子晋说。

  为了下半辈子的自由,为了自己的婚姻不受人摆布,走到像邱子晋这样悲惨的境地,他愿意舍得一身剐。

  在杨休羡离开船舱后,万达走到挂着衣服的衣架旁,从一件贴身的褡裢上,取下一个物件。

  金色的小火铳,是前年的年底,皇帝姐夫赐给他用来防身的武器。

  说是防身用,但是从广西到江南,在生死边缘经历了那么多次,他却是一次都没拿出来用过。

  说到底,他害怕。

  哪怕今时今日,人人都知道北镇抚司的小万大人手里过了无数条人命,是个名副其实的活阎王,但是万达从来没有真的亲自对谁下过杀手。

  虽说他早就接受了自己锦衣卫的身份,但是作为一个六百年后的现代人,一个对生命存着敬畏之心的普通人。

  他不曾,也不敢用任何武器用来伤害任何一个人的生命。

  哪怕是在生死存亡之际。

  万达掏出火铳,紧张地舔了舔自己干涸的嘴唇。

  他巍颤颤地闭上眼睛,摸了摸自己的腰侧。

  对不住了,广怀

  他低声说道。

  然后扣动了扳机。

  一声巨响,惊起了岸边的江鸥。

  正在隔壁房间,翻阅从梁太监的房里搜出来的账本的邱子晋,猛地抬起头。

  啊呀!

  距此数千里外的紫禁城昭德宫,万贞儿看着失手跌落在脚边的瓷杯,发出了一声惊呼。

  正趴在床上陪着小皇子玩耍的汪直抬起头,听到屋顶上传来的一声惊雷,急忙用双手捂住了小皇子的耳朵,怕他被打雷的声音吓到了。

  变天了。

  覃昌站在红色的屋檐下,看着满天的乌云,低声说道。

  第75章 杀心顿起

  前日过了晌午,紫禁城上方突然一阵电闪雷鸣,撕开层层的乌云,对着这片金色的皇城劈头盖脑地砸了下来。

  其声势赫赫,让人觉得仿佛脑袋上真有雷公推车,电母闪鞭。

  一道道青色的紫色的裂纹将天幕撕裂的同时,居然下起了一场冰雹。

  砸在黄色琉璃瓦上的雹子,最小都有婴儿拳头的大小,也不知道砸坏了多少宫里的奇花异草。

  要知道现在这都过了七夕节了,整个北京都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发生这种怪事,这不是异象嘛!

  有些老的内侍不由得想起了,听比他们再老些的宫女太监们讲古的时候,提过在永乐年间,前朝三大殿遭遇雷劈,被天火焚烧,直到正统六年,全部才修缮完毕的往事。

  据说这是因为永乐帝身为叔叔,却夺走了属于侄子的江山,得位不正。这老天爷是看不下去了,才降下的警告。

  幸好前日的雷电虽然厉害,但是只劈了周太后所在的宁清宫偏殿,一间用来堆放杂物的小房间而已,倒还没有其他的损失。

  也不知道这次奇怪的天象,是出于巧合,还是在警告着什么。

  但是周太后为此受到惊吓,整晚不能入眠。

  她口口声声说在寝殿墙壁上见到奇怪的黑影,还责打了当夜当值的宫人。昨日特意请了钦安殿的法师前去除祟。

  身为人子,皇帝自然要在母亲身边尽孝侍疾,这两日朱见深都是下了朝之后,直奔宁清宫,陪伴抚慰周太后。

  哀家都病成这个样子了,怎么庆云伯府的人都没有来探望哀家呢?阿寿呢?他的妻子呢?

  头戴着丝缎抹额,刚喝完了安神汤,周太后重重地蹙起柳眉,将药碗递还给宫女惠儿。

  早就派人去请庆云伯府的家人来侍疾,但是一连几天去了,庆云伯府上的人都说国舅爷自打上个月去送崇王殿下出京后,就一直没有回府。奴婢寻思着,可能国舅爷不放心咱们殿下,就一直跟着车队,想要把崇王殿下送出京畿再折回来。这么算算,说不定还要再走些时候呢。

  惠姑姑将药碗转身递给小宫女,然后端上漱口的茶水,给周太后漱去口中的苦药味。

  又说命妇云氏自天热后就一直病着,她身子虚,受不住暑气,也就不能来宫里侍寝了。

  云氏是周寿的妻子,一年到头都病病歪歪的,管不了丈夫,也管不住儿子。

  周太后一向看不惯她,也就由得她去。

  若是如此,阿寿也算有心了。不枉费哀家一直那么疼惜他。

  周太后漱了口,用丝帕擦去嘴角的水珠。

  他这个做舅舅的疼外甥,竟比他亲兄弟疼的更多些哎,哀家病成这样,整宿整宿地夜不能寐,若是泽儿还在宫内,一定担心记挂我这个做娘的,日日承欢膝下,好叫我开心。

  周太后说着,忍不住又开始联想,前日京城里下了那么大的冰雹,也不知道京郊那边如何了?

  小儿子他们及时找到了躲避的地方了么?道路会不会被冰雹和雨水冲垮?

  若是半路上淋雨生了病,随队的太医医术如何,药带的够么?

  本来就被吓疼的脑壳经不住胡思乱想,越想越着急上火。

  万氏呢?皇帝要上朝,批阅奏折,她为何不来探望本宫?

  周太后一上火就想着折腾人。

  据说钱氏这段时间身体又不好了,病恹恹的不出门。万氏作为她的儿媳妇,不在她的宁清宫里待着伺候婆婆,总往仁寿宫跑是什么意思?

  钱氏是她的嫡亲婆婆,她难道不是么?

  娘娘,这万氏还是不来咱们宫里的好。

  惠姑姑说着,转过头挥退了小宫女和内侍们。

  见到屋里除了她和太后没有别人了,弯下腰,凑到周太后耳边说道。

  据说万氏的那个弟弟,这次在徽州那边闯出大祸来了。

  怎么?皇上不是很信任他么?小屁孩子一个,居然已经是四品官了呵呵,果然是只要和万氏搭上点关系,我那儿子就没有不喜欢的。

  听到万达出事,周太后登时觉得脑袋没有疼的那么厉害了,好奇地侧耳倾听。

  据说这个小万大人一到徽州就闹得鸡飞狗跳。带着一个妖道,又是拆庙,又是拆牌坊。还把人家当地的世家长老,吊在牌坊上面用鞭子抽打侮辱

  惠姑姑绘声绘色地说道。

  周太后听的嘴巴都张了起来。

  那两家可是有千百年历史的大家族了。被小万大人那么一闹啊,居然两家人都从祖祖辈辈住了多少代的祖宅搬走了。说是经过这番羞辱,折煞世人,无颜在当地继续住下去了。

  惠姑姑咬牙切齿地说道,害的好好的人家抛家弃族的,这个万大人,他就是这么一个恶人!

  真是有什么样的姐姐,就是有什么样的弟弟。做出这样的事情,陛下居然不管呢?

  周太后愤愤道。

  据说这两天参万镇抚的折子堆起来都有人那么高了,很多江南出身的官员联名上了弹劾折子,但是全部都被陛下压下来了。陛下这是铁了心要保他,朝里朝外那么多忠臣的心啊,都要因为这个万镇抚的事儿给弄寒了。

  惠姑姑搬弄是非的本事堪称一绝。

  不过事实确实如此,万达在歙县的举动过于惊天动地,简直就是把江南仕子和他们背后书院、家族的脸面放在地上来回踩。

  尤其是把人吊在御赐的牌坊上鞭打之事,只听着都让人觉得骇人听闻。

  这可不是打江南读书人的脸了,这是把孔圣人,朱老夫子;是把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皇权礼教全部打碎了踩在脚底下呢。

  据说消息一传回京城,就立即惊动了整个朝野。

  武将的态度如何,暂且不论。

  至少在满朝文臣们的眼里,这位北镇抚司的万镇抚,如今已经完全可以和永乐年间祸害朝廷,诬陷周新、解缙等一干忠臣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还有前朝利用夺门之变,大兴刑狱的锦衣卫指挥佥事门达、逯杲之流相提并论了。

  陛下那么包庇万镇抚,还不就是因为他的姐姐么对了太后,您说咱们的宁清宫,又没有之前着火的奉天殿那么高,楼宇也不是最金碧辉煌的,为什么这老天这回打雷下雨,偏偏就劈到了咱们的偏殿呢

  惠姑姑越说越小声,语调也逐渐诡异了起来。

  是啊非但如此,哀家那天夜里,分明还看到了有黑色的影子在我的寝殿里晃荡。哀家同皇帝说了,他居然说我只是惊惧过度,才心生恐怖可笑,真是可笑。

  周太后越想越不对头,俗话说:白天不做亏心事,也来不怕鬼敲门。哀家从来都是行的正坐得直的,怎么会心生恐怖。你快说说,这是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