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 分卷(111)

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 分卷(111)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7:02 来源:免费小说

  万达将汗巾揉成团,双手背在身后,冷笑着问道。

  当然了。四个月前,是你到访了我家荣宝楼,说既然你我两家已经定情,就要和小姐见面。没想到你见了我家小姐的花容月貌,就起了亲近之心几天之后,你就找了由头,约小姐在花园见面。

  丫鬟说的绘声绘色,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她家小姐的名节,甚至主动走到几个村妇面前,求她们评理。

  这些村妇们吓得更是后退了几步,不赶趟这趟浑水。

  等你们成其好事之后,你就留下这条汗巾,作为见证。说很快就会让家人来提亲,让小姐好生等待。

  丫鬟转身说道。

  万达冷笑。

  两个月前,邱家终于派人前来昌平,说要与我家小姐完婚。我们小姐欣然前来,在那个别院里足足等了一个月。好不容易等到邱大人你到了景德镇的消息,但你却故意将婚期推迟,这是什么意思?

  他就是想要始乱终弃!我告诉你,没门!

  老管家接着说道,我们小姐已经有了你的种,这你可赖不掉。天王老子来都不行!

  哦,原来是这样啊。

  万达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然后转过头,看着满脸震惊的魏大哥。

  既然她都怀了我的孩子了,那我也没办法了。只能让荣小姐做妻,委屈委屈你妹妹做妾了。大舅子你看行么?

  他两手一摊,一副无赖至极的样子。

  我呸!你做什么美梦呢!我妹瞎了眼了才会要你。还做妾?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这魏大哥可算听明白了,这个邱子晋不但是个攀龙附凤的负心人,还是个惯于偷香窃玉的采花贼。

  枉费他长的如此容貌,还是陛下御赐的探花郎,没想到居然是个登徒浪子。这种人怎么能成为妹妹的良配。

  我们家的婚约早就没了,你可别肖想我妹了!我妹嫁猪嫁狗嫁乞丐都不会看上你。走走走,回家回家!这种腌臜地方,请我们家人来都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魏大哥说着,转身去牵驴车。

  他身后的那群听得震惊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的小伙子们这才如初梦醒,跟着车子一块往来时的路上退去。

  隐隐约约的,万达甚至听到了驴车上那位魏小姐的哭声。

  哎,没办法,虽然哥不爱女人,但是架不住女人爱我啊

  今天又是让小姑娘伤心流泪的一天。

  万达无奈地摇了摇头。

  万大人就是万大人这么快就解决了一个烫手山芋。

  看着将近一百个来势汹汹的壮汉,被万达三言两语就给说走了,邱子晋看的佩服不已,这就是《孙子兵法》里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吧。

  看他这个时候还不忘拽文,真是让杨休羡哭笑不得,心道:邱大人啊邱大人,你都不担心么,你的名声都被这小子败坏的差不多了啊,以后你的官宦生涯可要如何是好啊?

  看到少了一个竞争者,荣家的管家和丫头们似乎受到了鼓舞。

  两人居然一左一右将万达夹在中间,开始逼问他到底什么时候拜堂成亲。今天要是不说出个具体的子丑寅某来,他们绝不会放过他。

  小姐!荣小姐!

  万达也不挣扎,只是对着轿子那边高声喊道,这是小姐的意思么?荣小姐真的因为**于我,所以一定要和在下成亲是么?

  邱公子

  终于,轿子里传出了荣小姐的声音。

  你我早就结下姻缘,如今连孩子都有了。你这样问,置我于何处呢?难道是嫌弃妾身容貌丑陋,配不上公子么?

  你不丑,就是瞎了点。

  看到邱家宅那边,邱老爷和邱夫人在一大队仆人的簇拥下匆匆赶了过来,万达冷笑道。

  不好意思,我不是邱公子。

  什么?

  管家和大丫头大惊失色。

  不可能!

  在下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万镇抚,此次奉了陛下的旨意,跟随邱巡南下办案的。

  万达抬了抬下巴,立即有四个锦衣卫上前,将这两人控制了起来。

  你刚才还说你是邱子晋的!

  丫鬟尖叫。

  我说过么?是你以为的吧。本官非但没有一句话承认我是邱大人。本官还好心地多次提醒你,让你看看清楚。谁知道你一口咬定见过我,还说你家小姐和我发生过关系本官真是百口莫辩啊。

  万达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一抬头,露出了一抹狡猾的笑容,是你们几个人想要栽赃于我,还想给小邱扣顶绿帽子。嘿!同时污蔑两位朝廷命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罪名么?

  不,不会的

  这两人绝望地看着围观的百姓,大声问道,他不是邱子晋么?他不是邱巡按么?你们为什么不说,为什么?

  众乡亲无言以对,心想你果然很瞎,都没看到这里站着那么多锦衣卫么

  万达摘下乌纱帽,走到邱子晋身边,搂住了他的肩膀。

  轿子里的那个荣小姐。向您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才是成化元年的探花郎,您的未婚夫,邱子晋邱大人。

  邱子晋抬起头,看着小轿子,淡淡地说道,初次见面,唐突佳人了。

  轿子里再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待邱母带着一群家仆来到村口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摇摇欲坠的牌坊,和被锦衣卫们看押起来的荣家家人。

  母亲。

  身穿着锦衣卫服饰的邱子晋走到面色惨白的邱夫人面前,露出了一抹无比嘲讽的笑容。

  恭喜您,要做奶奶了。

  虽然,孩子的父亲不是我。

  在北镇抚司的诏狱内,哪怕点上再多的火把,都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外头天气如何,一点都影响不到这一年四季永远冰冷的大狱,和充满了刺鼻血腥味和腐烂味的刑房。

  荣宝楼?

  王喜听了,转头看了看坐在角落里的袁彬袁指挥使。

  是,是这是一间古董行,是我一个换帖兄弟荣万彩开在京内的,他家做了多年的古董生意了。那些御器厂的窑变之物,和一些没有来得及销毁的次品,就是通过这个古董行来转手的。

  刚被架到刑架上,都没等袁指挥使派人用刑,这位庆云伯就抖得跟漏了的筛子似得,开始一五一十地交代起来。

  别,别对我用刑,我什么都说呜呜,我要见我姐姐,太后娘娘知道了绝对不会放过你的别对我用刑。

  今年也不过才三十四五岁的老牌国舅爷周寿痛哭流涕地说道。

  京内的古董店荣宝楼,御器厂的太监梁芳,还有眼前的这位国舅爷

  袁指挥使开始有些怀念万镇抚在的日子了。

  皇亲国戚对阵皇亲国戚,比他这样以一个纯粹的臣子的身份来审案,要来的简单的多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万达:万达美食城埋没了我,我应该去万达影城发挥。

  第73章 状告国舅爷

  钟鼓楼西侧的积水潭方位,蒙古人在元朝的时候在此开凿了一条通惠河,来作为大运河的终点。打从明大都的时候起,这钟鼓楼一带,连着后海就成为了京师最繁华热闹的所在。

  沿着海子的西斜街一带,都是舞榭歌台,酒肆茶馆,是城中富贵子弟和富豪商人的爱去之地。

  漕运的商船在码头停下后,腰缠万贯的商人们就携带者满身的得意劲儿,登楼饮酒,呼朋引伴。因为这海子通向禁中的太液池,在紫禁城的角楼往东北角看,都能看到这里的灯火。

  除了钟鼓楼得了大运河之利,东边的朝阳门亦是漕运入京的要道,更是南边举子入京的必由之路。自打永乐大帝迁都北平,定北平为北京顺天府,这东四牌楼就成为了京内著名的市廛之一。

  凡举官员,学子,富商入京,大多投宿于东四牌楼附近的客栈。导致此地船夫仆役云集,各种商铺林立。到了宣德年之后,此地比起钟鼓楼竟是来得更加繁华了些。

  沿街除了有茶叶铺、估衣店、鞋袜铺,肉市,酒市,绸缎庄,刀剪铺。更有古董店,金银楼,珠宝阁,裱画行。

  大俗大雅,无一不包。

  正所谓画楼重重,鳞次栉比;金器珠玉,堆积如山;五色迷目,富甲天下,乃是京内一流繁华之地也。

  话说,在东城文思院外有一条僻静的胡同。初看上去,这里的屋子间间都仿佛是深宅大院,说里头是宅门王府估计外地人也信。

  其实并非如此,这些都是商铺。

  这文思院乃是御用衙署,专为皇家锻造金银之器,自然贵不可言。所以其左右开设的商铺也都是古董、书画之类的文玩商铺。

  出入此处的都是富商大贾,朝中权贵。比起市口林立的商铺来,此处清幽不少,更带着些居高临下的俾睨气势。

  要说这些古董书画店也不是没有高傲的资本,能在这里开店做买卖的,要么就是底子深厚,有自己独特的进出货渠道。要么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身上多少带着些皇亲血脉。

  这胡同中段有这么一家荣宝楼,算来在京内开店也有七八十年了,目下已经传到了第三代。

  这荣家乃是北直隶昌平人士,百年之前就开始从事瓷器、陶器的买卖,最早是在牌楼底下练摊发家的。

  到了第二代荣老爷子,生意逐渐做大,从行商成了坐商,开了一间荣宝楼。最初也不在文思院附近,还是在牌楼那边,不止做瓷器生意了,开始经营各种文玩。

  到了第三代,也就是现在这一代掌柜的荣万彩手里,这荣宝楼的买卖做的越发的好了。打从天顺末年起,荣家的买卖铺子和宅子也从喧闹的街市口搬进了清幽的冠帽胡同。东边就是明智坊草场,背对着于谦于少保的祠堂。

  据说是因为荣老板有幸结识了一位位高权重的宦官,连带着和宫里某位娘娘的皇亲搭上了边儿,入了这荣宝楼的股份。

  从此荣家的这个荣宝楼也一跃从普通的古董瓷器行,成为了至少带着些许皇商派头的贵店了。

  和普通一早就开市的买卖店不同,这条胡同里所有的店铺,都是到了差不多午市前才开张。开了铺门,将代表着商号的幌子往外头一挑,柜上的人双手往袖管里一插就回屋去了。

  这不用吆喝,也不用揽客。

  不管是买的还是卖,心里都有数,会进来的自然会进来。

  这买卖做得真是矜贵,体面,难怪柜子上的小伙子看人都是斜着眼的。

  这天一直到过了巳时,荣宝楼的伙计小祥才开了铺门,拿着竹竿准备去挑幌子。

  这两天他们的掌柜的心情不好,据说夜里睡得也不好,所以这店铺开的越发的晚了,连带他们做伙计的也能偷点懒,睡个懒觉。

  这要是老管家在的话,压根没有这样的好事。甭管店铺什么时候开张,做伙计和下人的,必须寅时起床,劈柴烧水,洒扫庭院。

  这不他老人家到江西送嫁去了嘛。等老管家送嫁完毕,回到铺子里,他们这样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小祥将写了荣宝楼三个大字,底上画了个宝葫芦花样的幡子挂上旗杆,一转身就看到两个男人站在他们店门口,无声无息的,把他吓了一跳。

  要说是两个男人也不对。是一个应该差不多只有六七岁的小男孩,身后站着一个看不出年纪和面目,带着面具的男人。

  要说这小男孩长得,那真叫一个漂亮。

  大眼珠子似两个黑葡萄,肤色雪白,嘴唇小巧。年纪虽小,却自带一段风流韵致。

  他穿着一身妆花罗缎袄子,头上带着一个小巧的红缨珍珠冠,脚下踩着一双鸦色白底的小布靴,靴子的鞋帮处还用米粒小的珠子打了一圈的围边。浑身上下都透着四个字:贵不可言。

  小孩的右手拿着一根马鞭,这根马鞭自然也是极为贵重的,鞭子的握把处用红色的绫布层层缠绕,防止小孩娇贵的掌心被磨破。

  小祥知道他们隔壁就是草场,京中不少权贵喜欢在这里遛马,比马。看来这小公子应该是一早去跑了马,现在从草场出来闲逛了。

  漂亮小孩身后三步处跟着的男子,人不算很高大,却格外又精神。他穿的是一身蓝黑色的紧身袍子,不过看质地也是上佳的,隐隐能看出暗色的花纹。

  这男人带着一副黑色的面具,基本上将整个面部完全盖住,只留下嘴巴在外头。

  男子站在小孩的身后,右手上拿着一根缰绳,应该是牵着这小公子的坐骑。

  看来这男人应该是小公子的护院,或者是贴身侍从之类的角色。

  小祥好奇地探头朝男子身后望去,结果发现男子牵着的并不是什么高头大马,而是一头黑色的驴。

  是的,即使这驴子的鬃毛都用五彩丝线绑上,额前绑着好大一个彩色绒球,脖子上还挂着一颗金色的铃铛。

  不过这就是一头驴子,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宝马。和这小公子的一身华贵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看得小祥嘴角一抽。

  可惜这个荣宝楼的小伙计每日只在牌楼附近出没,没有往西边那边走走。不然的话,他一定曾看到过另外一个大一些漂亮的小公子,每日牵着一匹小黑驴招摇过市。

  然后他今天就会认出,眼前的这头小黑驴,就是那个传说中北镇抚司阎罗王的坐骑了。

  你们开张了么?掌柜的在么?

  没理会小伙计满脸的讶异,小孩一开张就是脆生生的地道京腔。

  听语调,韵尾,都格外的雅致,这小孩必然是高门富户出来的小公子!买卖上门了!

  小祥也管不上什么驴不驴了,殷勤地将人请了进来。然后吩咐其他的伙计,将这头驴,给带到马厩里,喂上好的饲料。

  二位稍等,我这就去请我们掌柜的。您二位随便看。

  小祥给他们两个上了茶后就急忙朝里间走去,也不知道掌柜身子骨好点没,这样的贵客他们这些小角色可接待不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