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六回:阴人施阴毒毒害忠良,巧臣设巧计计救曹印

1

乾清宫内的宫女们正在忙碌着为皇帝端茶供斋,魏忠贤急急忙忙跑来奏道:“不好了,皇上,今个儿贵州传来恶讯,巡抚王三善孤军深入被叛贼安邦彦围困,参将王建中、副总兵秦民屏、千总刘毅力战而死,王巡抚也被俘殉国啦。”

天启帝闻言一惊,问道:“魏爱卿有何对策?”

魏忠贤道:“逆贼猖獗,当着兵部调兵遣将再剿。”

天启帝道:“此事爱卿好生办理,千万不要再出差错。”

魏忠贤道:“皇上圣明,臣这就让崔呈秀调度此事,但愿早降叛军,还我大明太平江山。”

天启帝叹道:“太平什么,不要说边疆战乱纷纷了,就连朝中也是烟雾弥漫。”

魏忠贤明白皇上所指就是众大臣弹劾自己的事,遂道:“都怪臣处事不周,致使众大臣误解,给皇上添忧了。”

天启帝道:“也不全怪你,他们结党营私,朕早已知之。”

魏忠贤道:“皇上圣明,但刑部郎中曹印深受先帝器重,此人一心行法,从不结党,他虽然也弹劾贱臣,贱臣却对他敬佩有加。”

天启帝赞道:“难为你有这般胸襟,杨涟、左光斗他们这些人有你一半度量就好了。”

魏忠贤又道:“曹大人精通历代律法,日夜专注变法图强,至今未娶,臣听说曹印为官极清极廉,家中虽有七旬老母,却并无一婢一奴,母子二人生活极为清贫。”

天启帝听了大为感动,道:“难得,难得,怪不得先帝赐他通天笏,看来此人确是忠贞之臣,朕当重用之。”

魏忠贤道:“皇上英明,臣让刑部尚书乔允升择日带他进宫,这样的清廉之臣当为我等榜样,臣斗胆恳请皇上赐婢女于曹大人,一来显示皇上仁德,二来也让曹大人早成人伦,三来使曹母老有所养。”

天启帝道:“嗯,魏爱卿深明大义,不计较个人恩怨,难得,你和曹爱卿都是忠臣,此事你去办吧。”

魏忠贤得了旨意,即令人选美女四人送入曹府,曹印受宠若惊,伏地拜道:“臣无功,怎敢受此厚恩。”太监俯身近前,笑道:“皇上固然知道曹大人不是好色之徒,然闻曹大人家有老母无人照料,故赐婢女以养人伦,曹大人还不快快谢恩,咱家还等着回去交旨呢。”曹印听了,这才安心收下,拜谢皇恩,送走太监后,安置美女服伺老母。

过了半月,刑部尚书乔允升召见曹印:“左侍郎周迎秋周大人今日在殿上举荐你,皇上下旨,召你明日进宫面圣,曹大人务要做好周全准备,莫让皇上失望。”

曹印大喜,急冲冲回家做准备,刚到门口,见周应秋愁眉苦脸地走在街上,一边走路一边哀声叹息,曹印拜道:“多谢周大人荐举之恩。”

周应秋抬头见是曹印,忙拱手回礼:“哦,原来是曹大人,皇上求贤,我何功之有?曹大人满腹才华,却受屈四年,有若鸟困铁笼,龙屈沟渠,明日金殿面圣,从此以后可以大展宏图了,可喜,可贺呀。”

曹印道:“行法度,兴大明,是下官毕生夙愿,然真要实现行法图强,安定社稷,还得依靠朝中各位贤臣共同努力才是。”见周应秋愁眉莫展,因问道:”周大人为何愁苦?”

周应秋摆手道:“唉,难以启齿,难以启齿,说出来让曹大人笑话了。周某年近五旬,至今无子,前几日老父为此去算了一卦,说八月十五之前寻一个后脖有黑痣的女子成婚方能有后,不然,今生绝祀矣。”说到这里,周应秋声音哽塞,啼啼哭哭地道:“明日就是八月十五了,老父为此愁闷成疾,怕是要不行了。”

周应秋悲悲戚戚拭老泪,惨惨切切长叹息,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

曹印劝慰道:“算卦之事岂可轻信?”

周应秋道:“我固然知道那都是些无稽之谈,然老父深信不疑,要是明日还寻不到这样的女子,绝后是小,老父忧郁而死,叫周某如何独生?”周应秋说着竟然俯身下去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曹印赶紧扶起道:“周大人不必忧伤,也是巧合,半月前皇上赐曹印婢女四人,其中就有一女后脖上有黒痣 一颗,既然如此,曹印将她送与大人为妾就是。”

周应秋突然止住哭声,站起来抓住曹印之手问道:“当真?曹大人莫要诓我。”见曹印笑着点头,周应秋摇摇头道:“不可,周某岂可为一己之私而夺曹大人之所爱,此事万万不可。”

曹印道:“不妨,此女仅是下官母亲的婢女,送予周大人又有何妨?况且周大人官高位显,事父极孝,此女得陪周大人,也不埋没了她。”

周应秋大喜,鞠躬拜道:“如此,老父有救了!”

2

曹印随乔允升进了宫,被一太监单独领入内书堂等候。曹印暗思:皇上召见臣僚都是在保和殿或乾清宫,有时也会在养心殿或者后花园,内书堂乃宦官学习之所,归司礼监管辖,皇上为何在此地召见我?

正狐疑间,只闻爽笑声从远处传来,曹印起身迎接,见魏忠贤带三个太监大步而入,不禁暗自吃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魏忠贤笑道:“让曹大人久等了!”

曹印拱手道:“魏公公有何见教?”

魏忠贤乐呵呵地道:“曹大人请坐。”

曹印甚为纳闷,饿狼从来要食肉,哪有善心待羔羊?也不坐,直问道:“请问魏公公,皇上何时召见我。”

魏忠贤见曹印拒坐,顿时由欢转温,脸色一沉,自个儿一屁股坐下,冷道:“皇上政事繁忙,哪有工夫与人闲话。”魏忠贤喝了口茶,慢慢道:“曹大人屡次请求觐见皇上,不知有何高论,先说来让咱家听听,果真有治国良方,咱家再奏闻皇上召你。”

曹印大怒:“这么说,此番是你召我来,非皇上?”

魏忠贤嘿嘿笑道:“咱家哪有权召曹大人来,咱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是听皇上的。”

曹印怒道:“太祖法度,宦官不得干预政事……”

见曹印指责自己干政,魏忠贤大怒,冷冷道:“曹大人如无良策进献,咱家就去复旨了,”魏忠贤蓦然立起而去,走到门口停住,吩咐身边太监道:“回复皇上,就说曹印乃碌碌之辈,并无甚么大才,哈哈哈哈。”

曹印大怒,跟着出了内书房大门,对走远的魏忠贤吼道:“我有通天笏,有权直接去见皇上,何须阉人代为通报。”

怀着满肚子的火气,曹印匆匆来到乾清宫前想要求见皇上,远远看见带刀侍卫守卫在门口,回想起自己数番求见均被挡回的经历,不禁又心灰意冷起来。

曹印驻足良久,远远凝视着巍峨高大的乾清宫,思虑许久,最终还是无奈地哀叹而回。

回到家里,曹印拖着疲敝的身躯推门而入,忽见一帮锦衣卫缇骑端坐在家中,曹印大惊,怒喝:“大胆,你们竟敢擅闯本官私宅?”

为首旗尉道:“曹印,你擅杀皇上所赐婢女,下官奉命逮你。”话音未落,早有三个缇骑猛扑上来将人捆了。

曹印辩解道:“胡说,我杀哪一个了。”

旗尉怒道:“今日城外发现一女尸,经辨认乃皇上赐予你的婢女姚玉,你有何话可说。”

曹印大惊,姚玉正是自己送给周应秋为妾的婢女,她怎么死了?

3

曹印知法犯法,残杀婢女的事震惊朝野,消息传至湖广山塘驿,有一囚徒闻之大叹:“我之罪也!”

此囚不是别人,正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力荐四贤给光宗皇帝的满朝荐。满朝荐就任刑部侍郎后,因看不惯魏忠贤祸乱朝纲,上疏天启帝,揭露朝政“十可忧,八可怪”,得罪阉党,被削职为民,千里充军来到此偏远之地山塘驿。

满朝荐为人耿直,机警异常,得闻消息,暗自思忖:“曹印杀人,必是魏忠贤毒计,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此人因我举荐入朝,今遭奸贼毒手,我当救之。”

满朝荐深知东厂、锦衣卫爪牙遍布全国,自己虽然充军千里之外,但阉党仍不放松对自己的监视,于是故意与友人对饮,醉后大笑道:“曹印杀人了,我心中的巨石终于落了,来,今日一醉方休。”

友人问道:“满进士的话让人糊涂,曹印是你推举给先帝的,他犯了重罪你有荐人失察之过,你不为此惶恐怎么反而高兴?”

满朝荐笑道:“你是不知道,曹印此人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我误信民间传言,将他视为当今之商鞅、吴起,一时失察推荐给先帝,后来我与他朝堂相见,才发现他实乃平庸碌碌之辈。”

友人道:“幸好当今圣上没有重用他,如果重用,发现他并无才干,你的罪过就大了,所以曹印今番入狱,你才这么高兴,是么?”

满朝荐笑道:“正是,正是。不过也好,曹印虚名在外,魏忠贤杀了他,定会留下个杀贤之恶名,天下文人对他必会口诛笔伐,好事,好事,哈哈。”

果不出满朝荐所料,监视满朝荐的番子报给档头,档头飞马报至京城,魏忠贤听了,对手下爪牙道:“我一直不相信几纸狗屁律令就能治理天下,曹印沽名钓誉,以李悝、管仲、商鞅、韩非自比,欺了先帝,骗了天下人,我若杀之,还真如满朝荐所言,留下个杀贤的骂名。”

王体乾道:“我听说,曹印实乃万历年间御史曹希明之孙,曹御史死后,曹家家道衰落,一贫如洗。曹印自小颇爱律法,喜读历代法家着述,万历三十一年考中秀才,此后再无功名。他本一介平民,只因一日上山砍柴,伐了一木回家,三日后复又上山,发现前日所伐之木是他人坟地内的树木,按大明律规定:‘盗他人坟茔内树木者,杖八十’,为此特意跑到县衙大堂自请受刑,此事传扬开来,百姓有道他傻的,有赞他守法的,一传十,十传百,竟然成就了他的名气。其实呀,他就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穷秀才而已。”

崔呈秀道:“不能杀,难道要放了他?”

魏忠贤阴笑道:“曹印到处吹嘘法兴大明,律治天下,咱家求贤若渴,怎舍得杀贤,咱家将他送到边荒之地,让他放手行法去,就让天下人看清他曹印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体乾喜道:“妙,妙,就贬他做个小小县令,着他行法,令他自证其丑,那时我们再名正言顺地给他治罪。”

计议已定,魏忠贤令王体乾拟旨,王体乾慌了,忙推迟道:“圣旨当由内阁大学士草拟,小人哪敢。”

魏忠贤笑了笑:“写几个字而已,还要请别人帮忙?”

王体乾若有所悟,喜道:“小人遵旨!”

矫诏已成,王体乾带一帮太监闯进监牢,命曹印跪地听旨,随即大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刑部郎中曹印,擅杀御赐婢女,依律不赦,然厂臣不忍杀贤,泣血求情,朕亦怜才惜能,法外施恩,贬曹印为桐庐县令,愿卿替天牧民,好生为之,勿失朕望。钦此!

在狱中待了五个月,曹印本以为此番必死无疑,听了圣旨后喜极而泣,山呼万岁,九拜谢恩。回到家里,曹印与老母说了缘由,母子二人整理好行礼,准备次日离京赴任。

曹母道:“我儿蒙冤期间,为娘无依无靠,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朱国祯大人深夜派人送来纹银一百两接济,我儿离京前不可不亲往谢恩。”

曹印道:“朱大人乃三朝元老,一身正气,处逆境时从不阿迎权贵,如今他正在潜心撰写史书,令人敬佩,即便未有赠银之恩,作为晚辈,我也应该前去辞行。”

当晚来到朱府,仆人带入书房候见,但见房内东侧挂有一联:

不争在朝堂

胜隐山林间

曹印暗思:“人言朱国祯身处高位,一不争利,二不争名,三不争权,是个庙堂隐者,看来果然不假。”转身又见西侧也有一联:

功名耀眼亦刺眼,追它作甚

权色迷人也害人,求来何用

曹印摇头,心想:“朱大人过于谨慎了,大丈夫坐得直行得正,求功名以扬后世,掌权柄以泽万民,有何不可?”踱步来到案前,见案桌上尚有一联,细看墨迹未干,似为半个时辰前所书,曹印边看边吟:

满堂是非,闭眼一无所有

一墙荆棘,低头啥也不见

“唉,朝中像朱大人这样明哲保身的大臣太多了,致使奸佞为所欲为,可悲!”曹印想起魏忠贤阉人得志,不禁长叹起来。

不一会儿,朱国祯缓步而来,曹印拜谢赠银之恩,朱国祯扶起曹印道:“你这人颇有志向,可惜生不逢时,老朽为政多年,也知法能治国,律能安邦,然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等朝臣,心怀忠义,尽力而为即可,苟我志不为天下人所容,何不退而求其次?”

曹印道:“不知阁老退而求其次何意?”

朱国祯道:“如今天子一双慧眼受奸人蒙蔽,朝中正直官员失势,阉党当权,忌恨新法,你若强行之,必定白白送了性命。这次魏忠贤不杀你,其中必有阴谋,下次犯在他们手上,休想再有生机。两年前,满朝荐力陈时事‘十可忧,八可怪’,被充军山塘驿。数月前,杨涟上疏魏忠贤‘二十四罪’,现在虽然平安无事,但依老朽算来,他已是墓中骷颅矣。曹大人既然胸怀经纬,何不退而不争,隐而着述,留下墨宝,赠与后世君王。”

曹印拜道:“我知阁老潜心撰写史书,此固然是不巧之功业,但身为大明之臣,岂能无视大明之病,请恕曹印不敢效仿。曹印以为,法之神在公,律之命在信,令之精在行,法公则民爱之,律信行则民守之,令行则民畏之。若我辈因畏强权而不去推行法令,即便潜心着述,给后世留下的也只是水中美月,墙上香饼,有什么用处呢?”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最坏的后果,”朱国祯最后提醒曹印。

曹印昂然道:“曹印为官,执法如鼎;曹印为民,守法如山,曹印从不违法永不背律,奸佞岂耐我何?”

朱国桢心生敬意,起而拱手道:“人言法痴曹印敬德不敬强,阿善不阿贵,今日一见,果然不虚。曹印,你逆而不丧志,困而不忘民,真难能可贵,不过,前路坎坷,须万般小心!”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