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四回:穷秀才屈陷囵圄,富囚徒诚拜道祖

笏剑曲 第四回:穷秀才屈陷囵圄,富囚徒诚拜道祖

作者:王惟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5:56 来源:书海阁

作者:王惟福,

1

林源若是将尸块尽数抛入河里倒也无事,可偏偏心大意,一路上掉下几块血淋淋的人肉,惹出一桩天大的冤案。

次日一早,一大堆人围着尸块议论纷纷,早有好心人报与县衙,衙役熊有才慌忙禀告给典吏赵远,赵远大惊,召集捕头、捕役、仵作一班人马,在好心人地带领下匆忙赶往现场勘查。

见惯不怪的捕役们忙着勘查、取证、寻访周边百姓,破案程序有条不紊,天亮后,在沿河附近又陆续发现十几块尸肉。消息传开,整个辰州沸腾了,一时人心惶惶,百姓议论纷纷。

当天未时,知府刘略与同知程宛、判官余乔在二堂端坐,焦急地听取典吏赵远、捕头曾兴、捕役江涛、熊有才、何晔、王冲、仵作张玄等人汇报案情。

仵作张玄首先介绍:“根据拼凑起来的尸块推断,死者二十五六岁,女子,短发长脸,系被人暴打头、胸、腹等部位而死,死亡时间是昨夜子时,尸体被利器分成几十块,分别抛弃在沿河路边、竹林和河水中。”

捕役熊有才道:“据百姓反应,昨晚未发现可疑之人出现在抛尸现场,城内城外亦无百姓失踪。”

王冲道:“山林中一处抛尸现场有一酒罐,另一个抛尸点提取男鞋一只。”

王冲刚说完,捕役刘瞻急忙闯了进来:“各位大人,春风客栈掌柜刘国正报告,他雇佣的女仆杨洁昨日上午外去买菜未归,我已经将刘掌柜带来……”

问毕刘国正后,得知杨洁二十五岁,从贵州逃难而来,平日里与住店客人勾三搭四,讨些小钱零花,昨日一早上街买菜未归。

捕头曾兴道:“虽然尸身不全,难以辨认,但死者应是杨洁无疑。杨洁孤身一人在辰州谋生,常与那些浪荡公子眉来眼去,故而嫖客作案嫌疑最大。又因案发地点在江边偏僻的竹林附近,料想凶手应该是老嫖客了,且与死者极熟,不然死者怎可能深夜跟随凶手去如此偏僻之地?凶手对州城附近很熟,应是本地人。另外,凶手**尸体的手法利索,应为杀人惯犯或屠夫之类的粗人……”

曾兴在辰州做捕头近三十年,他的一番分析迎来一片喝彩,程宛、余乔等人无不称善。程宛赞许道:“曾捕头言之有理。”余乔点头附和:“有曾捕头在,何愁破不了此案。”

刘略道:“今日早晨发现凶案,仅半天时间,案情就已明朗,皆赖诸位之力。诸位当遍查本府那些浪荡公子、无籍恶棍、惯常嫖客、凶恶屠夫等可疑之人,本官定要在一月内破此凶案,还辰州百姓一片安宁青天。”

2

经过十余天的明察暗访,没有找到杀人惯犯,亦无发现无籍恶棍,更未捉到惯常嫖客和浪荡公子,倒是依法擒获了秀才王善。因为,有百姓密告王善曾经在春风客栈门口辱骂过杨洁,并且威胁要杀掉她。

王善,辰州莲村人,四十八岁,原为本府秀才,后屡次参加乡试不中,为了谋生,刻苦攻读之余,偶尔也跟做屠夫的岳父外去杀猪赚点儿小钱,如今已有十五年持刀经验,也算是半个屠夫了。

审讯开始!

王善被木枷拷住,坐在冰冷的铁椅子上直打哆嗦。衙役一进来,王善像见到救星一般急切辩解:“小人没杀人,大人怎么把小人抓起来了?”

曾兴笑而不语,平和言道:“王善,你有话跟县太爷说去。”

一帮如狼似虎的衙役将王善夹起就往外拖,到了公堂上,但见两边衙役威风凛凛,知州刘略猛拍惊堂木,大声喝道:“王善,你可知罪?”

王善辩解道:“大人,小人无罪呀。”

刘略冷笑道:“说说你跟杨洁吵架的事吧!”

王善顿了一下:“哦,这个呀,小人那天路过客栈,有个女子桃红柳绿,一看就知不是良人,她在客栈门口妖里妖气地招呼小人,小人秀才出身,熟读圣贤文章,岂肯与她勾搭,故而没有理她。谁料走出没多远,就听到她在背后骂我‘穷鬼’,我一时气恼,回头就骂了句‘贱人,休要狗眼看人低!’。小人当时并不知道她叫杨洁。”

刘略问道:“你威胁要杀了她?”

王善答:“她骂人的话刁钻刻薄,小人一时气愤,因此说了‘贱女人休要张狂,惹我太急,我杀了你。’但这是气话,王善堂堂秀才,怎能为了这么一件小事杀人?”

刘略闻言大怒,桌子一拍,喝道:“王善,我看你也是本地人,乡里乡亲的,又有功名在身,有意给你一个自首坦白的机会,你别不知好歹了!”

这一怒,把王善吓着了,惊得半响不语……

刘略见王善拒不交代,遂命大刑伺候,怎奈王善宁死不招,刘略无奈,只得吩咐将遍体鳞伤的王善押入牢房,又命曾兴带人去王善家中细细搜查。

傍晚时分,刘略等人正在二堂研讨杀人案情,曾兴回报:“从王善家里搜出菜刀一把、斧头一柄、衣服几件、鞋两双、小册子三本。经检测,刀、斧头、衣服和鞋上均未有血迹,亦未发现衣服上附有妇女头发、丝线等物,小册子上除了几首诗文草稿外,记载的都是些买肉赊账的账目,未见有行凶杀人的蛛丝马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曾兴接过小册子随手翻了翻,确实没有什么破案价值,倒是第一页上有一首《西江月》词填得不错,词曰:

红红绿绿酒肉,

独独孤孤空愁。

四十人生不出头,

枉读千年春秋。

攘攘熙熙人间,

匆匆忙忙万年。

木楼佳人浅溪边,

胜过昆仑神仙。

曾兴不解其意,将词交予赵远,赵远读摆,也琢磨不透,交与知府大人刘略。

刘略探花出身,颇通文采,读完词后暗想:“死者杨洁是客栈妓女,平时出入灯红酒绿场所,正应“红红绿绿酒肉”。王善也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妄自尊大,自诩读了“千年春秋”也不为过。案发现场在溪边竹林里,竹林里正好有破木屋一间,岂不正应“木楼佳人浅溪边?”

想到这里,刘略不禁抚掌大笑:“常言道,邪不胜正,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杀人凶器、衣服、鞋上的血迹可以洗掉,然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有此贼亲书的自供状在此,罪证如山,看他如何抵赖?”

其他几人不知何意,都问:“大人,这词怎么是自供状了?”

刘略得意洋洋地道:“各位大人一会儿就知道了,赵典使,将此贼押上公堂,本官自有妙计着其招供。”

赵远领命,赶紧命人擂鼓升堂,知府刘略见曾兴等人带来人犯,大喝道:“王善,你可知罪?”

王善有气无力地申辩:“大人明察,小人无罪。”

刘略将小册子往地下一丢,怒道:“罪证在此,如何抵赖?”

王善拾起一看,正是自己记账和草写诗词的小册子,但不知为何成了杀人罪证,茫然问道:“请大人明示。”

刘略冷笑:“小册子中的《西江月》为你所作?”

王善答道:“小人虽为屠夫,但乃秀才出身,能做诗词,此词确为小人闲暇时所填。”

“此词何意?”刘略冷笑着问。

“小人有一同窗,姓黄名胜,我二人常饮酒为乐,那日酒后回家,想我年近五旬仍无功名官职,一时伤感,生了退隐之意,遂填了这首《西江月》。”

刘略又是一声冷笑:“好你个王善,本官面前还要狡辩。你道我不知?杨洁本是一风尘女子,常出入灯红酒绿风月场所,此乃‘红红绿绿’也。其人颇有姿色,你虽心中有意,岂奈她芳心无情,故而你愁闷不堪,此乃‘独独孤孤空愁’也。你设计将杨洁骗入城外溪边竹林内强行奸污,快活惬意,此乃‘木楼佳人浅溪边,胜过昆仑神仙’也。你虽得杨洁之香体,终不得她佳人之芳心,不得已而杀之。凶案情景,尽在词中,如何抵赖?”

王善听了知府大人一番揭穿,一时莫名其妙,意欲再辩,刘略怒道:“我看你这刁蛮小人,不动重刑定然不招,来人,大刑伺候。”

王善大声申辩,但一班捕役早已将人按倒在地,任你呼天抢地,我只抡棒狠打。见王善被打得皮开肉绽,刘略只是冷笑不止。

几番用刑过后,王善誓死不认,刘略无奈,只得命将王善再次押下,改日再审。

赵远赞道:“大人火眼金睛,仅凭一首词就发现真凶,下官佩服。只是此贼虽是秀才,却做了十几年的屠夫,身体硬朗,死不招认,如何是好?”

刘略笑道:“不妨,大凡歹人都顽固刁蛮,做下弥天大罪后,多有侥幸躲过的心思,只要多动刑几次,慢慢击溃其防卫之心,自然而然也就招供,我敢断定,不出五天,此贼必招。”

果不其然,连续动刑后,王善第四天就招供了。

刘略大喜,当即写下判词:

恶徒王善,家有娇妻,虽读圣贤之书,不守君子之道,寻花问柳,有辱斯文。善与杨洁,常有金银之交,偶有苟且之欢,然终究同床异梦,虽有周公之礼,何来龙凤之情?古往今来,大凡鱼水之欢,欢尽必分,酒肉之交,利散必绝。善与杨洁,风月之情尽,金钱利益现,二人争吵,相互辱骂,以致情尽生仇,爱绝起恨。王善恶念一生,早忘仁义,持刀杀人,碎尸弃野,神人共怒,天理不容。本州遵照大明律法,昭彰正义,遵循天理,判处王善斩首,昭示天下为鉴。

3

王善之罪,残酷暴戾,民愤极大,以律当杀,判词既出,百姓欢呼,只盼早日正法,昭示天理。

然而,偏偏王善命大,走到鬼门关前,又被黑白无常一脚给踢了回来。

原来,在拘押期间,狱卒李崇半夜查房,查到王善所在的牢房时,因听到屋内有响声,遂开门进屋查看,发现斗殴犯人鲁四捂着肚子在被子里**,李崇暗想:“鲁四家乃当地大户,白天刚收了他父亲送来的二十两纹银,鲁父拜托我照顾好他的宝贝儿子,以后还得靠这棵摇钱树发财呢,如今这小子生病,我何不好生照顾,改日也好再向其父索取钱财。”想到这里,李崇心中大喜,立即将鲁四带出,送往当值房休息,此时另一值班狱卒已经呼呼大睡,李崇道:“你在此休息片刻,我给你倒一碗玄胡热汤来吃,此药最能止痛。今日你算走运,遇我当值,要是换了别人,痛死了也没人管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崇满以为这一片善意定会让鲁四对自己感恩戴德,怎奈鲁四乃蛇蝎心肠之人,他见夜深人静,又无他人在场,一时起了歹心,突然从背后扑上去用力掐着李崇的脖子死死不放,意图杀人越狱。

李崇背后被抱,脖子被掐,一时挣脱不得,生命危在旦夕。

碰巧王善因冤情不申,心中烦恼,辗转反复难以入眠,听到外面有响动,又见牢门开着,就小心翼翼地走出牢室来到当值房外,恰好看到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

王善见鲁四行凶,赶紧跑过去施救,继而大呼救命。熟睡的当值狱卒一跃而起,赶忙跑过来与王善一道将鲁四瓣开,救了李崇一命。闻讯而来的数十狱卒则持棒将鲁四一顿狠揍,只打得**四溢,鲜血直流,一命呜呼。

巧的是,李崇的舅父正是湖广布政使右参政徐靖,徐靖为了报恩,授意刘略免除王善死刑。刘略不敢违抗,连夜与同知、判官等人商议,反正杨洁家中无有亲属,王善杀人一案没有苦主告状,遂以误杀妓女在先,救人立功在后为由,将王善改判流放衡州监牢。

就这样,王善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捡回一条命来。

4

李崇乃三代单传的根苗,李父感恩王善救了儿子性命,于发配当日亲自送行,反复叮嘱押解的衙役一路小心照顾王善,不可为难他。到了衡阳,衙役道:“王善,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李员外给你的三十两银子,此财我兄弟几个不沾你半文,可大牢里藏垢纳污,你这个富囚徒好自为之。”

刚入衡阳大牢,王善心里憋屈,不服监管,常与狱卒大吵大闹,口称冤枉。狱卒大怒,将王善拖出暴打,差点要了这含冤囚徒的性命,如此反复几次之后,王善终于安静下来。

这日大牢驱赶五十名犯人前往回雁峰回雁观内铺设石板,王善也是其中之一。众犯人正在三清殿外的院内干活时,带队狱吏刘铭闲话中问道士回雁峰回雁观的来历,道士回道:“此峰乃南岳七十二峰之首,每年冬天,北雁南来,飞到这座山峰后即不再南下,全在此处过冬,你再看此山形,颇像一只鸿雁伸颈仰头,展翅欲飞,故而山名‘回雁峰’,庙称‘回雁观’。”

张铭听毕,转身对正在忙碌的众囚犯说:“听到没有?北雁南飞,就此回头,尔等不管犯多大的罪,自今日始理当改过自新,回头是岸。大家努力干活,收工时都到三清殿里给三清祖师磕个头悔个罪,争取早日归正做人。”

收工后,刘铭当真让每个犯人进殿磕拜,众囚犯磕完后出殿排队等候点名,张铭清了清嗓门,拉长声音一一点名,众人俱在,唯独不见王善,于是厉声喊道:“王善……”良久不见回应,王铭大怒,又喊两声“王善。”依旧不见回答。

王铭急忙闯进大殿,只见王善呆呆地立在殿内,仰望着殿中央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神像,目光虔诚,纹丝不动。

张铭见此情景,心中微微颤动,刚才火爆的怒气顿时消失于无形,步入大殿,亦恭恭敬敬地朝三清神像拜了三拜,而后轻声提醒道:“王善,该回去了。”

这声音柔和中带着三份的敬意,让众囚犯很是奇怪,这完全不是刘铭平时对犯人说话的语气。

王善默默地再拜了三拜,然后默默地走出大殿与众囚犯排在一起。

当晚,王善寄信与哥哥王德,嘱咐哥哥速送几本道教经书来大牢里。

王善皈依道祖了。

此后王善除了劳作、吃饭和睡觉外,其余时间与书为伴,监牢狱吏见他沉迷于道书,不再胡闹了,也乐观其成。从此以后,王善成了狱中道士,时时打坐,常助他人。

但是狱吏和其他囚犯常在私下窃笑:犯了这天大的恶罪,就算念三辈子的经,死后也免不得地狱受刑。

林源将杨慧弃尸河中,本意是想她生前害人,死后不要再连累他人,却不晓得命运天定,人力难抗,这恶女人活着磨人不少,死了也要害得他人家破人亡,正合古语:

善人行善善常在,恶人死后恶犹存。

善恶无常神不测,冥冥有数人难违。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