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四六回:雷锋塔下叹世道,古松林中拜儒家

笏剑曲 第四六回:雷锋塔下叹世道,古松林中拜儒家

作者:王惟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5:56 来源:书海阁

1

合肥到杭州的船里,王风王雨悠闲地抚摸着失而复得的财物,满心欢喜。虽然这只是被偷财物的五六成,缩水了不少,但意义重大,毕竟挽回了面子,出了心中的怨气。

这是一首两层的大船,上下共有百余名客人,王风王雨坐在楼上靠窗的位置上。船开出不久,二骗即打开包袱,取了牛肉干和烧鸡来吃,王雨又从兜里掏出一小坛酒,二人边吃边聊,王雨问道:“哥,你可知道杭州有什么好玩的?”

王风一边吃鸡腿一边说:“好玩的多了。”

“听说杭州西湖景色宜人,”王雨说:“到了杭州先去游西湖。”

王风道:“你只知道西湖,其实杭州胜景无数,灵隐寺香火燎燎,岳王庙幽雅深深,湘湖鳞波闪闪,九溪十八涧古木葱葱,杭州城内更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单单一座杭州城就够你我兄弟玩上三五个月的了。对了,听说大圣贤方青在九溪十八涧讲授儒学二十多年,江浙贤达无人不敬,是一块儒家圣地,你我虽是以骗为生,既来杭州不可不去造访。”

王雨奇道:“大圣贤方青我倒是知道,他是浙江章氏三杰章颖、章礼、章焕的高徒,章氏三杰死后,他继承师业,广传圣教,颇有声望,光宗皇帝慕其高德,御赐度罪金牌。只是,你没去过杭州,如何对杭州地理也这般熟悉?”

王风嘻嘻笑道:“我是秀才不出名,能知天下事。”

王雨见哥哥如此得意,当即泼冷水道:“你懂那么多有屁用,我只要精通一行就行,掏心术,有了此术走遍天下如闲庭信步。”

“是呀,精通掏心术,走南闯北骗人钱财,那可是不费吹灰之力,”旁边一个声音传来。

王风王雨大为诧异,回头一看,只见鲁奇拿着一瓶菊花酒笑眯眯走了过来。

糟糕,被跟踪了,二骗暗暗吃惊。

王雨本能地将刚骗回来的宝贝往桌子底下收藏起来。

“你这黄汤哪有菊花酒过瘾,来,喝我的吧,”鲁奇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很自然地在二王对面坐下,捧起王雨尚未喝完的酒坛放在地上,将自己带来的茅台春往王雨面前轻轻一推。

“跟踪他人者龌蹉,偷听他人者卑劣,不请自来者无耻,我们不欢迎龌蹉、卑劣、无耻之人,”王风冷冷地、不紧不慢说道,给满脸笑容的鲁奇一个冷屁股。

“柳甲、章船、秋光呢?一起露面吧,”王雨不耐烦地道,表情阴冷,一脸的无畏。

王风、王雨虽然武艺不精,但走南闯北,混迹江湖多年,也有一些手段,因而惊而不惧。

鲁奇听了这话,知道他们将自己看成跟柳甲、章船、秋光一伙的了,这也难怪,自己偷了二王的东西,现在东西出现在柳甲三人手中,二王自然有此怀疑了,自己先前不也是将莆田二骗与合肥三诈看成是一伙的吗?说不定,此时柳甲他们还将我与二王也视为一丘之貉呢!

鲁奇笑道:“王风兄弟言之有理,可惜说漏了许多,潜入“客归来”客栈房间者龌蹉,偷窥二位船票者卑劣,三座大王庙前眼见别人被骗而偷乐者无耻。”

王风王雨大惊,没想到鲁奇竟然曾经偷偷进入自己住的客栈房间里,还早发现了自己的船票,更为可怕的是,他竟然亲见自己骗了柳甲三人。

“你们不是同伙?”王氏兄弟同声一辞。

鲁奇笑道,“不怕二位笑话,我偷你们的宝贝全被他们三个给敲诈去了,正想找机会惩治他们,没想到你们又把宝贝骗了回来,这下可好,物归原主,故事完美结局,哈哈哈,天意呀。”

“哦?完美结局?恐怕故事还没结束吧,”王风不冷不热地道。

“难道说你跟踪而来,仅仅是来祝贺我们的?”王雨嘲笑道。

鲁奇叹息道:“此番经历过后,鲁奇深感不义之财不可长久,我自偷了你们的财物后从未睡过安稳觉,天天背着这许多宝贝反倒心里不踏实,到头还是落了个空。柳甲、章船、秋光三人用心良苦诈我,最后还不是跟我一样空喜一场?至于你们,先是用紫金钵盂骗我,不曾想遭我报复,亦是得不偿失。现在物归原主,谁说不是天意?”

王风王雨依旧心存戒备,鲁奇长叹一气道:“唉!本想前来交个朋友,不想唬得二位如临大敌,也罢,鲁奇告辞,惊扰了。”

“哈,笑话,我们兄弟怕过谁?”王雨将藏在桌子下的箱子拿出来往桌上一放道:“奇哥,你既然请我兄弟喝酒,我们岂能白吃你的,我去厨房挑几个好菜来,今日与你一醉方休。”

王风暗想,在此船舱里,量你鲁奇也不敢行窃,亦道:“是呀,鲁奇兄弟稍等,我和弟弟去去就来。”

王家二骗走后,鲁奇瞅了一眼木箱暗自琢磨:“这兄弟二人也还算豪爽,我堂堂盗侠岂能落后于你二个骗子?”于是端坐在那里,眼睛瞧都不瞧一眼那木箱。

不一会儿,二骗果真带来一只烧猪脚、一碟花生、一盘羊肉上来,三人开怀痛饮,犹若久别挚友。比及天黑,三人大醉,趴在桌上和衣而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三人如此吃吃喝喝地过了十几天,船到杭州的兴昌码头后,鲁奇下船要行,背后王雨喊道:“明日我兄弟二人西湖赏秋,不如同去?”鲁奇回头道:“也好,西湖何处相见。” 王雨笑道:“断桥乃许仙会白娘子之地,明日已时你我就在断桥相见如何,哈哈。” 鲁奇大笑道:“甚好,明日断桥会。”

2

次日已时,西湖断桥,奇与风、雨果真断桥相会。

三人边走边聊,鲁奇对二王讲述了自己在罗山的经历,二王对鲁奇回忆了在四处行骗的故事,三人谈得甚是投缘。走到雷锋塔下时,鲁奇凝神望塔,思绪万千,王风看出鲁奇有心思,问道:“在想什么呢?”鲁奇伤感地摇摇头,没有回答。王雨调侃道:“哥,你何须多问,他自是想那白娘子了。”鲁奇道:“白娘子心地善良,为民除害,却被压在雷锋塔下,我朋友一身正气,除暴安良,竟被打入死牢待斩,相比之下,白娘子虽然冤屈,终究还有出头之日,可怜我那朋友响当当的好汉,却要挨那一刀,永做冤鬼!”

王风见鲁奇神情伤感,非似伪装,关切询问:“哦?你朋友怎么了?”王雨也亟不可待地道:“你朋友怎么个除暴安良,又怎会被关进死牢?”

鲁奇原以为唐喜贪得无厌,作恶为非,是官府和白伟的走狗,对他恨之入骨,故而当乞丐调查鬼杀手时,鲁奇供出了亲眼看见唐喜在龙王山庄出没的事。自从得知唐喜杀人真相后,鲁奇极为悔恨,自己一时不慎,竟然断送了真英雄的性命。

二王这么一问,鲁奇觉得自己有责任宣传宣传唐喜的英雄事迹。

“二位可知罗山鬼杀手案?”鲁奇问二王。

“知道呀,捕头唐喜伪装成胆小怕事的滑头鬼,真面目乃是一个手段凶残的杀手,他假扮韦陀害了数十人命,此事天下人人皆知,”王雨道。

鲁奇愤愤道:“那都是官府瞎说的,唐捕头所杀都是江湖恶魔,没有一个无辜之人,这些恶人,官府不闻不问,任由为非作歹,唐捕头只不过是为民做主,执行天道而已,何错之有?何罪之有?”

说到这里,鲁奇咬牙切齿,紧握拳头,似乎要替唐喜报仇雪恨一般。

王风道:“唐喜杀人之事,江湖上早有传闻,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官府和民间各有说辞,奇哥,你就跟我们细说一番,也好教我兄弟二人识得真英雄。”

鲁奇也乐意讲述此事,三人找了个偏僻的树林,坐在两张石凳之上,鲁奇将唐君被人杀害,唐喜暗中调查,扮成天神韦陀劫杀仇人和其他恶人的经过详细地述说了一遍。

二王听后拍手称快,又对唐喜被判斩刑唏嘘不已。王雨见鲁奇仍在伤感,既安慰又调侃道:“世道颠倒,黑白不分,朝廷律法懦弱无能,恶人横行无人能制。不过反过来想倒是好事,如果律法严明,朝廷强悍,怕是你我三人现在不是在这里游西湖,而是在大牢里啃窝窝头呢。”

“只要世道好,民无疾苦,鲁奇坐大牢也愿意,”鲁奇道。

王风接过话题道:“是呀,如今世道,官宦人家冷漠无情,商贾小贩唯利是图,地痞流氓歹毒狠辣,贫苦百姓饥寒交迫。朝廷对此却视而不见,倒是民间一些仁人志士迎风而立,孜孜不倦,苦求治国良方,可钦可佩。我闻天下有四大贤才:一个是东儒方青,此人就在杭州;第二个是南佛罗空,在湖广衡山;第三个是西道王善,修行于四川鹤鸣山;最后一个北法曹印,听说已被逐出京城。”

鲁奇急问道:“这杭州的东儒方青有什么能耐?”

王风道:“我也只是听说而已,据说方青年仅四十余岁,却是大儒,他以杭州为中心,在周边数省讲学,传授仁义之道,教化万民向善。”

鲁奇突发奇想道:“既然圣人就在眼前,我们何不一访?”

王雨赞道:“好呀,我倒想去看看他到底是满腹经纶的真圣人还是哗然取宠的伪君子。”

“如果他是个伪君子,我就偷得他身无分文,”鲁奇笑道。王雨不甘示弱:“如果他是伪君子,我保证骗得他只剩一个裤衩。”

三人哈哈大笑。

3

次日上午,鲁奇、王风、王雨三人轻装简束,一路上谈笑风生,兴匆匆地来到杭州城外九溪十八涧。大圣方青多年来一直在此收徒讲学,不少江浙大官名流也慕名前来。今日正逢讲学之日,因此山路上前来听讲的人群络绎不绝,恰如赶集一般。

三人进了山来,果然是风景秀丽,但见溪水清澈,树林茂盛,鸟语花香,道路清洁,在林间石径上漫步,心情轻松舒畅。走着走着,只见前面一片古松树林中有一小木屋,小木屋外有一可容纳六七百人席地而坐的草坪,草地中间错乱无章地立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大小石块,每一石块上或立一二人,或坐三四人,草地上也有二三百人盘腿而坐,大家半绕着小木屋,木屋门口摆着一块大木板,上面一人面朝大家盘腿而坐,这人的右侧有一矮小木桌,上面放着好几本厚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鲁奇三人猜想应是方青正在讲课,快步向前走去,路边果然立有一木牌路标,箭头指向林子内的小木屋,上面写着:“方青讲经庐”五字。三人匆匆沿小路穿过树林,进到草地,也在空石上坐下。

方青脸容清秀,目光有神,精神饱满,着一身青色长袍,一脸文雅的样子。

巧的是,方青今日所讲正好是君子与小人,只见他盘腿坐在木板上,微笑着娓娓而谈。

“圣贤推崇仁、义、礼、智、信,崇尚君子,鄙夷小人,敢问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方青声音洪亮,语言不紧不慢,数百听讲者鸦雀无声。

方青说:“汉文帝身为九五之尊,能察囚徒之苦,废肉刑,仁也。左伯桃与友人同往求官,深山里缺衣少粮,宁愿饿死自己,将粮食省下来助友成就功名,义也。柳子禽夜宿城门,抱昏睡美人而不乱,礼也。管仲虽老,能辨易牙煮子之毒,能知竖刁自宫之伪,能识开方弃王之假,智也。尾声与人约会于树下,遇涨水,誓不失约,抱柱而死,信也。”

“方教授,什么是小人呢?是不是缺少仁、义、礼、智、信的人就是小人?”一少年起身问道。

“小人不仅缺少仁、义、礼、智、信。小人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纵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小人做事贪欲太盛,明智不足、虎头蛇尾,不能持久。小人自古有,今日最泛滥!当今世道失信、无义、少仁、不忠、缺礼,此乃天下大乱,民生贫窭之祸根!方青在此讲学,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君子,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如此,则天下复归太平,黎民再度安宁”

复一人起而问道:“方教授,在下钱塘县典史文思,主巡捕职,我大明天子倡导律法之下,万民同等,而你在此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致使人有了等级,与前元旧制暗合,似有不妥!”

方青未及回答,又有一人拂袖而起道:“晚辈萧仲春,乃宁波府衙役,身为公门中人,也与这位文思兄一样,敬仰大明律法,愚以为,国家混乱,只有律法才能破邪立正,澄清寰宇,方教授所宣扬的儒家纲常乃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用来治学可以,治国嘛,未免是镜花水月。晚辈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方青笑道:“原来二位都是官府中的公人,失敬。”

文思、萧仲春拱手谢礼:“不敢。”

方青道:“人有君子、小人之别,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莫不如是,岂是方青分出来的?律法之下,万民同等,方青推崇,但是律法只用于公堂之争,不可推及于江湖之义。我举一例说之,假如二位在家吃饭时来了一乞丐,你将仅有的一个馒头给了他,过了一会又来一个乞丐,你没有馒头了,后来的乞丐就去县衙告你厚此薄彼,说你在律法之下歧视乞丐,二位大人,假如我是县令,你们说我是依据律法判你们给原告一个馒头呢?还是以道德判乞丐无理取闹呢?”

方青说完,下面哄堂大笑,文思、萧仲春左右看看大家,很是尴尬。

方青笑道:“律法有律法的领地,道德有道德的天下,二者可互补而不可替代呀。”

萧仲春见陷于窘境,略思虑了一下,起身鞠躬问道:“方教授,请问君子与小人如何甄别?”

这是一个初闻简单,细思复杂的问题,萧仲春提此问题,具有淡淡的挑战味道。

方青从容不迫,微笑应答:“古圣先贤们早给了答案,其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第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三,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第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五者,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其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小人泾渭分明,何难甄别?”

萧仲春又问:“请问方教授,君子与小人可有同点?”

“当然有,君子不承认自己是君子,小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小人,”大儒也逗起乐来,众人均开怀大笑。

萧仲春再问:“伪君子与小人有区别吗?”

方青答:“有。伪君子是内小人,外君子,小人是内亦小人,外亦小人。伪君子平常假扮成好人,如不加细辨,良善之人常误认为他是君子。”

萧仲春问:“真君子与伪小人呢?”

方青答:“也有区别,真君子内外都是君子,伪小人内心里是君子,外在行为是小人。有的时候,君子不得已迎合世俗,扮成一副小人的模样,或为救世,或为全身,或为大道行于天下,如不加细辩,世人也会误识为小人。”

萧仲春问:“真君子与君子有区别吗?”

方青答:“有,真君子乃先天自然之君子,其高德源于本性;君子是后天熏陶而成,其高德长于教化。”

眼见萧仲春快要黔驴技穷了,文思又起,再次鞠躬发难:“方教授果然学富五车,文思还有疑惑请教,‘立人之道,唯仁与义’对不?”

方青答:“此乃葛洪《抱朴子》书中之言,强调仁、义之重,我认为符合儒家教义,应当提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文思再问:“葛洪又说:‘多仁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仁义多了,反倒是法令实施的障碍,后果是以下犯上,国家混乱,这种情况下还能倡导仁义吗?”

方青答:“‘多仁则法不立’指的是为官者执法时不可过于仁慈,不然就不能严格执行律法。比如一个人杀人了,本该处斩,如果为官者见犯人哭泣求饶而将他放了,这当然是‘法不立’。但儒家倡导的仁是百姓之仁,如果百姓仁义,就没有人去犯法,岂不是更好?”

“《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家推崇‘立德、立功、立言’,方教授乃当今大圣,请问立的是德?还是功?或是言?”萧仲春犀利地再次发难。

方青朗声笑道:“萧大人搞错了,方青一介书生而已,哪是什么大圣,惭愧!惭愧!方青德行浅薄,品格低微,何来立德?方青手无缚鸡之力,胸无经天之才,何来立功?方青只不过仰慕先贤,借圣贤之书以传德扬义而已,何来立言?但是,国家危亡之秋,志士洒血之时,如今世道,天下缺仁少义,盗贼蜂起,百姓困苦,二位身为官府中人,食国家俸禄,受天子大恩,想来必能内抚黎民立宗庙,外驱夷虏安社稷,方青不才,在此九溪十八涧传仁扬义,竭生平之学为天下苍生献微薄之力!论德、论功、论言,怎及二位大人?”

萧仲春脸红而退,文思又起而问:“圣人孔子周游列国,官拜司空、大司寇,摄行鲁相,后开馆授学,名扬天下,方教授学识渊博,抱负远大,为何不遵圣人先例,出仕为官,而后在其位谋其事,宣扬孔学,既能立功扬名,又能获利自富,岂不是比待在这一隅之地讲课更有意义吗?”

方青笑道:“内含道德,心怀仁义,行为完美,情操高尚,这就很富有了,何必要锦衣玉食,穿金戴银呢?志向远大,心胸宽广,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这就很高贵了,何必要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呢?方青在此讲课传道,宣扬仁义,赞美礼信,推广智忠,能够为天下做些贡献,这难道不是有意义的事吗?苟有小偷、骗子,甚至杀人犯前来听我讲课,只要内心有所震撼,行为有所收敛,心生善念,改过自新,尊崇仁义,那不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吗?所以,方青虽然清贫,但内心宁静,在此一隅之地,并没有丝毫委屈之感。”

方青才辩超群,鲁奇闻之激动,大喝一声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场众人闻听掌声,都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鲁奇,继而掌声雷动,喝彩声四起。文思、萧仲春见状,表情尴尬,虽不情愿,也不得不随众轻拍手掌。

4

方青授课完毕,众人陆续离去,唯奇、风、雨立在原处不动。

早有侍从收拾桌椅书籍,方青见有三个少年不走,遂笑吟吟地过来,鲁奇、王风、王雨赶紧迎上去施礼。方青道:“三位少年朝气蓬勃,定是哪家书院学生吧?”鲁奇脸露愧色道:“方教授,我们不是学生,只因敬重您,故而前来受教。”方青道:“我讲的都是道德品德方面的儒家精华,三位肯来,说明三位是慕道之士,向善之人。”

“哈哈,方教授,他就是你刚才说的小偷,”王雨口无遮拦,脱口而出。

王风大惊失色,狠狠地瞪了王雨一眼,骂道:“在方教授面前休得戏言,”又对方青道:“方教授休要见怪,我弟弟爱逗乐子。”

鲁奇笑道:“方教授,不瞒您说,我真是小偷,也就是你刚才说的小人,今天来听您讲课,辱没了你的名声,着实抱歉!”

方青微微一怔,看了看这三个充满朝气的少年,脸色慈祥,微笑说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君子不承认自己是君子,小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小人,你说自己是小人,说明你不是小人。”

“不,我真是个小人,这位兄弟没开玩笑,实话对您说,我是小偷,他们两是骗子,我们三人慕名前来,以前没觉得自己怎么与众不同,今天听了您的课,才发现自己所作所为乃小人行径。”鲁奇言辞诚恳,虽然略带愧色,但却是不卑不亢。

王风、王雨则在一旁不好意思地嘿嘿直笑。

“哦,真这么巧,我今天无意中说了小偷和骗子,竟然真遇到小偷和骗子,这就是我们几个人的缘分呐,三位如不嫌弃,就到我这小木屋里坐一坐,品一品高山清茶。”方青诚挚相邀。

鲁奇和王风惊讶于方青的宽容,真没想到大圣人竟然对小偷和骗子如此真诚。

“好呀,这屋子这么小,你就住这里吗?”王雨可不管王风和鲁奇同意不同意,自己边说边往小木屋里钻了进去。

小木屋里,四人围坐在方桌边,侍从给每人倒了一杯茶,方青道:“世人总有一个误会,以为君子洁身自好,不贪财、色、名、利,错也!其实君子与小人一样,都爱财,贪色,求乐,喜名利。古人说,‘食、色,性也,’贪吃好色乃人之本性,何错之有?是故,你们年轻人追求享乐未必不可,方青不仅不反对,还极为支持。但不应违背三法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鲁奇问道:“哪三个法则?”

方青道:“君子三法则是:爱财,取之有道;贪色,求之以礼;眷命,仁义为先。方青以为,你们只要不突破这三法则,任何追求财色享乐之举都无过错。你们偷人家的财物,骗人家的家产,违背了君子三法则,固然不对,但你三人愿意前来听我授课,说明你们向往高德,追求光明。我相信,你们就是我刚才讲的‘伪小人’。”

“还是小人呗?”王雨哭丧着脸调侃。

方青笑道:“伪小人让人家误以为是小人,但骨子里还是君子,我希望你们三位脱邪朝圣,从今以后做个真正的君子。”

听了这一番肺腑,鲁奇为之动容,暗思自己如今已无钱财,无脸回罗山,莫如暂且随着方青,日后再做打算,遂起立后整齐衣冠跪下,郑重其事地道:“方教授,你收徒弟吗,鲁奇愿常随左右,聆听您的教诲。”

方青微微一笑,二王却大为诧异。

“喂,你不偷东西以后吃什么呀?”王雨**裸地提醒鲁奇。

鲁奇对二王道:“做小偷七八年来,虽也有过乐趣,但吃喝过后,心里面并不开心,今天听了方教授的课,我才找到原由,因为这些钱财都是不义之财,不义之财不长久,我忙忙碌碌这么多年,最终还是一无所有,至今日始,鲁奇希望能够脱邪朝圣,开始新的生活。”

鲁奇说完,双眼望着方青,殷切地盼望着回复。

“很好,你愿意脱邪朝圣,可喜可贺,但是我这里生活简朴,你要想好了,”方青热切地看着鲁奇。

“不怕,我能吃苦。”鲁奇坚定地说。

方青大喜,将鲁奇搀扶起来道:“好,以后我们一起宣扬儒学,弘扬仁义,用儒家圣训来唤起百姓内心善意,净化民心,淳朴民风,复兴中华。”

对于鲁奇地决定,二王极感惆怅,但也无可奈何。

王风王雨依依不舍离开九溪十八涧,鲁奇送至山下,王风道:“真想不到你竟然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不过我还是为你高兴。”鲁奇道:“希望你们兄弟俩也不要再去骗人了,跟我一样拜在圣人门下,虽然生活艰苦一些,但是心里踏实。”王雨道:“你是伪小人,我们兄弟俩可是真小人,真小人入不了圣殿贤堂。”

二骗正要离开,鲁奇突然叫住道:“二位,有一事鲁奇得如实相告,你们骗了柳甲、章船、秋光后,我曾给他三人留信,本是想羞辱他们一番,却无意中吐露了我们的行踪,为防万一,二位还是尽快离开杭州为好。”王雨笑道:“三诈愚钝,杭州城这么大,他们如何找得到我?我今日回去即写信给他们,将我们住的客栈说得明白了,也好方便人家前来寻找,哈哈!”

鲁奇闻言大惊:“兄弟不可鲁莽,你果真致信去,这合肥三诈定会前来寻仇。”

王雨挥挥手,转了话题道:“伪小人切莫担心清贫,过几天我给你送酒肉来!”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