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三二回:安定门外苦争强,精诚医馆喜相逢

笏剑曲 第三二回:安定门外苦争强,精诚医馆喜相逢

作者:王惟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5:56 来源:书海阁

1

听了阿拉太述说事情原委,世安埋怨斯仁不该鲁莽,世安道:“我们三人身强力壮,此乃父母所生,上苍所赐,岂能凭此欺辱老弱?想那唐海大哥四人,他们个个武艺超群,却从不伤害无辜,真乃仁义英雄。”

斯仁大大咧咧地道:“也罢,少数服从多数,你们两个都骂我,我再也不打和尚了,以后我这拳头专打京城砍刀这般恶霸,这总行了吧?”

古语说无巧不成书,此言果是不假。斯仁这话,碰巧被在此巡逻的五城兵马司快手姜京生听到。姜京生虽是官府中人,平时却喜交江湖恶棍,与莫沙、莫淮称兄道弟,近日闻听“京城砍刀”莫淮被人打了,正在京城内外四处寻找三魔,现听了斯仁的话,侧眼一瞥,见阿拉太三人粗壮,猜想应是莫淮、莫沙要寻之人,于是赶紧前去通风报信。

三人又在附近溜了一会,直到乌金西沉,黑纱蒙天之时,斯仁才嚷嚷着要去吃饭,刚走到后海南岸的荷花园,迎面来了一条壮汉,一看,正是“砍刀”莫淮。

阿拉太机警,多疑的目光在四周反复扫视,发现人群中已有十余汉子将自己和斯仁、世安三人围住,暗想:这么多游客、商贩、过往行人,一打还不乱起来,乱了我们就有机会跑,嘿嘿,人山人海的你怎么追我?于是亦不惧怕,笑道:“怎么?还要打?”

莫淮道:“我那天喝多了,输给了你,不服,今天敢不敢再来一次?上次赛拳脚,这次比刀法,看看我俩到底谁强。”

阿拉太说:“乐意奉陪,时间,地点,你说了算。”

莫淮道:“既然碰到,何必另选时间,就现在如何?这里人多,找个清静点的地方,也免得搅扰你我的兴致。”莫淮这次带来的兄弟可不是李明月那样的草包,个个身手不凡,再加上结拜兄弟莫沙也带来八个一流打手,自信足可以灭了三个魔头。

莫淮当着众兄弟的面提出找个清净的地方斗杀一场,如意算盘是,如果阿拉太同意跟自己走,那正中下怀,凭己方的势力足可以杀了三人抛尸荒野。如果阿拉太不敢去,那就证明他胆怯,自己也可在众兄弟面前挣回些面子。

阿拉太深知莫淮企图将自己和斯仁、世安骗至危境,然后依仗人多围而灭之,阿拉太号称草原灵狐,哪能上这个当?可斯仁还是那暴脾气,手握拳头就想冲上去,幸好被世安紧紧抓住不放。

阿拉太略加思索,笑道:“好呀,我知道一个地方很方便,我兄弟三个,你也叫上两个人,我们六个人去。”

莫淮做梦也没想到阿拉太竟然顺着自己的提议,反而要求自己跟着他们走,而且还只能带两个人,这如何使得?莫淮正在尴尬时,身后的结拜兄长莫沙走过来道:“行,哪里?你说。”莫沙心想,这是北京,我们的地盘,你带我们去那里都不怕,况且,只要你说出地名,我的兄弟们肯定会抄近路提前赶过去埋伏。

阿拉太道:“我看东直门外竹林,那儿是个约战的好地方。”

莫沙听了暗自冷笑,但表面上装得极为平静,道:“兄弟们都回去,云龙留下。”

王云龙是个蒙古人,自小聋哑,人长得高大魁梧,一身的蛮力。此人心狠手辣,颇能摔跤,因在家乡伊金霍洛打死人,不得已逃来中原,见京城里有很多聋哑人乞讨,就将们组成一个聋哑人丐帮,时常偷鸡摸狗,寻衅闹事,人称“京城丐王”。后来莫沙见王云龙敢打敢杀,将其收归己用,成为莫沙手下头号打手。

阿拉太、斯仁、洪世安三人坐上马车在前,莫沙、莫淮、王云龙三人坐另一辆马车在后,两辆马车径朝东直门而去。

世安叹息道:“大哥,这里乃天子脚下,皇帝家门,想不到也有这般恶霸横行。”

阿拉太道:“兄弟,这世道混乱,根源何在?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朝廷**,哪来的天下黑暗?你以为京城就是太平盛世么。”

世安又道:“大哥说得也是,可是,在城内市井热闹处,他们再霸道,谅也不敢胡来,如今到了城外竹林内,只怕他们不讲江湖信义,再说其他那几十个人尾随而来围攻我们,不是又有一番血腥搏杀?”

斯仁哈哈笑道:“如此正好,就怕那帮兔崽子不跟着来。”

阿拉太道:“世安兄弟所虑正是,不过,以我看,他们不是尾随而来,而是抄近路预先去了竹林埋伏。”

世安大惊道:“大哥既已料到,为何还要做此安排?”

阿拉太笑道:“兄弟不必忧虑,我自有办法。”

阿拉太说完,对车夫道:“改道去广渠门,从广渠门出城,待会一并算你车费。”

斯仁听了,知道阿拉太要换地方,笑道:“世安兄弟,咱大哥号称草原灵狐,不会上别人当的,你尽管放心。”

三人正说笑着,后面的马车跟了上来,莫淮在车上喊道:“不是去东直门吗,为何又往南走?”

阿拉太笑道:“换个更宽敞的地方,怎么,害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莫淮怒道:“我怕个鸟,去那里都行。”

阿拉太道:“那就休要啰嗦,跟着就是。”

走到广渠门时,阿拉太掀开帘子往后看了看,确信没有人跟着,遂令车夫出城。马车一路往东朝通县方向,走了三四里地,遇见一片树林,阿拉太让停下来,付了车费,与斯仁、世安径往树林里走。此时莫沙、莫淮、王云龙三人也已跟到,见对手走了,也下车跟在后面。

莫沙、莫淮、王云龙见阿拉太三人进了密林,心怕他们逃走,急加快步伐追上。莫沙边走边冷笑道:“原以为你们是三条好汉,不曾想胆小如鼠。”

斯仁闻言大怒,回头道:“谁胆小如鼠了?”

莫沙道:“不胆小,怎么带着我们绕来绕去,不是明摆着害怕吗?哈哈。”

莫淮道:“大哥,人家是怕咱们兄弟们埋伏在东直门外竹林里。”

斯仁道:“怕什么怕,爷爷还希望你那帮狗崽子都一起来呢,爷爷好杀个痛快。”

莫沙道:“哦,果真这样想的?”

斯仁道:“爷爷骗你不成?”

莫沙笑道:“那好,既然你要找死,老子成全你。”

莫沙说完,后面传来一阵阵马蹄声,十几匹马突然窜进林子里来,每匹马上驼着两人,每人手持铁棒、砍刀、长枪等凶器,众人跳下马与莫沙、莫淮、王云龙三人一道直逼过来。

阿拉太、斯仁、世安大惊,一路上并未发现他人跟踪,这帮人如何跟过来的?

斯仁笑道:“大哥,看来你这草原灵狐到了汉人这里就不灵了。”

世安见这帮人中有一大汉牵着一条黄狗,道:“大哥,我们上当了,他们是这条狗带路跟来的。”

经世安一提醒,阿拉太一拍脑袋,坏了,草原上的猎犬能闻到主人的气味,即便相隔数十里远,也能顺着气味找到主人,这莫沙、莫淮兄弟两原来早就设计好了,因此不管要去哪里,只要狗的主人在这里,其他人就能在狗的带领下追击过来。

阿拉太随即装出很轻松的样子,指着莫淮哈哈大笑:“我原以为你是条好汉,没想到是条胆小鬼,我真是高看你了。”

莫沙道:“别误会,弟兄们听说北京来了三条江湖好汉,心生敬仰,都想一睹风采,不是来帮忙的。”复转身对后面众人道:“大家只管看,休要动手,对了,退远点,免得把人家吓尿裤子了。”

众人朗声狂笑道:“对,对,我们别靠太近了,免得吓坏了三个乡巴佬。”

“多来一个多死一条,正好让爷爷杀过瘾,”斯仁非但不惧,反显悦色,一边大吼一边撸袖子。

莫淮指着斯仁叫阵:“今天先跟你打,废了你再收拾他,”莫淮的手先指斯仁,后移向阿拉太。

莫淮提刀前行,莫沙拦住,轻声道:“兄弟且慢,待我问清他们来路。”又对阿拉太三人道:“既是豪杰,当勿讳名姓,我,莫沙,我兄弟莫淮,这是我小弟王云龙,你们三个报上名来,待会荒郊埋尸,也好给你们立块墓碑。”

斯仁抢着回答:“我大哥阿拉太,我兄弟洪世安,我乃乡巴佬斯仁,我三兄弟别无他长,只有一个毛病,好打你们京城人。”

莫淮刀指向斯仁:“少废话,乡巴佬,出来受死。”

斯仁正要扑上去,却被阿拉太一把抓住,阿拉太道:“二弟,杀鸡焉用斩牛刀,此等小事就让三弟上吧。”复又悄悄吩咐世安:“出手要狠,擒了头狼,群狼必惧,不然,他们一旦冲杀过来,我兄弟三人万难全身而退。”

阿拉太深知莫淮的武艺,自己跟他斗了许久才侥幸赢他,他的兄弟莫沙和那个王云龙想必也非等闲之辈,如果能一开始就出狠招镇住对方,对方或许因恐惧而不敢贸然冲杀过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这样,兄弟你也退下,让云龙陪他们比比拳脚,”莫沙叫住莫淮。

世安领会阿拉太的意思,手握铁拳前行五六步,眼睛死死盯着大步逼近的王云龙。

王云龙见世安细皮嫩肉的,一副温婉貌,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暗想先打趴小白脸,再打五大三粗的黑大汉斯仁,最后制服精壮的阿拉太,来个一虎擒三狼,也好在大哥和众兄弟面前显显能耐。

王云龙踏步上前,世安见他不慌不忙,遂纹丝不动,待靠近时,忽闪电般的窜到跟前,一记铁拳下去,正中胸部,打得王云龙倒退十余步后,湾着腰慢慢地蹲了下去,继而卷曲在地一声不吭,一脸的痛苦状。

世安无心杀人,因此也不乘胜追击,见王云龙已败,缓步后退至原处立定。

这一切都在转瞬之间,莫沙、莫淮以及观战的二十多人惊得目瞪口呆。

莫淮知道对手能打,但是没想到这么能打。

莫沙听莫淮诉说被打的经过后,也感觉对手厉害,但是没想到这么厉害。

阿拉太和斯仁以前知道世安铁拳勇猛,也没想到竟会这么勇猛。

在场所有的人,除了洪世安和王云龙外,都惊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阿拉太颇是得意,心想这一下看你们谁还敢轻举妄动。

可是灵狐又失算了,莫沙跟他的想法可不一样,莫沙忖度:这三人非一般江湖强人,跟他们单打独斗难有胜算,不如令兄弟们挥刀直杀过去,乱刀剁成肉泥算了。

莫沙抽出长剑,手一挥,大喊道:“往死里砍。”

莫沙、莫淮冲在前,其他二十多人在后,大家蜂拥而上。

这番景象出人意外,超乎阿拉太的预料,这汉人真的跟蒙古人不一样,阿拉太这下傻眼了。

幸好有世安在。

世安见二莫来势凶猛,闪身避开,抓住二莫身后一大汉手中的铁棒,只一拳将人打倒,接着抡起夺来的铁棒一阵乱扫,将二莫身后的众人打得七零八落。

莫沙、莫淮和另外五人持刀、剑、棒疯追阿拉太和斯仁,阿拉太、斯仁各捡了一根棍子对抗,怎奈莫沙、莫淮凶猛,特别是莫淮手中的砍刀似旋风般快捷,眨眼间就将阿拉太、斯仁手中的棍子斩成几截。阿拉太见抵挡不住,说了声“走”,拉斯仁撒腿就跑。莫沙、莫淮等人舞刀穷追不舍,二人在林子里转了个圈又跑回到原处,定睛一看,惊呆了,只见对方的人一个个倒在地上痛苦**着,刀、剑、枪、棒散落一地。

后面二莫追至,也被眼前的光景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自己追赶一圈回来,弟兄们竟然都成这样子了。

世安拿着铁棒堵住二莫,阿拉太和斯仁从地上各捡了一柄刀,与世安一字儿排开,跟二莫等人对峙。

斯仁见世安拿着棒,又捡了一柄刀交给他道:“兄弟,用这家伙好使。”世安接了刀,丢了棒,警告二莫道:“我们不想杀人,二位好汉不要苦苦相逼。”

二莫细看倒在地上的众兄弟,果真没有一个致命伤的,看来,对手刻意手下留情了。

阿拉太和斯仁可没有世安好心,二人有刀剑在手,胆子自然大了。斯仁道:“刀剑厮杀,哪有不死人的!”说着挥刀扑向莫沙,阿拉太也红着眼睛砍向莫淮,世安无奈,只得跟上,与二莫手下五人缠斗在一起。

莫沙、莫淮擅长用刀,阿拉太、斯仁在刀法上相形见绌,斗了十余招后,二人渐入险境。幸好世安轻松地砍翻了五个汉子,腾出手来助战,再才解了阿拉太、斯仁之危。

见阿拉太和斯仁都中了刀伤,世安道:“大哥二哥且退下,让小弟来对付他们。”阿拉太手臂挨了一刀,退到一边,一边包扎一边揣着粗气道:“兄弟,小心点,这二人刀法狠。”斯仁虽已受伤,但那里肯退,依旧与莫淮打得火热。

莫沙见阿拉太退后,世安顶上,怒火又发向世安,揣着粗气来与世安争雄,可未斗杀几回,就被世安用刀背砍翻。莫淮见兄长倒地,弃了斯仁,来救莫沙,莫沙喊道:“快跑,莫要管我。”莫淮不听,挥刀飙风般杀来。

世安见他来势汹汹,只得一步步后退。那一把砍刀在莫淮手上旋来绕去,嗖嗖生风,犹若天罗地网,密不透风。世安左躲右闪,毫无机会进攻。斗了十几招后,莫淮终究露出破绽,一刀劈来砍在树上,世安趁其抽刀那一刹那反击一刀,正中莫淮左肩,将莫淮生生震倒在树林中。幸好世安不想杀人,用的是刀背,不然京城砍刀必死于砍刀之下。

莫沙、莫淮等人一个个趴在了地上,身上到处是血,阿拉太和斯仁也多处受伤,鲜血浸湿了衣服。

整个战斗下来,地上倒了一大片人,只有世安一个人毫发无损,屹立在密林深处,有如一尊天神。

斯仁摸摸身上的血迹,大怒,一步一拐地朝躺在地上的莫沙、莫淮走去,道:“今日爷爷就送你们上西天。”

世安慌忙拦住:“二哥,放他们一条生路。”

斯仁道:“不行,留他今日生,害我明日亡。”

阿拉太深知世安仁慈,亦拉住斯仁道:“兄弟,算了,改天他若还敢找茬,再杀他们不迟。”

见阿拉太和世安都不同意,斯仁也只好作罢,指着二莫骂道:“今日留你二人一条狗命,再敢惹爷爷,爷爷定不留情。”

2

斯仁身中数刀,腿伤尤甚,痛疼难忍,竟然不能站立。阿拉太道:“世安兄弟,你扶斯仁兄弟上马,我们去医馆。”世安牵来三匹对方的马,扶斯仁上了马背,自己与阿拉太也翻身上马,三人来到精诚医馆求治。医馆大夫王惟韶仔细查看了伤情,见二人刀伤并无大碍,遂清洗、敷药、包扎一番后,又开了一些金银花、茯苓、白茅花等药。只是斯仁左腿骨折,需及时矫正,王大夫要留斯仁在医馆疗伤。

斯仁道:“谁耐烦留在你医馆里,又无酒又无肉,岂不憋死我!”阿拉太劝道:“兄弟,王大夫医术精湛,乃京城名医,他要你留下来治疗,自有道理,你休要怨言,我与世安兄弟陪你就是。”

陪护病人是件卓殊无聊的事,斯仁有伤在身,自然出不了门,虽闷得发慌,却也无奈,阿拉太陪了三天,实在呆不住了,对世安道:“你陪一会,我出去透透风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阿拉太到街上转了几圈,又吃了饭,一个多时辰才回来。双脚一踏进医馆的门,就听到几个人在说话,一个道:“听了活佛**,令人茅塞顿开。”另一个道:“是呀是呀,前些天就听说通铺病房有高僧**,今日前去一闻,果然胜过神丹妙药,让人心情大畅,真活佛再世也。”

阿拉太好奇,闲着也是闲着,遂径直来到到通铺病房探查究竟。

精诚医馆病房分为四等,天字号病房,一人独住,仅有一间,地字号病房,三人共住,有三间,人字号病房,六人同住,也有三间,通铺病房,是一大堂,能容病人三四十人,这里没有床铺,专供那些贫困病人席地而睡。

阿拉太推开通铺病房的门,一股难闻的酸臭气味迎面赴来,阿拉太捂住鼻子环视,但见一个六七十岁的僧人,身穿黄色袈裟,脖挂佛珠,神色安详地盘腿坐在大堂中央,周围聚集着三四十人。此时僧人正在跟众病人讲解佛法,阿拉太跨步进去,返身轻轻把门掩上,也站在门边凑热闹。

只听老僧讲道:“佛祖涅盘之前,常在竹林精舍宣法,有一妇人的孩子不幸夭折,她非常痛苦,求佛祖解救孩子性命。佛祖说:善哉善哉,你去找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问这家人讨一粒芥菜子来,我就救活你的孩子。妇人听后转悲为喜,立即离开佛祖,到村庄里挨家挨户寻找这样的人家,可是她走遍了全国各地也未找到,因为家家户户都曾经死过人。这个妇人终于明白一个道理,生老病死乃是天道,人生在世,不可执迷于生死,顺其自然方得解脱,于是,她不再痛苦,皈依了佛祖。”稍顿了一下,老僧劝戒大家道:“众病友,红尘皆空,万事虚妄,生死无常,切莫执着。”

众人皆是因病而来医馆,每日都为病痛而愁苦,现在听了佛法,内心的纠结均纷纷释怀,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阿拉太冷笑一声,脸露不肖,在他看来,佛教蛊惑人心,劝人避世,不足以效法。

“门边的这位施主对老衲所言有何见解?” 老僧显然看出了阿拉太的不肖神色,特意问道。

阿拉太虽然藐视佛教,但并不打算揭露其虚伪。可是,僧人既然发问,阿拉太索性来个一吐为快,遂双掌合十,客气地回道:“大师,弟子粗俗,不懂佛法,但弟子以为,大师所言谬矣!”

僧人道:“我也看出来了,你一定是不信佛的。你我相见算是缘分,能请你讲解一下你的见解吗?”

满屋子的人都用异样眼光看着阿拉太, 阿拉太也想戏弄一下老和尚,但欲擒故众,假装不情愿的样子:“还是算了吧,大师您现在有病在身,身心愉悦才能更好的养病,万一我说的与大师您讲的不一样,必会影响大师的心情……”

“施主多虑了,老衲乃出家之人,追求的是最终解脱,喜欢的是辨真去伪,只要你说得对,我定然愉悦,怎会影响心情呢?出家人修行最怕误入歧途,如果施主有很好的见解,还望不吝指正,不要让老衲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才好。”老僧言语极诚,毫无做作之态。

“那我就不客气了,”阿拉太诡异地笑笑,转而咄咄逼问:“如今世道混乱,民不聊生,饿死、病死、冤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大师方才讲生死无常,不必执着,敢问大师,面对累累白骨,大师是否开怀,是否弹冠相庆?”

此言一出,众皆愕然。

老僧一脸慈笑道:“当然不是。不错,世事无常,一切皆妄,凡夫俗子,当远离颠倒梦想,不可迷于色镜,但是,佛也告诫众生,要慈悲为怀,珍爱性命,如今天下苍生有难,我们悲伤之余,更当深思解脱之法,岂可幸灾乐祸,拍手欢庆呢?”

没有难倒老和尚,阿拉太并不甘心,继续发难:“大师,既然一切都是虚妄,身体迟早都会消亡,惜他何用?”

“修行,修行,用什么来修行?色身也。佛家四谛、八正道、缘起论和三法印,这些教义的接受和领悟都离不开色身,人一旦悟道,达到无我无相之境,那时自会明白有即是无,色即是空,即有即无,即色即空的道理,在未悟道之前,我们怎能轻弃色身?既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宝山空手归,人当珍惜色身,好好利用色身行善,积德,修行,悟道。”

本想戏弄一下老和尚,未曾想搞得自己骑虎难下,甚是难堪。但是灵狐就是灵狐,阿拉太机灵一动,说道:“大师,我有一事不明,万望赐教?”

老僧道:“请讲。”

阿拉太问:“大师所患何病,你这看病的医药钱从何而来?你们出家人不务农桑,不事买卖,全靠俗家人施舍供养,如此不劳而获,如何积德?”

众人既惊讶,又愤怒,眼神聚集在阿拉太身上,个个充满了仇恨,此人也太狂妄了,这哪里是在求教,分明是戏谑。

阿拉太无视众怒,冷冷地等待着看老和尚的笑话。

老僧爽快地笑了两声,和蔼地手招阿拉太,呼道:“施主近前,听我慢慢讲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阿拉太也不惧,走过去,在老僧跟前盘腿坐下,合掌作揖道:“弟子就事论事,并非针对大师,请勿见怪。”

僧人仔细端详了一番阿拉太,微微点了点头,一脸慈容地道:“实不相瞒,老衲这药钱确是信众布施而来。佛家讲布施、福德、功德,人只要布施他人,必定集福积德,然佛家从不强求布施,如果强求,与抢夺有何分别?古往今来,布施、供佛者都是信佛之人,是佛家人,他们布施、供佛,就像一个人供养自己的家人,又有何不可?况且,布施者供佛也可为自己积福积德,并非没有回报,僧人虽然不劳作,但每天除自己修行外,也为天下苍生祈福诵经,增加众生的功德。你不要以为僧人不事稼穑就轻松快活,每天吃斋念佛,誊抄经文,打坐修禅,亦劳累疲敝,非常人所能忍受也!”

说道这里,病房里一老者挺身而出,指责阿拉太道:“是呀,你去当一天和尚看看,你是何人,在此戏弄活佛,是什么居心?”有人开了头,其他众人也纷纷指责起来。

阿拉太见犯了众怒,又不便在医馆里发作,只得向老僧道了声歉,灰溜溜地逃出了通铺病房。

回到天字号病房,阿拉太闷闷不乐,满脸抑塞。

斯仁道:“大哥,何事不乐?”

阿拉太自嘲道:“通铺病房里有个老和尚在给人讲经,我去逗了他一回,不想被众病人骂了出来,讨了个没趣,哈哈。”

斯仁笑道:“他们敢骂你,等我腿好了,替大哥出气。”

阿拉太忙道:“兄弟不可造次,此事只怪我鲁莽了,”又问世安道:“中原的僧人德行如何?”

阿拉太这话,勾起了世安无限的回忆,世安无不留恋地道:“高僧清心寡欲,比起我们世俗人来说,不知要高尚多少倍,说真的,你这一问,我倒很想再去少林寺,很想再见见罗空大师和王善道长。”

“和尚?道长?你不会是想着去当和尚、道士吧,哈哈,”斯仁不能理解世安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个离奇的念头。

世安回想起自己原本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也曾有过美貌如仙的丹女,又曾享受过无拘无束地草原驰骋,可如今什么都没有,不禁喃喃自语道:“也许世安就是个做和尚、道士的命。”

过了几天,斯仁也能下床行走了,晌午的时候,三人到外面吃饭,斯仁一边吃着鸡腿一边问世安:“和尚不吃肉哪来的力气练功,你在少林寺三年不吃肉憋得慌不?”

世安答道:“吃肉吃素,口味有别而已,与力气大小有何干系?再说功夫好坏并非全靠力气。”

斯仁笑道:“你功夫不错,说起话来为何这般外行,武功不靠力气靠什么?”

世安道:“所谓“武”,实有三个层次:武功,武术,武艺。武功靠力气,武术靠技术,武艺靠领悟。”

“兄弟,依你之见,何谓武功?”阿拉太问道。

“一番苦练,身强体壮,身手敏捷,气力过人,一人能敌七八个,这就是武功。”

“何谓武术?”阿拉太复问。

“精通医理,熟知人身骨架穴位,打斗时,能轻松出击,击打对手软弱致命处,无声无息地制服强敌,这是‘技术’,故称武术。”

“那,何谓武艺?”阿拉太再问。

“将武演变成艺,动作柔美,招式优雅,一时身轻如燕,一时重如泰山,攻敌犹探囊取物,守身似铜墙铁壁,任你千百刀枪杀来,我如闲庭绿荫漫步,把血淋淋地厮杀变成高山流水般美妙,让人观之,如赏戏,如听曲,欢心愉悦,妙不可言。”

斯仁瞪着大眼,阿拉太则击掌叫好。

斯仁道:“哎呀我的娘,我自以为是武功高手了,听你这么一说,原来还是最低层次的。”

阿拉太道:“斯仁兄弟,你我与世安兄弟比起来,乃是井底之蛙。”

世安忙道:“二位大哥说笑了,世安也只是会点皮毛而已。”

三人离开饭店,斯仁突然拉住阿拉太道:“让世安先回去,大哥随我来。”阿拉太怪问道:“我们去哪里?”斯仁推走世安,拉着阿拉太只顾返回到饭店里,笑道:“待会你就知道了。”

世安见他们走了,只想着大哥二哥贪玩,也懒得搭理他们,自个儿回到病房内休息。

斯仁进了饭店,对小二道:“炒一个排骨冬瓜汤装好,带回去吃。”店小二道:“好嘞。”阿拉太大奇:“怎么,还没吃饱?”斯仁笑嘻嘻地道:“大哥莫急,待会儿就知道了。”

过了一会,店小二送来一钵汤,斯仁打开,将里面的排骨用手抓出来扔掉,重新盖好,端上,对阿拉太道:“大哥,走。”说话时,人已乐呵呵地走出了老远。阿拉太莫名其妙,傻傻地站在那里琢磨:这恶斯仁要玩什么鬼把戏?

阿拉太实在琢磨不透,也只好往医馆回来,到了病房,却不见斯仁,遂问世安:“怎么,斯仁没来?”世安也是莫名其妙“没有呀,他不是跟你一起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奇怪,斯仁明明走在阿拉太前面,可是却不在病房里,他去哪儿了?正在阿拉太纳闷时,斯仁喜颠颠地进来了,阿拉太奇问道:“你去哪了?冬瓜排骨汤呢?喝完了?”

“我将冬瓜汤布施佛祖了,”斯仁捧腹大笑,阿拉太一听,再才恍然大悟,也不禁为斯仁的恶作剧开怀大笑起来。

原来斯仁捧着一钵冬瓜排骨汤来到通铺病房,借口献佛,将汤送给老和尚吃,因为汤中未见排骨,只有冬瓜,大家都以为是一钵素汤,谁也没想到献佛人竟是害佛人。

世安脸色大变,飞一般地甩门而去,疾步奔往通铺病房。世安知道,戒律对一个僧人来说犹如性命,斯仁的恶作剧可能会毁了这个老和尚一生的修行,后果不堪设想。

通铺病房的门碰的一声被撞开了,病房里的人都大吃一惊。

“世安,你怎么也在这里?”老僧有点惊讶,但分明又很平静。

“大师,怎么是你?”世安惊诧万分,原来这老僧人不是别人,正是人称南佛的罗空,世安万万没想到,阿拉太前几天说的老僧人竟然就是罗空。

二人相见,感慨万千。罗空道:“世安,你是来找我么?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罗空这么一问,世安突然想到冬瓜排骨汤,忙问:“大师,刚才有人给你送的冬瓜汤没喝吧?”

“你认识那汉子?”罗空不答反问。

“对,你喝了没有?”世安焦急地问。

“呵呵,你放心吧,我没喝,”罗空微笑着说:“看来,你的慈悲并未被世俗污染,难能可贵呀!”

世安一听没有喝,长长地吁了口气说:“赶紧倒掉吧,那是我二哥的恶作剧,我这二哥放荡不羁,大师你不要计较。”

罗空道:“我知道,我已经将汤送给这位病人吃了。”世安一看,旁边的一位老者已经将一钵汤喝得干干净净。

世安见罗空没有破戒,这才放心,因问道:“大师怎么知道这是荤物而非素汤?”

罗空笑道:“说来我与你这位兄弟还真有缘,今天他进来给我送汤,我一眼就认出他就是前几天在广化寺打我的人,他来送汤,我就知道来者不善,他走后,我揭开盖仔细一看,又闻了闻,发现是荤不是素,所以就送给他人吃了。”

世安大惊,没想到二哥大闹广化寺所打的人就是罗空。世安愧疚地道:“大师,我这个二哥生性鲁莽,真没想到他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一会儿我让他来给你赔礼。”

罗空呵呵一笑道:“他尚无悔意,赔礼有何用处?他若知错,赔礼岂不是多此一举?世安,你我多年不见了,不如到外面走走如何?”

世安喜道:“好。”

二人打开房门,正见斯仁将头伸过来意欲偷窥,阿拉太则立在五六步外窃笑。

世安埋怨斯仁:“二哥,你太过分了,你知这位大师是谁?他就是南佛罗空大师,今日来医馆治伤,也是前几天在广化寺内拜你所赐。”

阿拉太和斯仁大骇,罗空笑道:“如果不是他一拳打伤我,不是他送我一钵荤汤,你我二人虽然近在咫尺,怕也是无缘相见,如此说来,你我还得感谢他才是。”

世安只觉斯仁鲁莽成性不可理喻,一气之下拉着罗空就走了。阿拉太和斯仁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个老和尚竟然就是罗空,而且,斯仁在广化寺还打了活佛,这个巧合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惊得阿拉太和斯仁半响无言。

“大哥,我为你出了口气,却得罪了世安,看来他不认我这个二哥了,”斯仁垂头丧气,悻悻言道。阿拉太笑道:“不会,世安兄弟为人我知道,走,我们暂且到房间里去,等会他们回来时,你我兄弟俩去给罗空大师赔个礼。”

罗空与世安来到积水潭岸边,二人边走边说,世安将分别后的情形一一跟罗空说了,罗空也将自己后来的经历跟世安讲了一遍。原来罗空自少林与世安别后,即回南岳衡山,在湖南、两广之地传法,今番听闻北方战乱,特北游至此,在北京、河北各地讲经,还受到皇上召见,恩宠有加,御赐金银,命在广化寺为天下百姓诵经赐福,罗空为遵皇命,已在广化寺住了七天。

二人绕湖转了一圈,在北岸小山上的汇通祠前找了块大石头面湖而坐,促膝长谈。

世安嗟叹道:“本想安静地过日子,偏偏造化弄人,老天不容我安宁,佛祖偏逼我成魔。”

罗空问:“你知道这湖叫什么吗?”

“不是叫积水潭吗?”世安回答。

罗空道:“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净业湖。”

世安疑惑:“净业湖?”

罗空道:“是呀,我喜欢这个名字,人人有罪业,都需要净业,你说对吗?”罗空既像在问世安,又像自言自语。

世安听了,大为感喟,忽问道:“大师,这世上就没有一个无罪业的人?”

罗空笑道:“是人就有罪业,无罪业的不是人,是佛。”

世安复问:“如何消除罪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罗空道:“人皆有佛性,本心清净无为,只因染着**,初生意识知觉心,再生五蕴十八界,进而堕入迷雾,生死轮回。说到底,一切皆空,虚妄不实,迟早灭失。我们应该去妄存真,找回真我,回归佛性才对。”

世安沉默,罗空道:“至于你说佛祖逼你成魔,这话不对,佛魔均在心中,一生善念,佛性显焉,一生恶念,魔障生焉,成魔成佛都由自己,与佛祖何干?”

眼见天快黑了,二人回到病房。刚一坐定,阿拉太拉着斯仁前来告罪,阿拉太合掌道:“俗人有眼不识泰山,原来高僧就是大名鼎鼎的罗空大师,前几日失敬了。”

罗空还礼道:“你我探讨佛法,何来的失敬?”

阿拉太将斯仁推至罗空面前,道:“我这兄弟爱捉弄人,万望大师恕罪。”

斯仁嘿嘿一笑:“听世安兄弟说和尚吃不到肉怪可怜的,俺斯仁一片好心给大师弄点肉汤,不想却犯了大忌,大师见谅,见谅。”

世安听了哭笑不得,道:“我何时对你说了这话?”

斯仁也不搭理世安,尴尬地躲到阿拉太身后,罗空哈哈大笑,对世安道:“你这二哥看上去是个粗人,肚子里却精得很,他本想害我,却说成是他一片好心了,哈哈,可爱,可爱呀。”

世安见罗空并不怪罪斯仁,也就不再指责,说道:“他天生就不喜欢干好事,大师你以后防着他点。”

斯仁不乐意了,争辩道:“这话可不对,我干好事的时候你没看见而已,改日干几件好事给你瞧瞧,那时,你也需向我赔礼才是。”斯仁憨态可掬,逗得病房里众人哄堂大笑。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