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98)

定风波(GL) 分卷(98)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王瑾晨这才返回起草的案桌上,先前的墨差不多已经干涸。

  皇帝深沉的盯着脚下的炭火,密信早已化成灰烬,有人密奏皇嗣不轨,表面恭敬,然心中早生反叛。

  研墨的手顿住,王瑾晨不敢多言,也不敢替任何人说话,皇帝将视线转向提起草诏的年轻官员,朕年事已高,若大臣拥立,政变逼宫亦不是不可能,然他是皇嗣,朕不可能刑讯逼供,拟旨让御史中丞推鞫东宫属官。

  喏。王瑾晨稍作迟疑,但很快便按照皇帝的吩咐草拟起了诏书。

  皇帝又道:卿与之一同吧,协从御史中丞共审,作为调入秋官的第一案。

  听到皇帝这句话后,王瑾晨盯着桌案上的草诏不敢抬头,内臣所呈告密的内容她便猜到了一二。

  旋即起身跪伏,臣,遵旨。

  东宫

  圣旨下达还不到一刻钟,来俊臣便与王瑾晨带着禁卫将东宫属官以及侍奉皇嗣的左右内人悉数带走。

  五品升迁至正四品,公服由稍浅的红色变成深绯色,位于御史中丞来俊臣之上。

  王舍人,哦不,该改口唤您王侍郎。来俊臣抱着拳头拱手,笑眯眯道:侍郎升迁之喜就迎来审讯东宫这样重的案子,可见圣人器重。

  储君在东宫,这天下应该不会有人觉得审讯储君是美差吧?王瑾晨冷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朝天心莫测,日后之事,谁能说得准呢。来俊臣仍旧眯笑着双眼,王侍郎虽然官阶高于下官,然圣旨说的只是协从,一会儿审讯,王侍郎就做个见证人,王侍郎是读书人,拷问犯人这种事就交由下官这等粗人来做吧。

  奉劝来中丞一句,凡事留一线,不要做的太绝,否则

  国朝被民间称为酷吏的远不止这几人,但有几人是能一直受圣人荣宠的呢?前有周兴后有来子珣,虽皆不是死罪,然流放致死又与死罪何异?来俊臣止住朝东宫前行的步伐,回头道:还记得下官之前与王侍郎说的话么?今日你我可令受审之人人头落地,明日上位者便可以此为错而令你身首异处,陛下的疑心,是连亲子都不信任,王侍郎,如今您与下官所处的地位,是一样的。

  王侍郎总说别人做得太绝,可是自己呢?来俊臣转过身,意味深长的盯着王瑾晨,正月十四,相府二公子大婚,当夜却意外死在了婚房中,此事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道新妇克夫,可在下官眼里,果真就如此吗?

  王瑾晨不慌不忙的跟上去,回笑道:来中丞洞悉一切,自然比寻常百姓要深思熟虑得多。

  天授年间,王侍郎替亡妻去职守孝,可谓轰动一时,如今满城只知道侍郎对亡故的嫡妻用情至深,而早已忘却了当年长安闹得沸沸扬扬之事,这些事情串联在一起,来俊臣半睁着本就不大的双眼,在下官眼中便显得太过刻意,岂能叫人不生疑心呢?

  此外,来俊臣又道,下官刚与凤阁的宰相生有无法化解的嫌隙,而御史与宰相一向是对立面,若王侍郎想来个栽赃嫁祸亦不是不可能。

  望着不言语却脸色依旧平静的人来俊臣再次发笑,除却君上,下官从不惧任何人,王侍郎不妨猜猜,吾与相公,孰赢?

  论聪慧、资历、声望,我皆不及来中丞,因此并不知晓输赢,然这臣子相争,其胜负,王瑾晨松开手朝东宫走去,当取决于君上。

  来俊臣转身跟上,此时的东宫早已被禁军团团围住,郎将将东宫属官悉数抓至庭院捆绑起,而皇嗣与妃嫔及皇孙们却躲在房中不敢出来。

  庭院里有内臣与宫人以及属官的哭喊与求饶声,臣是冤枉的。

  殿下救臣。

  殿下,臣家中还有妻儿与母亲。

  声音一遍一遍传入房间内,而东宫正主却缩在一角瑟瑟发抖,眼里充满了害怕,李旦的妾室们将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紧紧拉扯住。

  禁卫过来抓的都是父亲的亲从,可见圣命针对的是父亲,父亲为何不出去自辩?长子李成器候在李旦身侧不解的问道。

  第三子从孺人豆卢氏怀中挣脱,三郎。豆卢氏无奈只得跟随着走到李旦身旁,旋即牵住他的小手,殿下,那些禁卫?

  李旦长叹了一口气,大郎说得没错,那些人的确是奔着我来的。

  咚咚!

  忽然门响,李旦的近从皆被抓走遂无人通报,殿下是否在殿中?下官是肃政台御史中丞。

  扎着两个总角的孩子将手从豆卢氏手中抽出,快步跑到门口,而殿门恰好在此时被人从外用力推开。

  三郎!豆卢氏大惊。

  来俊臣跨入殿内,瞧见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趴在地上,但并没有要上前搀扶的举动,而是看见李旦后径直朝其走去,下官来俊臣,见过殿下。

  奉命督办此案的并不只有来俊臣一人,候思止在外看守,跟随入内的是王瑾晨,注意到被门推倒的孩子之后便迈步上前弓腰扶了一把。

  豆卢氏听闻过王瑾晨,曾在春宴上瞧过,又见公服颜色遂上前福身,三郎不懂事,多谢官人相扶。

  王瑾晨拱手,豆卢孺人客气了。

  第130章 东宫之危

  王瑾晨是与来俊臣一同出现在东宫,长子见来俊臣上前便护在父亲的身前,中丞抓了东宫的人难道连我父亲也要一起带走吗?

  寿春郡王多虑了,殿下是皇嗣,虽无册封,却是满朝文武公认的储贰,下官怎敢无诏僭越,以下犯上呢。来俊臣上前,朝李旦拱手,殿下,下官入殿只是想告诉殿下,东宫今日有此难乃是有人告密圣人,至于是何人,下官也不得而知,圣人有诏,下官不敢违,还请殿下海涵。

  寿春王盯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来俊臣很是不屑,害怕长子冲动胡乱说话的李旦连忙将其拉扯至身后,朝眼前的红袍卑躬道:中丞是大周臣子,听命于圣人,尊诏行事,我明白的。

  殿下明白就好。来俊臣笑眯眯道。

  李旦盯着来俊臣那副笑里藏刀的嘴脸,旋即又看向身后的跟随的绯袍,大着胆子道:那些东宫属官跟随了我十余年,从王府到东宫,他们都是出身微寒穷苦孩子,还望中丞垂帘与慈悲。尽管李旦知道这样的言语对于一个杀人如麻的酷吏来说毫无作用。

  很显然,这句话并不是说给来俊臣听的,听出弦外之音后来俊臣没有回头,只是盯着皇嗣笑了笑,应承道:殿下放心,圣人既然派下官主审,公是公私是私,肃正台与秋官一向秉公办事,下官也相信东宫属官们对殿下的一片赤胆与忠心。来俊臣旋即回头朝身后的王瑾晨说道:王侍郎,您说是吧?

  王瑾晨走上前,若是东宫遭人陷害,下官等一定查清以证殿下清白。

  李旦听后神色稍显慌张,但依旧还是与眼前的官员赔笑,直到二人将侍奉东宫的属官全部带走后,李旦双目失神的瘫软在椅子上。

  长子皱着眉头,他们冤枉了母妃,冤枉了父亲一次还不够,都这样了,父亲还不去同祖母自证吗?

  你懂什么!李旦色变,突然怒道,你祖母能够因为一个婢女而容不下你母亲与德妃,因一个婢女而疑心亲儿子,如今又因为告密连一句问话都没有就直接让御史拿东宫的人,你父亲就是说破了天她都不会信,除非我死在她眼前!

  寿春王低着脑袋不再多言,李旦攥着椅子的扶手,看着几个尚未成年的儿女,为父要是死了,这个家就完了。

  牢狱

  王侍郎留步。来俊臣制止住王瑾晨,牢狱这等血腥之地,王侍郎一个读书人还是不要误入,尤其是拷问犯人这样的事,还是让下官这等擅长之人来做,侍郎就静候在公堂等结果吧。

  圣人让审,难不成来中丞要用刑罚逼供?王瑾晨问道。

  王侍郎难道不知道吗?来俊臣反问,凡进肃正台,经由下官之手,除了王侍郎您没有受过刑之外,皆无幸免,实是因贼人不会自招,大周律法严明,君命难违,且前宰相之死,王侍郎不也参与见过了么?来俊臣背起双手,所以下官才会说我与侍郎无有不同,朝廷之官,天子之臣,百姓眼中的,来俊臣眯起眼睛顿道,恶狐,为虎作伥。

  我是读书人不假,但也是圣人亲命的司法官,此案虽归来中丞全权处理,然也有诏命让本官协同,来中丞只管做便是,本官在一旁看着,绝不插手。王瑾晨回道。

  如此,来俊臣便再没有拒绝的理由,朝其做了一个手势,王侍郎,请。

  东宫属官与内臣及宫人被分别关在两个极其黑暗与潮湿之地,狱卒打着火把领人入内时,只能听见嘈杂的呼喊声交错在一起。

  来俊臣略过东宫詹事府与左右春坊的几个青袍与红袍,而选择了皇嗣的近身侍从拷问,指着另外一处的几个内臣道:带出来。

  喏。

  一双满是老茧的粗手悬在炭火上烘烤,摆满刑具的暗房中极其阴冷,严实的四壁将阳光阻挡在外,仅靠炭火与微弱的烛火支撑着黑暗,这些光照着来俊臣半个身子,黑暗之中露出半张奸诈的脸,使得他在几个受审的犯人跟前显得极为阴险,刑还未加身,只是见具便有人已被吓晕。

  这个地方,王侍郎不陌生吧?来俊臣拿起一把铁烙。

  王瑾晨静站在一处,狱中常有狱卒与狱吏所以桌椅上并无可见的灰尘,但她依旧选择站着,眉头微皱,昔日我与他们一样,也曾受审于中丞。

  来俊臣将烧红的刑具放回炉中,下官能够猜到自己最终的下场,也能够猜到王侍郎的日后,侍郎信么?

  婚丧嫁娶,无可免的是生于死,人最终不都是魂归于土么?王瑾晨回道。

  没错,生者,不可避免死,来俊臣肯定道,这个地方,王侍郎还会再进的。

  来俊臣的言语不像是开玩笑,王瑾晨便强装镇定的问道:你依据的,是什么?

  来俊臣拍了拍手掌走到王瑾晨身侧,凑在耳畔小声道:凭我侍奉圣人数十年对她的了解。来俊臣后退一步,朝其勾起嘴角笑得极为邪魅,而后转身走到两个内臣跟前当着王瑾晨的面想要亲自拷问。

  王瑾晨望着四周,与它处土墙不同,这里全都是用石砖所堆砌成的厚墙,犯人的喊叫声能够回旋,于人心利用以及心思上,眼前这个酷吏的确厉害,嗅到了死亡却没有丝毫畏惧,工于心计,却不畏惧死亡,不畏死,这也是他敢触怒多方的原因之一。

  来俊臣将手塞到两只袖口内,望着二十来岁面庞干净的寺人道:绑一个,就他吧。

  候思止为其下属,听命照做,将寺人的捆绑至一块垂悬的木板上,只有身子受力,脑袋正对着一面墙,墙面上满是血迹,血痕由正中间最深色而向周围扩散,只一眼便可判断这是在剧烈撞击下所留的痕迹。

  来俊臣走到寺人身侧,前不久有人密奏说皇嗣对圣人乃至大周朝心存不满,私下勾结大臣图谋不轨,汝等寺人,侍奉皇嗣左右,本官今日问话,皇嗣谋反,是否属实?而后缓缓蹲下将声音压低道:若是谋反,勾结的是哪家?陇西李氏?兰陵萧氏还是孺人豆卢氏父族。

  寺人颤抖着恐惧的身躯,忐忑道:殿下仁孝,从未想过忤逆,且一直居东宫,这些年寸步不离,除了圣人宣召就再未见过其他人了...

  是吗?见寺人不买账,来俊臣便撑起膝盖站起,有前内常侍腰斩做提醒,皇嗣当然不敢,但皇嗣的心思真如你所说吗?还是说,汝与之同谋,因害怕坐罪故而如此说辞。

  中丞,小人所说句句属实,东宫的处境如今哪里还有大臣敢...

  东宫处境如何?来俊臣强行打断道,陛下登基时曾有诏,皇嗣居东宫,仪如皇太子制,置詹事府,设左右春坊,以崇文馆为属,皇嗣,乃我大周的储君。

  寺人若辨,言论便会成皇帝的不是与过错,不敢忤逆皇帝而给来俊臣诬陷自己留下把柄,但又受恩皇嗣便陷入了两难,殿下的为人满朝皆知,若圣人不信,为什么不亲自去问殿下呢?

  来俊臣见其不肯说,便朝狱卒招手。

  喏。狱卒领命上前一手托住捆在脚踝处的绳索将人往后拉,使之与墙壁拉远,而后松手,待即将撞向墙面时又拉住,如此反复,力道也随之一次比一次重。

  来俊臣并没有忘记旁侧观望之人,此处是肃正台的私狱,亦由来俊臣所专掌的诏狱,这里的人也皆是他安排进的心腹,王侍郎,接下来您还继续看下去么?

  这是逼供。王瑾晨道。

  是逼供,死亡是佐证人清白最好的方法,来俊臣指着地上,长寿元年,宰相为保清白而自尽家中,下官知道王侍郎要说什么,难道下官不知道他是皇嗣,圣人不知道那是她的儿子么,可圣人为什么要让下官推鞫呢?因为这些人并不会拿命去救皇嗣,所以结果只有一个,但下官相信这个结果,王侍郎也是很乐意见到的。

  王瑾晨当即明白,你想以此栽赃李昭德?

  哎,来俊臣抬手,否认道:下官可没有说过这种话。

  王瑾晨瞧着不透风的四壁,冷了几眼后转身,多行不义必自毙。

  来俊臣并不恼怒,也没有挽留王瑾晨陪同一起审讯,只是盯着她的背影提醒道:王侍郎心存仁慈,并不适合做法官,后又稍作停顿的添了一句,大周朝的。

  王瑾晨走后来俊臣改变嘴脸,朝几个狱卒碎碎念吩咐着什么,只见已被吓得丢了魂的寺人被他们解开绳索,改用极为残忍的酷刑加身,疼其身痛其心,但又不致死,几番下来,就连未受刑的寺人仅是观看就连晕了好几次,毒害加身,使得体无完肤,寺人最终忍受不住折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