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90)

定风波(GL) 分卷(90)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安西四镇既然已经回到大周治下,臣以为安西都护府可重置为安西大都护府,置大都护,若循如旧制安排行军巡查护卫,安西之地北有突厥南有吐蕃,若突厥与吐蕃联合,则我大周随时都有再度丢失安西都护府的可能。

  那两位卿以为该如何做?皇帝侧头偏向女官。

  女官走上前叉手道:安西诸镇距京遥远,易攻却难守,不管是支援还是巡查都是我朝边关军费最大的支出之地,因此常用胡人与胡将,然胡人善变,又是异族,其心几何,多是唯利是图,臣以为要想解决安西之患,应改用汉兵,精锐之师作为守军来镇守安西四镇。

  李昭德听后没有反对但也没有赞成,只是将顾虑分析出来,边军过于强大势必威胁中央,国朝疆土之大,都护府众多,若一旦失控,则有极可能造成藩镇之乱,况且安西距离神都数千里,若派重兵镇守,则粮草调动与军费开支便是行军的数倍。

  皇帝不言,只是盯着女官,女官便顺着李昭德的话继道:战后,流离失所的百姓需要得到安置,损毁的城池也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去修复,一次战争要耗掉十余年的太平繁华所积攒之资,比起流民与战损,这区区运往边关的粮草又算得了什么,再者,若保证商道通行顺畅使商人受益,国家的税收自然也会增长。

  李昭德盯着地图上的安西都护府,四镇丢失后由大都护府改为都护府,内舍人想的是大周眼下对于都护府的管控,君明臣忠则无碍,而老夫想的是传世万代,后世君臣能否守住这片基业。

  李相无非也是与诸位大臣一样觉得应当强干弱枝,西域苦寒之地比不上关中沃野。女官直言将其拆穿道。

  启禀圣人,都进奏院有陇右道传来的公文。

  皇帝招了招手,女官便走下去将公文接过,封口处滴有蜡印,圣人,是安西监理军事王瑾晨所呈。

  念吧。

  女官楞了一会儿,看了一眼李昭德后将公文拆封,里面是一封进言议谏的奏本,念道:臣昧死言,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今随军西征,不负陛下,复取四镇,京中闻此喜讯,朝野雀跃,然战虽胜,却非一日之功,臣随军队入镇,眼见尸横遍野,生计荒废,数年太平毁于一战,百姓因战流离失所,战争胜败,皆有损伤,今日四镇复取,恳请陛下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以保边境百姓长安,扬大周国威,凤阁舍人王瑾晨,稽首以闻。

  皇帝负手站在地图前,监军的陈奏,倒是与婉儿你的意见不谋而合。

  女官合起奏本,王舍人作为监军随同王将军一同出征,亲眼见到了战后无家可归的百姓,战争无论胜败都不可能没有损失,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古来又有多少回呢,如今既然已经靠战争夺回来了,为何不好好的守住它,而要去想现在乃至之后也不一定会发生的后顾之忧。

  治理社稷,当要往长远去看。李昭德回道。

  君明臣忠,天下自然太平,若不然,再好再长远的政策又有何用。

  李昭德陷入沉默,旋即端着笏板躬身道:请圣人决断。

  皇帝盯着陇右道,并没有在意两个臣子之争,四镇并不大,但却是必争之地,该发兵多少入镇戍守呢?

  长寿元年冬,王孝杰成功收复安西四镇,朝廷调三万汉兵进入陇右常驻安西,置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

  十一月下旬王孝杰班师,皇帝于大内设宴为诸将洗尘,王孝杰因功拜左卫大将军,随军将领皆有赏赐与升迁。

  王瑾晨将沾染了一身酒气的衣物换下,小环接过公服嘟着嘴幽怨道:圣人真偏心,为何他们都升了职事官,唯独落下郎君。

  王瑾晨换上衣服抱起一只手炉,才不过两三月,脸上便尽是风沙吹过的痕迹,我一个文官,连血没有见,哪有什么功劳接受封赏。

  圣人若想给,郎君作为监军足矣。

  房门被长安推开后,王瑾晨未再计较与多言,小环,你先出去吧。

  喏。小环福身,郎君带回那件蓝袍子可要奴给您洗净晾晒?

  洗吧,小心些。

  小环走后长安才上前,主人。

  京中最近如何,相府的婚事我回来后好像没有听人提起。

  小人本想去信给主人,但又怕遭到军中拦截,不过没有想到此次出征竟然如此神速。

  不光你没有想到,就连我也没有想到。王瑾晨抱着炉子卷缩着坐下。

  长安紧随身侧,相府的婚事因为李元符的病而推迟了请期,不过正旦之前会将时日定下,小人派细作潜入相府,买通了几个下人,发现李元符的病,事有蹊跷。

  蹊跷?

  长安点头,而且这蹊跷还不一般。

  仔细说说。王瑾晨道。

  不仅能买通相府最为信任且是李昭德世交的洛阳名医,且能让大内的御医也为之串通,这背后的势力怕是不小。

  能动御医者,太平公主吗?王瑾晨疑道,随后将一连串的事情糅杂在一块,这门婚事本就是她们策划好的,那么李元符的病,是与七娘的一场交易么,可是双方又能获得什么呢?

  交易都是各取所需,有需求,才会进行交易。长安顺着王瑾晨的话道。

  现在李昭德专权,来俊臣得宠,这二人我既不可谋,而若明面为敌我是断然无胜算的,王瑾晨摸了摸额头皱眉陷入思考,他们曾经有过分歧与争夺,且出身相差极大,若能互相撕咬起来,朝廷倒是有一场好戏可以看了。

  主人是想?

  我不知道她们交易的需求什么,不过我可以借此将浪潮再推一把,至于能否上岸,就听天由命吧。王瑾晨抬头,李元符不是一日两日得病,公主一定安插了人手在相府,差人多留意。

  喏。

  不过...王瑾晨盯着长安,眯眼笑道:在相府做手脚安插人手进去,你倒是本事不小。

  长安躬身叉手,回道:以往在控鹤之时小人学的与做的就是这个,况且李家是大族,妾室通房众多,这内宅的女子一多,很多事就好办了。

  第119章 将计就计

  长寿元年十二月,相府请来道士长住,每日做法驱邪,又有御医诊治,相府公子李元符的病情终于有了起色。

  相府

  阿茹姑娘请留步。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唤住正要前往公子院中照料的婢女。

  诵经声不断从内院传出,婢女回头看着家僮打扮的男子,面孔生分似乎以往没见过,你是何人,唤我作甚?

  小人与姑娘一样,受主所托前来照看公子。家僮走近一步笑道。

  你是主君院里的?家僮的话极有深意,使得婢女心生警惕。

  小人口中的主,与姑娘的主是同一人。家僮没有明言。

  婢女沉下脸色,心中不敢确认更不敢轻易相信,这里是相府,主人自然只有一个,不过我是三娘子买来的,身契也在娘子手中。

  适才我去内院探望,发现郎君的病好转,已经能够下床走动了,这些时日还要多亏了姑娘的悉心照料呢。家僮眯着双眼,似话里有话。

  照顾少主是我等下人的本分。婢女回答的很谨慎,倒是你,你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意欲何为?

  小人说过,小人所出乃与姑娘同。家僮回道。

  婢女瞧了瞧四周,人不会无事找上门,若不相识便不会有诸多疑问与今日之对话,若是敌,那她现在已经暴露,是敌是友她现在还分不清,旋即道:你随我来。

  家僮随她去了府上一处僻静之地,婢女转身质问道:你到底是谁?

  世道不太平,主人不放心姑娘,所以派了小人前来帮忙。家僮回道。

  既然不放心,为何不按照事先所定,要另外派人?婢女疑心道。

  既然是计划,必然会有变数,姑娘若是不信可以日后亲自去问主人。家僮回道。

  主人要做什么?

  姑娘应该明白主人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谁,家僮旋即走近贴到婢女耳侧小声道,姑娘只需要按照吩咐回答问话即可,其余之事就由小人办妥。

  一阵嘀咕后婢女瞪着双目心惊,疯了吗,万一他不信

  兵不厌诈,仗侍才华之人总有些自大与自作聪明,姑娘只管放心吧。家僮极自信道。

  主人从来不是这般敢冒险之人,你这计策?

  家僮笑眯眯道:主人是不会,可姑娘别忘了,主人麾下还有谋士。

  景行坊

  相府请期占卜大婚吉日的术士仍旧是先前卜卦纳吉的那一位,择定吉日后媒人提着双雁与男方家准备的厚礼登门。

  夫人,公子。年关将至,媒人穿着一身新衣裳登堂,这是相公请先生通过卜问神灵而确定的娶亲吉日,请夫人与公子过目。

  上元?萧至崇看着请期所定的亲迎吉日。

  崔氏听到是上元日后不禁担忧起来,老身记得去年上元也有高门结亲,亲迎的新郎还是个朝廷高官,可是成亲还不到一年,新妇便

  呸呸呸,媒人晦气道,夫人多虑了,上元节多好的日子呀,再说了,那新妇早在成婚之前早就病入膏肓了,否则又怎会在半月之内将六礼匆匆办齐。

  崔氏担忧自己的女儿,同时对于男方也有些不放心,李家公子近来身体可好些了?

  原来夫人是忧虑这个,媒人笑眯眯道:夫人就放心吧,公子只是思虑过重被邪气冲激,相公请了诸位得道真人做法,又有大内的御医诊治,如今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好得差不多了吗?清冷的质问声从堂外传入厅中,什么病能让人卧榻数月,连朝官考绩升迁关乎仕途的大事都能错过。

  媒人回头,见是一个清冷又孤傲的年轻女子,亮着双眼扭头问道:想必这位就是贵府的六姑娘吧?

  正是,萧至崇点头,在外人眼里他表现得极为兄友弟恭,露着一副和蔼的面孔,母亲与我正在商议七娘的婚事,关乎家门,你有事便等等吧。

  兄长明知病情还要将同胞妹妹送入,而媒人为了钱便开始睁眼说瞎话,母亲,萧若兰盯着嫡母,七娘是您怀胎十月所生,母女连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您却要把她往火海里推。

  媒人听后脸露难堪,住口!同样脸色的萧至崇怒斥道,你这是跟母亲与兄长说话的态度吗,当着外人的面连礼数都不懂了吗?

  萧若兰本还想继续说道,忽然感觉身后的衣服被人拉扯,六姑娘。阿霖入内连忙拉住有些冲动的萧若兰,七姑娘唤您过去。

  萧若兰横了一眼,果然人的本性纵是刀架在脖子上也难移。

  萧若兰离开后萧至崇暗压下怒火与媒人赔罪,萧府这一幕倒是让媒人感到意外,一个庶出的嫡女竟然能在嫡长子与嫡母之前如此横行,媒人心中犯着嘀咕:不是说世家最注重嫡庶之分了吗?

  我家这妹妹自幼教养惯了,性子比较冲,还请张娘子见谅。

  张氏媒人继续笑着一张老脸,走近道:妾身听闻公子的六妹妹也尚未出阁,方才目睹尊容,当真是生得一副花容月貌的好尊容,凭借家世,妾可与之寻一门极好的亲事,妾这里还有许多年纪相仿的世家公子,都是腐书网的官宦人家,其中亦不乏相门与勋贵。

  萧至崇抬手摇头道:玄都观的真人已答应收她为徒,只差官家度牒,否则萧某又怎会让七娘先行出阁而乱了长幼有序的礼数。

  这样啊,那当真是可惜了。媒人叹息道。

  阿霖将六姑娘带往萧婉吟的院中,萧若兰怒火中烧的走上前,临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训斥。

  萧婉吟朝阿霖挥手,你先下去吧。

  喏。

  萧若兰一把坐下,将手搭在桌子上,我不过去了一趟长安,才几月?你便发生了如此大的事,与李家的婚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好不容易躲过了你又将自己送上门?你明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阿姊,有些事情不似表面。萧婉吟耐心的解释道,难道阿姊没有发现,从定亲开始到李元符突然患病,为何事情会如此巧合?这些事情串联在一起,阿姊就不觉得蹊跷吗?

  七娘说的,什么意思?萧若兰的气渐渐消散。

  我不想欺瞒阿姊什么,这些都是公主的意思,也是一笔交易。萧婉吟坦白道。

  交易,拿你的终身大事做交易吗?萧若兰冷笑一声,对于太平公主的做法有些嗤之以鼻,上位者只会用权势来逼迫别人去做对自己一定有利益的事。

  我也不想,但又能如何呢,她是公主,是圣人最疼爱的人。随后萧婉吟便将前因后果悉数告知。

  萧若兰心中的埋怨随着萧婉吟的无奈而消失,与这样的人结亲,想想我就觉得恶心,既然是交易,李家是明面的东宫派,公主没有理由铲除利己的一方,那么这病定然不会致死,七娘,萧若兰俯身唤道,你就不怕她是做给你看的吗,好让你放心,她既然可以与你做交易,那么必然也可以同李元符做交易,等你嫁过去了,这一切就都晚了。

  此事上官姐姐也参与其中

  上官是不会,可是公主就不一定了,别忘了,她是圣人的女儿,她行事的心狠也像极了圣人。萧若兰盯着萧婉吟的眸子一动不动,不管自己如何紧张与提醒,萧婉吟都像一个事不关己的无心人,顿时心生疑惑,紧皱着眉头问道:你也在筹谋,所以以身犯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