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82)

定风波(GL) 分卷(82)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宋氏的话让王瑾晨变得突然呆滞,闪烁对视的目光旋即将视线挪开,抱着袖子走到栏轩一侧,亡妻刚故,我现在不想提这些。

  我知道,李氏之死于你的打击很大,但有些东西回避是没有用的,你已因人而失人,又想再来一次吗?

  王瑾晨深吸了一口气,望着繁华的洛阳城,沧桑道:现在的我还能配上她吗?我又有什么资格去面对去想这些事呢。

  两心相悦,因外物重重阻绝,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配不配之事,这么多苦难都走过来了,你之后真打算一个人这样过下去?宋令仪跟上前,见人沉默不作答,她又道:难道要等她坐上旁人的婚车你才会醒悟?你又要后一次悔吗?

  你可要想清楚了,到那个时候便再无回还的余地。宋令仪提醒道。

  修文坊

  主人回来了。

  萧至崇回到家中,心情有些复杂,因白日在大内与李元符一番交谈而让自己更加摇摆不定,作为嫡出的长房长孙,四代人皆位九卿之列,而今他已过而立之年却仍旧是个刚入流的小官。

  大公子。

  萧至崇抬头,阿霖。

  奴在。

  七姑娘呢?

  姑娘在阁中。

  萧至崇点头,连身上的公服都未来得及更换便朝内院走去,长女次女出嫁后,萧家于洛阳的宅邸便未设四姑娘与五姑娘的院房,北院居正主,原先由萧安介所居,除长子继承家宅,次子与幼子皆因公事搬离,如今便为萧至崇居所,而东院则只有萧婉吟一人。

  姑娘,大公子回来了。阿霖回到萧婉吟的住处。

  回来便回来吧,公务处理完了哪能不归家。萧婉吟说的满不在意。

  可是刚刚奴在前院碰见,大公子向奴提及姑娘,大公子脸色不好,恐是心中有事。阿霖担忧道,郎君们除丧后官复原职,原先替姑娘您与六姑娘张罗的婚事因主人而罢,大公子不会是想要...

  眨眼便三年过去,萧婉吟突然变得极为悲伤,已经...过去三年了吗?原以为三年时间很长,原来只是因为等待太过煎熬罢了。

  咚咚!

  七娘。萧至崇站在门口抬手轻轻敲响房门,没有像以往关系僵持时直接推门入内。

  门口传来的声音将主仆二人视线引去,萧婉吟起身,兄长可有事?

  是朝中的事,有些不解之处,想与你单独谈谈。萧至崇道。

  萧婉吟皱起眉头,不知道兄长葫芦里卖什么药,怀着疑惑走至门口将房门轻轻拉开,兄长进来吧,阿霖你先出去。

  随后萧婉吟又倒了一杯刚煎好的热茶递到萧志崇桌前,阿霖刚端来的,还热着。

  萧至崇盯着红色的茶汤看了一眼,抬头道:白日你出去见了老二,也应当知晓凤阁舍人王瑾晨今日被禁卫带进了大内。

  嫂嫂寻人,我便也看到了,是由右鹰扬卫将军王孝杰亲自带人押送的。

  他身上穿的丧服你也看到了吧?萧至崇盯着妹妹的眼角。

  萧婉吟并没有闪躲,只是闭眼轻轻点头,嗯。

  他穿着丧服入了明堂,你可知他在朝堂上说了些什么?

  婉吟又不做官,难道兄长知晓?肃正台只有侍御史及之上与监察百官礼仪的殿中侍御史才有资格入朝堂议政,兄长不是不在其列么?萧婉吟反问。

  妹妹毫不遮掩的话亦戳中了萧至崇的痛楚,门荫入仕却一直在流内官底层徘徊,监察御史虽职重,但是人数极多,品阶也不高,我虽是不在,可是也听得了肃正台朝官的议论,今日王瑾晨与御史争论丧服,向圣人奏请亲自运送亡妻灵柩归王家祖地,入庙立牌。

  这是嫡妻应有的待遇。萧婉吟回得很冷漠,自萧若兰告知后,她便也没有了惊讶,只是再听到与今日亲眼所见时,心中仍会百感交集。

  萧至崇便又道:不但如此,他还在朝臣的注视之下向圣人请辞去职,要为故去的亡妻服丧,夫为妻服丧本就少见,如丁忧去职一般更是闻所未闻。

  萧婉吟知道萧至崇的用意,但是还是被这刻意告知的消息触及到内心,眼神也开始变得闪躲,兄长有话直言不必与我拐弯抹角。

  你不肯嫁人,是因心中还存有他,还对他抱有一丝期望,我承认三娘看人的眼光的确比兄长好,作为丈夫他对李氏也的确尽责,可是他已有元配了,他为元配做到如此地步这其中难道没有情吗?他既移情,你又何苦继续执着。萧至崇劝完,又用道歉的态度道:从前我是看不起他的出身,所以横加阻拦,李氏的一切本该是你的,诰命也好还是...

  我不需要什么诰命!萧婉吟怒道,事到如今,兄长眼里仍然只有这些东西吗?

  自知理亏,萧至崇面露难堪,可作为长房嫡子,他将家族盛衰看得尤为重要,我知道你一向看不起这些东西,我拼命追求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自己吗?自曾祖之后萧家便一日不如一日,而今也只是空有一个兰陵萧氏之名。

  就算我如兄长所愿嫁进高门,阿兄就能一步登天?兰陵萧氏就会重振?萧婉吟反问。

  好,抛开这些浮名,你已至双十,按大周律早该嫁人,难道你要因为一个已经不值得的人而耽误自己一生?

  吱~

  一刻钟后房门再次打开,候在门外的阿霖朝出来的青袍官员福身后跨入房中,适才的争吵她隐约听到了些,姑娘不愿出嫁,可是因为王公子之妻病故,所以在等王公子么?

  她不会来的,萧婉吟望着一只香囊回道,如果她回头了,那便不再是她。

  那姑娘...阿霖担忧的望着萧婉吟。

  是我自己不想罢了。

  王公子的妻子已经病故,往后必然也是要续弦的,姑娘明明还有情,若是姑娘主动,说不定王公子...

  她心中存有芥蒂,即使我愿,她也不会愿的,但现在我也不愿!萧婉吟说得极为肯定。

  姑娘。阿霖深深皱起眉头,作为旁观之人她亦觉得遗憾与可惜。

  这么多年了,哪次不是我去找的她,萧婉吟扶着桌子站起,身心俱疲道:我累了。

  阿霖只好不再追问,福身道:奴去点香。

  第108章 小人在朝

  天授三年,始置试官,于正旦引荐诸道存抚使举荐之人,高中者皆得职官。

  至正旦,万国来朝,皇帝大宴天下,修文坊及神都各地皆挂满了极为喜庆的灯笼,各家持礼拜访亲戚,唯独王宅因主母之丧而作罢。

  就在神都得到短暂安宁的几个月后,在正旦最为喜庆之日朝中却发生了几件震惊朝野之事。

  从大内得诏归家,妻子停灵期间王瑾晨一步也不曾迈出家门,除了每日都会来探望的李轻舟夫妇,便剩只宋氏会经常探访。

  一月四日

  初春的风还带着冬日里的寒气,吹拂着系在柱子上的白绫,人呼吸时吐着白雾,洛水上运送货物的船夫用布缠绕着脑袋,而露出的鼻子却被冻得通红。

  风拂动着素色襦裙上所佩的披帛,我记得你是去年上元成的婚,所以才等到上元之后出殡么?宋令仪随她站在府中的楼阁上,看着憔悴的背影略显沧桑。

  王瑾晨将手藏于袖内低头望下观望,摇头回道:今年上元圣人会御端门,设幻术之戏大宴正旦来朝的诸国使臣。

  宋令仪楞了楞,旋即明白道:你曾答应过要带她看此戏?

  是从前,已经有两个年头了,我仕途之所以如此顺,靠的也是此戏,人总不能一直失信。

  圣人登基之时,神都有金凤凰自明堂飞出,栖于上阳宫殿前梧桐之上,莫不就是幻术吧?宋令仪问道。

  嗯。王瑾晨点头,是我安排的。

  朝野皆信天象,倒是个奇招。宋令仪赞道,据说幻术可以使枯木开花,亦能使人起死回生。

  王瑾晨摇头,这世上哪有什么还魂与起死回生,死而复生不过是因人陷入假死罢了。

  假死

  王瑾晨侧头,看见修文坊外的街道上有几队无事要至夜晚才出的金吾卫,便问道:正旦已过,上元未至,为何白日还会有金吾卫出行?

  家奴没有告知你么?

  什么?王瑾晨不解。

  正旦刚过,来俊臣便诬陷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等三位宰相以及司礼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与前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等人谋反,宰相狄仁杰刚入狱便招供,又设法将血书藏于探监的儿子身上,后得圣人召见,赦免诸臣死罪,狄公被贬为彭泽令,其他几位大臣也都贬去了地方做县令,裴行本与李嗣真流放岭南。宋令仪告知道。

  听着一个个在朝中极有声望的熟悉之名,这些李唐旧臣,他是要把李家得罪干净倒向武家吗?王瑾晨陷入思考。

  所以公主差我来给你带话。

  我知道公主想说什么,我会小心的。

  天授三年一月中旬,神都上空风和日丽,穿丧服的家僮举着旌旗走在最前,李氏无子,因此捧牌位的是王瑾晨。

  哀乐与道士及和尚的诵经声与木鱼声从城西一直延续到城西。

  神都街道上临街的窗户纷纷打开,自上而下观望的多为妇人,去年十二月内宅人人言传的便是这个为妻服丧去职服斩哀的年轻郎君,起初妇人们不大相信,遂趁着此次出殡灵柩返祖都纷纷凑上前一看究竟。

  不知李氏是命不好呢还是命好。

  这诰命是因郎君所得,死后尊荣,可是我等人求都求不来的。

  尊荣有何用,还不是无福消受。妇人们使着眼色谈论道。

  她虽命短,却有个如此垂怜与疼惜的郎君,听说便是因为这位小郎君,圣人把周公的礼法给改了,这往后啊,不单妻要为夫服丧,夫也开始要为妻服丧了。

  嘈杂的人群里有一双略为冷漠的眼睛正盯着往东城门出去的送灵队伍,在确认领头之人后从人群中撤开很快便消失于巷子中。

  尚善坊太平公主宅

  王瑾晨已经护送灵柩出城。一个面容清瘦的男子躬立于太平公主身后。

  公主府的楼阁为坊内最高,由西向东还可望到城门,见公主没有作声,男子叉手问道:是否增派人手暗中护送,还请主人示意。

  不必了,盯紧城中各方势力,朝野都要,尤其是圣人身侧的近臣。

  喏。男子躬身,旋即抬头,盯着太平公主的背影,最近兰陵萧氏皇舅房有所动静,监察御史萧至崇似乎在替胞妹选亲。

  七娘?太平公主回过头,问道:萧家可有往修文坊走动?

  男子摇头,只派人去吊唁过,王瑾晨虽官至凤阁舍人,可他毕竟已是娶过元配之人,世家子弟尤为重视初嫁,兰陵萧氏家的嫡女又怎会下嫁他人做填房。

  办法总归是有的,萧家嫡女未来的夫婿可有选定之人?太平公主主再次问道。

  这个属下不知,不过近日李昭德之子倒是经常出入景行坊。

  李元符?太平公主疑道。

  正是。

  李昭德为东宫一派力保皇嗣,因而太平公主眼里并没有敌意。

  男子道:公主,现在李昭德负责兴建神都,深得圣人器重,若是能够拉拢便是一大助力。

  李元符其人如何?

  有些才华,但非君子。男子回道。

  吾记得七娘是自幼习武的吧?

  回公主,萧家与娄氏交好,萧婉吟自幼便师从名将。

  去信给李元符,就说吾要与他做一笔交易。太平公主朝其挥手。

  男子走近,躬身低头听着吩咐。旋即叉手道:喏。

  李宅

  男人很快抵达夏官侍郎李昭德的家中。

  太平公主要见我?为萧至崇对婚事犹豫不决而烦恼的李元符正想着是否求父亲亲自出面提亲,这样一来萧至崇便会畏惧权贵而不敢拒绝,事半功倍。

  公主想要与校书郎做一笔交易。穿缺胯袍的男子半眯着极为深邃的眼眸。

  什么交易?李元符质疑的望着从公主府派来的人,李家虽为李唐旧臣,但却与太平公主极少打交道。

  婚事。男子回道,公主知道校书郎心中在想什么,也知道校书郎早已及冠却一直不娶妻乃是一片痴心,公主说,她可以帮助校书郎达成所愿。

  李元符瞪着双目,极不信任道:公主会如此好心?

  既然是交易,那么必然是有条件的。男子解释道。

  公主想要什么?李元符皱眉问道。

  天皇是公主的生父,曾为天后的圣人是公主的生母,而今东宫皇嗣又是公主的同胞哥哥,公主乃是国朝最尊贵的女子,生来便拥有一切,要的以及汝等能给的,无非只有一颗赤胆忠心。男子回道。

  这好办,我出身陇西李氏,自幼学儒道,皆是忠君爱国之道,还有我父,对于圣人与皇嗣乃是一片赤忱。李元符极自信道。

  是吗?男子却有些不信。

  贵使不相信?李元符反问,去年九月数百城民向天子请谏改立文昌左相为储君,宰相齐名反对却更使君心动摇,是我父冒着忤逆君王之罪力陈才使得东宫无恙,这片忠心,难道还不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