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5)

定风波(GL) 分卷(5)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是吗?王瑾晨转过头呆呆的望着婢子,我倒是不觉得她难以亲近,是个令我羡慕的洒脱女子。

  郎君这话,莫不是送三姑娘出嫁时萧家的七娘寻您一道说话了?

  王瑾晨点头应答,嗯。

  天啊,他家的嫡姑娘莫不是看上郎君您了吧?婢子抬手捂住嘴巴作惊讶之状。

  王瑾晨伸出手在婢子鼻头上轻轻刮了一下,你这小脑瓜成天都想些什么呢,她的父兄皆是朝廷重臣,且又是宰相的外孙,怕是连大伯父的嫡长子也未必能被看上吧。

  会稽的使君不是说常科选才除却文采,便就是相貌排在第二了,以郎君的才貌若是应进士科定然能中第,以两榜进士之身的功名难道还不够么?

  一阵冷风刮来使得王瑾晨握着口鼻打了个喷嚏,婢子便皱眉爬上木榻将窗户的撑杆放下,瞧瞧,小奴都说了这夜里忒凉。

  王瑾晨将鹤氅裹紧,你以为常科走的是大道么?那是千万人挤的独木桥,乘扁舟而济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动者,其业也美,世间之道能安身者并非只有那难挤的独木桥。

  婢子扭过头,那郎君真的就一辈子都留在家中了么?看了这么多书不做官,岂不是可惜了?

  留在家中王瑾晨低下头陷入沉思。

  一个月后,在家庙举行了冬至祭祀后王瑾晨便尊父命携礼至沂州拜访。

  王家虽在政坛上落寞,但是文学地位仍旧是首屈一指的大族,而且姑娘你看姑爷相貌堂堂,若是得了贵人推荐必能中第的。

  抱手炉的女子侧头瞪了婢子一眼,什么姑爷?若再给我听见便将你的舌头割了。

  婢子吓得连连后撤了几步,小奴不敢了。

  王瑾晨带着一箱厚礼登门,出门迎接的是未登仕途的次子,也是萧六娘的同胞兄长,萧二郎抬手重重拍着妻弟的肩膀乐呵道:被我言中了吧,今后咱们是亲上加亲,小舅子加妹夫,哈哈哈。

  王瑾晨暗暗皱眉将萧二郎的手挪开,作揖道:奉家父之命前来拜访。

  萧二郎点点头,入内上座吧,家父回了长安,长兄则去了陪都洛阳,家里就只剩我与六娘了。

  王瑾晨听后眨了眨眼问道:七姑娘呢?

  七娘啊,她随父亲去了长安,许是去见世家子弟了或是公卿了吧。萧二郎一直碎碎念,六娘与你定了婚约,父亲便也开始张罗七娘的婚事了。

  王瑾晨突然征住,停步问道:那...萧公可有钟意之人?

  萧二郎点点头,当然有了,还记得三年前平定了徐敬业之乱的宗室么?吴国公李孝逸之子,还有陇西李氏,不过现在应该与去年刚中两榜进士的吴国公嫡次子定亲了吧。

  第6章 一碗茶

  数日前长安亲仁坊

  萧安介与李孝逸同朝为官,所以这门婚事在萧婉吟及笄时便开始了筹划,只因长幼有序,萧安介这才急着先替六姑娘寻了一门自认为满意的姻亲,萧婉吟的婚事,六礼中从定婚到下聘,仅只用了几天的功夫。

  望着满屋子厚重的聘礼,萧婉吟却高兴不起来,萧安介拿着账目清点了聘礼之后将其如数记下,吴国公素有声望,自平定徐敬业后又得皇太后殿下亲近,幼子才貌双全,才不过弱冠之年便得中两榜进士,将来定是个公辅之才,七娘嫁过去也可得诰命。

  萧婉吟不言语,只是出神的盯着红匣子一动不动。

  阿郎,七姑娘。看守宅门的家僮步入中堂躬身叉手道。

  何事?

  御史中丞李昭德次子李元符登门拜访。

  萧安介神色微变,低头瞧着桌上那堆起的一沓帖子,其中最上面的署名为陇西李氏,纸张被捻得有些破损与褶痕。

  李元符与萧婉吟少年相识,也是同辈中关系较近的,若非早与吴国公有约,萧安介本意是将七娘嫁与他为妻的。

  萧安介似有些为难,怎么这个时候来拜访?

  李公子说是来找七姑娘的。

  萧婉吟听后开口:阿耶,就让女儿来应付吧。

  萧安介回头瞧了一眼萧婉吟,请李公子进来。

  喏。

  年轻人由奴仆扶下车,毡履踩着城中过道上沙堤,从下人手中接过檀木匣子,提着一盒冬至的新茶进入萧宅。

  李公子这边请。

  进入中堂李元符将手中的匣子放下,这是蜀中今年冬日的新茶,我得了一些特意拿来给七娘,李元符左右瞧了瞧问道:萧伯父呢?

  阿耶在书斋,李公子可是要寻我阿耶?

  不,李元符否定道,我是来找七娘你的,神都有消息传来,圣人要在明年开科取仕,我准备应明年的进士科,不靠门萌入仕与学馆的考试,我会凭自己参加贡举,等我中第...

  父亲已经应了吴国公的提亲。萧婉吟侧头看向那一桌子的礼盒,同时也在示意李元符。

  吴国公?李元符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旋即焦急的走上前提醒道:他以宗室获宠,名望之重,朝官无不讨好奉承,然当今殿下多疑,必不会长久,萧

  谁与你说的这些?萧婉吟抬起头。

  李元符僵凝住,意识到说漏嘴便低下头,你知道的,我父在御史台。

  沂州

  贤弟这是怎么了?萧二回首,见王瑾晨僵在原地不动便抬手在她眼前挥舞了一阵。

  王瑾晨醒过神来,眨眼问道:这门亲事是萧公提的么?

  萧二摇头,是吴国公亲自登门的,早在七娘及笄之前便有意了,只是碍于长幼有序便未曾答应,这不正好六娘与你先定了婚嘛。

  以朝中现在的局势...王瑾晨低下头,自顾自的喃喃道:与受宠的宗室结亲才是最不妥当的。

  什么?萧二见她自言自语。

  王瑾晨轻轻摇头,没事。

  贤弟先在中堂喝杯茶,我去里屋叫人过来。

  好。

  萧二提步走进萧宅的内院,在萧若兰的闺阁寻了一周都不见人影便问道婢女,六娘呢?

  回郎君,六姑娘适才去了琴楼上,这会儿应该在书斋。

  萧二扭头吩咐道:一刻钟后将王家四公子请到书斋去。

  喏。

  萧二在书斋寻到妹妹,满是着急道:你这都与王贤弟定下了亲事,往后那些与友人的书信往来就断了吧,婚约之内与不相干之人私会若被官府知晓可是要听坐的。

  萧六娘将一张信笺揉搓成纸团扔进了炭盆里,什么婚约?我连个拒绝的权力都没有,是父亲大人他自己一厢情愿还非要强买强卖,我就是不嫁又能将我如何?

  萧二郎走到妹妹身侧缓缓坐下,盯着她语重心长的劝道:瑾晨才貌双全,出身世家,又极为懂礼,不娇不纵,日后定是个可托付终身之人。

  你们将他说得这般好,怎么不让七娘嫁过去呢?凭什么她的婚事可以自己做主,而我就只能听从父亲的所有安排,四姊与五姊嫁的皆是公卿与宰相之子,我呢?

  她的婚事也是大人一手安排,萧二再次劝道:你不相信大人的眼光总可以相信阿兄我吧,阿兄是不会害你的,这个人将来必...

  萧六娘不耐烦的打断哥哥,别跟我扯什么将来将来,那百年江山还会易主呢,未知之事你们又作何担保?

  咚咚!家僮走到门口轻轻敲门道:郎君、六姑娘,王家四公子过来了。

  他来做什么?

  萧二起身,是我叫他过来的,我知道六娘对他有偏见,趁此机会你便与他好好聊聊吧,或许能够改变你现在的看法。随后又拍了拍手掌,将茶桌抬来,请王公子进来。

  王公子这边请。家僮领着王瑾晨至书斋轻推开门弓腰示意道:我家郎君有请。

  萧二郎从屋内走出笑眯眯道:我家六娘就在里头,你进去吧...

  啊?王瑾晨睁着呆愣的眸子。

  这不,我知道你不敢单独见,特地约你到此处。萧二郎笑道。

  王瑾晨只是尊听父亲的意思过来探望,并没有想要与萧六娘见面的打算,还是算了吧,今日时候也不早了,趁着城门还未关...

  哎,我说你一个大男人,连自己的未来娘子都不敢见么?未出阁的小娘子又有什么好怕的。

  不是,我...

  萧二郎绕到王瑾晨背后将其推进书斋内室,人你是见过的,上回还送了画扇呢。

  见兄长将人推搡着入内,萧六娘跪坐在席子上侧抬头,打量了许久才捋着襦裙起身,走上前福身道:见过王公子。

  王瑾晨只好躬身回礼,萧姑娘。

  那为兄我就先撤下了,你们两个好好聊,日后都是一家人,不要有什么顾及,萧二郎对王瑾晨的为人极为放心,作为萧家儿郎反而走到妹妹身侧道起了嘱咐,瑾晨是个实诚人,你可莫要欺他。

  萧六娘回看着哥哥,再不济他也是个大男人,难不成还会为奴家一个小女子所欺?

  萧家的姑娘一向强势,尤其是两个幼妹一个比一个厉害,萧二郎只得转身轻轻拍了拍王瑾晨的肩膀,我家六娘性子直,劳贤弟多多担待。

  王瑾晨合起窄袖内的双手微微点头,萧六娘再次抬头打量了王瑾晨一番,心中一阵嘀咕,眼前人虽不及武将高大,但近距离看到的样貌倒是极合她心意,王公子请坐吧。

  多谢姑娘。

  坐下后萧六娘亲自沏了一壶茶,将茶饼烘烤后敲碎,一边动手一边开口道:我知道你们家对此门婚事一定是求之不得,且此次又是我家大人亲自登门提的亲,我父会好好栽培于你,待日大礼过后,想你们家在泰兴一支上也会因此受到重视的,自古世家都将联姻看得极为重要,兰陵萧氏两房,出过无数将相乃至两朝帝王,至如今朝堂之上遍布公卿,长兄靠门萌入仕,亦得国朝新贵重用与圣人器重。

  茶汤冒着热气,煎熟的茶顿时香气四溢,琅琊王氏也是数百年的名门望族,又为书圣之后,儒学大家,因此我父才会同意这门婚事。

  王瑾晨跪坐着抬起头,心中迟疑了许久,但又不好意思直言说道这门婚事都是萧安介一厢情愿的强买强卖,但话又说回来,倘若自己不是女儿身,恐怕父亲真的会求之不得吧。

  女子待嫁从父,出嫁从夫,妇人出嫁后便以夫家为大宗,本家为小宗,终一生之命多系于夫家,我不管你父祖是否嫡出或为长房,既父亲看中你便自有其道理,不过虽然婚书已递,但是你若参加常科没有中第的话那么我也是不会认账的。

  萧六娘的话本也没什么错,妇人之命多依托男子,荣则荣,败则亡,只不过王瑾晨有自己的苦衷与无奈,萧姑娘...在下...并不想参加常科考试,也没有入仕的打算,在下...

  你说什么?萧六娘将原本煎好要递给她的茶重新放回风炉上,沉着不悦的脸问道:你可知道这湖州顾渚紫笋与顾渚山金沙泉水相配的茶价值几何?父亲平日只用来招待贵客,受与不受,你可想仔细了。

  功名加身犹如枷锁,瑾晨没有必入的理由但有不为的原因,故瑾晨...王瑾晨跪坐着站起,微微躬身道:不愿。

  王瑾晨又走到风炉前,弯腰将火上灼烤的饼茶小心翼翼的挪开,因时间过久,使得茶饼原本烤好的赤色渐渐发黑,姑娘的心不可二用,否则岂不可惜了这百钱一两的茶?

  萧六娘伸出手将茶饼夹起扔入风炉中的炭火焚毁,深皱起眉头冷冷道:既是无用之物还取出来留之作何?

  王瑾晨低头看着逐渐然绕的茶饼,拱手道:时候不早了,瑾晨也该回会稽向父亲大人复命,今日登门多有叨扰。

  萧六娘看着王家四郎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越发恼怒,拍桌而起怒唤道:王瑾晨!

  你可担得起兰陵萧氏女婿之名?

  王瑾晨放下提起的步子站定盯着门口正色道:两姓联姻,讲的是你情我愿,连理之事岂可用一个担字,敢问姑娘嫁的是夫,还是颜面?

  难道不是应该的?若非迫不得已,天下妇人谁愿嫁一个不思进取之人?我三岁能诗七岁能文,却终究抵不过一个嫡出。

  王瑾晨回过头,难道天下之道,唯入仕才是正道么?

  长安

  自高宗驾崩于东都太初宫,武后将东都洛阳之名改为神都,国朝政治中心便逐渐偏向神都,不愿搬迁的贵族依旧留于长安不肯离去,改元之后酷吏之事时有发生,从长安被迫搬离至洛阳的贵族便也渐渐多了起来。

  咕噜咕噜车轮压着长安城铺满细沙的过道,细沙下面是相混夯实的泥土与沙子。

  婢女盯着长安城的亭台楼阁,城门口那些拖着行李的车马只出不进,看尽繁华后婢女长叹了一声将车帘放下,今后姑娘也要随阿郎搬去神都么?

  圣人与皇太后殿下都在神都,议政也在太初宫,长安...萧婉吟摇头,只怕要不了几年就要正式迁都了。

  李将军立了这么大的功最后却...还害得姑娘的婚事就此没了,现在人人都在议论皇太后殿下临朝是要...婢女压低声音,是要篡夺李唐江山,小奴不明白,圣人可是太后的亲子,便是不掌权,凭天子生母之身也是能够安享晚年的,又何苦受这些闲言碎语操国家的心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