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33)

定风波(GL) 分卷(33)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老奸巨猾就当是公主的夸赞,不过下官如今还配不上,顶多是耍小聪明,既然卷入斗争,那么就只能面对,富贵也可以在险中求得。

  看不出,王进士也是一个贪慕之人?太平公主走到马棚前摸着一匹五花马的鬃毛。

  天下人谁不是为利来为利往,下官也不例外。

  你最大的利,是她吧?太平公主将手蹲在马头中间,你们一个想方设法的避险,一个却趋之若鹜,你有没有想过,即便你到了最高位,也可能不得如愿。

  想过,王瑾晨点头,可若是一直在低位,我将没有一点希望,女子的自由,只能用强权来解救。

  别人的家事,别人的妻子儿女,就算你是宰相,可是国家律令摆在眼前,你要如何解救?太平公主继续问道。

  若良相会受不公正的法度所限制,那我就做个奸相。王瑾晨回答的十分坚定。

  太平公主听后突然失声大笑,随后笑止扭头盯着王瑾晨道:情.欲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比蛊术还要更加腐蚀人心。

  黄昏时刻一群陌生人住进了神都东南角的坊内,一直到夜晚头目将人召集后闯进了一家亮有微弱火光的民宅中,屋子没有上锁,轻轻一推便开了,屋里仅有的一根白蜡也即将燃尽,似乎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头儿,屋里好像没有人?几个黑衣人提着一个布袋将屋子翻遍都没有找到人的踪迹。

  黑衣人退出宅子,仔细的瞧了一遍,上面说的是这家宅子啊。

  夜晚坊门紧闭,一直到第二日天明他们才离开,黑衣人跪在锦袍男子身后连连磕头,小人按着主人吩咐等到深夜无人才动手,但等小人入内时,发现屋子里并没有人,一直到第二日也没有人回来,小人已经派人守在了宅子附近。

  主人,一名下属匆匆入内,抵在男子耳侧小声道:探子说昨日有名士人进了太平长公主的家门。

  什么年岁?

  弱冠。

  该死!男子握拳重重砸向桌案,去将府里我珍藏的宝物全部拿出来送到太平公主府上,就说是奉先哥哥的赔礼。

  喏。

  算了,我亲自去。

  作者有话要说: 恢复日更

  第41章 司刑寺

  五日后,从越州王家来的家僮在打听过后便将钱送到了暂居在太平长公主宅的王瑾晨手中,只不过拿到钱的人还没有将其捂热便转手赠了他人。

  公子要打听的人如今仍旧被禁足于家中,就连上巳日也是派了数十人寸步不离的守在身侧。身材硕大皮肤黝黑的昆仑奴道着一口流利的洛阳正音。

  王瑾晨拿出一贯铜钱,这些钱给小哥拿去买酒吃,另外一些还请小哥帮在下去买一件东西而后送到礼部侍郎崔挹府上。

  昆仑奴亮着双眼盯向王瑾晨递来的一贯通宝,公主交代了,但凡公子需求,小人都不敢推辞,替主子办事是下人的本分,因此小人不敢要公子的赏。

  你拿的是公主的钱,办的却是我的事,这一贯铜钱也不算多,还请小哥务必替在下将事情办妥。王瑾晨走上前凑在昆仑奴耳侧小声嘀咕了一阵。

  小人一定办妥。

  景行坊萧宅

  把门打开。

  喏。

  跨入房中的萧至崇看着日益消瘦的妹妹有些不于心不忍,但同时也很不理解,你为了他,当真连这个家都不要了?

  萧婉吟坐在椅子上,一副失神的样子,婉吟想问阿兄,我有家么?

  你就算不顾及父亲临终前的遗言,也该想想母亲吧,母亲若是看到你如此...

  父亲临终前说了什么?萧婉吟抬头冷盯着萧至崇,我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难道仅凭借哥哥一人所言我就要乖乖顺从?就算是父亲的遗言,我也不会嫁给李元符的,我宁愿青灯古佛一生。

  萧家至如今已经是一日不如一日,阿翁与父亲辛苦重振的家业,七娘你怎么可以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家族不顾。

  萧婉吟站起走到兄长身侧,轻声道:我是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家中,那么阿兄你呢?你为什么可以娶自己喜欢的人为妻,纳自己中意的人为妾,既然你可以,那么为什么我不能呢?萧婉吟凑在兄长身侧,父亲最爱的人是你,母亲最疼的人也还是你。

  萧至崇捧着萧婉吟的双臂,眼里充满了无奈,我是家中的嫡长,我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担,我能做的只有爬向高位,你是我的嫡亲妹妹,你的选择,便是家中的立场,王瑾晨已经卷入了皇室的斗争...

  阿兄还不是一样?萧婉吟叱问道,说到底,阿兄眼里的只有利益罢了。

  是,太平公主虽然是殿下最为宠爱的女儿,可是终究只是个没有实权的妇人,公主畏惧殿下,能做的也只是推荐入仕罢了。

  我不想与阿兄争论这些。萧婉吟扭头一把坐下,我不会答应的,阿兄请回吧。

  萧至崇憋着气,挑眉道:实话与你说,王瑾晨不但投靠了太平长公主,如今还住到了公主位于尚善坊的家中,外面有人传闻,皇太后殿下越过榜头而当廷受职第十人的王瑾晨是因为看上了他的相貌,你说,国朝会不会再出一个千金公主与薛怀义。

  兄长的话像针一样刺在萧婉吟心中,殿试与群见新及第进士偏偏都发生在了同一年,怎么会...

  皇太后殿下的心思一向深不可测,但是太平长公主,若是不喜欢又怎会留他的府中居住,哦,还有人说中第后不久王瑾晨便自己拿着包袱登了公主家的大门,萧至崇弯下腰,压低声音道:说不定是他自己想做驸马呢。

  不可能!萧婉吟将可怕的兄长推开。

  不但是长公主,还有崇文馆学士宋之问也对其青睐有加,他有个养女七娘你应该知道吧。萧至崇拂了拂胸前的衣襟,宋之问不仅献媚殿下,还一贯讨好长公主,长公主青睐王瑾晨,姓宋的怕是早就惦记上了这个乘龙快婿吧,也就这些寒门能相互看得上。

  望着愈渐失神的人,萧至崇软下心来蹲下,七娘,你何必守着一个这样的人呢,他卷入这种斗争只能作为一颗棋子,棋子终究有一天会变成弃子而被抛弃,李家不一样,陇西...

  李家当然不一样,萧婉吟睁眼瞪着兄长,因为只要李昭德做了宰相,你这个亲家也能跟着受益。

  萧至崇哑然,旋即撑起膝盖站起,负手转身道:我遵守的是父亲的遗言,长兄如父,既然七娘你执意如此,那么直到李家的花轿...

  家主。匆匆赶到门口的家僮将萧至崇的话打断。

  什么事?

  春官侍郎崔挹来访。

  舅舅?

  萧宅中堂

  春官侍郎崔挹拎着礼品从马车上下来,崔家四子之中,就数崔挹与崔氏的姐弟关系最好,看着憔悴的同胞姐姐,崔挹担忧道:姊姊近来又瘦了些,姊夫之事弟弟知道姊姊难过,然斯人已逝,姊姊膝下还有几个孩儿,为了孩子也要多多保重身子才是。

  崔氏点点头,四郎来也不差人打声招呼,你看家里也没备什么。

  姊姊与弟弟还客气什么,我就是想姊姊了才抽空来瞧一瞧。

  舅舅,萧至崇匆匆赶入中堂,走上前叉手道:见过舅舅。

  崔挹摸着长须,疑惑的瞧着萧至崇,怎么没有瞧见七娘?

  外祖崔家,外祖父为先帝与太宗朝宰相,几个舅舅皆官居高位,所以萧至崇自幼尊崇几个舅舅,尤其是这个最疼爱他的小舅舅,舅舅,七娘她身子不适,所以...

  身子不适?崔挹紧张的问道,姊姊怎么不与我说呢,我识得一位名医,医术甚是高明。

  崔氏打圆场道:四郎不用担心,七娘的身体比她长兄还要健硕,只是染了些风寒,没什么大碍的。

  这不行,她就算是习武那也是个女儿家,身子骨怎能同男儿相比呢。崔挹站起。

  萧至崇上前想要劝阻,舅舅刚刚到家,外甥都还没来得及奉茶。他不明白,几个舅舅本都是不爱管闲事之人,今日怎变得异常了。

  姊姊的茶我喝了,难不成你们有什么瞒着我?崔挹扭头道。

  萧至崇不想得罪颇有权势的母舅,舅舅也知道父亲临前抓着外甥的手嘱咐,说一定要给七娘选一门好亲事,父亲的意思是喜夏官侍郎的嫡次子李元符,这次常科李元符高中进士第三人,李家与咱们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只是七娘她...萧至崇撇头,偏偏看上了王家那个庶子,不顾家规也不顾自己的名声一个女儿家跑出去私会外男,这传出去,我们兰陵萧氏的脸还往哪里放?

  所以呢?崔挹缓缓坐下。

  外甥是想等父亲的丧期一过便与李家联姻,这才在家中下了令,不许七娘迈出家门。

  崔挹垂下手握着椅子的扶手侧身看着崔氏,姊姊有福,膝下儿女双全,挹虽有三子,可是却一直愧疚至极,若是不是挹阻扰,也许姑娘如今还在,也能够儿女双全不会留下遗憾,而今...崔挹抬手擦着泪眼,阿姊,七娘是个什么性子,您是最清楚不过的,莫要等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弟弟一席话瞬间戳进了崔氏的心坎上,旋即拉扯着站在一旁的儿子,大郎,强扭的瓜不甜,你妹妹这些年一直忍者性子,我怕她终有一日会受不了而自寻短见,与李家的事...

  萧至崇俯身凑到母亲耳侧,阿娘,先前七娘的言辞已是得罪了李家,如今李二公子心意不减,正是咱们的机会,李二公子的诚意您也看到了,七娘嫁过去绝对不会被亏待的。

  娘也知道李二公主对七娘的心意,可是七娘她自己不喜欢,就是嫁过去恐也会终日闷闷不乐。

  娘,萧至崇握着母亲的手,就算七娘不嫁进李家,可也不能嫁给那个姓王的,他为了功名不惜攀附权贵投靠公主,日后定也会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七娘绝不能与这样的人染指。

  你妹妹是个懂分寸的人,自然不会做逾矩之事,况且你阿爷刚去不久,一向没有主见的崔氏,死死的攥着儿子手,就当是娘求你,你阿爷与外祖都不在了,娘就只有你和七娘了。

  萧至崇无奈的叹了口气,那好吧,随后直身朝外唤道:萧福。

  家僮入内叉手道:家主。

  让人将七姑娘放出来,出门的时候多派些人跟随保护。

  喏。

  洛水之南的另外一侧,洛南里坊区内,一群官吏从尚书省吏部拿着敕命与部符乘车赶往任职的新官家中。

  原来您就在尚善坊。几个粗喘着气的官员站在公主宅门前,抬头望着门匾笑呵呵道。

  诸位官人是?王瑾晨站在门口木楞道。

  吏部任命前的信札您没有收到么?官吏问道。

  信札?王瑾晨摸着脑袋,我一直住在这里,没有收到什么信札。

  无妨,皇太后殿下的敕命,官人接旨吧,

  王瑾晨便连忙走下台阶,官员将纸张打开,从右竖排下来念到左,敕,载初元年三月九日敕,新及第进士王瑾晨授司刑寺主簿一职,掌印,省署钞目,句检稽失,法之卫意,在乎君政,政之所为,在乎一道,望尔谨记君臣同德,循名责实,尽忠职守,勿忘君恩,勿忘家国,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腰间系铜铁带七銙蹀躞的流外官将折叠齐整的浅绿公服与九銙银带奉上。

  王瑾晨跪着抬起头,司刑寺主簿?

  这些年朝廷的官不好做,进士及第即便过了吏部铨选也大多都是从刚入流的九品官开始八品的也有,但您这刚中进士就授了七品的要职,下官当差这么久还是头一回见,不过,官吏上前小声道:狄侍郎从司刑寺离开后,哪儿的官可就不好做了,您呀要多加小心。

  这是进出宫门的交鱼符,司刑寺官署您知道在哪儿吧,就是原来的大理寺。官吏将东西交代齐全后,下官还有它事要做,恭喜王主簿释褐。

  王瑾晨捏着小小的鲤鱼符,上面清楚的刻着司刑寺,旋即合起手客气道:有劳。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的法官地位都很低下(是与中央官员相比,不过武则天一向崇法治。)三司推事与宋代差不多,但是大理寺在三法司中是地位偏低的那一个。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是唐代贵族的财富象征~

  注:本文站在偏女皇的角度来写,所以会偏心于女皇

  第42章 王主簿

  载初元年初,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韦方质入狱,遭酷吏周兴构陷,流儋州,籍没其家,是年三月,韦方质因结怨而攀诬特进、凤阁鸾台三品苏良嗣。

  太初宫

  启禀殿下,司刑寺少卿胡元礼求见。

  让他进来。

  官员迈着急切但是极为沉稳的步子匆匆进入大殿,跪伏道:臣司刑寺少卿胡元礼叩见皇太后殿下。

  起身吧,近日司刑寺事务繁忙,真是辛苦胡卿。

  食君俸禄,此皆事臣的本分,殿下...胡元礼起身拱手欲言。

  皇太后低头看着奏疏,开口将他的话打断道:韦方质的案子处理的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