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之最强皇孙 > 第21章 再提旧案

大明之最强皇孙 第21章 再提旧案

作者:造梦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5:22:31 来源:88小说

王福也不推辞,口中道谢,堂而皇之地收了钱财。

他又说:“殿下,小的既然敢泄露这种秘密给太子妃,殿下也该完全相信我,日后若有需要,小的也会在所不辞。”

“那就好。”

朱允熙没有直接表态,王福这人既然能得母妃的信任,又敢冒着杀头的罪告密,忠诚度是没问题的。

但他能派上什么用场,还未必,现在自己不宜表现得太过张扬,所以也不敢真的叫他去做什么事。

而且奉天殿的事,远没有眼下皇太孙府里的重要。

自己派遣姚广孝去当卧底,万一他反水怎么办?

朱允熙的担忧有些多余,几天之后,他再次被召见进宫,而且传话的太监明说,这次是要文武群臣、皇亲国戚都参加。

奉天殿里,已经站满了人。

“殿下安好?”

“三皇孙,有礼了!”

“……”

打招呼的声音此起彼伏,朱允熙都是笑着敷衍过去,想了下也不知站哪好,干脆就随便找了个位子。

此时旁边一个高壮的老者便笑着说:“殿下,这可不是你站的地方。”

朱允熙看他穿着,知其地位不低,可又想不起是谁,就说:“朝堂是议论国事为重,皇爷爷在乎的是结果,不是礼仪尊卑,只要言之得当,又何必分什么上下左右那些乱七八糟的?”

老者哈哈大笑,道:“果然是江山代有能人出,那殿下就屈尊站我旁边吧,我天德也好沾沾光!”

天德?

朱允熙还没多想,朱元璋便被太监搀扶着上殿了。

这位洪武皇帝,戎马一生,终于也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了。

皇城之内早已是暗流涌动,大家都在猜测,下一位天子会是谁,也都偷偷押下了自己的赌注。

胜,则一步通天。

败,则万劫不复。

尽管皇太孙朱允炆的可能性最大,但谁也不敢保证到时会出什么意外,毕竟各个王朝皇位更迭都是最危险的时候。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第一句就是:“怎么了,咱还没死呐,就想着要怎么巴结下个皇帝了?”

这话直接吓得在场众人都跪倒在地,唯有少数几人不为所动,想必是他们心里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丝毫不惧。

朱允熙旁边的老者也是如此,他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尽是坦荡之色。

“你们这一个个的,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的那些龌龊心思,有咱压着,你们没办法享受高官厚禄,就等着蛊惑咱的儿孙呢!”

“咱告诉你们,这不可能,咱的儿孙,必然也是明君、仁君,绝不会和你们同流合污!”

朱元璋骂得上头,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吱声。

历史上也就是他才能做到这样,换做其他皇帝,早就被文臣对喷到抑郁了。

过了好久,朱元璋才算出完这口恶气,说出今天开会是要干什么。

“胡惟庸。”

听到这三个字,刚才被吓得跪倒在地的人又开始瑟瑟发抖了。

就连朱允熙也感觉到身旁的老者有了一丝慌乱。

毕竟胡惟庸案牵扯太大,前后共死了三万余人,说是华夏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案件都不过分。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龙椅,用着和刚才完全不同的平缓语气:“咱昨天看了一个折子,这折子也没有署名,不知是怎么混进来的,上面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反正意思就是想要朝廷重新审理胡惟庸案。”

群臣和皇亲国戚们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

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还敢提胡惟庸,想为他平反,想找死吗?

而皇帝看的奏折,也不是那么好就能夹带私货的,必须经过中书舍人一层层筛选后才呈交上去。

否则全国各地那么多官员,若是什么内容的奏折都要皇帝来看,那怕是人都得累死。

当然,这种程序操作,有利有弊。

好处是能极大地提高皇帝工作效率,免得去看一些乱七八糟、重复的奏折。

弊端就是有些真正需要皇帝审阅考量的奏折会被屏蔽掉,比如弹劾某些官员,或者是某地有紧急灾情、军情的,恐会被有心人利用。

所以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品级不高,实际上却有很玄妙的权力。

朱元璋这话,矛头就直接指向了现在的中书舍人,胡惟庸案结案后,他曾经严令不许再提此事,现在居然有一份奏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龙案上,他怎能不怒?

熟悉朱元璋的人都知道,他真正想杀人之时,反倒不会像之前骂人时那样暴躁,而是表面上很平静,然后突然以雷霆之势出手!

“圣人可是怀疑我们中书舍人出了岔子?”一名老者缓步走出。

朱允熙的记忆中对他有些印象,好像是自家的一个什么亲戚,隔得很远那种。

朱元璋没说话,但意思就是,问题不出在中书舍人那,还能是哪?

老者叹了口气,道:“既是如此,那我等自当认罪。”

“来人,给我拿下!”朱元璋身边的太监高呼一声,便有士兵冲入了大殿之中。

中书舍人还不止一个,稀稀拉拉被扯出十几人,都别押送出去。

等待他们的命运,恐怕会很惨。

朱允熙非常清楚,这都是姚广孝的杰作,但是他没有想到因此会牵连这么多无辜。

如果朱元璋真的降罪,恐怕这十几个中书舍人,包括他们的家眷都得遭殃。

而且,这根本没伤到朱允炆分毫,完全是无用功啊!

好在这时有人站了出来仗义执言,正是朱允熙身边的老者。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老者拱手行礼,声音威武洪亮。

他一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龙椅上的朱元璋也不由坐直了身子。

朱元璋开口问道:“是徐达吗?你难道要帮这些人求情?”

他就是徐达?明朝第一开国功臣?

朱允熙不由多看了他两眼,这徐达不仅善于治军,而且为人谨慎,是明初为数不多善终的功臣。

由此可见,他的政治智慧也不是一般高。

“陛下圣明,臣不敢妄言,只是觉得此事多有蹊跷。”徐达不慌不忙。

“有何蹊跷?”

徐达答道:“陛下,此事若是中书舍人收取了贿赂所为,他们断不至于如此爽快认罪。而如果此事是他们自己所为,为何不直接署名呢?”

朱元璋沉吟片刻,问道:“其他人呢,你们怎么看?”

很快便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徐达的看法,这件事确实有些不合常理。

但也有很多人选择明哲保身,不想发表看法。

朱元璋又想了想,便从嘴里蹦出一个名字。

“蒋瓛。”

“臣在!”

朱允熙心中一惊,好家伙,狠人终于出场了。

这蒋瓛便是现任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可以说他的权力甚至盖过了那些将军,因为他直接听命于朱元璋,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而历史上的蓝玉案,也几乎是由他一手主导,可以说是心狠手辣到了极点!

蒋瓛生得英气十足,穿蟒袍玉带,不过双十年岁,却意气风发,面容之中的傲色几乎掩饰不住。

“这件事,就由你去查了,务必要查出胡惟庸案的余孽!”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浓烈的杀意。

而且他的用词,也带有强烈的倾向性。

是找出余孽,而不是找到上奏折的人,说明朱元璋已经将某后主使者定了罪!

这件事,闹大了!

开完会之后,几乎所有皇城之内的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不想被牵连,更好奇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忤逆朱元璋!

朱允熙刚要离开,便被人在肩膀上拍了一下。

“殿下,何不与我同行?”原来是徐达相邀。

“好,能和徐爷爷同行,正是吾之所愿!朱允熙想都没想便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