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 > 第二百七十九章

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 第二百七十九章

作者:深井找冰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4-01-01 18:22:06 来源:88小说

第279章

足球的世界里。

意大利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意大利人的个性基因中,似乎存在着一种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共存的倾向,他们时常被人评价为热情、浪漫、单纯,但很多时候又表现的保守、理智、狡猾。

他们可以很不靠谱、很懒散,而一旦真正形成统一目标和共同意志,又能发挥出十分可观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

意大利人对于历史、传统、民族和家族,有着深入骨髓的、不亚于中国人民的自豪与眷恋。

但同时又怀揣着源于历史上长期分裂和被他人入侵、占领和统治而产生的不安。

总而言之,意大利人可以说是矛盾的,这是意大利人的特质,也是意大利足球的特点。

现代足球在意大利的发展,起源于都灵、利沃诺、热那亚、巴勒莫、那不勒斯等彼时工业与航海业较为发达,工人数量多,与英国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城市。

根据意大利官方的记载,爱德华多-博西奥,一名供职于英国人开办的纺织企业的都灵人,将现代足球带入了意大利。

1891年,他组织成立了意大利最早的足球俱乐部:都灵国际足球俱乐部。

随后,一些小型俱乐部在都灵、热那亚等地纷纷成立。

这些俱乐部基本都由英国人创建,且与在西班牙、俄国和南美的情形一样。

这些俱乐部的人员成分在当时都秉承纯粹的英国主义,拒绝意大利人的加入,且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当地,相互之间似乎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交流模式。

1897年,一位名叫詹姆斯-斯宾斯利的英国海事医生成为推动足球在意大利当地人中间推广传播的先行者。

在他的力推之下,意大利人被允许加入热那亚俱乐部。

尽管起初其人数被严格限定在成员总人数的一半以下,但这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破冰之举。

1898年,斯宾斯利组织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城际足球赛:热那亚队对阵来自都灵的都灵人队。

据记载,有200余名观众到现场观战,比赛甚至安排了专门的安保人员和裁判,这在当时还是殊为罕见的。

打破了非英国人不得加入足球俱乐部的藩篱,有了越来越多的意大利本地人的参与。

意大利的足球也就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1898年,意大利足协在都灵成立,并于1905年加入国际足联。

国内足球方面,同样是1898年,第一届足球锦标赛在都灵进行。

4支来自都灵和热那亚的球队齐聚一堂,为争夺历史上首个“意大利足球冠军”而战,最终由斯宾斯利率领的热那亚队成功夺冠。

接下来,热那亚又于1899、1900、1902、1903和1904年5次夺冠。

同一时期,一些日后将统治意大利足坛的俱乐部纷纷诞生。

1897年,一群学生成立了尤文图斯俱乐部。

1899年,一群米兰工业人士和一群来自英国和瑞士的足球运动员共同组建了米兰板球与足球俱乐部,即日后的Ac米兰。

1906年,在上文提到的都灵人队和都灵国际队于1900年再次合并的基础上,融合进部分离队自立的尤文图斯球员,都灵队成立。

1908年,部分不满于俱乐部高层的强权领导,以及过分重视英国球员而轻视乃至排斥其他外国球员政策的45名意大利和瑞士球员脱离米兰板球与足球俱乐部,自立门户成立了国际米兰。

随着足球在意大利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本土球员也逐渐扭转了对英国人的劣势。

1908年,普罗维切里队夺得锦标赛冠军,成为意大利足球史上第一支主要依靠本土球员夺冠的球队。

此时这项锦标赛已经改为各地区联赛首先决出地区冠军,再进行淘汰赛性质附加赛的方式决出最终冠军的赛制。

1915年,全国性质的意大利杯赛举行,Ac米兰队夺冠。

随着比赛的逐渐增多,球员们的利益保护问题也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1926年,在一次严重的裁判罢工事件后,意大利足协下定决心对彼时施行的足协与联赛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

这一阶段出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维亚雷吉奥法案》。

标志着意大利足球固守业余体制的时代终结,以及职业化足球时代的开始。

最终,在一切条件均已齐备的基础上,史上首届意大利全国性质的职业联赛,即日后的“意甲联赛”举行,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俱乐部赛事如火如荼地开展,意大利国家队也应运而生。

国家队的首场比赛于1910年5月15日在米兰举行,并以6比2成功战胜法国队。

这一时期意国内最强的俱乐部是本土球员占主流的普罗维切里。

普队球员也自然成为国家队的顶梁柱——在当时意大利国家队的11名主力球员中,普罗维切里球员能稳定占到7至8席。

事实上,当时普罗维切里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国家队最早的队服并非后来由墨索里尼所指定并为世人所熟知的蓝色,而是与普罗维切里队相同的白色。

种种迹象表明,在意大利足球发展的最早期,国家队和各支俱乐部的战术打法偏向于英国足球的风格。

以追求速度、对抗与长传急攻为主。

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十分正常,但同时也确实不利于球队取胜。

毕竟意大利球员普遍不具备英国球员那样的身体条件,也不具备英国球队丰富的作战经验。

意大利国家队成立之初,他们甚至不能战胜来自英格兰二级联赛的雷丁二队。

当然,英式足球对于意大利足球的影响也绝不仅限于长传急攻。

一方面,英格兰足球人并不都是长传战术的信奉者,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以吉米-霍根和杰克-雷诺兹为代表。

更加青睐由苏格兰人创造,并在欧洲大陆和南美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短传配合打法。

而在当时,执教国外俱乐部的英格兰人当中,绝大多数都属于这一派系。

他们在英格兰国内多多少少受到排挤,但把艺术足球的火种播撒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另一方面,作为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英格兰足球在训练和管理方法上毕竟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球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方面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而这些都是方兴未艾的意大利足球所急需的。

在当时旅意的英格兰教练中,威利-加布特是代表性的人物。

这位年方29便执起热那亚教鞭的主教练把许多先进的管理体系和训练方法带到了球队。

他的理念不仅造福了热那亚俱乐部,更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成为当时意大利各家俱乐部争相效仿的范式和榜样。

不仅如此,加布特还操作了意大利足球史上第一桩涉及转会费的球员转会。

并动用球员时代的关系,为意大利国家队和俱乐部争取到很多与英格兰球队比赛的机会。

从而在各个方面对意大利足球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从热那亚离职后,加布特又执教过罗马、那不勒斯和米兰等俱乐部,甚至一度前往西班牙执教毕尔巴鄂竞技。

他也成为了意大利足球史上最早的传奇主帅之一,时至今日依然为意大利人,尤其是热那亚人所怀念。

然而,纵然加布特功勋卓着,但英式足球毕竟有着较为明显的瓶颈,意大利足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为适宜的学习对象。

幸运的是,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有着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最早期的大陆足球精英。

这些国家崇尚精益求精的个人技巧、华丽多变的短传配合与积极进取的攻势足球,追求的不仅仅是高效率的胜利,更是愉悦人心的美感。

在这些“多瑙河流派”国家的影响下,意大利人的球风逐渐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到1920年时,意大利足球已经跻身“多瑙河流派”的一员。

成为欧洲大陆技术流足球的代表之一。

此外,鲜为人知的是,这一时期意大利人的足球还受到了瑞士足球的深刻影响。

意大利国家队历史上首位队长弗朗切斯科-卡利就是瑞士裔。

而Ac米兰、国际米兰等知名球队在成立之初也有为数不少的瑞士球员,由此也可以看到瑞士对于这一时期意大利足球的重要影响。

瑞士本就有大量的意大利裔居民,而在足球领域,他们又把其标志性的理性、谨慎与精密反哺给了意大利。

尽管起步艰难,但时间成为了意大利足球的最强大援军。

1900到1920年代,意大利的足球不断向前发展,实力也不断增强。

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意大利队取得了铜牌的佳绩。

半决赛中战胜他们的是最终的金牌获得者以及日后的首届世界杯冠军乌拉圭,比分是3比2。

意大利人完全称得上虽败犹荣。

这一阶段的意大利队已经可以战胜曾经的老师,他们于1930年压倒奥地利,夺得了首届中欧国家杯的冠军。

同时博洛尼亚队也于1932和1934年夺得了米特罗帕杯的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意大利队开始越来越多的重用来自南美洲的归化球员。

要讲述意大利足球的战术发展史,甚至于要讲述世界足球的战术发展史,维托里奥-波佐都是一个必谈的名字。

维托里奥-波佐,1886年出生于都灵近郊,年轻时曾踢过一段时间足球,但成就不高。

随后波佐前往苏黎世专心于商学学业,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德语。

随后波佐在父亲的安排下前往英国布拉德福德,在一家羊毛制品工厂做学徒。

在英国,波佐重新恢复了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曼联队成为波佐支持的球队。

波佐1912年进入意大利足协工作,同时兼任都灵队技术总监。

1912年,意大利足协选择波佐担任国家队主教练,率领球队征战1912年奥运会。

作出如此重要的人事安排,其主要原因竟只不过是高层领导认为波佐的英语讲得不错,有利于对外交流。

在那届奥运会上,意大利最终1比5惨败给奥地利,两支球队彼时的差距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而对于波佐来说,比起比赛的胜负,更重要的情况可能在于他初次结识了当时欧洲大陆最好的教练。

“奇迹队”的缔造者雨果-迈索,两人开启了一段友谊。

迈索对于技术足球和短传策略的坚持,对于球员位置灵活移动和相互协作的关注。

对波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波佐未来将打造的冠军意大利,其基本战术思路框架即沿袭了迈索“奇迹队”的思路。

一战期间波佐参加了战斗,复员后继续执教都灵队。

并于1921至1924年两次执教意大利国家队,均没能在这一岗位上待太长时间。

1929年,波佐在球队陷入困境之时第四次执教意大利国家队。

这一阶段的波佐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战术思路的选择。

在1920年中后期wm战术在英伦已经成为主流,并借助英格兰足球的巨大影响力开始对其他国家足球的战术产生辐射效应。

波佐是迈索的好友,同时也是查普曼的好友。

这三位当时欧洲足坛最优秀的主帅的关系好到可以称兄道弟的程度。

但在战术上的分歧也很明显,查普曼是公认的wm战术开创者,其在加固防守的基础上通过精准反击和精确打击的比赛策略帮助阿森纳统治了英格兰足坛。

而迈索实施的则是以我为主、积极进取和进攻组织变化多端为核心理念的攻势足球。

日后的一些足球历史研究者甚至认为他手下的“奇迹队”已经具备了全攻全守战术理念的萌芽。

两者之间仿佛线段的两个端点,尽管在重视球员的技术性、传接球的准确性和跑位接应的灵活性方面。

两人的观念其实一致,但在外在的战术表现形式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更重要的在于,wm反击战术的精髓,对于精确性和技术性的追求,并没有被阿森纳之外的其他英甲球队所充分掌握。

不少球队实施wm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增强防守的厚度,但在反击和进攻时的组织依然是比较粗糙的。

这更不符合迈索的足球理念。

在他的治下,奥地利队仍然坚持着235的进攻足球阵型。

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多瑙河流派”的其他代表也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