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 第二百六十七章

作者:深井找冰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4-01-01 18:22:06 来源:88小说

第267章

“我是功勋卓着的欧洲冠军,而你们什么都不是。”这是初登五大联赛的穆里尼奥,带着辉煌的成绩,对明星云集的切尔西更衣室说的话。

若泽·穆里尼奥,1963年1月26日出生于葡萄牙塞图巴尔,是一名葡萄牙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后卫,退役后成为一名葡萄牙职业足球教练员。

也许是曾经踢过后卫的原因,穆里尼奥在日后的教练生涯中,对防守有着独到的见解。

初出茅庐的穆里尼奥曾经带领波尔图斩获联赛冠军、欧洲联盟杯冠军、欧洲冠军杯冠军,年轻的穆帅从此逐渐成为足坛的焦点。

收购切尔西并准备有所作为的阿布不满足拉涅利的带队成绩,于2004年启用穆里尼奥执教切尔西队,带队期间,切尔西打破了阿森纳和曼联对于联赛的垄断,并在欧洲赛场表现出色。

2007年,穆里尼奥与切尔西和平分手,休息一年。

2008年,由于曼奇尼带国米多年在欧冠比赛中没有突破,莫拉蒂解雇了他,并请来了当红主教练穆里尼奥,穆帅是当年意甲唯一的外籍主教练。

后又先后执教皇马、切尔西、曼联、热刺。

穆里尼奥在第一次入主切尔西时,书写了多项历史:95积分、29场胜利、15次客场胜利、25场零封、仅仅15个失球...当穆帅带领国米时,帮助球队连续拿下两个意甲冠军,并且在2009-2010赛季实现了意大利足坛历史上第一个联赛、国内杯赛、欧冠的顶级三冠王。

2011-2012赛季,穆里尼奥执教皇马的第二个赛季,以创纪录的121个进球、100个积分带领皇马以一种张扬的方式压过巴萨夺冠。

我们可以说,在带队成绩方面,穆帅是个不折不扣的胜利主义者。

成功的教练往往有着极强的调整能力吗,穆里尼奥面对不同的球员时,对于球队的阵型会有不同的选择。

从波尔图大获成功的4-4-2,到切尔西拥有达夫和罗本后变阵4-3-3,再到国米的第一年经历4-3-3的尝试失败而改用前任曼奇尼的4-3-1-2。

等到斯内德、米利托、埃托奥等新援全部到齐后,打造出攻守平衡的4-2-3-1。

可以说,在阵型选择上,穆里尼奥并非一个固执的教练,他会看菜下饭,也会根据成绩需求而时不时地自我调整。

在穆帅的执教生涯中,“防守”和“摆大巴”的质疑总是不绝于耳,“消极”也成了穆帅的标签。

而对此,穆帅则选择了正面回击:“有些人被称为进攻型教练,但我才是那个创造进球记录的人!”一向被诟病比赛消极的穆里尼奥,实际上带队的进攻能力十分出色。

穆里尼奥的球队在防守中,往往会将防线后移,在前场并不急于逼抢,而在中后场组织大量兵力,站好防守位置,等到进攻方推进到本方禁区弧顶前30米的区域再实施区域联防。

不同于简单的堆积防守人数,穆里尼奥的球队善于协同作战、压缩防守空间,小区域内的协防十分频繁。

而在进攻中,追求简洁高效,往往通过3-4次传球就从后场来到前场形成威胁进攻。

在辉煌的2009-2010赛季,穆里尼奥遇到了能完美执行其进攻体系的斯内德和米利托,拿下了三冠王。

该赛季,穆帅的攻防最经典战役名单上,一定有欧冠决赛国米2-0拜仁这场比赛。

拜仁方面,里贝里因伤缺阵,范加尔排出了4-4-2的阵型。

而国米依旧使用渐入佳境的4-2-3-1阵型。

众所周知,国米在半决赛第二场,遭遇布茨克斯的奥斯卡演出,导致莫塔红牌停赛,本场比赛萨内蒂顶替了他的位置,并由齐沃出任左后卫,在之后的比赛中遭遇罗本的疯狂冲击。

上半场开始,拜仁首先发难,通过罗本近乎完美的边路能力,对国米的左边路进行持续的冲击。

穆里尼奥的防守体系强调协防,并通过协防使对手个人能力出色的球员陷入包围圈。

罗本的边路突击往往是内切打门最有威胁。

在罗本突破齐沃时,坎比亚索和潘德夫均放弃了和自己对位的球员,向本方大禁区靠近,目的是和萨穆埃尔、齐沃一起组成四人包围圈,压缩罗本的内切路线。

此时罗本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已经被封死的内切路线,一条是下底传中,在萨穆埃尔的干扰下,罗本勉强下底把球传给门前的队友,但由于卢西奥一直紧跟奥利奇,使奥利奇只能在角度很小的情况下完成射门。

本次防守的宗旨很明确,防内切,放下底。

阿尔滕托普带球推进的同时,奥利奇前插跑向卢西奥上抢留下的空位。

但此时麦孔、萨穆埃尔、坎比亚索三名防守球员迅速落位,形成区域联防,使得奥利奇的跑空位无功而返。

在四名球员一起压缩跑位和传球路线的情况下,阿尔滕托普始终找不到传球空间,只能选择在禁区外打门,草草地结束了本次进攻。

这次进攻中,罗本在底线附近持球,遭遇齐沃和潘德夫的包夹。

罗本选择内切往弧顶方向带。

潘德夫跟防罗本,萨内蒂协防,两名球员一起压缩罗本的持球推进空间。

由于罗本无视空位的队友,萨穆埃尔认定罗本将会起脚射门,于是迅速跑出禁区来封堵罗本的射门角度,并成功破坏罗本的强行射门。

防守球员分工明确,层次分明,令罗本又一次试图展开的个人秀无疾而终。

实际上在本次进攻中,施魏因斯泰格在中路是没有人盯防的,如果罗本能够选择横敲,将会形成一次很有威胁的远射。

在穆里尼奥的防守体系中,边前卫的防守任务是比较重的,常常需要回撤帮助边后卫进行协防。

由于拜仁方的进攻核心罗本非常活跃,在边路的能力也十分突出。

所以我们在比赛中,可以多次看到左边前卫潘德夫回撤协防,避免齐沃过于狼狈。

国米的第一粒进球,只经过四个人的配合。

麦孔后场断球回传给塞萨尔,塞萨尔将球开到前场,米利托争下第一点,把球做给斯内德,斯内德再把球直塞给已经往禁区跑位的米利托,米利托破门。

一共经过四名球员的四次传球便取得进球,这是非常经典的穆氏反击战术。

仰仗于球员出色的跑位和传球能力,国米在前场少打多也常常能取得优势。

这一次快速反击,由后场坎比亚索发起,斯内德得球后快速转移到前场的米利托,米利托持球,斯内德迅速插入禁区的空档,接着米利托从三名后卫的空隙中送出妙传。

这是一次经典的2打5,虽然前场投入兵力不多却通过精妙的配合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次进攻一共经过三次传球,就使斯内德获得了一次几乎是单刀的机会,可惜射门被门将布特封堵。

穆氏反击的简洁高效在这次进攻中再一次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穆里尼奥的反击体系中,后场断球后讲究快速通过中场,传球尽量一脚出球、快速出球,不痴迷于无谓倒脚,因此控球率一向不高。

穆帅的球队可能在整体的传控上没那么精细,但是在小范围的传接配合上,可以用“快、准、狠”来概括。

2009-2010在国米是穆里尼奥最高光的一个赛季,从那之后,穆帅的成绩起起落落,质疑声又开始此起彼伏。

后来穆里尼奥带队表现并不如意。

或是更衣室原因,或是球队伤病原因,抑或是战术原因。

再回到穆里尼奥的皇马时代。

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皇马与巴萨对抗的历史中,“穆里尼奥”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名字。

你大可以将这个名字定义为时间轴上的某个节点——他的到来以及存在,真真切切将陷入泥潭中的银河战舰拉了起来,并从此拥有了和巴萨梦三王朝争冠的勇气。

11-12赛季,正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穆二年”现象的完美呈现——狂人率领银河战舰以创下双记录的方式从巴萨手中夺回阔别3年的联赛冠军。

所谓的双记录分别是:西甲历史单赛季得分最高和西甲历史单赛季进球最多,而在如是两大惊人记录的加持下,穆式皇马于12年夺得的那座联赛奖杯就显得尤为光彩熠熠了。

当老球迷回忆起那支百分夺冠的皇马时,最常提及的词语便是“极致防反”,由此可见,出色的防守反击能力是那个时期皇马最为显着的特点。

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回看穆式皇马,你会发现:只论防反,他们不仅是同时代最出色的球队,也是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存在。

穆式皇马极致防反的背后,是其攻防转换能力的强大,而任何一支球队的攻防转换体系,则都是由“攻转守”以及“守转攻“两个部分组成的。

在足球比赛进行过程中,攻转守往往发生在本方持球进攻却被对手断球的情况下,此时由于进攻阵型的展开。

本方球员普遍处于一个分散且向前扑的状态,如果无法及时落入防守形态,将直接导致防线被对手的三传两递击穿甚至丢球。

因此,即便是进攻最为犀利的球队,也绝不能忽视攻转守瞬间本方的防守策略。

就穆式皇马的4-2-3-1体系而言,其在由攻转守中最为关键的球员是球队的双边后卫和三中场,上述5名球员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就地逼抢以及防止对手持球球员肆意转移皮球的重任。

具体而言,在本方持球进攻被断球的瞬间,可以根据场上形势分成三种情况:1、具备就地反抢条件时怎么做;2、不具备就地反抢条件时怎么做;3、断球球员及其队友已在边路形成局部人数优势时怎么做。

在第一种情况中,当皇马持球进攻并被断球时,那么银河战舰的精英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夺回球权。

皇马球员会寻求快速反抢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所谓“具备反抢条件”,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对方球员断球时比较仓促,或是未能真正控球在脚下,又或是未能提前观察队友的跑位路线,此时皇马球员的第一反应就是逼抢。

以中场中路被断球为例,此时最靠近事发位置的往往会是球队的组织后腰阿隆索,西班牙人将会快速逼近对方持球球员并寻求反抢。

如果反抢成功,则进入到守转攻环节。

而如果无法成功反抢,阿隆索会尽可能限制对手球员对皮球的控制,防止其出球,为其他对手组织防线争取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整体前压的皇马阵型将迅速回落:前腰的10号球员加入到与阿隆索的共同逼抢中。

双边后卫马塞洛与阿韦罗亚通过内收盯防对手边锋,双中后卫则采取一个盯人,一个补位的方式重塑中路后防。

而如果断球发生在边路,上前逼抢者则由后腰转为边后卫,后腰和前腰则负责向这一侧靠拢,封锁断球者的出球路线。

不具备就地反抢条件时如何防守?

就第二种情况而言,当对方球员已经成功控制皮球,又或者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皮球的调度时,再实行第一种情况下的防守策略已经不太明智了,此时又该怎么办呢?

穆里尼奥的答案是:不惜一切代价将皮球驱赶到边路。

同样假设本次断球发生在中路,此时单对单的逼抢效果将大打折扣,于是乎我们将看到皇马的单后腰和前腰将在断球者和他的中路队友之间形成一道防守网,目的在于防止其在中路踢出小范围配合。

由此,该名断球球员唯有实施个人持球突破或向近侧边路分球,而当他向近侧边路分球时,皇马的攻转守策略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在阿隆索和10号球员集体压迫形成防守网络的过程中,我们依旧能看到皇马其他球员的落位防守。

和第一种情况不同的是,左边中卫拉莫斯将与左边后卫马塞洛一同镇守防线左侧肋部。

而右边中卫则收到中路,与另一名后腰共同盯防对方10号球员,与此同时右边后卫阿韦罗亚和右边前卫迪玛利亚也会向中路收缩,寻求压缩防守空间,形成局部人数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