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467章 偷天换日(二十八)

迷茫大明 第467章 偷天换日(二十八)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6:34 来源:88小说

听的叫好声,随即又围过来几个士子,一看那副对联,几人也是禁不住连连叫好,一人高声赞道:“好!好一个士子本色!”说着,他便忍不住抑扬顿挫的念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是明末东林党领袖所撰,胡万里信手拈来,他可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大有深意的,他是欲以这副对联鼓励天下的士子关心国事,天下事,同时也借此表明态度,他这个发动靖难之役的益王,不会仿效朱棣,大搞文字狱,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针对八股文,当然,科举革新,他现在还腾不出来手来,不过是借这副对联先吹吹风。

见的引起众人注意,胡万里便缓步进了大堂,原本还想找一张靠窗的桌子,一眼扫过去,却发现竟然是座无虚席,他不由的颇为扫兴,恰这时一个三十出头的士子快步追了上来微微一揖,便含笑道:“兄台文采出众,气度雄远,实令在下佩服,在下与几位好友闲聚,尚有空位,兄台能否屈尊一叙?”

胡万里微微一笑,还了一礼,爽快的道:“那就叨扰了。”

“兄台请。”那士子说着便在前带路,引领他来到左近一张临窗的桌子边,桌上另有两人,见这情形都连忙站起身来,那士子冲二人点了点头,便含笑道:“新结识的一位朋友,大家都别客气。”说着便伸手礼让。

四人落座,那士子便含笑道:“在下邢一凤,字伯羽,这位是潘仲骖,字时乘,这位是高拱,字肃卿。”

听的他一开口介绍,胡万里不由的暗笑。合着这几位都是去年的新科进士,这邢一凤还是探花郎,潘仲骖也有印象,是二甲前几名,高拱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与张居正同时代的牛人,还做过首辅。记的不错的话,这几人应该都在翰林院,怎的有暇泡茶楼?

翰林院官员虽然品秩不高,但身份却甚是清贵,一众官员也自惜身份,迟迟无人表态归附。是以明知益王严重缺人,翟銮都只建议从国子监抡选官员,没提及翰林院,胡万里今日凑巧遇上几人,登时就动了心思。

见的三人介绍完之后都看着他,胡万里连忙拱手道:“萍水相逢,叫我康乾吧。”

“小二。”邢一凤招来小二。重新点了壶茶,又加了几碟点心,才含笑将那副对联说了,潘仲骖一听便赞道:“好,这家事国事天下事正好暗合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今的士子,还有几人心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胡万里看着几人哂笑道:“能关心国事,关心民生,不沽名钓誉。不清谈误国就不错了。”

见的胡万里语气有些拿大,高拱颇为不满,他本就是性情高傲,不能藏储忍耐之人,当即便直言不讳的道:“天下士子并非是不关心国事天下事,而是朝廷不允许,与士子何干?”

“说的是。”胡万里接着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一正君而国定矣,移风易俗之责,皆在君上!”

听的这话。邢一凤、潘仲骖都是一惊,就连高拱也不敢接这话头,这是孟子之言,却是被朱元璋删掉了的离娄下的原文,朱元璋将《孟子》删节后,极少有人在公众场所公开引用孟子原文,他们三人都是官员身份,哪敢象胡万里这般放肆!

邢一凤略微一愣,连忙轻声提醒道:“康乾兄,这是犯忌之言。”

“我知道。”胡万里不以为意的道:“如今是益王入主京师,难道厂卫耳目还如此猖獗?”

听的这话,三人不由的暗笑这位仁兄迂腐,益王是发动靖难之役,率兵打入京师的,这跟当年的文皇帝朱棣是一样的,朱棣当年进京不仅是大兴文字狱,而且重新恢复锦衣卫,建东厂,以侦查镇压民间的异议和官场上的反对势力,益王又岂能例外?

高拱最是直接,揶揄着道:“康乾兄看似饱读经史,难道不知永乐旧事?”

“益王靖难进京,如今满城士子有几人不知永乐旧事?”胡万里似笑非笑的瞥了三人一眼,正待往下说,却见唐金宝在他跟前晃悠,心知有事,当下便道:“文字狱之害有甚与焚书坑儒,厂卫亦是弊大于利,益王岂会重蹈覆辙?”说这,他起身拱手道:“叨扰了。”说完便大步离开。

快下楼梯时,胡万里停下脚步,分开几个士子,走到那副对联前,从怀里掏出一枚私章,哈了口气,直接在对联下方用印,随后掉头下了楼梯,见他这举动,唐金宝心里不由一跳,连忙招手叫来几个便衣侍卫,吩咐道:“守住楼梯口半个时辰,准上不准下。”

见胡万里在对联上用印,几个士子都颇觉好奇,连忙围了上去,待看的那方小印上的名字是‘朱厚烨’三字,一个个不由面面相觑,嘉靖皇帝是朱厚熜,这个朱厚烨还能是谁?半晌才有人回过神来,喃喃着道:“是益王!是益王殿下!”

这副对联是益王朱厚烨的所写!刚才下楼的是益王朱厚烨!消息一传开,二楼所有人都立刻围了上来,邢一凤三人挤上前仔细的看了看胡万里落下的印章,又返身看了一眼堵在楼梯口的几个侍卫,脸上都掩饰不住的惊喜。

三人随即回到窗口,却见胡万里的身影已经混杂在人群之中,茶楼门口也被一队侍卫封禁,潘仲骖轻叹了一声,道:“高下立判!”

高拱却是沉声道:“不管翰林院如何看,在下执意追随益王!”

邢一凤却是比较谨慎,沉吟了片刻,才道:“益王会不会知道咱们的身份?”

“伯羽兄太高看咱们了。”高拱沉声道:“益王值的在咱们身上费心思?”

“不论是巧合还是有意,益王的传达的意思都很明白。”潘仲骖低声道:“益王鼓励士子关心国事,痛恨文字狱,对厂卫的弊端也看的很清楚,他不会效仿文皇帝。”

“几位兄台,在下这厢有礼了。”一个士子凑了上来,道:“方才益王殿下似乎是跟几位兄台相谈甚欢。”

高拱有意将益王的意思散播开来,当即便含笑道:“不错,益王谈及三方面。”

胡万里出的‘望江南’,到宫里没有去武英殿,而是自己就拐进了武英殿斜对面的南薰殿,这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面积并不大,殿名是取自《孔子家语.辩乐》,‘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胡万里颇为喜好这殿名,也考虑到断时间内不会登基,因此叫人将内阁移到南薰殿来,离着无武英殿近,有事方便奏报,跨进殿门,翟銮已慌忙迎了出来见礼。

胡万里虽然不喜这些子虚礼,却也知道这年头礼不可废,待其礼毕,他才进了房间径直在一张书桌后坐了,见的房间里椅子都是一般的高低,他也懒的赏翟銮座,赏了翟銮也不敢坐,当下便吩咐道:“免礼,站着回话。”

待太监奉上茶水,翟銮才躬身道:“禀殿下,方才收到急报,靖远伯王瑾率领一队人马前来京师讨要一众京官家眷。”

听的是这事,胡万里浑没当回事,径直道:“本王也没监禁一众官员家眷,何来讨要一说?”

“殿下。”翟銮忙提醒道:“京师勋臣贵戚以及四品以上官员不在少数,连带着亲属,数目则颇为庞大,若是尽数让其家眷离开,影响不小。”

是影响不小,人口都暂且不说,仅是带走的金银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允许这些家眷离开,对京师的经济是不小的打击,胡万里一时间也有些犹豫,略微沉吟,他才道:“扣留这些家眷,难逃天下悠悠之口,况且还有不少家眷都还在蓟州、宣府两镇。”

略微沉吟,翟銮才斟酌着道:“每日里到下官家里打探消息的官员子弟及亲属络绎不绝,不少人正在返回京师的路途之中,其实明眼人都能看的出这天下大势,没多人愿意千里迢迢去西安那个不测之地,不过,为防授人以柄,殿下的出张告示。”

胡万里颌首道:“一则要声明,所有勋臣贵戚以及官员家眷去留自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拦羁绊,二则声明,对所有随驾西巡的勋臣贵戚官员都与本王手下官员一视同仁,一应待遇循旧例。三,循小琉球例,严格保护本王治下所有官员士绅商贾百姓的私产,任何人,包括本王在内,不得侵犯他人私产,即便是囚犯的私产也不容侵犯!”

听的胡万里这几条声明,翟銮不由大喜,忙躬身道:“殿下睿智英明。”抬起身,他便道:“殿下,山东鲁王、魏国公、成国公、广宁伯、南京户部右侍郎夏邦谟、南京兵部右侍郎闵楷等都上折子,恳祈殿下监国。”

“监国?”胡万里不由一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