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133章 引子

迷茫大明 第133章 引子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6:34 来源:88小说

张璁声望如日中天,胡万里在漳州亦是如鱼得水,诸事皆顺,农学院经过大半年的修建如今已是初具雏形,汉语拼音也无须再亲自教授,由已经熟练掌握正确发音的两批生员开始在漳州推广。

稍觉遗憾的是,他期盼已久的美洲高产农作物却迟迟未到,据谢文昌说,西洋的商船一个往返须一年多时间,最快也要在明年五月,那批受他所托的弗朗机商船才能再次抵达月港。

对此,胡万里亦毫无办法,只能耐心等待,好在农学院建成至少也要到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倒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五月,日益繁盛的月港又进入了东洋的贸易旺季,吴亦有也匆匆赶回了月港处理两家船队的贸易事宜,自胡万里出任龙溪知县这一年半时间以来,吴家的船队已经扩至至九艘,皆是清一色千料的大海船,而胡万里名下的船队更是发展迅速,已经从无到有,变成了一支二大四小六艘海船的小船队。

他不仅要打理两支船队的贸易事宜,还要负责对东兴港的人口输送,虽有月港的处处照拂,他仍是忙的不可开交,一年中大半时间都是在海上奔波。

抵达月港,吴亦有丝毫未做停留,立刻便乘船沿而上赶到漳州,下午便赶到龙溪县衙拜见胡万里,他身上兼着幕宾的身份,自是不用投贴拜访,直接就进了县衙,到的宅门外。见是小厮李风烈轮值,他不由笑道:“半年不见,又长高了不少。”说着便轻车熟路的递过二块银元,道:“这是朝廷新发行的银元。”

李风烈知道他的身份,也知道他与胡万里的关系,哪敢伸手接,当下便躬身一揖见礼之后,才笑道:“小的哪敢要吴先生的赏银,老爷知道了非的挨一顿板子不可。”

见他不收,吴亦有笑着将两块银元塞在他手中。道:“这是让你长长见识,免的下次别人送银元你不识货。”

李风烈是真不敢收,忙将银元又退了回去,道:“这银元是媳物,不过漳州已经有了,小的早就见识过了。”说着他便接着道:“吴先生稍候,小的这就进去为您通传一声。”

后院,正房此时却是琴音袅袅,葛佘芳、秋蝶二女抚琴。张小娥则在一张圆桌上赤足曼舞,胡万里端着一杯冰镇杨梅慢慢的呷着。静静的享受着难得的齐人之福。

张小娥是去年十一月吴亦有接来漳州的,一年之约,他并未爽约,不仅葛佘芳不时的在旁催促,他自己也难忘小娥的舞姿,稍稍腾出手来,便着吴亦有将其赎了回来。

李风烈在院子外就被拦了下来,听的琴音袅袅,他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吴亦有又并非急事,他自然不敢搅了胡万里的兴致,只得在外静静的候着。

正房内,一曲舞毕,胡万里不由轻声叫好,笑道:“皆说赵飞燕体态轻盈,能为掌上舞。一直以为是谬传,今观小娥之圆桌舞,方知传言不虚。”

张小娥一曲舞下来已是香汉淋漓,听的这番盛赞。不由娇笑道:“相公既欲睹掌上舞,妾身挑几个小丫鬟好好的缠足,从小加以训练如何?”

听的小娥这话,胡万里微微一笑,道:“不过一句玩笑罢了,小娥何须当真,为夫可不想有人与你争宠。”他虽然对小脚充满了新奇,但也仅只新奇而已,可不想下面的丫鬟养成缠足的风气。

话音刚落,李风烈已经在外轻声的禀报道:“老爷,吴亦有吴先生在外候见。”

听的吴亦有来了,胡万里对三女笑了笑,站起身来,吩咐道:“带他去签押房,我随后便到。”说着他又对三女道:“教琴教舞都可以,但不能让丫鬟缠足,一旦学艺不成,则害了她们一辈子,你们自己带的丫鬟,若是有人偷偷缠足,都让她们放足。”

“是,妾身等谨尊老爷吩咐。”秋蝶忙蹲身道。

“这辈子看小娥的舞就已经知足了。”胡万里调笑了一句,才转身出门,一路不急不缓的踱到签押房,见他进来,吴亦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胡万里还了一揖,便笑道:“算着这几日你也该来了,这些日子忙着北上南下,可还撑得住?”

吴亦有知道他是想问北方据点的事情,当下便含笑道:“多谢长青兄关怀,来来往往皆是乘船,倒也不累,北方的据点已经确定下来,南敬安府赣榆县的青口镇,距离山东沂州府不远,算是两省交界之地,管理空虚,附近海面还有岛屿,进出方便。”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这地方挑的确实是不错,离着山东近,距离交通枢纽的徐州也近,略微沉吟,他才问道:“知县是谁?”

“知县叫郑晓,嘉靖二年进士,今年刚接任赣榆知县。”吴亦有略微沉吟,才道:“不过,听闻这位知县不爱银子。”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总有爱好,仔细的打听一下。”胡万里不以为意的道:“我这边也托人打听,这个地方很好,要想法打通关节。”

“小弟明白,会派人继续打探。”吴亦有微微欠身说道。

微微沉吟,胡万里才接着道“听赵长福禀报,东兴港今年上半年送来了四十多户军匠,军匠如此频繁的逃籍,不会出问题吧?”

吴亦有微微一笑,道:“长青兄放心,帮助工匠逃籍都是乘着官员交接任之时花银子打点的,与其说是逃籍,还不如说是军匠买卖,这种事情不新鲜,军匠逃籍已是司空见惯,历年不绝,没人会追究的。”

微微点了点头,胡万里才道:“东兴港如今军匠已有五十余户,暂时就不用再买卖军匠了,人口输送还是以灾民和小厮为主。”

听他如此说,吴亦有便隐隐猜到是东兴港的开支太大,胡万里已经难以应付了,军匠可不比灾民,除了工钱银,还要购进大批的原料,每个月的开支都是惊人的,而东兴港一直都未有火器卖出,这纯粹就是只出不进!

微微点了点头,他才迟疑着道:“已经联系好了的军匠是否还送?”

胡万里轻笑道:“也不在乎多那么几户,都送过去,主要是不能让你们失了信誉,说不定日后又需要军匠呢。”

他如今确实感觉到了压力,虽然已经将每枝火铳的价格压到了三两银子,每门火炮的价格定在二十两,但东兴港如今的人口已经达到一千三百余人,每月的开支高达七百两银子,他着实是负担不起,这种只出不进的情形,估计得持续二三年时间,他不得不限制军匠的输入,若是继续压低火铳的价格,就有些打击军匠的积极性了。

五月,京师出了件新鲜事,5月初八下午,京师德胜门附近一民房遭雷击,被雷震死四人。

京师官民一时引为奇谈,说什么的都有,京师百官对此并未上心,仅仅是茶余饭后多了一个话题而已,不过,仅只隔了五日,京师再次发生雷击事件,这次没死人,但雷击的不是地方,遭雷击的是午门角楼垂脊以及西华门城楼西北角柱。

这就不是小事了,这雷哪里不好打,偏偏打在皇宫,崇信道教的嘉靖自然是认为这是上天示警,当即便下旨,兹变实朕积愆所致,上天垂示,与卿等修省三日,并设坛斋醮祈福消灾。

嘉靖都下旨自陈过失,以首辅张璁(已经改名张孚敬,但为了方便还是叫张璁)为首的一众阁老,部院大臣岂能无动于衷,自是纷纷跟着上疏请罪,恳祈致仕回籍。

礼部尚书李时却上疏言道,午门乃人君悬象布政之所迩者,有雷击之变,窃惟天之示灾,非可以虚文消弭,必求政刑之失而正之,或任用非人而爵禄侈滥,或工作踰节而财力弹竭,或赋歛不均而徵求太急,或祭祀弗秩而鬼神不歆,或戎盗弗诘而地方嗟怨,或情罪弗明而刑狱冤抑。

凡此皆足以致灾召变,宜申敕诸司如所当改正者即改正,未及施行者即时施行,或心知其失而拘于成命者许其开析明白,具由上请,此乃修省以实之道。

老辣的张璁一见这道奏疏,便知李时这是觊觎桂萼致仕空出的次辅之位,这是以直言试探嘉靖的反应,若是被责,自然是无缘次辅,若是留中不发,或者是下旨褒奖,则大有可为,不过,令他纠结的是,他究竟是该支持还是反对呢?

李时也是礼仪新贵,也是嘉靖一手快速的擢拔上来的,若是支持,假以时日,对他这个首辅而言,又是一大威胁,若是不支持,却又担心尽失人心,他心里清楚,嘉靖是既要用他推行新政,又无时无刻不在防范着他,不扶持李时,则必然扶持他的对头——那个如今已经升为掌院学士的夏言,与其如此,还不如支持李时,还能落个好名声。

嘉靖十年,确实是多灾多难,雷震午门角楼垂脊之后,仅隔了一日,兵部,工部相继失火,两把大火将两部衙署烧的干干净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