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129章 完败

迷茫大明 第129章 完败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6:34 来源:88小说

次日,乾清宫,西暖阁。

嘉靖细细把玩了一番手中的银元,对嘉靖元宝四字尤觉满意,再次端详了一番,他才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张璁,道:“秉用无须多礼,平身,赐坐。”

“谢皇上恩典。”张璁起身落座后,便躬身道:“银元的铸造推广须一段时日,微臣拟让户部先行铸造三十万枚移交内库以积累经验,还望皇上允准。”

低头了?嘉靖微微一笑,很快又收敛了笑容,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银元,这一枚才是七钱二分,三十万枚?跟朕打马虎眼呢,微微沉吟,他才问道:“这银元可是九银一铜?”

“回皇上。”张璁忙躬身道:“宝源、宝泉两局铸匠经多番铸造比对,**银,十一铜亦可,考虑是首批银元,这才用九银一铜。”

见他答非所问,嘉靖不由轻蹙了下眉头,才道:“朕记得,好像所有的库银皆是九六以上的成色,对吧?”

“回皇上。”张璁低头道:“微臣与铸造局的反复查验过,铸造一枚银元,获利可得三分。”

虽然仍然是答非所问,但嘉靖却是被这个数字吸引住了,铸造一枚银元只有三分的利?那铸造一千万枚才多少银子?三十万两?这能济什么事?微微沉吟,他才道:“两京约莫能铸多少枚?”

听的这一问,张璁不由暗松了口气,忙谨慎的说道:“回皇上,朝廷每年岁入约在五百万两,仅此一项便是七百万枚,再加上私人手中存银,一旦开铸,京师年铸一千万枚,当无问题。南京虽无岁入,但繁华远胜京师,工匠数额亦远超京师,可年铸二千万枚。”

三千万枚,一年就是九十万两!嘉靖不由砰然心动,九十万对朝廷而言已经不是小数额了,微微沉吟,他才道:“银元的成色毕竟不如银锭,商贾百姓是否乐意接受?”

“回皇上,九成的成色已然不低。”张璁沉声道:“除了库银,市面流行的各类银锭能有八五成色已然算是上等,银元成色高,规格一致,携带方便,又无异地汇兑之损耗,一经推出,必然大受欢迎。”

嘉靖微微点了点头,才道:“开铸吧,先铸四十万送入内库。”

见嘉靖又将话题绕到这数额上来了,张璁不由大感头痛,当即便道:“皇上,收购铜钱重铸明年一开年亦将随之展开。”

嘉靖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钱法革新确实不宜拖延,不过,收铸铜钱之事,不可如此着急,明年才开始推行银元,缓一年吧。”

见嘉靖是铁了心不肯让步,张璁亦觉无奈,他倒不是在乎十万银元,而是在乎嘉靖的态度,若是不能各退一步,此番抗衡便是完败,嘉靖以后只会得寸进尺,内阁亦会形同虚设,当下他便默不吭声。

见这情形,嘉靖将话题一转,道:“桂萼的上疏,你觉的如何?”

见他又将桂萼点出来,张璁不由心里一沉,嘉靖如今才二十出头,心性不稳,耐心有限,可别惹恼了他,当下他便躬身回道:“实乃老成谋国之言。”

嘉靖点了点头,道:“桂萼有些想法还是很有见地的,不过,他只知花钱,不知赚钱之难,这样的人才,大明不缺,大明缺的是既能花钱也会赚钱的人才。”微微一顿,他才轻叹了一声,道:“不当家,不知道家难当,朕有时候真是挺羡慕武宗皇帝的。”

羡慕那个荒废朝政,重用内侍的正德皇帝?张璁心里不由一跳,嘉靖这是在威胁他,威胁朝中所有反对他崇尚道教的官员,他也不敢再坐着,忙起身跪下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国事艰难如此,实是微臣无能,恳祈皇上降罪。”

嘉靖盯着他足有移时,方才开口道:“罢了,平身。”俟其起身落座,他才接着道:“你是朕一手擢拨任用的,朕也不与你兜圈子,朕没什么其他爱好,就只崇信道教,历来帝皇,崇信道教的不乏其人,东晋哀帝、简文帝,北魏明元帝、太武帝,唐高宗、玄宗,宋徽宗皆崇信道教,没见因此而亡国的。

朕身为天子,难道连一点喜好也不能有?叫他们别有事没事的呱噪,也别时时处处耍小心眼掣肘,朕还没昏聩到因崇信道教而荒废朝政的地步。”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张璁哪里还敢多言,忙躬身道:“微臣谨尊圣谕。”

嘉靖心里清楚太仓库银子不多,钦安殿设坛斋醮也用不了三十万两白银,之所以刻意如此,是因为朝中的大臣言官不时又蹦出一个上疏谏言,指责他迷恋道教,弄的他不胜其烦,索性制造机会挑明了说,让张璁这个首辅去约束京师百官,同时也敲打一下张璁,让他清楚,阁权必须得服从皇权。

见张璁服软,嘉靖亦不为己甚,不想再延续这个话题,看了一眼手中的银元,他很自然的想到了倡议钱法革新的胡万里,微微沉吟,他才道:“农为国之本,农学院又是未有之创举,朝廷应该大力扶持,如今已是七月了,漳州农学院的筹建可有进展?”

张璁正满心的沮丧,听见嘉靖问起农学院事宜,忙打起精神道:“回皇上,筹建农学院一事,因皇上没明确规格,工部不敢造册,微臣亦不敢擅自划拨筹建款项。”

嘉靖听的一呆,登时就有些恼怒,道:“农学院之生员考核优异者授予官身,这规格还要如何明确?”

张璁本就是为胡万里私自募捐筹建农学院铺路,一见嘉靖语气不善,又怕他迁怒工部尚书章拯,忙躬身道:“皇上息怒,是微臣担心招惹闲话,未催促工部,所幸胡万里见到邸报后,已自行募捐筹建,农学院如今已经开工。”

募捐筹建?嘉靖瞥了张璁一眼,道:“秉用授意的?”

“微臣不敢。”张璁忙躬身道:“农学院规制不在国子监之下,微臣岂敢如此妄为。”

“妄为也是你们逼的。”嘉靖毫不客气的说道,微微沉吟,他才好奇的问道:“他募集了多少银子?”

“近六万两。”张璁说着便将胡万里汇报的募捐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嘉靖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丝浅笑,道:“募捐他也能如此别出心裁,倒也没坏了朝廷的名声,那一百个农学院生员的名额就算是朕赏的。”

这等若是替胡万里善后了,张璁忙躬身道:“微臣代胡万里叩谢皇上隆恩。”说着就起身要跪谢,嘉靖摆了摆手,含笑道:“罢了,他亦是情不得已,剩下的缺口,你们要及时补上。”

“微臣尊旨。”张璁忙躬身道。

出了乾清宫,回到内阁值房,张璁便提笔给胡万里写了封信,将陛见嘉靖提及他的情形说了一遍,又将铸造银币的情形简约说了下,最后自然是免不了训斥一顿,要他凡事思虑周全,但凡大事先汇报。

有事话长,无事话短,一晃就到了年底,进入腊月,京师是大雪纷飞,漳州却是冬日融融,恍如阳春三月。

腊月初八,胡万里一早就赶往东门为福州来的布政司右参议陈东潞、按察司副使张季才、儒学提学副使何励盛三人送行,这三人前来漳州已经半年,年关将至,自然是要赶回福州过年的。

回到县衙,胡万里便将县丞、主薄、典史召集到三堂签押房,待的三人到齐,他才含笑道:“今年诸位都跟着辛苦了一年,客套话我就不说了。”说着,他从怀里取出四张银票,道:“年关已近,这是我许诺给你们的养廉银,乘着眼下物价未涨,拿去购置年货吧。”

三人还真未想到胡万里会当真给他们发银子奖励,不由都有些迟疑,县丞张明贤躬身一揖,道:“协助堂翁乃是下官等职责所在,廉洁奉公亦是为官之准则,历来皆是下官等孝敬堂翁,如何敢收堂翁的银子。”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本官也爱财,白花花的银子送出去也心痛。不过,身为主印官,既然承诺了自然要言出必行,本官不知道你们是否还有中饱私囊之事,但最近一段时间,本官在城中微服私访,诸位的官声还不错,县衙的名声也还好,这是你们应得的,也是本官该赏的,都收下,好说正事。”

听的这话,三人都抱着过年拜年的时候再送回去的打算,一个个上前接过银票,待的三人落座,胡万里才微笑着道:“年关将近,该忙的都忙完了,如今也就等着封印过年了,在城里忙碌了大半年,我想去下面各驿站递铺转转,这几日,衙里事务就交由你们负责。

另外,农学院的修建如今已全面展开,因为赶工期,过年休息的时间只五日,这段时间,便是封印期间,也该每日去看看,对于南京来的工匠,要妥善安排,工地亦要安排衙役轮值。”

三人心里都清楚,县尊这是要出远门,什么到下面各驿站递铺转转,那纯粹是哄鬼,县丞张明贤略一迟疑,便道:“堂翁何时能够回来?”

胡万里笑了笑道:“自然要回县衙过年。”(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