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蜜儿(美食) > 第6章

蜜儿(美食) 第6章

作者:紫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2:39:11 来源:免费小说

  第8章 贪鱼(8)  像兄长那样着蟒袍,戴高冠……

  临近午时,方壑满面春风,从静松院里出来,由得府中小厮送去了府外。

  病榻前,明炎明煜还在商议着方才与方壑之话。方家求取大小姐的消息,却已经在明府上下传开了。

  箫音阁里,慈音正与香琴琢磨新寻来的琴谱,便见嬷嬷慌慌张张从外进来,“小姐,可是天大的不好了。”

  慈音见她慌张,训斥道,“嬷嬷也是在母亲身边多年的人,什么事情如此乱了手脚?先去那边喝口热茶,再慢慢来说罢。”

  嬷嬷却顾不得这些,也顾不得二小姐在,直将方才方大人来,与老爷提亲的消息原本道了出来。

  慈音性子沉些,尚且觉得父兄该都不会轻易答应方大人。她早已及笄,这些年上门提亲的也并非无人,只是一一被兄长劝退了回去。不是嫌这家公子家中早有通房,就是嫌那家老爷官场上作为不清,嫁过去恐被牵连。

  一旁香琴听得嬷嬷的话,却幽幽抹起眼泪来。

  慈音自知晓她心许着表兄方原多年,此下方原求取的又是自己,着实太过无情。慈音忙拉起妹妹的袖子开口劝着,“你且莫着急,方大人不过这么一提,父亲和哥哥都不定答应了。”

  香琴却是起了身,擦着眼角,便往要外头去。

  “昨日里阿娘与母亲提过我那桩丑事儿,母亲只说阿娘短浅。现如今看来,原是方家人早有打算了。若早知道是这般的结果,他与我那些的翠珠金簪的做什么?徒留下个私相授受,不清不楚的名声,如今还连累了姐姐…”

  慈音劝说不及,香琴便恨恨地走了。她原心中还尚且有些着数,却因得妹妹这一席话,闹得有些焦心了。嬷嬷劝了好一会儿,也没缓过来。这日的午膳、晚膳便都也用得不大畅快。

  暮色落下,嬷嬷念着小姐今日进食太少,让巧璧又去厨房里温了碗鸡汤。慈音窝在暖阁之中,捧着那些书本子,却也看进去一句,看不进去一句。

  等来快到亥时,方见明煜从外回来探她。慈音心中早憋闷了整日,过去迎了他进来,便也懒得再绕弯子,方问起他来,“今日晌午方大人来提的事情,父亲和哥哥可都答应了?”

  明煜缓缓落座,见妹妹神色不宁,只道,“方家人心急,先让人在府中将消息都传开了。你又何必与她们一般作想?”

  慈音听得这话,方觉得安心了些。这才想起要招呼兄长,便吩咐着巧璧上一盏新茶来,又随他在桌旁落座。

  哥哥年长她八岁的,自从被明炎收养带回京城,便早早地入了宫中在储君身边当差,他心中打算、城府更是极少与她说起。慈音又记挂起昨夜里父亲说过的话,今日方大人一来,不莫该被打乱了。她只好试探起来,“那今日父亲是如何与方大人说的?”

  巧璧送上来了茶水,明煜接来小饮一口,方轻扫了一眼妹妹脸色。“父亲说,你的婚嫁之事,不可草率,自需得对方门户清白,且你自己喜欢。这一点,我与父亲意见甚合。”

  慈音听得,心中大石终是落下,长长舒了一口气。“还好父亲心中清明…”

  却又听得哥哥道,“不过阿远除外。”

  巧璧将将送上来慈音的旧白玉茶碗,慈音被这话一磕,生生没能接住。那白玉茶碗怦呲一声碎了一地。巧璧忙去拾掇起碎瓷片儿了。

  慈音恍惚着片刻,半晌方才虚弱问着,“哥哥为何如此忌惮着二爷?”

  却见得哥哥一双眸色清冷笃定,“有些事情,你怕是记不得了。可今日方家所为,你也都见了,怎还想与他们纠缠上不成?都是一般凉薄之人…”

  慈音听得,方没了话。心中却也几分恍惚了,人心难测,方家人却是枉顾了林姨娘和香琴的情分,可明远与他们果真是一般之人么?

  **

  明远游走东街酒肆之间,惶惶不可终日。

  舅父素来待他和善,以母亲和他为方家倚靠,此回却趁着父亲病重,急着要求取慈音,不莫为了方家后路巴结兄长。

  他喝下一口烈酒,付了银钱。踉跄着从酒肆里出来。

  心中耻笑着自己,他既是不作袭爵的打算,又怎能怪别人另攀高枝?

  一路跌跌撞撞,提着酒壶回来箫音阁中。他想寻慈音说话,多日来的心事早已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

  却正巧在窗下见得兄长也在。听得兄长与慈音说,她的婚事须得她自己喜欢,他心头方重新燃起几分希望,可紧接着那句“阿远除外”,便直将他打入阿鼻地狱。

  这些年,他甘愿为兄长提袍角,开前路,断后忧,事事周到;却总觉得兄长只是与他客气,心中似有隔阂。他本以为只是自己多心,今日却明明白白得了个答案。

  他轻笑了声,转背出去了箫音阁,迎着冬夜里的烈风,将酒壶中烈酒一饮而尽。

  **

  慈音送走哥哥之后,却是一夜无眠。待到次日早起,方发觉面容都憔悴了几分。

  嬷嬷心疼小姐,劝着小姐先用过早膳,再躺下休息一回。慈音却念着父亲的身子,吩咐了嬷嬷,再去甜水巷口上,买碗酸汤粉儿来。

  不过小半个时辰,嬷嬷从外头拎着食盒子回来。慈音亲自查看一番,方带着嬷嬷,将食盒子送去静松院里,侍奉父亲用朝食。

  行出来箫音阁,却见得三五婢子嬷嬷从旁路过,与慈音作了礼。

  等转了弯儿不见了人,那些个嬷嬷婢子又小声议论起来昨日方家提亲之事。

  谁知慈音并未走远,听到少许。嬷嬷望见小姐面色,只好劝道,“昨日都督都来说了,老爷和都督也并未答应。小姐无需太过介怀这些闲话。”

  慈音叹了声气,扶着嬷嬷继续往静松院里去,“我介怀的倒不是这些…”她自幼便也懂得,自身修敛得体,便就无需计较他人闲言的道理。

  只是比这些闲话更可怕的,却是母亲的用心。分明还未有定论的事情,不过半日在明府之中已经传得人尽皆知,若不是这当家主母暗自许意,怕也是极难的。

  “小姐能看开便好。”嬷嬷一旁温声道,“今儿一早,林姨娘院子里便称了病,怕也是想避一避风头…现如今这般情形,香琴小姐与方家那边,便怕是得要闹僵了。”

  慈音冷冷笑道,“方大人该正要升迁了,想借着嫡子婚事,寻个好的靠山,便开始嫌弃庶出了。这一石二鸟之计,果是妙的。便就是家中各院的人心,都可以不顾了。”

  这话慈音说得小声些,方行来静松院门前,又吩咐嬷嬷道,“一会儿侍奉了阿爹朝食,我们也告病吧,这惠慈轩里的早安,我是不该去了。便就与姨娘一道儿,能避则避吧。”

  嬷嬷答应了声,正扶着小姐入院。却见得二爷从院子里出来。嬷嬷作了礼,见得二爷的眼色,方退去了一旁。

  慈音见得来人,也微微福礼。“二爷今日该要当差,怎还在家中呢?”

  明远听出她话语里几丝冷意,心知慈音与兄长最为亲近,而他,似永远只作第二位的摆放。昨日夜里兄长的话语仍如锥心,可今日一早,他却不争气的来了这静松院里给父亲请安。

  明远与她道:“有些话与父亲说,便就与兄长告了假。你可还好?我见比起早两日憔悴了许多,可是因得昨日舅父来提亲一说?”

  慈音冷冷笑着,“父亲卧榻,儿女婚事自由得母亲做主。我又哪里敢有什么微词呢?”

  “你定是生了母亲的气…”明远听得她话中意思,忙抬手去扶了扶她的衣袖。“方才我与父亲一说,方知道父兄并未答应,舅父不过这么一提,不定就过去了…”

  慈音躲了躲他的动作,心中却仍些怨气,“父兄还未答应,可府里都已然传开了。母亲用心良苦,为我筹谋,该也是为二爷筹谋。”

  “这是什么话,与我什么干系?”

  慈音侧眸不再看他,目光挪去了冷冽的湖水冰面儿上,“今日,是为了方家的前程,便要将我许了过去。他日为了二爷您的前程,娶进门的不知是哪家贵女呢?”

  明远知她心中所想,却也是母亲作为,眼下无力反驳,只问:“这话可是兄长告诉你的?”

  “何必要劳烦了哥哥?人心如镜,擦亮了些便看得清楚了。”

  慈音说罢,行了别礼,“不与二爷唠了,食盒子里的东西该凉了,我与父亲送进去。”

  嬷嬷见得小姐示意,忙从一旁跟了过来扶着小姐,又再往老爷房中去了。

  明远回身望着那抹身影,自从三岁那年将她弄丢了一回,他心中便生了愧疚,每日去她房中打闹作陪,年少岁月,知己相伴。如今,却落得一副冷情…

  他心中憋着一股气,却不知是对谁,难以消磨,也难以发出。便就如此入宫当差,亦是没了知觉般的,办起事来,愈发地狠辣了些。

  来日皇帝宣召兄长,他自也跟在身后。

  兄长今日换了一身黛兰的蟒袍,衬得他身姿颀长,抬手挥袖之间飒爽有余,温礼有加。于龙颜之下应接差事,谈吐言辞温雅利落。

  明远记得年幼的时候,他且将将学会走路,便常常跟着兄长身后追跑。七岁生日之时,父亲赠了他一柄长剑为礼,他却不想要,他要与兄长一样,用短刀双刃。

  再记得起来这些,他才终是有些明白,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便想成为兄长的模样。

  像他那样着蟒袍,戴高冠。

  他这些年屈居人下,怎就没想过,终有一日,自己该也能骑高马,行于人前,一声令下,皇城脚下的禁卫军便听他号令。

  若他要有个主子,那也该是皇家,而不是他明煜!

  待得兄长与皇帝说完了话,从养心殿中下来,吩咐一行禁卫军应皇命,去大相国寺中一趟,有请方丈桑哲法师入皇宫住持三日的法会法事,为皇家社稷祈福。

  明远又自如往日一般,鞍前马后笑面盈盈,随着兄长身后,一道儿往相国寺去了。

  第9章 贪鱼(9)  虎皮凤爪

  临近除夕,街巷里各家各户都备着年货。甜水巷口也因得如此,比往日里热闹了不少。街头生意火热,卖的都是各家档口里最拿手的:腊鸡鸭、腊猪牛肉;炒瓜子儿、核桃、栗子、腰果…都是年味儿。

  平日里都能凑合着过,可京都城的百姓之于新春佳节,却是舍得花银两的。

  蜜儿卖过了朝食便回了趟院子,张罗起自家的卤味儿,又回来了小巷口上。

  陈酿的酱油,配着花椒、八角、丁香、草果、甘草、桂皮等等各味香料,煮成一锅香味儿十足的卤汁儿,常年都温在炉灶上,经过牛骨鸡肉猪皮等等食材炖煮,日复一日地积攒下来,稍稍放凉便能见那汤汁儿凝如膏脂,别是一番鲜美。

  卤味儿门类广阔,蜜儿为了今日买卖动了些小脑筋。最讨巧便要数那虎皮凤爪了。

  文火将凤爪油炸至皮肉起酥,再捞出沥干油份儿,入卤水炖煮,借着冬日里食材不容易坏,放凉了在卤水中泡上整夜,次日微微温热了,取出来的凤爪,一个个皮软又劲道儿,入口毽筋儿都已经熟烂了,嚼在嘴里,一个不够,还得吃第二个。

  路过的小娃儿见这虎皮凤爪便走不动路,用力拽着老妪的衣袖,“阿奶,我想吃那个。”

  一个凤爪只要一钱银子,老妪不必多想,便掏出银钱哄孙儿开心。小孙儿徒手捉着鸡爪儿啃了起来。老妪却被那些卤鸡鸭、卤猪耳引住了目光,一一看了过去,最后目色落在了那卤牛肚上。

  蜜儿麻利招呼起来,“阿奶可要带一个回去,这份儿牛肚足足一斤多,不过三十钱。”

  老妪啧啧感叹似是嫌贵了,蜜儿又挑了两块儿卤豆腐,“这豆腐也与您配着,回家与牛肚一道儿蒸熟了,我再与您配些卤水和花椒面儿,好吃又补身。”

  老妪这才抬眸,却见这女娃儿面盘子圆润,眉眼精致,生得福相,笑起来更是可人。方才还嫌贵着,此下却觉正好快过年,带些福气回去也罢了。便又生生从钱袋里掏出铜板来。“就要小娘子方才说的。”

  “诶!”蜜儿笑着将几样东西包好,送去老妪手上。方将祖孙二人送走远了…

  街头,一行锦衣官兵正路过。

  明煜骑马在最前,见得甜水巷口嘈杂景象,却是拉着缰绳叫马停下。明远自跟紧上来,笑问道,“兄长,不是还要往相国寺去?怎停下了?”

  “父亲病中胃口不好,这几日朝早都是慈音让人去那儿,与父亲买来的酸汤,方食之有味。”明煜边说着,边打量着马下的小丫头,却想起上回在张岐山府中,他夫人也是带病之身,该也是想着那家的酸汤吃。

  今日那小丫头换了身青色的小袄子,面儿上两朵红晕,与那日他所见的又别有不同,在这甜水巷口上支开小摊儿,又多了几分活泼明媚。

  明远玲珑之心,听得兄长如此说,自笑回道,“那我去与父亲看看,那酸汤儿料儿可有得卖,若是有,便买回去些,也省得慈音日日让人出来跑一趟了。”

  明煜淡淡看向明远,“有劳阿远了。”

  蜜儿正送走了位客人,却见得一身蟒袍翻身下马行来甜水巷前,那一身威风赫赫,直将客人们都吓退了些去。蜜儿自也收敛了几分笑容。

  她自觉没犯过什么事儿,便也不必害怕,只轻轻福了礼,“官爷,可有什么事?”

  银荷正在一旁,忙拉了拉她袖口子,小声提醒着,“诶,就是上回张府里的那位官爷。”

  蜜儿这才想起,抬眸又望了一眼来人背后的那行官兵,只见为首一人骑于马上,高冠锦衣,面色清冷,正也望着这边来。

  又听眼前官爷问道,“你家那酸汤可有些来处,如何做的?家中老父卧病帐中,兄长孝顺,让我来买些酸汤料儿回去,好在自家厨房烹煮,与父亲开胃。”

  这故事听来似是一片孝心,可蜜儿只觉这人无礼之极,哪儿有一上来,便要问人买配方的道理。那酸汤料儿的道理虽是浅显,可贵在那些酸坛子,每每腌制,得选上好的白菜,每每不同的时节,须得放置不同的月份,方才有得自然的酸味儿和鲜味儿。家中本就无所长,便是靠着这些糊口,哪儿能随意便卖了?

  蜜儿自与他道,“酸坛子自是不卖的。若官爷喜欢,便每日朝早来这里买粉条儿回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