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蜜儿(美食) > 第22章

蜜儿(美食) 第22章

作者:紫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2:39:11 来源:免费小说

  **

  夜色落幕,东街上灯火阑珊。各大酒楼里彩旗缎锦张扬迎客。琵琶弹唱,说书先生,戏班儿小旦儿,各有各揽客的能耐。

  西街上的铺头则朴实多了,最红火也就四盏灯笼。蜜儿的新店还来不及装潢,便只好将铺头里,点得亮堂了几分。不叫食客们觉着发昏便好。

  要真盘算起来,铺头额上还缺个匾额,小店名儿还空着。那置办匾额的银钱蜜儿还没赚到,便只好先将就着做起了买卖。改明儿添上了牌匾,再买两个红灯笼来,得跟西街街头那醉仙楼门前儿的一样大。

  牛家饭馆儿常客多,已见得进去了好几波儿了。蜜儿的晚市第一日开张,还没见人。好肉好菜都在厨房里发着闷,蜜儿也撑着腮,靠着账台前发呆。

  好在不多久,便来了客人。

  男子布面儿的长褂子,一身的书卷气,只嘴上留着道儿小胡须,见得出来年岁已经长了,却还不似身有功名的官爷。

  蜜儿自去迎客。“先生好,可是来寻东西吃的。小店儿有新菜,可要尝尝?”

  男子见得蜜儿客套热情,面上自也挂上几分笑意,却从身后又扶着个妇人出来。妇人看起来年岁比他小些,腰腹微微隆起,看似已经有了大几个月的身孕了。

  蜜儿笑着:“娘子也来了,快坐下吧。”

  男子将人扶得小心翼翼,蜜儿见得二人甜蜜模样,自寻去一旁倒了热茶来。“先生和娘子想吃些什么?今日有过油肉,炖牛肉,花椒鸡,酱猪手,烟笋五花肉…”

  男子小声与妇人商议一阵,方回了蜜儿的话,“便来一锅牛肉,一只花椒鸡。再两个小菜,可有?”

  “有的。”蜜儿答的爽快,“那您二位稍等,我去厨房张罗了来。”

  晚市开张头一桌客人,蜜儿格外珍重。牛肉煨在炭火上,乘着装入小砂锅里,先端了出去。鸡也早杀好了,去热水里滚上一滚,趁着还嫩,捞出来冲个凉水浴。再撕成鸡肉条儿,伴上蜜儿特制,花椒和红风铃酱汁儿泡过的卤水,撒上香菜叶子,便能出门迎客…

  妇人身子已过了五月,早就不是害喜的时候,只天天喊着想吃东西,却又觉着各处的都没得味道。那男子姓郭,是西街上的学堂先生,人人都喊声郭夫子。郭夫子心疼着媳妇儿和腹中孩儿,家中银钱花在吃食上自也舍得。

  难得听媳妇儿云氏称赞得句,“好味儿。”郭夫子面上乐得起了褶子。

  云氏自打有孕三月以后,便能吃得很了,寻得大街小巷各味吃食,一样也不落下。这花椒鸡的味道确是叫人欲罢不能,麻麻辣辣,吃的满口辣疼了,却还想吃下一口。

  郭夫子担心她辣着,忙盛了一碗牛腩来。那牛肉汤汁色泽鲜红,也不知是放了什么香料。云氏尝了一口,面色都几分喜悦了起来。

  “酸酸的,且牛肉滑嫩得不行了!”

  “相公,该得叫阿潜一道儿来的。”

  “他发力读书,不愿意出门。”郭夫子想了想,“我让童儿回去叫他来,也省得夜里吃烧饼卷大葱…”

  “嗯,快去。”云氏吃得满口囫囵,却将郭夫子支开了去。

  蜜儿送上来小菜,便被云氏拉住来盘问,“小娘子,这牛肉里是放了什么?我方尝了两口汤,可太鲜甜了,以往都没尝到过。”

  蜜儿道:“娘子喜欢便好。这番茄是我大叔出海带回来的,京城别处可寻不着。娘子若喜欢,我再与娘子做一道儿?”

  “好啊。”云氏喜着,“我家小叔子一会儿来了,给他加道菜。”

  她着实是自己嘴馋,便换了个名头加菜。

  蜜儿自回了厨房,端着一碟儿番茄过油肉出来的时候,小店里,自又来多了一桌客人。寻得蜜儿手中菜香,几个食客瞟着眼光过来,“小娘子,那是什么?我们这儿也上一盘来。”

  蜜儿先与云氏送了过去,方忙去答应新客。

  云氏尝了一口过油肉,酥软香口,还与那锅牛肉一样,酸酸甜甜。云氏嘴里嗯嗯嗯嗯得不停,巴望着自家相公,“好吃好吃。”

  一旁食客听得哈喇子往肚里咽,看得见吃不着,馋得胃疼…

  牛家饭馆儿里也早就坐满了人,塞不下,徒省事儿的,便寻来隔壁。蜜儿的小店也便满了客。

  牛家饭馆儿味道中规中矩,食客们换个馆子,本只求填饱肚子,方便快速,谁知味口感人。客人们食欲大盛,便喊了酒来。

  早前金大娘让人送来了玉琼酿,正是薛家酒铺最好的酒了。蜜儿自一一侍奉过去。

  食客们尝得一口,大呼“爽快”。香肉配美酒,可没得比这更爽快的事儿了!

  第27章 天_行健(7)  傲娇煜

  临得郭夫子夫妇都吃好要走了,小叔子郭潜方寻了过来。

  蜜儿却见原是位熟客。

  郭潜书生白面,见得是蜜儿,忙笑着拱手一拜,“是小娘子来这儿开新店了!上回的红玉糕钱,还欠着呢。”

  “那三个铜板的事儿,可莫提了。”蜜儿迎着人坐下,却见得郭夫子那儿菜盛得不多。“可还要加一些?”

  郭潜连连摆手,“不必了,便就加两碗米饭来。”

  云氏接话道:“莫客气了,阿潜,你别克扣坏了自己的身子。”

  郭夫子便与蜜儿道,“再与他一碗牛肉面便好。多了他也吃不下。”

  “那可容易了。”

  温着炭火上的砂锅牛肉就还剩着一点儿底儿,番茄味儿浓,沉底的牛肉还剩几颗,乘出来便做了面条浇头,煎个鸡蛋,撒上葱花儿。

  郭潜饿的急了,面条儿一上桌,便是囫囵一大口。边吃边觉着新奇,这味道酸香浓稠,夹了一口煮软烂的红果儿放入嘴里,赞不绝口。

  牛家饭馆儿里一开始生意满,牛掌柜的倒也没在意隔壁。只是刚翻了一台桌,客人便不来了了。反倒是隔壁那门楣都没写清楚的小店儿前头,还候着好几个客。

  牛夫人看不下去,亲自出门迎客,“诶,这不还要排队呢。上我们店里吃吧,都一样。”

  “不一样。”

  “对对对,哪儿能一样?”小妹拉着兄长,“我刚听阿花说,这里头东西新鲜,别处没有。”

  牛夫人满脸好奇,往隔壁小店桌上饭菜碗里探了探,“什么东西新鲜?”

  小妹笑道,“小老板娘说,那红果儿,叫番茄。”

  牛夫人听着耳熟,回了店里拉着牛掌柜的问了问,“可就是上回那姓毕的来卖的?昨日可是他将这丫头送过来的。”

  不等牛掌柜的开口,店中小厮却记得清楚:“就是那东西,没错了。”

  牛掌柜恨恨啐了一口,这回真是看走眼了。

  **

  填了两口肚子,郭潜方想起件事儿来,“小娘子,你这店前还没立招牌。”

  蜜儿手中活计儿没停,回话道,“可不是,还没想好。”

  “夫子们可有合适的,与我取一个来,我付些银钱也成。”

  夜里生意好,方才几桌人,便收下来九百多的铜板来。蜜儿正是小得意的时候,开口便就阔绰了些。

  郭潜笑道。“这取名的钱且不收了。”

  “我替小娘子去办这匾额的事儿,可好?”

  郭家也并非世代书香,原是做木工生意的。到郭夫子这一代,方才开始读书写字。郭夫子考得个秀才,便就开了私塾,成家教书了。剩得郭潜还在往会试上争。只是家中老本行还未丢,几个叔伯都还靠着那门手艺糊口。郭潜便就招揽了这门生意,与自家叔伯介绍过去。

  蜜儿自问:“什么价钱?”

  郭潜起身去外头看了看门楣上那空空的位置,“别处得要二两银的,我与小娘子收一千五百钱,是木料儿的价钱。小娘子若不嫌弃,这名字我也可以帮您取的。”他自问读过几年的书,也常在西街邻里帮着写信取名,帮衬家用。

  蜜儿正愁着小店无名,再好的名声便也传不出去:“那可好。夫子觉着叫什么好?”

  郭潜问:“小娘子叫什么名字?”

  “李蜜儿。”

  “蜜儿…”郭潜低声念念,“这字儿好听,吃食嘛,得甜去心里了!”

  云氏捂嘴笑了起来,凑去郭夫子耳边笑着,“阿潜可是有些小意思?”

  郭夫子一脸正经,台面儿下自拉了拉云氏的袖口子。云氏这才也跟着几分正经起来。

  “那便叫如蜜坊,如何?”

  “如意如蜜,日子红火。”

  “好听!”蜜儿笑着,“读书人取名儿便是不一样。”

  “可我刚开张,也拿不出来那么多银钱。留着手中的,还得周转食材的。”

  郭潜道,“都是街坊邻里,小娘子生意做得好,咱也不担心你跑了。若觉着这名儿好,我便去与你张罗牌匾来。等来牌匾做好了,也该是一个多月后了。那时候再与小娘子收银钱。”

  “那可多谢夫子了。”

  **

  整日的忙乎下来,蜜儿只觉浑身都要散架。

  关起店门,收拾好。二叔帮着涮完了盘子。人倒在床上,便就一点儿也不想动了。

  可却又惦记起,下午刚将朝早的粉条儿作了一半儿,明早若要开门,便也卖不了几碗。如此想来,正好休市一日,与二叔一道儿先去请两个劳工回来,才好再开门做生意,她方能轻松些。

  阿娘说,女子受不得多累,累了容易变老。她小小年岁,还未成家嫁人呢,可不想未老先衰了…

  二月春风和煦,一大清早,蜜儿便扶着二叔出门来,手臂里还挽着个小篮子,想来那劳工买卖都在东城门脚下,隔壁便是海市了。顺道儿逛一逛,也好挑些价钱实在的,来做些新菜样儿。

  二叔却一路小声与她说道着劳工的事儿。

  大周朝的劳工分两种,家室好些的,出来干活儿受雇佣,拿些工钱,日日回家,也不必担心人家的吃食住处。也有些人实在度日不下去的,沦落得卖了身,便就都得养着家里了。好处倒是一次性许了钱,之后的工钱,便也不必许多了。在身边养着,将来也还能买卖。

  蜜儿自盘算了翻,她手中如今没几个钱。可又担心着,若雇佣了个人,回家还得与家中父母兄弟说道起来小店儿的事儿。厨房在院子里,二叔尝出出入入,若日子久了看出来些什么,便是麻烦事儿了。

  行来市场上,蜜儿便只寻着那些一次性买卖的小奴们看。原还想着雇两个人,眼下也只能先买断一个老实肯干活儿的姑娘,也能与她做做伴儿。

  寻得来两三趟儿,不是嫌着年岁太长,便是嫌着面相不老实。这京都城里的劳工再拿来买卖,多半是在主人家干不好的老油条了,蜜儿便就觉着不大稳妥。

  明煜自出着主意,“寻个年岁浅的,好养活,也听话。”

  眺着远处来了一行贩子。身后绑着的都是十一二岁的小童工。蜜儿自凑着过去观望了阵,相中了个长相清秀的小丫头。

  一问方知,去年冬日气候不好,北边儿雪灾,湮没了好些村庄。这些童工都从北边儿来,全是雪灾里没了爹娘的孩子。没进过京城,头一回。

  老板是帮衬着这帮娃儿的生计,见不得小娃儿们都冻死了,方领着他们来京城里买卖,愿求个好人家,将他们都收养了去,做些苦力,能活下来便好。

  又听二叔问起来那丫头,“原家里都有几口人?靠什么为生?”

  “俺爹是林子里猎户…家里就我和阿娘,还有小弟。山中雪崩,他们都没了…”

  蜜儿听得娃儿这般可怜的身世,与那贩子杀了几口价钱,方用得八两银,将那女娃儿买了下来。早前那些下午茶点的积蓄,便都花着这儿了。

  将人牵来身边,蜜儿方与她递了张帕子过去,“脸脏了,都擦擦吧。”

  那丫头却摆手不要,“俺会脏了姐姐的帕子…”

  蜜儿只好笑道,“那等回了家,烧炉子热水给你洗洗干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