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81章

铁血宋徽宗 第81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太牢是猪牛羊,猪猪的吃法不用多想,煮熟的牛肉怎么二次料理,就比较头疼,是卤牛肉呢还是牛肉面?或者凉拌?或者煮一锅高汤出来用一冬天?

  愁的他磕了两把瓜子。

  继续记录这些弹劾自己的奏本,箱子是按照时间顺序封存的,奏本打开一看,如果写的内容合理,如:‘赵佶离家出走是不对的!回来之后一定要好好教育’‘违背礼教’,那就是一个正常的官员,维护礼法也是职责所在,在好本本里记上名字,骂的狠一点也凑合忍了,不会好好说话算是嘴欠不是人坏。

  内容如果不合理,如:‘是谁教唆赵佶离家出走,他想干什么?这背后一定有阴谋计划!’那就在另一个本本里记上名字。

  内容如果匪夷所思如:‘这一定是旧党官员为了针对章相公的新政,制造的颠覆阴谋’‘建议官家将赵佶身边随从以及武监博士等人全部下狱审问,这件事绝对没那么简单’,就在一个黑皮本本上记上这家伙的名字,没救了,滚吧,说我要谋反的都滚。

  正常的官员还是占了多数。

  还有一些人纯属敷衍了事随大流的弹劾,竟然互相抄袭。

  保母最近几日都忙着带人把他的衣服改小,改的贴身一点。

  进书房看他一边吃蜜饯,一边翻看奏札,记录什么:“小郎君,我知道你在宫外饿得狠了,可你要是再这么吃下去,就不用改衣裳。”

  林玄礼嗦干净手指:“好好,不吃了。”一盘子蜂蜜梅饼都吃完了,感觉再这么吃对牙不好。

  继续记账。

  保母皱着眉头,看整篇的名字:“你要报复他们?”

  “没有。我看看现在谁批评的有道理,谁在诬赖我或借题发挥。”林玄礼:“好好批评我可以听,言辞过于激烈也勉强可以,讽谏我也忍了。动辄往黄袍加身上扯的人,还有想借由我继续党争的人,以后……就算有事来求我,我也绝不答应。”

  离家出走和要谋反差多少呢。还想通过我,搞我的保母和我的先生们,这不能忍。

  保母也觉得这很有必要:“你……还把这本子的封面涂黑了?”

  “写了些不好的标题,后来想想,别落人口实。”

  期间收到一封苏颂的信,殷殷叮咛,劝勉他好学谨慎,不要因为一时得意而自满,人生在世学无止境。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十一郎一定会很优秀的。

  林玄礼:“嬷嬷你瞧,我就爱和苏颂聊天。”打包夹心炼乳饼干给他寄过去。

  官家抽空见他,看他津津有味的吃椒盐花卷和清炒的木耳面筋:“佶儿,临近庙祭,你有什么感想?”祭文不用他自己写,中书舍人会写好三份祭文。

  “嗯…感觉哥哥对我真好。还有…”

  “别吞吞吐吐的,说。”

  林玄礼:“嘿嘿,六哥,把猪肋排、蹄髈,还有牛腿、牛里脊都给我行不行?很好吃呢。我都想好该怎么做了!趁着天寒地冻,挂在房檐下,能吃半个月!”

  赵煦无话可说,不愧是你。

  “你这么爱吃,没在城头上把西夏人烤了。”

  林玄礼:“我听说他们一入冬就不洗澡。开玩笑开玩笑,猪牛羊也不洗澡呢。我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哪能干出那种蛮夷的事。”

  没逼到那个程度,城里又没断粮。但凡断粮了,哼,汉尼拔暂时成为我的偶像。

  赵煦半点没被吓到:“你真是讨打。出门在外,没有人被你气的想打你么?”

  “有啊。他们打不过我啊,嘿~”

  斋戒三日,礼部官员每天进宫给讲流程,剩下时间记了三日的黑账。

  第四天清晨被挖起来,先穿了三层衣服,未成年的包包头上也加了一根黑纱抹额作为装饰。

  保母:“不戴帽子露出头发不庄重。你还没加冠,又不能戴官帽,日常的帽子又不能进太庙,真是为难。加一条抹额,请列祖列宗切勿见怪。”

  [天哪,我就是贾宝玉啊。我的王妹妹家去了,英英嘤。]

  “嬷嬷,给我抹这么多面脂干什么?”化妆我也就忍了,这么多年都习惯了,糊我一脸油膏干什么。

  保母摘了他的抹额,给十一郎揉匀面脂,揉的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起伏,很均匀,再扑了一层茉莉花香的江南鹅蛋粉,把小黑脸抹成一个小白脸,然后轻拍腮红,拿唇脂涂了嘴唇:“骑马去太庙,路程少说也有十里,别把你脸吹裂了。成了,穿衣服。官家赐你玉带玉鱼,我看要不了多久,你就要升任亲王了。”

  穿了三层衣服,庄重威严,只是宽袍广袖有点行动不便。

  再加上郡王正式的紫袍朝服,双手在胸前交握时,袖子正好能垂到膝盖。

  旁边的大托盘里还放着些东西。掀开来:“你瞧,这是官家赐的玉带,你一年到头,就能穿戴两次,还不正经点。”

  正常情况下,一次是给官家贺寿穿,一次是给太后贺寿穿。

  这是第三次。“这是昨天赏赐的玉鱼。”

  身披紫袍,服玉带,佩玉鱼。

  郡王只应该有紫袍,立功可以赐玉带。

  但玉鱼不一样,比金鱼袋还高一些,是亲王专享,已经是明示了。

  林玄礼本来不喜欢展脚幞头,可是这些年看惯了搭配:“不戴乌纱帽,总觉得上下不均衡。”

  保母叹气:“是啊,谁叫你还未成年呢。”

  礼部为他应不应该戴帽子吵了何止三天,从下令庙献开始争论,最终‘见列祖列宗不戴帽子非常不恭敬’压过了‘未经冠礼不能戴官帽’,赶在出门前送来一顶官帽。

  穿戴好了就送到小白马上,前后仪仗队簇拥。

  与同样紫袍玉带的丞相章惇、枢密使曾布汇合之后,一起往太庙行去。

  还有热气腾腾的三牲,也披红挂彩的抬过去。

  章相公、十一郎、曾枢密三人的仪仗不急不缓,令道路两旁的百姓瞻仰威仪。

  三人被各自的出行仪仗隔开,虽然首尾相连,但没法聊天。

  百姓们:“好吃的郡王这么有本事?”

  “谁说他生了重病?”

  “是啊,有小半年没瞧见他了。”

  “大胜告庙啊,这可太好了。”

  “听说还是我爹小时候见过这情形,之后再也没有了。”

  “咱们大宋对西夏也能胜?”

  “等等什么情况?诸位发生了什么事?我半年没出门了。”

  “你不知道?官家让十一郎悄悄去边关,带兵突袭了西夏军,斩杀敌人数万!”

  “嚯!”

  “难怪十一郡王常年去武监,我还奇怪呢。原来真有安排。”

  “官家敢用弟弟领兵,真是开明大度。”

  “可不是嘛。”

  “诸位,厚土生春糕今日打折,买五送一!”

  “真的假的啊?不是自从…之后都忌惮着宗室么?”

  “刘娘娘又生了个女儿。怕是……”

  “哎呦喂,不能够吧。官家能生女儿就能生儿子。”

  “仁宗在世时,还不是有女儿没儿子。”

  “你们扯那些都远了,十一郎可真俊啊,这半年没见,真是长开了,谁要是能和他好一阵子,也算不枉此生。”

  “消瘦了许多,再摔跤可没法赢了。”

  “中间那位是赵十一郎?原先那么雄壮的,现在怎么?”

  “要不怎么说边关劳苦呢。准是饿瘦了。真是个风流俊俏美少年。”

  “不是中间那位还能是谁,前后两位紫袍大官胡子都那么老长的。”

  “哎,我怎么听说是十一郎犯了错,才被暗中流放到边关,误打误撞立了功。”

  林玄礼骑在高头大马上,目不斜视,被衣服官帽给绑架了。余光四下里扫荡,给人群中几个熟面孔点点头,就是没见到小豪猪。

  [这谣言都没边了,从我六哥生不出儿子到我被流放,再加上辽国捣乱扯什么南院大王,行吧,我现在是顶流。]

  [萧峰怎么不扛着他的音响出来见我?]

  [我要是有个出场的bgm能是什么呢?给我《舌尖》的片头曲吧,在宫里合适,在战场上,嘿嘿,更特么合适。]

  去庙祭的仪式早有规章制度,章惇代表皇帝,遂宁郡王代表他自己,曾布代表百官,依次献礼,奠酒,拜,诵读祭文,拜,奠酒,奉上西夏守将人头和帅旗,拜,奠酒。

  完成了漫长的仪式之后,章惇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虽然也涂了一点面脂,红光满面,也有些疲惫。和颜悦色的抓住他的手:“十一郎,年轻人真是气血充沛,请到偏殿稍息,再回去复命也不迟。”

  “好,相公请。”

  到偏殿坐下来,喝喝茶。

  林玄礼勾手叫来童贯:“猪耳朵,肋排、蹄髈,还有牛腿、牛里脊,你记清楚了!”

  童贯:“郎君,您瞧好吧,小人现在认肉比屠夫还懂呢。”当然是为了投其所好在十年前就跑去找屠夫学习过。高蜜不学这个,现在选肉的活儿都交给我。

  章惇无语了一会,心说他到是懂得韬光养晦,假痴不癫。淡定的喝茶:“十一郎,尝尝老夫的茶。人都说你最善于品鉴美味,不知在茶酒两方面如何。”

  “不敢当。”林玄礼品了一盏:“好茶,和六哥吃的茶一个滋味。想必是官家所赐。”

  曾布亲亲热热的说:“你猜错了。这是章相公家乡的山茶,吃着可口,上贡了二斤。”

  “哦,啊哈哈哈,没想到没想到。”

  茶吃了两杯。

  章惇慢悠悠的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纸条:“这八名工匠,已经带回京城,安置在火器营里,十一郎有什么差遣,只管派人吩咐他们,一切用度,由枢密院出。”

  林玄礼一怔:“相公这是何意?”

  章惇又从袖子里掏出三份战报:“郎君不必多疑,你善制火器,改良火器的事,朝中大小官员除我与曾布之外,无一人知晓。官家与我密议一番,理应人尽其才,郡王有这等巧妙思量,从小就精通机械,不必为了避嫌而忍痛对火器置之不理。军事在于机密,十一郎有什么巧思,都可以置办出来,在京郊试验,成品与用法发往前线。唯独工匠要留在京城,以免城破时被人所得,泄露机密。”

  不是所有新党人士都能跟上我的脚步,有些人还是理解不了这种事,会觉得危险。这些人心里还是元祐旧党思维,觉得改动就有危险,有危险就不能做,哼。只要控制得当,越有风险的事,越有好处。党人……凑合用吧。

  林玄礼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猛地站起来,兴奋又紧张,咽了咽口水:“此话当真?”

  曾布笑道:“章相公焉能骗你?这件事官家也准了。”只是官家忙着陪刘娘娘,一手一个女儿没时间跟你谈这件事。谈到国事就是君臣了,反倒不如同为臣子的我们说的方便。

  “章相公!”林玄礼只觉得脑子嗡了一下,差点就说:[好呀好呀我有好多好主意我都可以拿出来啦!!憋死我了!这么多年小心谨慎终于等到了自由的一天。]

  仔细想想,这件事貌似没这么简单,别是钓鱼执法吧:“相公厚爱,赵佶铭感五内。只是…到了边关…生死关头这灵感如泉涌,诗也写得多,火器也做的好。到现在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我满心都是猪耳朵、牛里脊,轻歌曼舞,勾栏瓦舍,对火器反倒没有什么想法。您别催我。”

  章惇含笑点头,脸色之柔和,极其罕见。

  他心说:看你兴奋的都要上房揭瓦了,还在这儿和老夫拿腔拿调的,我也年轻过,二三十岁之前心里有火,压都压不住。心里有什么灵感、策略,若不能尽快实施,自己都憋得难受。不信你忍得住。

  曾布调笑道:“十一郎总是谦逊有礼。章相公举贤不避皇亲,这正是……喜慕英雄士,赐金缯。闻斯事,频叹赏,封章归印。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至今乐府歌咏。流入管弦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