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241章

铁血宋徽宗 第241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家宴自然是热热闹闹,一团和气,赵似再三表示但愿这辈子再也不离开汴京城。

  说起江南旅游的趣事,分赠带回来的礼物。

  林玄礼大喜:“哇!十箱都是送给我的?好哇!”

  十箱玩具和机关驱动的小玩意儿,书籍,美酒,笔墨纸砚。仨人走到哪儿买到哪儿,好东西都给官家带一份。

  都装的结结实实,码在大箱子里。

  饭后又留弟妹在宫里住下,官家兴高采烈的回到空闲的宫室里,一边喝茶聊天,听了梁红玉的猜测,派人去核查,一边看内侍们拆包裹,拆出一样东西来就搁在桌子上玩一会。铁皮青蛙和上发条会蹦跶的金蟾、白兔,还有木雕的靠着摇摆就能像不倒翁一样移动的小东西,搁在桌子上能自行向前滑动的小车。

  李清照吐槽了一会某些文人居然喜欢《源氏物语》,全书看着一点都不爽快,沉闷缠绵,快乐太短暂。

  “一百多年前的旧书,还有人喜欢呐。前两个月阿拉伯帝国的使者给我带来一套书,《一千零一夜》,是他们阿拉伯文写的,全套很长,现在还在翻译呢,翻译出来两册了。”再过几个月,大宋官方出售的火炮,就要在阿拉伯帝国的军队手中,轰炸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了。真他娘的刺激,有种很魔幻的感觉,不现实不现实。

  官家玩了好半天:“太子妃有了身孕,倘若生个男孩,国祚延绵,我也就放心了。小孩子生下来,给他玩这些东西,等到学物理时就容易许多。”

  赵似对物理一向是敬谢不敏:“十一哥真是用心良苦。孩子还没生下来,课程都安排好了。”

  林玄礼得意道:“我这些年除了撰写《君道》之外,还写了《大宋育儿宝典》,专门讲怎么教育孩子的。不仅给小宝的儿女安排好了课程,往后一世二世乃至万世,从小到大的功课我都安排好了,嘻嘻,准能把儿女们教的活泼知礼,好学不倦,开朗又不嫉妒,能做仁君贤王。”

  赵似和李清照对视一眼,齐声道:“佩服佩服。”

  华梅进来禀报道:“启禀官家,跟着十三郎同去的秦良、赵多仁两名御史有要事启奏,请官家拨冗接见。”

  林玄礼正忙着玩玻璃灯罩,这个灯罩能在墙上透射出彩虹,看来工匠们对光学学的挺好:“好吧,叫他们过来。快到宵禁了,还以为能歇一会呢。”

  俩御史风尘仆仆,看起来都没顾上回家更衣,一见官家,立刻拜倒在地:“臣秦良/赵多仁拜见官家。事关机密,请官家屏退左右。”

  林玄礼沉吟刹那:“十三弟,你们先回避一下。童贯,你也带着内侍撤出去。”

  秦良:“启禀官家,臣和赵多仁一到京城,顾不得进宫诉职,先去了枢密院核实火器等级划分,以及舟山、盐城、台州、钱塘四个水军驻扎之地的账簿。”

  赵多仁接口道:“枢密院原本不愿意让臣等盘查账目,李璨李纲值班,力排众议,准许臣等翻阅账簿。一直计算至今,又仔细查看了三等火器的划分标准,臣等确定了一件事。”

  秦良从袖子里掏出半本账册、一个奏本还有几张零碎的纸:“官家请看。”

  林玄礼只好放下一戳一蹦跶的木头兔子,按照叠好的顺序开始看。看了一会,勃然大怒道:“没过期的火器就敢拿去卖!二等的火器划归三等拿去卖!好假账,做的真他娘的细致!他们有几颗脑袋,够不够被砍的?该杀的贼!朕以为他们顶天吃空饷,竟敢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来人!”

  高蜜应声回来:“官家。”

  “去让十三弟他们早点安寝,朕今晚上没空和他们聊天了。叫红玉回来。叫小宝也过来,召枢密院、刑部、御史台当值的官员进宫议事。”

  高蜜知道这事儿小不了了,官家怕是要大开杀戒,立刻安排下去。

  入夜时分,禁卫驰骋在汴京城的街道上,整个朝廷井井有条的运动起来。

  枢密院要核实所有账目、选择人顶替这次会清理出来的职务,刑部派人前往抓人和调查,御史台则负责反思各地的御史为什么没发现没上奏——如果收受贿赂就与其同罪。

  林玄礼十分愤怒:“朕再三叫你们选择忠诚老实的人掌管水军,又安排他们互相监视,还让御史加紧巡查,这群人怎么敢沆瀣一气!以好充次,这么绝的主意都能想出来!小郡主好奇去看看,都能发现问题,你们御史台派出去的人就发现不了??”

  御史台叫苦不迭,他们还没学过如何区分火器的三个等级。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文《找个世界去度假》:王繁英x林玄礼的快穿~~我好喜欢他俩呀。

  感谢在2021-04-09 11:28:39~2021-04-10 02:34: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岑 70瓶;雪魔王遗风 6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2章 一股纯阳之气

  腊月里除了这样一件大事,朝臣们已经做好了过年可能不放假、或者在牢里放假的准备。

  林玄礼严厉的指责他们:“朕将这江山社稷之重、国之重器托付给你们监管,结果被人盗买!如果不是朕的弟弟和女儿要去江南一游,这件事还要瞒到什么时候?”

  丞相们纷纷请罪,枢密院跟着请罪,御史痛陈自己不认识火器的等级。以上这些人都被罚俸,被勒令该学习的学习,该拿出新章程的人就去研究新的监管方略。

  林玄礼气的把御史中丞免职了,寻摸了半天,干脆把查出这件事的赵多仁提拔上来:“御史中一个认识火器等级的人都没有?这不是有两个吗?但凡是个不认识火器的人,你为什么派他去巡查水军地区?”

  幸好赵多仁很给自己长脸,这家伙心细如发,博学多才,而且很有实事求是推理精神。奏本写的都很出众,被皇帝注意到,派出去在惯例的巡查之外格外巡视搜索,果然找到了问题。

  京中又突然冒出许多过去沉默的反对者,出来痛陈卖掉火器的错误,说这是被利益冲昏头脑、自毁长城。部分极端保守派还认为官家每年耗费巨资研究、试验、保费火器,是一种比修长城更浪费的行为。

  毕竟长城真有良好的防御效果,而火器炸一声就完事了。

  甚至在训练熟练使用火器、操纵火炮的士兵时,每个月都要炸掉五万贯左右的练习品。

  这个账目一算出来,徐绩首当其冲被怀疑。

  林玄礼点着桌子:“朕研究火器,不是为了眼下,为的是千秋万世。等什么时候朕坐在汴京城中,一发火炮能打到千里之外的边境线上,辽金西夏都会俯首称臣。”

  徐绩想说从现在的物理学上看来,根本没有这种可能。但这不是重点:“官家高瞻远瞩,但这奏本并非臣授意的,臣有什么意见要奏明官家,不会冠他人之名。此人乃是吏部度支七品小官,故而熟知账目。”

  “是吗。”

  徐绩:“是。”

  魏季礼补充道:“但此人之言,确实是现在不少人的想法。他们都觉得如今四海臣服,没有国家敢来挑战,正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百姓们休养生息的好时候,官家此举有穷兵黩武的嫌疑。但臣等以为,马放南山可以养膘,刀枪入库,容易上锈。”

  林玄礼赞许的点头:“朕的拨款非常合理。”

  童贯前往传旨,四处水军的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等军官和掌管府库的所有官员全部拿问在监。

  等抄家调查,确定他们没有不合理的财富、并排除知情不报的嫌疑之后才能放出去。

  整个江南地区震动,说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不仅官场震动,家里出海经商的富商们,还有曾经涉及火器买卖的商贾们都怕极了,唯恐官家要秋后算账,把他们这些没犯事儿的也罚一笔款项。朝廷做事,一向不需要什么道理,朝廷本身就是道理。

  知府、通判、知县、主簿们听说这件事之后,急于上奏自辩,说水军附近是禁地,禁止靠近。他们平时也让衙役约束驱赶百姓,并且本身也不敢靠近。一副披肝沥胆的样子,发了各种毒誓。

  一时间勤政殿内外堆满了关于‘火器盗买案’奏本,别的事似乎都暂时不存在了。

  林玄礼:“呸!还禁止靠近?荒山野岭拦得住谁,砍柴采药的百姓,就连灵囿(皇家动物园)都拦不住。红玉带着十几个侍卫摸过去,仔细观察,连他们见不得人的勾当都看的清清楚楚,有谁发现他们吗?皇家侍卫又没学过专业潜行。”这么一帮壮汉,居然没被发现。

  梁红玉理直气壮的站在旁边:“是啊爹爹,我们溜过去的时候看的清清楚楚。”

  狄谏不得不说句公道话:“官家息怒。郡主当时拿着望远镜,距离小码头不是很近。一路上遇到不少砍柴采药摘蘑菇的百姓,但这些升斗小民,见了那些油布包裹的火器,也分辨不出是几等火器。小娘子常随着官家去火器营,见多识广,才能看出问题来。”

  林玄礼试图理性客观的思考,痛斥道:“这些无用之人!尸位素餐,酒囊饭袋。”

  王繁英看他已经狂怒了数日,丞相和枢密使劝他冷静都劝不下来,现在小熊看见谁都想先骂一顿再说,她叹了口气:“官家息怒。事情未必就向最坏发展。况且地方上只有二等火器,一等品都在禁军手中。这些火器的去向虽然不好调查,但流出的总量不足百件,何惧之有呢?”

  就算是在真正的战争中,这也不算什么。不论落在谁手里,一百多个炮弹而已不足以训练一只专业军队。不专业的军队根本无法发挥武器的最大功用,现在卖出去的火器的主要功用也是吓唬人,而非有效杀伤。

  这样的话朝臣们都劝了好多遍,但只有王繁英说的能听进去,毕竟她没有利益相关,说这话的目的单纯,智商又很靠谱。

  林玄礼对于火器流失在外这件事,不仅愤怒,还有些惊惧,思前想后,求教皇后:“英英,你怎么想?”

  王繁英:“我觉得现在做的就很好。让察子们追寻流失火器的下落,楚东昌、金四儿也在金国境内调查,现在官员也都在监中押着,官家不妨多些耐心,先过完年再说。无论如何,你不能自乱阵脚。”

  林玄礼沉吟了一会,要是把下狱官员都扔着不管,先宣布过年,不理事,那样的话在监牢中的人受苦,监牢外的官员也得人心惶惶,皇帝反倒能安定民心,不让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好。就这么干。”

  进入大观六年的大年初一,各种仪式如常举行,除了宫中之外,官场上真可谓众生百态,喜的喜,忧的忧。

  宫中只关心一件事,不是官家的脾气,而是太子妃的身孕。

  朱太后拉着太妃们请高僧高道进宫诵经、讲经,王皇后兴致勃勃的去听经。胎教要杜绝这些事,吕妙善就去接见命妇们——正好皇后懒得干这项任务。

  林玄礼拉着侄子出宫逛街:“体察民情,去勾栏瓦舍,听说书。”

  说书先生不仅讲故事,还评论时政,还会在时政中掺杂半真半假的故事。“……马半城就这么死在风雪中,破庙中,在观音菩萨眼前死不瞑目。

  这位马富商,马半城,一辈子权势滔天,机关算尽,衙门都是他家开的一样,捧着一本《大宋律》,钻了多少空子,占有良田不计其数,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到落得个大善人的美名。到最后,竟敢私贩火器,惹动了朝廷,降下雷霆之怒。买来的员外郎职位被免,抢来的几万倾良田也被夺回,到老来一无所有,风雪夜倒毙在破庙里,还琢磨着自己行事不机密,毫无悔过之意。诸位,这正是!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世人不肯回头!”

  赵森的神情复杂,还有些心不在焉。他每天在‘我要有儿女了’的狂喜和‘竟然有人盗窃火器’的愤怒之中反复横跳,现在也没能放松。

  林玄礼在旁边咔嚓咔嚓吃冻成冰棍的山楂糕:“挺好吃,给妙善带几根回去。”

  梁红玉冻的直喘:“好酸。好吃。”

  ……

  宋朝通过各种正当、政治、贸易、以及非正当的手段,对周围各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远的有阿拉伯使者带回去的传儒士,近的更是全都学孔孟之道,尊奉纲常伦理。自从宋朝以女子强壮为美之后,各国也稍微有了点变化。

  这各国之中也包括冲出去的海商、冒险家们占领的小国。像陈庆那样厚着脸皮来要册封的不算多,迄今为止有八个,其中还有一个女海商。

  官家开开心心的封她做女王。

  方腊也是这八个人其中之一,从私盐贩子摇身一变,装模作样的在海外占领几个镇子就开始称王,也到朝廷这儿要了册封。他本来就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惜没有灾民就没有起义的根基,江南百姓安泰,只有少量亡命之徒愿意跟他冒险去,若是在大宋境内,连这寥寥无几的亡命之徒也没有。

  到了二月末,刑部完成了一项伟大项目——从被捕的将领口中得知是谁盗买了火器,然后抓住盗买火器的商贾,打听到火器的去向。

  并且砍了一百多个脑袋,流配五百余人。

  这一百一十九枚炮弹和三门大炮,分别去了:金国、日本、朝鲜、非洲的七个国家、朝廷册封的这八个新的小国,以及大宋境内的富商——用以镇宅、求子和炫耀,共计五枚。

  其求子的原理是外形很像个男孩子,而且火炮这个东西,很明显是属阳属火的,可以说是一股纯阳浩然之气。

  道士给这家三代单传的人出的主意。

  林玄礼看完报告,就对最后一项傻眼了:“啥玩意啊我都没儿子。”[就他妈离谱。火炮这个东西哪里阳刚了?来个美女玩它更性感。]

  [多亏没炸,这他妈要是炸了,你全家玩完。]

  [还特么炫耀,搞违禁品很刺激吼。就不然干啥偏干啥是吧。还他妈一万贯收购了……朕都想去卖了!床头摆火炮,包生儿子。狗大户。]

  大臣们也无话可说:“……官家,这五家富商,罪在不赦。那金国偷买的四十枚火炮,又该如何?”

  林玄礼面沉似水:“他们不仅违抗命令,窃取火炮,此前还窃取了三个匠人。哼。等到交趾安定之后,吐蕃的问题解决,朕要发兵征讨金国。”

  交趾不断爆发出小股叛乱,而吐蕃的问题简单一些,只是几个部落的更迭,需要得到大宋朝廷认可,而朝廷想借机对吐蕃加强管制,建设马场和驻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10 02:34:38~2021-04-11 02:45: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云极暮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松枝 50瓶;文哥 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3章 (虫)

  交趾的小股谋反轻而易举的被镇压下去。

  可惜吐蕃那些滚刀肉恰到好处的翻脸不认人,大宋又鞭长莫及,新上任的酋长虽然又是大宋册封的闲官、节度使,但依然不会忠君,他们也不认为宋主是他们的君。

  试图买炮*弹/火炮来求子的五个大户人家,都是一城首富,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首恶、家主十几人被斩,其他男女家眷被流放,家产被抄没入官府,关系远一点的亲戚得以幸免。

  能用万贯买一件火器的人家,抄没出来的家产以百万贯计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